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二十八章 楚越休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楚越休戰

第二十八章 楚越休戰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03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最新章節

本站即將更換域名為,如果你習慣本風格,也可以訪問零點書院和風格一個樣。

ps:看《》背后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關于要不要接受韓國的和平提議,楚國的大臣們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昭、屈、景、羋四族占據朝堂的大半江山,所擔任的職務非顯即貴,就連楚王也不得不重視他們的意見。但這一次,四族也不能保持一致。

令尹羋梁作為羋氏一族的代表,堅決認為滅越適當其會。于公,越國八萬主力大軍已經戰死了三萬多人,剩下五萬人龜縮在句章一帶,只要前方領兵的景陽將軍再努力一把,有很大的可能重創乃至全殲越軍主力。如此,越國可滅。會稽、閩越可傳檄而定,楚國不復有掣肘之患。

于私,羋氏一族的封地大半在江北,少部分在九江,如果不聽從韓國的提議,韓國一旦惱羞成怒,那江北很可能就會遭殃。羋氏一族會損失不少利益。

景陽此次立下大功,可謂功成名就。但如果能夠滅掉越國,必然更受重用。這些年,項承頗受楚王倚重,景氏一族自然也希望景陽可以攜滅國之威坐穩自己的位置。因此,對于韓國要求楚國就此收兵,放越國一馬,景氏一族并不贊同。

與之類似,項氏一族擔心景陽功勞太大,影響項承的發展,反倒是認為楚王應該接受韓王的提議。他們打得旗號就是趙國伐秦、燕國伐齊,值此天下大亂之時,楚國并不一定要急于暴露野心,等韓國疲于奔命,無心南顧的時候。再出兵伐越不遲。

屈氏一族則從大局著想,認為需要接受韓國的提議。越國的精華土地已經被楚國占據一半,更重要的是。越國好不容易恢復的自信心被楚國打得支零破碎,楚國奮起余勇一鼓作氣拿下越國固然是好。但在亡命的越國拼死反抗之下,楚國要付出多么沉重的代價并不好說。相反,主動緩上一緩,讓越國緊繃的神經松懈下來,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越國,可能更加合適。

如此,羋、景氏一族認為應當一鼓作氣拿下越國,不理會韓國若有若無的威脅;項、屈氏一族則認為韓國的想法不得不重視。謹慎起見,緩上一緩,滅越之事,緩上一緩。

這可難壞了楚王,楚王向來不是一個善于權衡利弊的人,如果要他尋歡作樂,駕車出游,他的想法可能層出不窮,但牽扯到國家大事,楚王有些束手無策了。

聽從韓王的建議對楚國的好處最大。但楚王總覺得,這樣會顯得自己怕了韓王。畢竟,自己又沒有錯。弱肉強食,本來就是這個時代的法則。自己去攻打越國,關韓國什么事?!自己費心費力只是占據了越國的兩百里土地,韓國呢,一下子就占據了三個兩百里之地。如果不是九江郡地廣人稀,楚王覺得自己會更受傷!

楚王甚至不懷好意地揣測,韓王是不是在虛張聲勢。畢竟,自己已經得知趙國發兵十五萬伐秦,燕國發兵二十萬伐齊。秦、齊兩國可是韓國的兩個盟友啊,無論哪個出了差池。韓國都會多出一個更加強大的敵人。韓國應該把主要目標放在燕、趙兩國身上,而不是自己這般十萬人的小打小鬧。但這個華麗的冒險楚王卻不敢去嘗試。畢竟,韓國的人口基數放在那里,惹惱了韓王,也許韓王再召集百萬大軍,兵分三路,援救秦、齊、越三國。這樣的事情韓國不是沒有做過,以一國之力反抗四國百萬大軍,韓軍都獲勝了,如今韓國多出了三個盟友,兵力更盛,更加不怵!

左徒黃歇看出了楚王的猶豫不決,分憂獻策道:“王上,臣以為,可權且放過越國。越國已是甕中之鱉,韓國可保越國一時,卻保不了一世!洛陽距離會稽長達三千里,此所謂力有不逮!如果我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掉越國,再封鎖消息,也許韓國需要數月之久才能得知消息!如今當務之急,反倒是郢都的安危。”

楚王聽后有些釋然,自己就權且放過越國吧,算是賣韓王一個面子。不過,韓國距離會稽最近的徐州也有五百多里的路程,楚國什么時候滅越國,怎么滅越國,完全憑借自己的心意。自己倒是忽略了九江將楚國一分為二的事實!

“九江已經被韓國占據,郢都已經成為飛地,救之怕是不易!”楚王懊惱地說道。

早知道韓軍用兵如此迅速或者說九江如此不堪一擊,楚王說什么也不肯發兵伐越。枉費自己把大軍集結在江北和郢都,可結果呢,卻被韓國另辟蹊徑,拿下了九江,一下子讓楚國進退維谷。

“于韓國而言,郢都已經成為他們的囊中之物,想要取之,怕是易如反掌!”黃歇斟酌著語氣,說道。

楚王點頭承認,被九江郡阻隔,韓國派出十萬大軍,可輕而易舉拿下郢都和周遭的數百里土地,自己除了眼睜睜地看著,拿不出什么切合實際的辦法。自己當初遷都吳縣,不也正是覺得郢都面臨南陽和巴郡的威脅,一旦被韓軍優勢兵力圍困,就會成為死地,所以才做主遷都的決定嗎?!郢都的危險,早在楚王的意料之內,只是來的如此快,讓楚國毫無反抗之力,還是出乎了楚王的意料。

見楚王承認,黃歇長舒了口氣,繼續道:“韓國之所急,乃是救齊,救秦。王上何不向韓王求一個保證,讓韓王放棄攻打郢都,畢竟,我們在郢都附近也有五萬大軍,只要我們不出城與韓軍野戰,韓軍想要拿下這些城邑,也殊為不易!大不了,我們放任城外的農田不管,死守就是!”

“可這又有什么用?”楚王有些不理解。

已經成為飛地的土地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韓國有足夠的時間施展各種計謀,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郢都附近的數百里土地。

黃歇微微一笑,解釋道:“這其中大有不同!”

“有何不同?”楚王追問道。

“臣觀韓國如今所缺的不是土地,不是人口,而是發展。韓國若是好戰,何必等到我們楚國伐越后才出兵呢?韓國怕是諸國之中最不愿意參與戰事的國家了!以韓國之力,只需十載,天下無可匹敵,即使各國聯合起來,也絕不是韓國的對手!最終的結局不過是讓韓國各個擊破,天下歸于韓!韓王此人講究師出有名,如果我們可以得到韓王的許諾,韓軍不攻打郢都,我們也不主動挑起戰事,那么韓國多半不會與我們楚國為敵!如果韓國與趙國發生大戰,我們甚至有機會趁韓國不備拿下九江,如此,郢都便復歸我們楚國掌控!”黃歇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楚王沉思片刻,不得不承認這是眼下最好的辦法。無論自己愿不愿意承認,盡量避免和韓國的沖突,讓韓國專心對付北方的燕趙兩國,才是符合楚國實際的求存之道。

第二日,楚王召見了韓國使者唐雎,將自己的要求一一道出,唐雎沒有一絲猶豫,就答應了下來。只不過,臨行前,唐雎再次向楚王詢證,是否以兩國目前是實際控制區域為分界線,楚王不明其意,自以為是地指出,以昨日子時的實際控制區域為分界線,唐睢笑著離去。

直到半個月后,郢都方面消息傳來,告知楚王韓國在此之前占據了竟陵、江陵、夷陵,江水以北、漢水以南,楚國只剩下郢都一個城邑的時候,楚王才后悔莫及,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唐雎離開吳縣后,一路南下,抵達越國臨時都城句章縣。此時的句章被楚軍兩面包圍,兩軍交戰,互有勝負,但由于國都淪陷,越軍無可避免顯得更加悲壯。

當唐雎面見越王,將韓王希望楚、越兩國就此收兵的提議告知越王的時候,越王起初是不同意的。在越王看來,自己吃了這么大的一個虧,韓國身為盟國,理該幫助越國收復會稽,甚至一路攻占江東。再不濟,也要收復浙江以南的所有土地!

如果不是越國丞相為越王分析其中的利弊,告知越王韓國并沒有義務拯救越國,甚至越國一旦攻占江東,那么就會是韓、越撕破臉皮的時候,越王才陪著笑臉,轉變了態度。

當然,越王也不忘用重金賄賂唐雎,將楚軍的暴行和對韓國的藐視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通,也抱怨了越國如今的困難,核心意思只有一個,越國如今風雨飄搖,一不小心就會沒了,還需要韓國多多的支持!韓國如果坐視不理,任由越國覆滅,楚國就會坐大,搞不好,秦、齊兩國也會寒心!

唐雎對此聽得多說的少,只在臨行前表示,楚國想要滅掉越國,需要征求韓國的同意,不然,韓國是不會放過楚國的!這才讓越國君臣放下心來。為了振奮士氣,越王命人將楚國大敗,丟失大片國土的消息放了出去,以此來表示,越國雖然損失了些土地,但楚國損失的更多,楚國不足為慮!(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未完待續

ps:第三更!說的做到了!

手機用戶訪問: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