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四十一章 燕國和韓國的默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燕國和韓國的默契

第四十一章 燕國和韓國的默契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2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章節目錄

作者:螞蚱不吃魚分類:更新時間:2015051200:00

呂不韋的建議似乎和很多秦國大臣的想法一致,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大臣只看到了背后的利益,卻看不透事情的本質。△¢四△¢五△¢中△¢文…≦,經過呂不韋這么一分析,秦王已然明了,燕國聲勢雖大,但很快就會用實際行動告訴趙國,趙國無需擔心自己。趙國的大敵一直是,也將永遠是韓國!出兵攻打趙國太行山以西的城邑勢在必行,但欲速則不達,緩一緩,對秦國更好!

秦王在次日召見了趙禮,宣布了自己的決議。對秦王要求割地的要求,趙禮自然是斷然拒絕。趙國在汾水以西已經沒有了尺寸之地,再割地,就是汾水以東的土地。哪怕是數十里的土地,也足以讓秦國在汾水以東立穩腳跟。日后兩國爆發戰事,趙國可就完全處于被動。

好在,趙王對于割地的希望并不是那么迫切,被拒絕后,趙王又要求趙國送出二十萬石糧草作為對秦國的補償。作為回報,秦國將嚴守中立,絕不介入韓、趙兩國的戰事!

這并沒有超過趙國的底線,雖然二十萬石糧草對趙國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能換取秦國嚴守中立,對趙國也算值得。畢竟,趙國一開始對秦國出兵襄助自己就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如今的秦國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叱咤風云,天下談秦而色變的秦國!秦國若是救趙,兵力少了沒用,兵力多了則守備空虛!

不過,趙國當然不傻,不會輕易相信秦王的許諾,所以,趙禮代表趙王表示,只會先付出五萬石的糧草,剩下的十五萬石。分三個月還清,每月五石糧草!沒有歃血為盟,只是君子協定。

秦、趙兩國對于達成這樣的協議,顯然都很滿意。秦國可以有足夠的時間為伐趙做準備,趙國可以暫時擺脫來自西方的威脅,集中全力打退韓軍的攻勢。

和秦國的情況類似。面對趙國的使者,齊國做出了相同的選擇。那就是對韓、趙兩國的戰事不聞不問,不理不睬。不過,不同的是秦國是疑兵之計,齊國是真心實意不想惹事。

隨著韓國攻占盧縣、聊城,齊國已然不和趙國接壤,攻打趙國即使占據數百里的土地也是飛地一塊,與韓國為敵,襄助趙國。齊國又鼓不起這個勇氣。雖然憤恨燕國攻占了自己的百里之地,但齊國君臣也清楚,現在不是斗氣的時候。能夠以旁觀者的身份旁觀這次大戰,笑看韓、趙、燕三國的成與敗,未嘗不是一種滿足!當然,如果燕國大敗,齊國不介意自己舉全國之兵,從燕國手上奪取原本屬于自己的土地和百姓!

燕國。薊城。

平陽君一路急行,終于在第八天趕到了燕都薊城。對于這個略顯簡陋粗鄙的城邑。平陽君提不起半點興趣。燕國的伐趙直接讓趙國腹背受敵,這些時日以來,雁門、云中的大軍已經南下,眼瞅著就要抵達巨鹿郡,卻被趙王下令,前去抵御燕軍。而不是南下挽回岌岌可危的邯鄲。燕國趁火打劫毫不掩飾,要怪就怪趙國太過托大,怪趙王沒有聽從自己的建議,沒有察覺到燕國的野心。

不過,平陽君心里雖然憤恨。也清楚,燕國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左右趙國前途的存在。如果趙國還有十萬精銳的話,完全可以從代郡出發,奔襲薊城。但可惜,如今兵力充沛的是燕國,燕國在武陽一帶集結的十萬大軍更像是無聲的威脅。只要燕國愿意,隨時都可以南北夾擊巨鹿郡,讓邯鄲成為徹底的死敵。

不過,這并不代表著平陽君在燕王面前就需要低聲下氣。在臨出發時,平陽君和藺相如交換了意見,得出了結論就是燕國此時對趙國大動干戈,只會白白便宜韓國。燕國得到的土地越多,損失就會越大。韓國完全可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不費吹灰之力從燕國手中奪取這些土地。燕國不可能不去清楚這個道理!這也是平陽君游說燕國的最后依仗!

一味地低聲下氣只會讓燕國小瞧,擺出魚死網破的架勢才會有奇效!畢竟,如今的趙國已經沒有什么可以輸得了,燕國則不然。

燕國丞相將渠對平陽君趙豹的拜訪顯得不咸不淡,不冷不熱,似乎看起來,這是一場再正常不過的出使活動,似乎,燕、趙兩國還是當初相濡以沫聯合對付韓國的盟友關系。

平陽君沒有時間遮遮掩掩,直接道明了來意,對將渠說道:“韓軍已然攻克了葛孽城,邯鄲以東,已然無險可守!邯鄲援軍又困于巨鹿郡,無法南下,今朝廷大臣爭議不斷,有言與韓國議和者,有言堅守不退者。如果丞相覺得無所謂,那(趙)豹馬上就返回邯鄲,代趙王出使韓國,將邯鄲以南的所有土地割讓給韓國,委派長安君質于韓,向韓國稱臣,所圖,不過是聯韓伐燕。想必,韓國也愿意削弱燕國!”

被平陽君這么直白的話語一嗆,將渠再也坐不住了,賠笑道:“燕趙本為一體,君上何出此言啊?以渠之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呵呵”,平陽君連連冷笑,道:“本為一體?!從長計議?!丞相是在說笑嗎?!當初,燕國想要圖謀齊國,我們趙國二話不說,立即發兵秦國,為燕國吸引韓國的注意力!如今燕國奪取了濟水以北的百里之地,是不是我們趙國失去了作用?!所以燕國就背信棄義,拉攏韓國,伐我趙國?!早知燕國是這種品性,我就該勸住趙王,也免得受今日的羞辱!”

“君上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見平陽君動了怒火,將渠連連安撫道,繼而擺出苦澀難為情的面容,長嘆一聲,道出了其中緣由。

“伐趙一事,實非(將)渠的本意,奈何王上被小人蒙蔽,只看到背后的利益,卻沒有看到燕趙相互扶持的情誼!趙國若是將邯鄲以南的土地割讓給韓國。韓國將更加肆無忌憚。以韓國的國力,隨時可以兵臨邯鄲城下,趙國只能低聲下氣!所謂君辱臣死,趙王血氣方剛,以君上的賢明,怎會不知道其中的風險?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從長計議啊!”

平陽君冷哼一聲。算是接受了將渠的說辭,但還是很不滿地說道:“燕國連取我三座城邑,百里之地,這筆賬該如何清算?燕王若是不肯醒悟,又該如何?豹還希望丞相給我一個說法,我也好向趙王交差。否則,為了趙國的名聲,大不了和燕國魚死網破!豹可是聽說,齊國一直想要恢復故土。這次齊國在燕國手下丟了上百里的土地,齊國又怎么肯善罷甘休!合韓、趙、齊三國之力,即使燕國有鐵騎數萬,也無濟于事!”

將渠略一皺了皺眉,當然清楚平陽君這是在威脅自己,只要趙國可以舍下面皮,韓國肯定愿意收趙國為小弟,再加上齊國。燕國只有敗走的份。到時候,薊城可要生靈涂炭了!看來。趙國這次是真的動了怒火。早知如此,就該只拿下一兩座城邑,免得趙國緊張過度。

“(將)渠這就入宮向王上陳說利弊,還請君上在此靜候佳音,如何?”將渠不無討好地說道。

趙國終究太大了,等廉頗的大軍回師。燕國想要全身而退可不容易。除非將武陽一帶的大軍調入巨鹿,燕國才有比較大的勝利把握。可如此,趙國選擇和燕國針尖對麥芒,雙方損失慘重,只會便宜了韓國!

“還望丞相多多周旋!只要燕國肯罷兵休戰。豹一定返回邯鄲,奏明趙王,重修燕趙之好!畢竟,和韓國相比,我們即使再多出數萬人口,數百里之地,也打敗不了韓國!唯有齊心協力,方有轉圜的余地!”平陽君說得很是真摯。

“君上所言甚是!請君上稍候!”將渠告了一聲罪,施施然退走。

半個時辰后,燕王召集了群臣議事。將渠將趙國的威脅仔仔細細地道了出來,引得燕國君臣眉頭緊鎖。

中郎將王方率先說道:“王上!趙國若是真的和我們燕國魚死網破,我們的計劃可就落空了!”

燕國的計劃是讓韓、趙兩國死拼,燕國坐享漁翁之利。但很明顯,趙國不愿意自己的近鄰“獲益匪淺”,為了逼迫燕國改變初衷,不惜和燕國死拼,成全共同的敵人——韓國。這倒棘手了!如今的趙國頗有輸紅了眼睛的賭徒風范,不能以常理較之。趙國瘋了,燕國可不能陪著趙國瘋下去!

對于自己的心腹的看法,燕王深以為是。即使這只是趙國的威脅,也不能小覷。(一點前修改好)

呂不韋的建議似乎和很多秦國大臣的想法一致,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大臣只看到了背后的利益,卻看不透事情的本質。經過呂不韋這么一分析,秦王已然明了,燕國聲勢雖大,但很快就會用實際行動告訴趙國,趙國無需擔心自己。趙國的大敵一直是,也將永遠是韓國!出兵攻打趙國太行山以西的城邑勢在必行,但欲速則不達,緩一緩,對秦國更好!

秦王在次日召見了趙禮,宣布了自己的決議。對秦王要求割地的要求,趙禮自然是斷然拒絕。趙國在汾水以西已經沒有了尺寸之地,再割地,就是汾水以東的土地。哪怕是數十里的土地,也足以讓秦國在汾水以東立穩腳跟。日后兩國爆發戰事,趙國可就完全處于被動。

好在,趙王對于割地的希望并不是那么迫切,被拒絕后,趙王又要求趙國送出二十萬石糧草作為對秦國的補償。作為回報,秦國將嚴守中立,絕不介入韓、趙兩國的戰事!

這并沒有超過趙國的底線,雖然二十萬石糧草對趙國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能換取秦國嚴守中立,對趙國也算值得。畢竟,趙國一開始對秦國出兵襄助自己就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如今的秦國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叱咤風云,天下談秦而色變的秦國!秦國若是救趙,兵力少了沒用,兵力多了則守備空虛!

不過,趙國當然不傻,不會輕易相信秦王的許諾,所以。趙禮代表趙王表示,只會先付出五萬石的糧草,剩下的十五萬石,分三個月還清,每月五石糧草!沒有歃血為盟,只是君子協定。

秦、趙兩國對于達成這樣的協議。顯然都很滿意。秦國可以有足夠的時間為伐趙做準備,趙國可以暫時擺脫來自西方的威脅,集中全力打退韓軍的攻勢。

和秦國的情況類似,面對趙國的使者,齊國做出了相同的選擇。那就是對韓、趙兩國的戰事不聞不問,不理不睬。不過,不同的是秦國是疑兵之計,齊國是真心實意不想惹事。

隨著韓國攻占盧縣、聊城,齊國已然不和趙國接壤。攻打趙國即使占據數百里的土地也是飛地一塊,與韓國為敵,襄助趙國,齊國又鼓不起這個勇氣。雖然憤恨燕國攻占了自己的百里之地,但齊國君臣也清楚,現在不是斗氣的時候。能夠以旁觀者的身份旁觀這次大戰,笑看韓、趙、燕三國的成與敗,未嘗不是一種滿足!當然。如果燕國大敗,齊國不介意自己舉全國之兵。從燕國手上奪取原本屬于自己的土地和百姓!

燕國,薊城。

平陽君一路急行,終于在第八天趕到了燕都薊城。對于這個略顯簡陋粗鄙的城邑,平陽君提不起半點興趣。燕國的伐趙直接讓趙國腹背受敵,這些時日以來,雁門、云中的大軍已經南下。眼瞅著就要抵達巨鹿郡,卻被趙王下令,前去抵御燕軍,而不是南下挽回岌岌可危的邯鄲。燕國趁火打劫毫不掩飾,要怪就怪趙國太過托大。怪趙王沒有聽從自己的建議,沒有察覺到燕國的野心。

不過,平陽君心里雖然憤恨,也清楚,燕國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左右趙國前途的存在。如果趙國還有十萬精銳的話,完全可以從代郡出發,奔襲薊城。但可惜,如今兵力充沛的是燕國,燕國在武陽一帶集結的十萬大軍更像是無聲的威脅。只要燕國愿意,隨時都可以南北夾擊巨鹿郡,讓邯鄲成為徹底的死敵。

不過,這并不代表著平陽君在燕王面前就需要低聲下氣。在臨出發時,平陽君和藺相如交換了意見,得出了結論就是燕國此時對趙國大動干戈,只會白白便宜韓國。燕國得到的土地越多,損失就會越大。韓國完全可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不費吹灰之力從燕國手中奪取這些土地。燕國不可能不去清楚這個道理!這也是平陽君游說燕國的最后依仗!

一味地低聲下氣只會讓燕國小瞧,擺出魚死網破的架勢才會有奇效!畢竟,如今的趙國已經沒有什么可以輸得了,燕國則不然。

燕國丞相將渠對平陽君趙豹的拜訪顯得不咸不淡,不冷不熱,似乎看起來,這是一場再正常不過的出使活動,似乎,燕、趙兩國還是當初相濡以沫聯合對付韓國的盟友關系。

平陽君沒有時間遮遮掩掩,直接道明了來意,對將渠說道:“韓軍已然攻克了葛孽城,邯鄲以東,已然無險可守!邯鄲援軍又困于巨鹿郡,無法南下,今朝廷大臣爭議不斷,有言與韓國議和者,有言堅守不退者。如果丞相覺得無所謂,那(趙)豹馬上就返回邯鄲,代趙王出使韓國,將邯鄲以南的所有土地割讓給韓國,委派長安君質于韓,向韓國稱臣,所圖,不過是聯韓伐燕。想必,韓國也愿意削弱燕國!”

被平陽君這么直白的話語一嗆,將渠再也坐不住了,賠笑道:“燕趙本為一體,君上何出此言啊?以渠之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呵呵”,平陽君連連冷笑,道:“本為一體?!從長計議?!丞相是在說笑嗎?!當初,燕國想要圖謀齊國,我們趙國二話不說,立即發兵秦國,為燕國吸引韓國的注意力!如今燕國奪取了濟水以北的百里之地,是不是我們趙國失去了作用?!所以燕國就背信棄義,拉攏韓國,伐我趙國?!早知燕國是這種品性,我就該勸住趙王,也免得受今日的羞辱!”

“君上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見平陽君動了怒火,將渠連連安撫道,繼而擺出苦澀難為情的面容,長嘆一聲,道出了其中緣由。

“伐趙一事,實非(將)渠的本意,奈何王上被小人蒙蔽,只看到背后的利益,卻沒有看到燕趙相互扶持的情誼!趙國若是將邯鄲以南的土地割讓給韓國,韓國將更加肆無忌憚。以韓國的國力,隨時可以兵臨邯鄲城下,趙國只能低聲下氣!所謂君辱臣死,趙王血氣方剛,以君上的賢明,怎會不知道其中的風險?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從長計議啊!”(未完待續。。)

ps:三更!

(→)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