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四章 彌兵之會(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彌兵之會(上)

第四章 彌兵之會(上)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9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章節目錄

本章出自《》

ps:大家這一章可以訂閱下嗎?就這一章,我想看看有多少支持的!最多幾毛錢!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并加關注,給《》更多支持!公元前二六六年,七月十五,隨著楚王一行的抵達,天下僅剩的八個國家——韓、趙、秦、齊、楚、燕、越、周,終于在小小的盧縣第一次聚齊。本站新域名可樂小說網(k1xsw)的首字母,最大的免費言情中文網站,趕緊來吧。

除了周王只有五百親衛,略顯寒酸外,其余六國皆是五千精銳。具體來說,燕國是五千輕騎,趙國是三千輕騎、兩千步卒,齊國是一千車兵、三千步卒、一千騎兵,韓國是五千重步兵,秦國是一千重步兵、四千輕步兵,越國是五千步卒,楚國是一千騎兵、四千步卒。

小小的盧縣一下子涌入三萬多的人馬,自然是人滿為患,好在韓、趙兩國令人提前在城外安好了營寨,各國分別占據一個方向,倒也合適。

正東大營,屬楚,楚王攜左徒黃歇、將軍景陽領之;正北大營,屬趙,趙王領上卿藺相如、偏將軍趙奢守之。正南大營,屬韓,韓王領御史大夫范睢、校尉朱亥居之。正西大營,屬秦,秦王領華陽君羋戎、校尉楊端和居之。

東北大營,屬燕,燕王及長大夫劇辛、亞卿榮蚠領兵居之。東南大營,屬齊,齊王及上大夫貂勃、校尉田野居之。西北大營,屬周,周王率大夫史黶及麾下五百親衛居之。西南大營,屬越。越王率上大夫范叔居之。

如此,楚國將燕、齊兩個不太對付的國家分開。越國將秦、韓兩國分開,各國所居的方位,也大體上符合各國在輿圖上的位置,稱得上皆大歡喜。

正所謂。蛇無頭不行,如果沒有一個盟主倡導主持,大家想到什么說什么,你一言我一語,這次會盟多半會演變成一場郊游。八國君王聚齊后,韓王作為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方。被一致推舉為盟主。韓王作為盟主的最大作用在于提交一個草案,交由天下各國一起討論,加以完善。

七月十六,風和日麗,韓王站在高臺中央。意氣風發,各國諸王望著年富力強的韓王,或嚴肅,或恭敬,或羨慕,或嫉妒。

“夫殷商之末,文武吊民,以土圭之法以求地中。地中者。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謂之邦,謂之國,謂之都,諸侯居焉。今之世,諸邦安本道方可興國利民。故予一人與諸侯約:諸國互安為盟,弭其兵也。不可恃強。恃強者乃壞盟,諸邦共敵。勿論其為北,為東,為西,為南,盡皆大起而共伐之,促起守約安民而后止......”

韓王在高臺之上念著,秦王、趙王、楚王、齊王、燕王、越王在下面仔細聽著,至于周王,早已神游物外。整個周國只剩下一城之地,韓國旦夕可滅之,無論韓國提出什么要求,周王只能應之。天下各國也知道周王不過是來湊數的,也根本不理會周王的態度!

韓王說了一通話,但意思只有一個,那就是各國互不侵犯,與民休養生息,有犯者,天下共擊之!如今的天下形勢已然明了,韓國一家獨霸,趙國、燕國難以望其項背,秦國、齊國則是徹底衰落下去,楚國尚保留了一份元氣,但新近跳出來的越國將制約著楚國的崛起!

天下剛剛結束一場耗時半年的大戰,各國都有些后繼無力,至少短期內,是希望可以與民休養生息的。這也正是韓王力主召開弭兵之會的基礎!

韓國厲害是吧,看似擁兵七十多萬,但要知道,韓國東西橫跨三千里,地域太廣,而且一下子得到這么多土地,需要很長的時間打理,才能將這些土地變成真正的國土,為韓國所用。在此之前,韓國可以用兵,但動輒二三十萬是休想了!

秦國、齊國元氣大傷,肯定是力求穩妥,這個時候,兩國絕對不會想著攻城略地,只要沒人攻打他們,他們也絕不會動兵。

楚國地大物博是吧,也在這次戰事中吃夠了越國的苦頭,依照楚國睚眥必報的性子,如果沒有這次會盟的約束,楚國必然攻打越國!

燕國則不排除趁勝追擊,經略齊國的可能!趙國甚至對燕國或者齊國也會生出覬覦之心,前者是為了防止鄰居太厲害,導致自己后方不穩,后者是為了壯大實力。

各國對這次會盟,對韓王提出的彌兵的態度也就顯然易見了。秦國、齊國、越國扮演的是弱者的角色,自然希望強大的鄰國(于秦是韓、趙,于齊是韓、趙、燕,于越是楚)不要欺侮自己,對彌兵最是支持。

曾經是燕國南方最大威脅的齊國已經不足為慮,燕國依仗著國力強大,最想要做的肯定是一舉滅掉齊國,對弭兵其實是不感興趣的。奈何韓王的身份擺在那里,韓國的國力擺在那里,所以,才給了韓王面子參加這次會盟。

至于趙國,心理最是矛盾。一方面,趙國希望可以從齊國身上撈回損失,因此不太支持弭兵;另一方面,趙國又意識到韓國的崛起對自己威脅太大,擔心自己若是不同意弭兵,韓國正好可以借此攻打自己!從這個方面說,趙國又最是支持弭兵!如此,韓國就沒有理由攻打自己!

楚國的心思和趙國相似,一方面楚國忌憚已經把自己和中原各國分隔開的韓國,希望得到韓國不出兵的承諾,另一方面,楚國又希望韓國允許自己攻打越國這個心腹大患。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楚王的矛盾不下趙王。

所以,在韓王話音剛落的時候,秦王、齊王、越王就望向趙王、燕王、楚王,想要看他們如何表態。至于周王,已經被華麗地無視了!這次弭兵之盟,說到底在于理清韓國和趙國、燕國、楚國的關系,在秦、齊、越三國無法給韓國造成威脅的情況下,趙、燕、楚三國的態度決定了這次會盟的成敗。

韓王如今強調的,其實是和趙、燕、楚三國的態度!這三個國家,趙、楚和韓國接壤,燕國雖然尚未和韓國接壤,但距離韓國不過百十里的距離,以后無論是擴張領土,樹立權威,無疑都可能侵犯鄰國的利益!如何相處就是個問題了!和平相處,井水不犯河水,這是韓王給出的建議,就看三國愿不愿意接受了!(小說《》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并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

本站所收錄全文閱讀來源于網絡,部分為系統自動采集生成,若有侵權,請告之!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