電子重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簡答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電子重生 >>電子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七章 簡答題

第一百五十七章 簡答題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14日  作者:周碩  分類: 都市 | 商戰風云 | 周碩 | 電子重生 
當前位置:


休息間的門啪嗒一聲被推開,一名省委的工作人員表情嚴肅的匆忙走進來,分別將兩張紙條交給了何夕和蕭懷丹。

周碩連忙坐到何夕身邊,只見他手腳利落的核對了之前約定好的記號,確認是江大橋傳出來的之后,這才連忙將紙條打了開來。

兩人瞪大了眼睛,只見江大橋的紙條上面,筆跡潦草的寫著:“軟件園項目的戰略投資者將以何種方式實現利潤,是否會造成政府的公權力、公信力受損?”

軟件園項目的籌備千頭萬緒,任誰也不敢說單憑自己的頭腦就把問題全都記住。甚至是一個人能夠攜帶的資料量,在這種需求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而這也正是蕭懷丹、何夕和周碩在這里的原因。馮開貴和江大橋手邊有的只是一個總綱,當需要具體的數據或者說明的時候,就是他們這些場外助手的工作了。

競爭對手們的提問總是出其不意或者角度刁鉆,開會的領導不可能對此早就有所準備。這時候將問題傳遞出來進行場外求助、或者借口場外求助來爭取整理思路的時間,都是非常好的應對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常委會議全都是臺面下就已經取得了共識,尤其是像這樣省內兩座城市之間的競爭,最后只能是在會議上刺刀見紅。沒有到最后一刻,誰也不敢言必勝。

何夕顯然不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議,以及第一次做這種智囊的工作,應對起來顯得老馬識途、游刃有余。

他先是根據江大橋的問題在隨身攜帶的資料里找出相應的文件,然后將這一部分文件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好像在完成一道簡答題一樣,隨即將縮略的答案附錄在紙條的下面。

何夕將資料整理好,連同紙條一起遞給了工作人員。另一邊蕭懷丹也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既然兩邊是同時送來的紙條,可以想見內容都是差不多的資金問題。

不論是繡城還是大港,軟件園項目落戶最大的攔路虎都是資金問題。項目發展可以通過招商引資達成。但是在此之前必須有一筆啟動資金。一方面用來做基礎設施的建設,另一方面也要先扶持一批企業來形成示范效應。

大港雖然家大業大。可并不是說它就不用擔心資金問題。家大業大雖然意味著賺的錢多,可是同樣吃飯的嘴也多。要讓馮開貴像是繡城一樣引入戰略投資者,這將會分去軟件園項目最大的一筆好處。

政府拆遷、征地之后賣給軟件園的管理組織,經過三通一平之后加價轉手就是幾倍的利潤。以軟件園項目為輻射,更可以帶動周邊地區的地價,由此導致的財政增加才是他最大的目的。

而繡城則不同,正在生死線上掙扎的人。能有一根稻草也就滿足了。江大橋對軟件園項目最大的指望,不過是緩解繡城國企大下崗的壓力而已。只要軟件園項目能夠帶動就業,他的目的就已經達到。至于能夠為財政實現多大的利潤,也就不是他所奢求的了。

省委的工作人員收好雙方各自遞過來的紙條和文件。一言不發的轉身離開。然而之前尚算其樂融融的閑聊卻再也回不來了,雙方之間漸漸醞釀起一種劍拔弩張的氣氛。

這看似簡單的一問一答,卻拉起了雙方對抗的大旗。誰也不知道第二個問題何時會來,但無疑他們的關系已經正式成為了競爭者。

對于三個人來說之前的種種辛苦,只有在勝利之后才有意義。兩座城市之間。只有一個贏家。勝利者通吃,而輸家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拆遷補償使用何種標準?”

“技術發展和成果轉化將如何保證?”

“出現商業或者外交事故,將如何進行善后?”

“若軟件園經營困難、沒有實現出口計劃中的盈利能力,是否考慮了退出機制?”

一張張紙條從隔壁的會議室里傳遞出來,休息間里的三個人也都是焦頭爛額。如果是容易回答的問題根本就不會傳遞出來。很多甚至涉及到了一些潛規則,解釋起來就必須只可意會不能落于紙面。這個時候,就非常考驗智囊說話的藝術了。周碩在這方面倒是幫不上什么忙,只有把希望寄予在何夕身上。不過幸虧何夕之前是在商業廳做副廳長,對商業事務的了解非常透徹,給與了江大橋有力的支持。

休息間的大門被再次打開,工作人員一言不發的將紙條交給何夕,肅手而立。

“繡城如何實現全省分包的模式,而不會形成力量的分散,實現軟件園項目富集產業的目的?”

何夕想了想,在紙條上寫下了答案。工作人員收走紙條,轉身離開。然而這一次等待了許久,卻就是不見工作人員再來。

休息間里的三個人對視一眼,心下明白隔壁肯定是對這個問題爭論的非常激烈。這本來就是繡城在軟件園項目上拋出來的一個殺手锏,大港會在這方面奮力阻擊毫不奇怪。

過了將近二十分鐘,早就已經跑斷腿的工作人員終于再次來到休息間。他掃視了一番,這次卻打破了沉默。

“誰是周碩?請和我來。”

周碩站起身來,和何夕對視一眼,然后整理了一下衣服,點了點頭應道:“我是。”

工作人員打開休息間的大門,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周碩深呼出一口氣,一馬當走進了會議室。

會議室里,十三名省委常委和馮開貴、江大橋對面而坐。周碩從休息間的門里出來,正好是在會議桌的末尾,卻在一瞬間成了會議室里眾人矚目的焦點。

不需要介紹身份,會議桌主位上的人遠遠的問道:“請說一說如何在分散外包的情況下,仍然使軟件園項目培養產業的目的得到落實?”

周碩飛快的掃視了一遍會議室內,朗聲說道:“這就要看省里的魄力了,是要培養一市的產業,還是一省的產業?”

他不等別人作答,便自顧自說道:“若是培養一市的產業,自然要把上下游所有的企業都放在一處,這樣確實可以達到降低企業成本、發展產業的目的。但請大家注意的是,軟件產業并非如同傳統行業一樣,有庫存和運輸的概念,它對產業分布的地理位置和傳統行業的需求并不相同。”

“若是培養一省的產業,繡城只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是技術的孵化池。全省各市的軟件人才可以在當地就承接國際業務,高端的技術人才則集中到繡城來,成為渤海省軟件產業升級的發動機。軟件產業是知識和資本密集形的行業,它的生產設備是人,加工的原材料是知識。想要發展軟件產業,就要驅使人才進行流動。這種流動反過來,通過產業轉移反哺,又可以刺激省內的其他城市提高自身技術水平。”

“相反,一座城市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把所有的軟件產業集中一地,那么低端的需求和企業必然占據了大部分。這一部分企業不會創造太多的價值,卻會占用絕大部分的資源。結果就是整個城市的資源迅速緊張,而從業人員的生活質量快速下降。生活質量的下降又會反饋到行業本身,成為軟件技術進步的阻礙。最后雖然會形成一個平衡,卻失去了發展的空間。”

周碩這番話可不是空穴來風,后世的大港就是這番寫照。大量的低端對日業務占有了眾多的行業資源,然而從業人員的待遇卻因為業務的利潤不高而無從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人才涌入,大港的各種生活成本卻開始飆升。買不起房子甚至租不起房子,工資只夠維持生活而無力學習充電,程序員在氣派的辦公大廈里卻淪為碼農……

在周碩重生之前,大港雖然加快了產業升級的步伐,卻沒有什么實際的成效。長期承接低技術含量的軟件服務外包,助長了一部分企業的惰性。

他們并不是把利潤投入到技術的研發上面,反而千方百計的去考慮如何縮減成本或者寧愿投資房地產。正是由于缺乏技術進步的氣氛,導致大港沒有培養起產業升級的基礎。所謂的對日軟件園,也就真的始終吊在日本這棵樹上,眼看著印度人在國際市場上大撈特撈。

1995年印度的軟件出口產值不過四億多美元,到了2000年就達到了六十多億。這是怎樣的增長速度?雖然印度人一樣缺少核心技術以及國內市場的需求,但是微軟為何能夠稱霸桌面操作系統?還不是因為龐大的應用程序數量,微軟的成功本來也不是技術的成就。

中國軟件依靠國內需求早就超越印度了,但是奈何就是走不出去呢?大是大了,可是卻不夠強。周碩心中理想的軟件園項目,可不是為了給日本人扛大包當苦力的。

本站追書網()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

其第157章章節均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上一章  |  電子重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