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之天龍八部第六十四章 臨機獨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帝之天龍八部 >>武帝之天龍八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四章 臨機獨斷

第六十四章 臨機獨斷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30日  作者:步槍打蚊子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步槍打蚊子 | 武帝之天龍八部 
章節目錄

將這位顯赫一方的陳縣尉拿下,又順勢收服了帶來的這些衙差兵丁李家莊的百姓,也覺得逃過一劫,自然也是喜不勝收可誰都清楚,這只是一個開始

不將陳家的權勢給打壓下來,不將那位陳家女婿的縣太爺給罷官去職,汀邁的情形就不會得到太大的改變而這一點,身為王爺的趙孝錫,自然再清楚不過了

做為此次事件的見證人,李有富父女自然要隨趙孝錫,一起前往縣衙而李有富的侄子,也被趙孝錫給帶上另外李家莊有冤屈的百姓,都可前往縣衙告狀

這次趙孝錫決定,將剿匪的事情先放放如果不將官場整治好,這種官逼民反的事情時有發生,匪患又怎么可能會平息呢

只有讓這些被逼上山的百姓,知道官府有所改變,沒有那個百姓會甘愿當山賊到時再張貼安民告示,相信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這種匪患叢生的情況

隨著李家莊的百姓,站在村口跪送趙孝錫一行離開以前將陳縣尉畏之如此的衙差們,也很變成趙孝錫的忠誠部下,時刻盯著被押送的陳縣尉

在趙孝錫前往汀邁縣衙時,帶著命令的王府侍衛,則馬加鞭的往瓊山府趕當趙孝錫抵達汀邁,引來城中百姓跟官員恭迎時,王府衛隊也部上馬開撥

盡管只有一支百人馬隊,可誰都清楚,王府的衛隊官兵有多么的精銳這樣一支精銳百人隊,完能夠掌控汀邁的形勢畢竟,敢冒著誅九族風險的人并不多

抵達汀邁縣衙的趙孝錫,望著一腦門汗的縣令,坐在那明鏡高堂下的堂座上望著站在下面一從汀邁官員,露出一絲非常生氣的表現,嚇的眾人也是不敢吭聲

在這個時候,趙孝錫終于開腔道:"許縣令你乃先皇時期的開科進士,被朝廷外放一任知縣,本應替朝廷恩養一方百姓可今日本王初來,就看到異常生氣的一幕

聽說這位陳縣尉乃是你夫人的胞弟,不知可有此事啊看來許縣令,這些年能在汀邁坐穩縣令,真是了一番心思啊!"

許縣令聽著趙孝錫的嘲諷,也明白這位妻弟,終于給他捅了一個天大的簍子面對人臟俱獲的局面,他清楚再狡辯也濟于事

一直以來,他也想過當一個,類似前進包拯一般的清官可他怎么都沒想到,就因為他得罪了吏部一位官員被開科外放時,卻被任命為瓊州府下的一紙縣令

這種被朝廷視為蠻荒之地的縣令,如果可以拒絕的話,許縣令寧愿不來偏偏吏部文下達,他若是不遵便是抗旨只能奈的遠離家鄉來此上任

抵達汀邁之后,許縣令也很發現,汀邁很多事情并非官府說了算而是汀邁第一世家陳家說了算,汀邁接近半成的土地,都是陳家的私產

他想施政恩養百姓,也需要得到陳家的配合如果陳家反對于他,那他這位縣令下達的命令到了鄉村根本就沒人理會

也曾想過,要治陳家一個大罪的他卻很悲哀的發現,他的提議在縣衙內都不能通過縣衙的衙差,城里的兵丁,都跟陳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后實在奈的他,親自上門跟陳家老太爺交談一番終以跟陳家聯姻的形式將絲毫沒有權力的縣令,變成名符其實的縣令

可他后還是發現,在汀邁他是堂堂的朝廷縣令可在陳家面前,他不是什么縣令,只是陳家的女婿在家里他是沒什么話語權,錢都被他迎娶的夫人掌管著

這種悲哀,讓曾經滿腹經綸的他,終過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日子只要不搞出太大的亂子來,他都不會上堂理事,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

對于這位妻弟的德性,許縣令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可對于任命他為縣尉,陳家老太爺還特意跟他打過招呼,他又怎么可能拒絕呢只能奈,通過了陳家的提議

那位瓊州知府,本身跟陳老太爺就有私交撈了一點好處,對于他的任命也很通過這樣一來,陳家在汀邁可謂人可惹

好在陳老太爺也清楚,不能將地方搞的太亂,以至很多時候,也會做一些收買民心的事情總之,這位老太爺非常明白,任何事情都要講究適可而止

對于趙孝錫的質問,許縣令似乎意識到,他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其實在瓊山參見趙孝錫時,他就有這種感覺,這位王爺不是什么善岔,自然就不好糊弄

如果不是這樣,那位瓊州知府也不用,在得到朝廷旨意之后,立刻上表去折以年邁之名,乞求歸田養老怕的不就是,被這位王爺秋后算帳嗎

可瓊州知府能以年邁為由辭官,他做為一方縣令,卻正值大好年華又如何能乞老歸田呢何況,十年寒換來的縣令之位,又豈是什么人都能放棄的呢

都說環境能夠改變一個人,這些年碌碌為的從官生涯,也將許縣令的生膽氣給磨掉面對趙孝錫的質問,也只能叩頭道:"下官有罪!愿聽從王爺發落!"

對于這位許縣令的識趣,趙孝錫也沒多說什么,很道[,!]:"汀邁兵曹何在"

就在這時,一位身穿鎧甲的官員,立刻渾身一振上前道:"下官陳明義,參見王爺!"

聽著這位兵曹官的稟報,趙孝錫冷笑道:"陳兵曹,敢問你是何方人士,跟許縣令又是何關系對于陳縣尉今日所犯之罪,你有什么看法嗎"

趙孝錫猜的沒錯,這位兵曹也是陳家之人雖說不是什么嫡系,卻也是陳老太爺扶持起來的陳家官員盡管不是什么大官,卻也掌控汀邁的城防軍權

對于趙孝錫的詢問,這位兵曹官也顯得有些冒冷汗吭哧半天才道:"回,回王爺,下官乃本地陳家人,按輩份當稱縣太爺為侄婿對于縣尉沖撞王爺,按朝廷法紀辦事即可"

他的話一出,趙孝錫突然笑道:"好,看來陳兵曹也是知朝廷法度之人那么本王,現在讓你派兵抓捕陳氏族人到衙問案,你是否敢做呢"

這話一出,這位兵曹立刻跪下道:"請王爺恕罪,今日之事,乃陳縣尉一人所為還請王爺看在陳家行善鄉民的份上,寬恕陳家人的枉之罪啊!"

他的回答,讓趙孝錫也明白,整個縣府的官員,只怕都跟陳家有關系鑒于這種情況,趙孝錫起身道:"陳家有沒有罪,不是你說了算,也不是本王說了算,而是汀邁百姓說了算

放心,本王不是好殺之人,如果陳家真的有善舉,本王非但不治其罪過,還將大力表彰陳家的善舉可今日之事,陳家難逃縱容之嫌,按律兵曹大人也將回避此事

現在本王親臨,想接管縣府的兵曹之事陳兵曹覺得,本王此舉是否有失朝廷律法呢還有諸位官員,你們就沒什么想跟本王說的嗎"

看著流露出一絲煞氣的趙孝錫,這些都沒怎么見過世面的縣府官吏,自然不敢多說什么呼拉一片跪倒,都稱著‘下官有罪’以乞求活命

面對這樣一位朝廷賜封的王爺,除非真的敢行謀反之舉不然,他們能做的,就是希望這位王爺能開恩,放他們一條生路除此之外,別它法!

見這些官員,都有些爛泥扶不上墻,趙孝錫也清楚這種情況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整個汀邁縣衙,都爛到了骨子里,根本就疑救,必須面清洗方可整治

做在縣令的位子上,趙孝錫抽筆迅速的寫了幾封命令,蓋上瓊州王的官印起身道:"趙五聽令!"

等到那位侍衛站到前面,趙孝錫又道:"著本王將令,即刻接管汀邁城防營在兵曹未洗清嫌疑前,暫由你接管城中兵曹之時,敢不遵從者,不用請示,斬!"

趙五上前拱手道:"手下接令!"

拿著趙孝錫洽的將令,趙五很帶著兩名侍衛,一同前往城中的軍營接管這里的軍務大事,雖說只有三人,可他們都是百戰之士,應該能震住場面

何況,根據他們的推斷,負責去叫援兵的侍衛這個時候,應該跟王爺衛隊,在趕往汀邁的途中只要他們一到,相信陳家就算想做亂,也要考慮一下被誅族的下場

接下來趙孝錫,又發布了幾道命令,將許縣令收押進監牢聽候處理不說縣城的府庫,也被手下的侍衛給接管至于人手,那些跟著陳縣尉的兵丁,暫時也能應應急

同時趙孝錫還下令,關閉汀邁城門,任何沒有得到允許者,敢私闖出城一律按謀逆論處除此之外,迅速張貼安民告示,通知城百姓,晚上實施宵禁

這一系列雷厲風行的舉動,讓這些官員的心是沉到了谷底可面對這樣一位王爺,他們就算心有不甘,也只能暫時忍著除非他們真的愿意,攤上謀反的罪名,可那要誅九族的啊!

(宣城文學)



上一章  |  武帝之天龍八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