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四十八章 邯鄲之戰(5)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八章 邯鄲之戰(5)

第四十八章 邯鄲之戰(5)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7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最新章節

本站即將更換域名為,如果你習慣本風格,也可以訪問零點書院和風格一個樣。

聽聞韓騰率領的十萬大軍將在兩日內抵達巨鹿,榮蚠的臉上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慌亂,雖然榮蚠很快鎮定下來,但那一剎那的不安還是被白起識破。白起也因此斷定,榮蚠心里必然有什么陰謀。否則,聽聞十萬韓軍南下,參與攻打邯鄲,榮蚠要么驚喜,要么驚訝,絕不會不安。

“白將軍,蚠聽說,趙國在巨鹿尚有五萬大軍,如果韓將軍率領十萬大軍南下,后方怕是不穩吧!”榮蚠沉吟道。

白起笑著擺了擺手,不以為然地笑道:“亞卿權且寬心。趙國在巨鹿的數萬大軍皆是老弱,守城尚可,如果他們敢出城,我們韓軍自然可以輕而易舉地擊敗他們!趙國如今自身難保,是不敢攻打燕國的!”

榮蚠不再言語,白起已經給了合理的解釋,如果自己再堅持認為韓騰麾下的十萬大軍應該留在巨鹿,只會惹白起懷疑。

榮蚠索性裝作很開心的樣子,長笑道:“倒是蚠執迷了!有韓將軍的十萬大軍,攻克邯鄲就更有把握了!”

跟白起又飲了一尊酒后,榮蚠借著酒意,用迷離的眼神望著白起,道:“白將軍!既然韓將軍的十萬兵馬兩日內可以到達,我們是不是等后日韓將軍到達后,再一起出兵南下!”

白起想了想,回道:%∧“還是不必了!我軍馬上就要攻打邯鄲,我們早一天抵達邯鄲,可以早一點打壓趙軍的士氣。趙國怕是還不知道,亞卿領兵來攻打趙國吧?!只要貴軍在邯鄲城下現身,邯鄲必然大亂!”

榮蚠臉上一喜,笑道:“廉頗長于防守,有十五萬大軍和邯鄲百姓的支持。我們燕軍的到來不過是削弱下趙軍的士氣而已!倒是貴國長于器械,攻破邯鄲還需要多多仰仗貴國啊!”

白起謙虛道:“只要我們同心協力,攻破邯鄲不在話下。這天色已經不早了,亞卿長途跋涉而來,一定疲憊了。不過攻破邯鄲要緊,以起之見。不如我們明日就率軍南下,如何?”

榮蚠臉上的笑意更濃,白起所言正合自己的心意,忙不迭地答應下來:“邯鄲要緊!些許疲憊,不足掛齒。明日還是早些出發,這樣,后日一早我們也能抵達邯鄲城下。”

白起連連點頭,試探性地說道:“巳時出發,如何?”

“大善!”榮蚠答應下來。

“如此。(白)起就不留宿亞卿在城中過夜了!”

“明日城外見!”榮蚠告辭而去。

返回城西的營寨后,榮蚠就命令心腹將副將栗腹、行軍司馬田蚡連夜召集過來。這一刻,榮蚠哪里還有一絲醉態。除了紅潤的臉頰證明榮蚠飲過酒,明亮的眼神,有力的雙臂都證明榮蚠根本就沒喝多。

“末將見過將軍!”副將栗腹、行軍司馬田蚡一入中軍大帳便行禮道。

榮蚠擺了擺手,顯然不在意這些細節,然后將自己在巨鹿城中的所見所聞悉數告訴給二人,末了。說道:“兩日后,十萬韓軍就會抵達巨鹿。好在白起攻打邯鄲心切。與我約定明日巳時出發。我欲在明日離開巨鹿后,攻打白起大軍,務必令白起不能走脫,全殲韓軍。然后回師巨鹿,與韓騰的十萬大軍對峙,諸君以為如何?”

副將栗腹當即表示贊同。說道:“白起麾下有五萬大軍,韓騰麾下有十萬大軍,我們燕軍在兵力上已經不占據優勢。能夠出其不意消滅白起麾下的五萬大軍,再與韓騰大軍一決勝負,甚是妥當。不過。將軍方才說,韓軍只會派出四萬大軍南下。我們戰勝韓軍容易,但想要不走脫一名韓軍,很難。一旦消息走漏,讓巨鹿城內的韓軍知道,我們必然無法在短時間拿下巨鹿。等韓騰十萬大軍抵達,更是沒有必勝的把握。”

“末將倒是有一計,我們有騎兵一萬,韓軍卻大都是步兵,只有數百騎兵而已。到時,我們以十二萬大軍將韓軍包圍,再在外圍設下一萬騎兵,即使有勉強沖出包圍的韓軍也跑不過我們燕國鐵騎。事成之后,我們再包圍巨鹿,不求破城,但求韓軍無法向外求援。韓騰必然還不知道,我們已經背棄韓國,將軍只需派人假扮白起使者,引韓軍入我們設下的埋伏,必然可以大獲全勝!”行軍司馬田蚡提出了自己的毒計。

“妙計!妙計!”榮蚠撫掌大笑。

這個時候,燕軍只能趁著白起、韓騰沒有合兵一處先發制人,各個擊破。突然發難擊敗白起大軍容易,難的是接下來如何做。是前往刑縣,憑借趙軍把守的城池與韓騰的十萬大軍周旋;還是大膽留在巨鹿,設伏攻打韓騰大軍,主動權掌握在燕軍手中。

唇亡齒寒,趙國非救不可。臨行前,燕王已經明確表態,無論韓軍有沒有察覺到燕國的真正意圖,榮蚠都必須和韓國決裂,以堅定趙國對抗韓國的意志。

“出城四十里便動手,如何?”榮蚠又道。

如果在離巨鹿太近的地方動手,必然會被巨鹿城內的韓軍察覺;如果在離巨鹿太遠的地方動手,倒是可以保證消息不會走漏,但燕軍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北上設伏,伏擊韓騰大軍。可能有些人會問,燕軍完全可以在邯鄲城下設伏,但從巨鹿南下邯鄲的道路只有一條,大戰過后,勢必一片狼藉,無論燕軍怎么遮掩,都會留下一些端倪。

從心理學角度說,韓騰大軍抵達巨鹿的時候,燕、韓聯軍剛剛離開,巨鹿最是安全。韓軍的警惕最是松懈。從巨鹿離開后,韓軍前往邯鄲必然小心翼翼,反倒是不如在韓軍沒有抵達巨鹿時設伏。

“將軍英明!”栗腹、田蚡齊聲說道。

榮蚠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將帳外的親衛呼喚進來,吩咐道:“將營內校尉以上的軍官召集過來,本將軍有事吩咐!”

親衛雖然不理解為何自家將軍深更半夜如此“擾民”,但也不敢怠慢,十幾個人以最快的速度。一人負責一個,前往營寨的各個角落傳達命令。

半個時辰后,十三名校尉出現在榮蚠面前,即使再傻的人也知道,一定是出了大事。否則,榮蚠不會在這種時刻擾了大家的清夢。

榮蚠當著眾人的面。取出了燕王的詔書,宣布了韓國的數大罪狀,也道出了自己這支大軍的真正使命——不是滅趙,而是救趙。與韓國為敵顯然讓眾人心里有些不安,但榮蚠隨即將巨鹿、邯鄲的形勢一一道出,當然,刻意隱瞞了韓騰十萬大軍即將抵達巨鹿的消息。在榮蚠看來,等全殲了白起大軍,鼓舞了士氣。再率軍北上,伏擊韓騰大軍,到時,無論是小勝還是大勝,燕軍都有了和韓軍叫板的勇氣!

為了激勵士氣,榮蚠更是許諾,取白起首級者,賞賜千金。官升三級。此言一出,所有的人都恨不得早日反戈。攻打韓軍。以有心算無心,以三倍的兵力攻打對方,燕軍還有失敗的可能嗎?!顯然沒有!

就在燕軍躍躍欲試,想要在次日圍殲韓軍的時候,巨鹿城內的氣氛卻是有一絲凝滯。

榮蚠的反常反應引起了白起的警覺,燕軍終究不是韓軍。他們會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如果換做自己是燕王,是不會幫助韓國瓜分趙國的。所以,在接見榮蚠的時候,白起做過幾次試探。

第一次是試探榮蚠對攻打邯鄲的態度,榮蚠比白起想象的還要迫不及待。正常情況下。燕軍投入戰場的時間越晚,傷亡越小。榮蚠卻是寧愿分出兩萬大軍攻打沙丘,也不愿意耽誤自己南下攻打邯鄲的進度。

第二次是試探榮蚠對韓軍兵力的態度。韓軍的兵力越多,越是說明韓國對邯鄲志在必得。燕軍就越有出工不出力的可能。在聽聞韓國派出了十五萬大軍深入巨鹿后,榮蚠只是震驚,卻無喜色。如果這還能用燕軍不希望韓國投入太多的兵力,以免瓜分趙國的時候韓國以其人多勢眾,搶占更多的趙土來解釋,那么,在聽說韓軍繞過房子縣,攻克柏人邑后,榮蚠眼睛中的不安將再無一個合適的理由來說明。

韓騰大軍確實攻克了柏人邑,但卻沒有南下巨鹿,與自己匯合的打算。白起這么說,不過是誆騙榮蚠,想要試探榮蚠的想法。事實證明,榮蚠確實對巨鹿有想法。否則,榮蚠絕不會在白起表態,想要和燕軍一道,先于韓騰大軍南下,而不是等待韓騰大軍抵達后再南下,表現的如此高興。

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燕國有異心,但依照白起多年的經驗,已經可以基本上斷定,燕國對韓國絕對有了異心,自己決不能相信燕軍。哪怕自己的猜測只有百分之十的可能發生,白起也不愿意冒險,與十三萬燕軍一起南下。

韓軍是天下精銳不假,燕軍是戰力不如韓軍不假,但蟻多也能咬死象。如果是兩軍擺開陣勢,堂堂正正地一戰,白起不怕燕軍;但如果是在行軍途中,爆發一場毫無準備的接觸戰,燕軍的兵力優勢將發揮地淋漓盡致。失去了方陣的掩護,韓軍不過是戰力略高于燕軍罷了。韓軍賴以生存,睥睨天下的在于嫻熟的配合,在于牢不可破的方陣。

副將衛莊在聽聞白起的決定后,有一絲的擔心。因為白起決定先發制人,突襲燕軍營寨。如果燕軍真的對韓國生出異心,現在應該是他們防備最為松懈的地方,他們一定認為韓軍已經是甕中之鱉。準備在明天和韓軍撕破臉皮。此時出兵,必然令燕軍措手不及。

要知道,燕軍抵達巨鹿后,沒過半個時辰天色便已經黑了。燕軍倉促建立起了一個可以容納十三萬人的營寨,但粗糙至極,根本經不起韓軍的強攻。畢竟,明天巳時就要出兵南下,不過是逗留一夜的時間,營寨不需要建得多么堅固。所以,在不少地段,燕軍甚至用車馬來代替圍墻。

但,燕軍終究沒有和韓軍撕破臉皮,如果白起的推斷錯誤,率先向燕軍發難無疑會讓形勢大為逆轉。韓軍悍然向燕軍發動突襲,失去了信義還是次要。最可怕的是會徹底惹惱燕國。所以,副將衛莊提出了自己的這個顧慮。

白起對于副將衛莊的擔心報以冷笑,回道:“先發制人,后發制于人。如果我們沒有什么作為,明天和十三萬燕軍南下,一旦燕軍在中途驟起發難。這個后果誰來承擔?!”

副將衛莊無言以對,白起已經和榮蚠約好,明日巳時出兵,這已經是不能更改的事實。即使韓軍在行軍的中途中再如何小心翼翼,也逃不過燕軍的算計。在韓軍兵力占據劣勢的情況下,白起的做法無可厚非。

“這信義不過是沽名釣譽罷了!即使我們冤枉了燕國,得罪死燕國,燕國又能如何?!燕國全國之兵不過二十萬,如果一舉將這十五萬燕軍殲滅。燕國怕是要急著割地求和,而不是指責我們!再者,燕軍有沒有對我們不軌,天下諸國誰能分辨?!他們只知道誰勝誰負。我們敗了,他們不會同情,反而會以為燕國足智多謀;我們勝了,他們只會覺得燕國技不如人,對我們歌功頌德。先發制人的一切后果。都由本將軍來承擔就是!王上若是怪罪下來,你就說是本將軍逼迫你做的就是!本將軍決不允許麾下的士卒去冒險!”白起又道。

“卑職不敢!既然將軍認為燕國有不臣之心。一應決定,卑職唯命是從!”衛莊終于被白起說服,站出來支持白起。

“好!”白起心里也很是安慰,憑借自己主將的身份,完全可以強迫副將衛莊執行自己的命令,但白起還是希望得到對方的認同。還好。衛莊終于意識到,除了這十五萬燕軍,燕國已經沒有了和韓國叫板的勇氣。是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將大好的局面讓給燕國,讓韓國興師動眾的伐趙夭折;還是為了大業。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衛莊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這一夜,燕軍之中,除了校尉以上的高級軍官興奮地碾轉反側,難以入睡,大多數燕軍睡得很是踏實。在他們看來,趙國已經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傍上韓國這個大腿,自己這支大軍實在高枕無憂,不需要擔心趙軍夜襲。

只是,必要的戒備還是有的,這就苦了少部分守夜的士卒。誰也不知道上級發了什么瘋,明明趙軍主力都被困在邯鄲,明明韓、燕兩國大軍集結在一起,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敢來襲營,上級還要自己小心戒備,防止有敵軍偷襲。

如果是營寨西面的守軍也就罷了,畢竟那個方向是趙國控制的刑縣,趙軍如果不怕死,還能抽出個數百上千人來擾了燕軍的好夢。但不止營寨西面的燕軍收到這樣的命令,燕軍營寨南側、北側、東側的守軍全都被要求加派人手,防止敵軍偷襲。戒備東面、南面、北面?這實在是就有些扯淡了!

要知道,燕軍營寨的東面是巨鹿城,南北兩個方向是韓軍營寨,韓軍是友軍好不好?!難道韓軍會來偷襲自己?!難道趙軍會神不知鬼不覺地越過營寨、城池?!這怎么可能?!

修建營寨已經耗費了燕軍不少的力氣,被選為夜間守夜的燕軍心里面自然而然地憋了一股氣。但軍令如山,這些倒霉的燕軍只能選擇服從。事實也證明,燕軍的戒備有些沒有必要,整個上半夜,營寨外面沒有一絲風吹草動,守軍從最開始的精神抖擻到后來的昏昏欲睡,情不自禁地懈怠起來。中間有幾名校尉親自巡視大營,倒是讓守夜的燕軍如臨大敵,很是緊張了一番。

到了下半夜,守夜的燕軍已經換了一撥。但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即使再有責任心的守軍也禁不住瞌睡蟲的誘惑,為了防止自己睡過去,守軍只能一邊望著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夜色,一邊小聲聊著天,打發時間。

夜,實在太過深沉,即使燕軍在營寨四周都設下了火把,能夠照到的范圍也極其有限。沒有人會相信會有敵軍發動夜襲,在這種漆黑的夜色里行軍,能夠保持建制已經是十分不易,想要從容指揮,更是天方夜譚。因為周遭太過安靜,每名燕軍都可以確定,但凡有敵軍來襲營,腳步聲都能吵醒自己!

夜間值守,通常會有三撥人馬。值過更的,返回自己的營帳倒頭就睡。正在值更的,度日如年,盤算著還有多久就會有人來接班。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了別處,這是人類的通病。這也是人之常情,在缺乏有效照明的年代,發動夜襲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如果運籌不好,也許主動發動夜襲的一方,殺傷敵人的數量還不如自己一方失散、傷亡的人數多。(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訪問: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