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重生第七十一章 畫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電子重生 >>電子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 畫策

第七十一章 畫策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14日  作者:周碩  分類: 都市 | 商戰風云 | 周碩 | 電子重生 
周碩作品:正文···

正文

“不用客氣,請說吧。”周碩給他倒了杯水,放在桌子上。

“x架構鍵盤的技術含量如何?它的生產是否有很高的技術要求?”吳浩端著紙筆,認真的問道。

“這個——”周碩聽到他的這個問題,有些躊躇。他摸不準吳浩這么問的用意,究竟是單純對它的技術含量感興趣,還是想評估自己在這項產品上是否有可替代性?

思量了一番,他決定還是實話實說。國內計算機市場現在看來利潤太低,即使讓給其他廠家也無關緊要。而美國市場比較正規如果沒有專利,很難打入進去,和微軟的合作也不會受到影響。

“要說起來,x架構鍵盤的技術含量其實不高,主要是一種創新思維。在生產上主要分為兩大塊,一個是塑料件和塑膠件的生產,另一個就是柔性銀漿薄膜pcb的生產。前者的生產水平,在國內基本沒有難度,后者的生產設備還需要進口,但是電子銀漿也是能夠自產的。”

吳浩將周碩的話唰唰的記錄下來,探頭問道:"這么說,這項技術對我國的科技出口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了?”

周碩擺擺手說道:"不能這么說,在我看來x架構鍵盤本身更像是一塊敲門磚。想要開拓一片海外市場,需要經歷四個階段。分別是摸索、接觸、開拓和發展——”

周碩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接著說道:"摸索就是你需要首先去了解海外市場的基本情況,商業環境和風土人情等等。而第二步接觸,就是要和目標市場進行接觸,打開知名度,讓客戶知道有我們這么一個存在。告訴他們我們是誰,能干什么。”

“x架構鍵盤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接觸美國市場的過程。鍵盤這個東西雖然技術含量不高,卻是計算機必不可少的外部設備。只有當美國客戶熟悉了我們的存在,才可能續而開拓真正的市場和迅速發展。”[]

71

“哦?”吳浩也被周碩的理論撩起了興趣,這樣的一個過程確實貌似可以自圓其說。別看這套說辭表面上似乎平淡無奇,卻絕不是普通商人能夠提出來的。這和智商或者才能關系不大,而是看問題的角度帶來的不同。

在吳浩看來,非得站在產業發展戰略的角度,才能提出這樣的一個理論。事實也相差無幾,這套市場開發戰略本身,就是周碩前世供職的華星集團對自己海外開拓過程的高度總結。

用華星集團的話來說,想要開發一塊海外市場就要倒下四撥人,這四撥人就是這四個階段。

他緊接著問道:"那么你們真正希望開拓的是什么市場呢?”

周碩沉吟一下,說道:"是數據通信市場。”

吳浩好奇的問道:"周校長有信心在這個領域和國外公司進行競爭?”

周碩點點頭說道:"國際互聯網市場方興未艾,目前美國的各大公司都處于跑馬圈地的階段,相對來說壓力是最小的。”

吳浩將周碩的話一字不漏的記下來,嘩啦一聲翻過一頁紙。心里想到這個周碩倒是有些水平,單是聽他這一席話也不算白來渤海省一次了。

“那么新科公司為什么又介入到軟件市場呢?計算機軟件市場應該已經比較成熟了吧?不少字”

“這不一樣。”周碩將茶杯放在桌子上,扶著桌子說道:"erp系統是我本人設計的,對它的技術思想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因此從這個細分市場來說,我們和美國軟件商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甚至是具有優勢的。實際上不論x架構鍵盤還是erp系統,這都是差異化競爭。”

“差異化競爭?”吳浩奇道。

周碩點點頭,說道:"這是邁克爾波特在《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的理論,通過市場細分和個性化服務來獲得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我認為這將是未來企業發展的方向。”

說起來這本書還是他重生之后才讀到的,周碩在前世可不懂什么經營理論,不過這一世如果想振興中國的電子產業,他就不能光做一個技術人員了。當他站到一個產業的高度開始考慮問題之后,如何發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畢竟先進的技術只能保證一時的強大,想要持續保持優勢就不是光憑技術能夠達到的了。

畢竟社科也是科學啊。

“那這么說,周校長認為中國的軟件產業也應該走差異化競爭的道路了?”[]

71

周碩聞言,搖了搖頭說道:"一個企業、一個團體可以走差異化競爭的道路,但是一個國家不行。尤其是中國這樣的大國,門類齊全的軟件業是基礎,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實現差異化競爭。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國內市場是否足夠強大、上下游產業是否完善,都是很重要的。只有中國軟件應用市場繁榮了,上下游以及支撐產業繁榮發展,咱們國家的軟件業才能走出世界去。而軟件市場的繁榮,首先就是需要門類齊全。”

吳浩失望的說道:"這么說的話,我們的軟件業不是陷入了僵局?沒有基礎就發展不起來,發展不起來相對來說就形不成基礎……”

“話是這樣說沒錯。”周碩肯定的說道:"不過還是有辦法追趕的。”

“哦?什么辦法?”吳浩此時已經完全沒有調查研究的心思了,他覺得自己仿佛是在向一位高瞻遠矚的戰略家求教問題一般,心里全是對傳道解惑的追求。

“外包。”周碩說道:"國際互聯網的發展使得軟件外包成為可能。想想看,我在美國接到軟件開發的項目,然后把非核心的開發工作分到國內來做。通過互聯網,我就可以隨時了解項目進展,和項目負責人溝通,甚至直接參與國內的工作。當國內的工作完成,直接把成品通過互聯網就能傳遞給我,這是多么的方便?”

吳浩不解的問道:"但你沒有技術,人家怎么能信任的把項目交給你呢?”

周碩胸有成竹的笑道:"可以從低層次的外包業務做起,比如說數據錄入和編碼測試等工作。這樣的工作只要有高中水平的知識,學習一到三個月就可以上手。然后積累經驗、培養人才,漸漸的向上游發展。當我們培養起自己的系統工程師,就可以進行中層的外包加工,參與軟件的系統設計,這一步需要兩三年時間。最后通過外包服務,我們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就可以進入總包行列,乃至于與國際上強大的軟件商同臺競爭。”

吳浩激動不已,低著頭奮筆疾書,生怕漏掉了任何一個字。周碩這番話,他拿回去擴充一下,分明就是一篇立意和論據上佳的論文,而且似乎真的為中國的軟件業指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

他興奮的問道:"那么周校長對實現這個目標有什么具體的建議嗎?”不跳字。

從電子產業來說,軟硬是不分家的。英特爾的cpu為什么能夠橫掃所有的競爭對手,在歷史中脫穎而出?除了他們技術強大以外,龐大的軟件應用也是支撐這個體系的重要支柱。在英特爾發展的初期,甚至為了能夠賣出去cpu而一手包辦了整機生產,然后自己開發軟件,自己組織銷售推廣……

正是這樣的全方位努力,才使得英特爾cpu最終成為市場上的贏家。如果沒有足夠的軟件數量來支持x86體系,英特爾是無論如何走不到這一步的如果周碩未來想要在芯片產業有長足的發展,就絕對離不開中國軟件業的支持。

所以對于如何推進中國軟件發展這個問題,從他重生以來就沒有停止過思考。最終他還是覺得應該選擇一個成功的案例,那就是大連軟件園方案。雖然后世的中國在軟件外包行業中占有的份額不多、技術不高,和印度軟件外包的競爭中沒有什么優勢。但這和通過外包發展軟件業的思路無關,更多的則是商業環境和歷史機遇的問題。

周碩相信,如果中國能夠在199年就開始全力進行追趕,憑借自己帶來的先進思想和技術,提早推廣軟件工程思想。到時候國際軟件離岸外包中心,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具體的建議嘛,我覺得火炬計劃就不錯。”周碩托著下巴說道:"火炬計劃在88年引入了企業孵化器的概念,就非常適合培養這樣的軟件外包企業。選擇一個區域建設一個高新技術軟件園,以火炬計劃為依托,引入一到兩所計算機專業有優勢的大學,形成人才優勢。然后為弱小的企業提供場地、設施、基礎服務,以及融資和信息咨詢等幫助。簡化官府手續和提供優惠政策,以此來吸引社會各界的投資和關注,通過兩三年的時間逐漸的培養起一批初級的軟件外包企業,就可以形成自行發展的良性循環了。”

ps.小說書友qq群:794166

是由小/說*網,

安卓客戶端上線下載地址:

注冊會員可獲私人書架,看書更方便!59文學永久地址:

59文學本頁分享之所有內容和評論均屬個人行為,如有侵犯可聯系本站刪除


上一章  |  電子重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