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一章 來自韓王的招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來自韓王的招攬

第一章 來自韓王的招攬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6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最新章節

本站即將更換域名為,如果你習慣本風格,也可以訪問零點書院和風格一個樣。

韓國,洛陽。

白起、王翦二人隨秦國太子異人抵達洛陽后,就被安置在王宮附近的一座府邸,除了每天需要向韓王指派的官員匯報行蹤,不能出城外,韓國并沒有怎么限制白起、王翦兩人的自由。至于太子異人,享受的待遇則不同,異人只要出府,都需要有韓國的侍衛跟著,名義上是保護太子異人的安全,實則為監視。整個府邸,除了異人從咸陽帶進來的體己奴仆,其余大半是韓國安排的。

白起、王翦也知曉自己曾經給韓國造成多么大的損失,生怕出門被人認出來,同時,出于低調自保的目的,兩人倒是老老實實地隨太子異人待在府邸,每日里以詩書為伴,或者對弈。太子異人終究年幼,閑不下來,雖然如今是質子的身份,還是喜歡出去走走。如果不是白起、王翦二人輪番勸阻,異人不知道跑出去多少回了!

十天以后,齊國公子假和安平君田單抵達洛陽,不知道韓國是無心還是有意-∑,居然將公子假的府邸安排在太子異人府邸的隔壁。如此一來,原本毫無交集的兩人因為相同的處境,倒是成了難兄難弟!

可是,正因為距離太近了,瓜田李下,無論是太子異人也好,白起、王翦也罷,卻是不敢去隔壁求見公子假或是田單。公子假、田單也裝作不知,老老實實待在府邸,沒有大事。絕不出門。

如此過了一個月的時間,韓國對太子異人、公子假等人皆是不聞不顧,既沒有為難,也沒有拉攏。白起、王翦、田單都是軍旅出身,性子沉穩,還能耐得住寂寞。每日里或是下棋或是整理用兵心得或是下棋對弈,總能找到要做的事情。但太子異人和公子假則不同了,本就是活潑好動的年紀,老老實實待了一個月,已經殊為不易。眼看著天氣越來越熱,府邸也越來越悶,兩人都想著出去走走。畢竟,誰也不知道,還要以質子的身份在洛陽待多久!總不能一直宅在府邸里吧!

雖然身在府邸。但小道消息還是可以傳進來的。如今,趙國割讓了濮陽和另外的十座城邑給韓國,換回了長安君,韓、趙正式達成了議和。聽聞,如今韓王的使者正在游說各國,想要召開彌兵之會呢!說是游說,有韓、趙這兩個國家共同倡議,天下還有哪個國家還敢不識趣違背呢!

所以。就如今的形勢而言,并不緊張。太子異人也正是借這個理由。提出要出去走走。白起、王翦也很是體諒太子異人,而且,等太子異人回秦國繼承王位的時候,韓國依然會是秦國最大的敵人。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讓他體察一下明情。多了解一下韓國總歸是沒有壞處的。白起、王翦商議一陣后,也就同意了太子異人的請求。

只不過,當太子異人一行人走到府邸門口的時候,一輛馬車卻是剛好停了下來,一名宦者笑吟吟地望了太子異人、白起、王翦一眼。說道:“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王上召集王、白兩位大人入宮覲見,兩位趕緊隨我一道入宮吧!”言語中,完全沒有征求太子異人的意思。

太子異人的眉頭只是稍微一皺,就舒緩了下來,笑道:“既然韓王有召,兩位愛卿還是快快去吧!”

白起、王翦告罪一聲,萬般不舍地離開了太子異人。韓王宣召自己的時間選的也太巧了,自己幾乎是階下囚的身份,又哪里有權力拒絕韓王的征兆呢!體察民情之事,只能是留待以后了。只是不知,韓王召見自己兩人,是打著什么主意。

白起、王翦對望一眼,皆是看出對方的謹慎,韓王可不是什么好相與的人!如果他好相與,怎么可能在短短九年的時間內,將秦、齊、楚三國打得一蹶不振呢!雖然韓國一路上也有諸如義渠、匈奴這樣的助力,運氣也好了一些,但勝了就是勝了!韓王稱得上是一代明君!至少,韓國立國以來,很有有像他這樣的賢君!

入得宮,在宦者的帶領下,白起、王翦兩人被引到一個偏殿,安置好兩人后,宦者就退了出去。

白起、王翦除了心中慨嘆韓國王宮的簡約之外,便很是默契一聲不吭地坐下來安心等待韓王的到來。韓王是一國之君,自己兩人不過是戰敗國的臣子,于情于理,自己都需要恭恭敬敬地等待韓王。至于交頭接耳或竊竊私語,白起、王翦是萬萬不敢做的!沒看到韓王雖然沒來,但門口的侍衛可是盯著自己呢!一旦自己壞了臣子的規矩,也許韓國就會借機懲戒自己,給秦國一個下馬威!

這一等就是一個時辰,中間,更是沒有一個人出來給自己上茶端水。雖然受到了這樣的冷落,白起、王翦卻是面色不該,也沒有著急的來回走動,而是安安靜靜地望著一個方向,神游物外!

“王上到!”隨著宦者令的聲音響起,白起、王翦立即打起精神,起身迎接韓王。

論關系,兩人既不是韓王的臣子,也不是普通的外臣,而是帶有質子身份的他國臣子,太親近則顯得阿諛奉承,太疏遠則顯得孤傲不遜。所以,兩人只是作揖,前躬。

韓王微微一笑,并沒有計較這些而是出言感慨道:“寡人一直聽聞,欲治其軍,必修其身!主將若是急躁,多半喪師辱國。主將若是沉穩,雖疲憊之師,取之亦難!兩位可是沉穩的很啊!寡人要是再等下去,兩位也會繼續氣定沉閑!”

“敗軍之將,不足言勇!臣等不敢當王上謬贊!”白起、王翦齊聲說道。

韓王擺了擺手,仔細打量了下白起、王翦一會,方才笑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天下人哪個不知,武安君白起乃是無可爭議的名將!王將軍也是軍中的后起之秀。假以時日,以軍功封侯拜相不過是易如反掌!何況,這一次失敗非戰之罪!如果兩位手上有大軍三十萬,甚至不用太多,二十萬,又是另外一種局面了!說不定。此時寡人會在咸陽和兩位見面呢!呵呵。”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韓王越是恭維自己,白起、王翦心中越是難安。這樣的話語傳揚出去,兩人還怎么在洛陽立足?連帶著太子異人也會受到不少責難吧!至于封侯拜相,兩人皆是秦國將領,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立下大功,韓王這么說,自己若真是不知死活的承認了。擺明是想要在韓國身上撈功勞了!韓王會忍受敗軍之將這么想?!

“論用兵,王上手下的衛尉、郎中令才是個中的翹楚,就連校尉韓騰、樂乘之屬也是臣生平罕見的,與之相比,臣不過是癡長了些歲月,多了些經驗罷了!”白起謙虛道。

王翦亦是出言道:“天下苦于戰事連綿不絕久矣!臣更愿意百姓安居樂意,愿為一尋常人,躬耕于人跡罕至所在。以書為友,以琴為伴!”

韓王聽后哈哈一笑。說道:“寡人沒想到,將軍居然有此雅興!不過,以君之才,當立不世之功,創不世基業,否則。大丈夫庸庸碌碌,了此一生,豈不可惜?!”

說完,又轉向白起,言道:“武安君可謂功成名就!但謙虛雖然是一種美德。過度謙虛就是一種驕傲了!武安君若是肯為寡人所用,不出二十載,寡人必能統一天下!”

白起頓時被韓王毫不遮掩的野心震住了,雖然各國的君王都想著一統天下,但卻是扭扭捏捏,不肯承認。自己終究還是秦國的臣子,而且,王翦就在身側,韓王這么說,置自己于何地?

“臣愚鈍!不敢當王上厚愛!”白起只得推辭。

韓王也不以為意,轉向王翦問道:“王將軍之才,不下武安君,若是肯為寡人效勞,九卿高位,任將軍選之!”

王翦也是愣住了,韓王就當著白起的面,**裸地挖起了墻角。雖然自己對秦王向韓國屈服,拋棄自己和武安君心里很有看法,但也不是那種朝秦暮楚之人!自己對韓王的秉性又不了解,家里人也在櫟陽,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何必投效韓國呢?!韓國是無可阻擋,是比秦國更好的選擇,但正如雪中送炭難,錦上添花易,出于個人的名聲,留在秦國未嘗不好。

“王上抬愛,臣不敢當!”王翦直接而干脆地拒絕道。

韓王這才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兩位卻是不知寡人的良苦用心啊!”

白起、王翦迅速用眼神交流了下,沒有接話。

韓王自顧自地說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大周立國以來,國事雖有艱難之時,但因四海統一,有周天子居中協調,百姓們過得也算安逸。只是,周室失德,天不佑之,各國相互征伐,是為戰國!兩百年前天下有大小數百諸侯,如今還剩下幾個?各國稱王,或連橫,或合縱,周室已經名存實亡。如今天下分為七國,韓、趙、秦、齊、燕、楚、越,若想讓天下罷兵,單單召開一次弭兵之會是不夠的,若想要天下再無戰事,百姓安居樂業,必須有一個國家一統天下!如今,寡人的韓國已經占據天下最富庶的土地,擁有最多的人口,最精銳的士卒,卻苦無良將征戰天下。若是兩位愿意為寡人所用,不出二十載,天下便能一統,豈不甚好?”

白起皺著眉說道:“百十年前,天下諸侯會盟,承認某一強國為天下霸主,不是也能保太平嗎?王上所言,有些言過其實了吧!各國的社稷皆是先祖披荊斬棘創下來的,王上想要絕滅他們的社稷,他們必然拼死抗爭,傷亡反而大!”

韓王點了點頭,笑道:“武安君是說晉文公、齊桓公、秦孝公之事吧!以這三者的才干,整個國家君臣一心,霸業最長的也不過十幾載!而且,這十幾載,天下并不是沒有戰事,只是戰事爆發的地方太遠。身為霸主,他們鞭長莫及!且那個時候,諸侯林立,用兵很少在十萬之上的,可如今呢,即使最弱的齊國也能拿出近二十萬大軍。一旦開戰,往往就是傾國之戰!百姓民不聊生,民間家家戴孝,這難道是武安君愿意見到的?何況,這天下,有德者居之。能夠保留社稷到現在的國家,都滅絕過不少國家吧,當時又為何不能與其和平相處呢,說到底。就是一個字,弱,他們太弱而我們太強。弱小者為強者所吞,乃是歷史的必然。何況,寡人雖然滅絕了魏國,但一開始并沒有斷掉他們的祭祀,是魏國心懷不軌,自取滅亡的!”

“臣乃秦國人。。”白起剛要開口。就被韓王打斷,韓王仿佛聽到了最好笑的事情。說道:“如果寡人沒有記錯的話,武安君祖上乃是楚國人吧!王將軍是關中頻陽人,但最開始的時候,頻陽是秦國從狄人手中奪取的,秦國把從魏國虜來的百姓填充頻陽,所以。計較起來的話,王將軍身上流著魏人或是狄人的血!但寡人也沒看到兩位為各自的國家效力!”

“秦國對臣有知遇之恩。。”白起、王翦又道。

韓王繼續笑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個寡人是知道的,也是推崇的!只是寡人想問一句,二位是效忠于秦王呢還是效忠于秦國呢?”

白起、王翦面面相覷。顯然沒有分清其中的差別,畢竟這個時代,大多數君王都是“寡人即國家”,效忠一國之君就是效忠國家,效忠國家就是效忠一國之君,這應該沒有什么分別吧!

還是白起先反應過來,說道:“當然效忠的乃是秦王!”

王翦也道:“臣效忠秦王!”在王翦看來,秦王就是秦國的具體象征,這樣回答并無過錯。

韓王嘉許地點了點頭,忽悠道:“那寡人問兩位,這效忠是怎么個效忠法?”

白起、王翦繼續糊涂,這還怎么個效忠法?!當然是秦王頒布什么命令,自己去執行就好了!

“王但有驅使,不敢不盡心盡力!”白起報出了自以為是的答案。王翦也是點頭,認可了白起的說法。

“秦王若要你死,你也甘心赴死嗎?”韓王追問道。

“但有王命,不敢不從!是為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白起義正言辭地回道。

“王將軍呢?”韓王望向王翦,問道。

“臣不敢不遵王旨!”王翦回答的也是沒有絲毫遲疑。

韓王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那假使秦王令兩位愛卿效忠于寡人呢?兩位遵不遵從王命?方才,兩位信誓旦旦,寡人似乎聽到兩位說但有王命,不敢不從!”

白起、王翦這才意識到韓王話中的陷阱,什么叫做忠君,難道對國君的旨意盡心盡力地去辦就叫做忠心嗎?如果國君下達的旨意是和自己的意愿違背的呢,自己身為臣子又該如何辦?

如果秦王下令自己去死,那自己應該毫不猶豫地去死!但如果秦王令自己改換門庭,效忠他人,自己又該怎么辦?遵從,是為背主,不遵從,也是背主。而且,更令白起、王翦糾結的是,韓王確實有這個能力做到這一點。

既然秦王愿意獻出兩人,肯定就做好了犧牲兩人的準備。如果韓王愿意拿幾座城邑換取兩人,秦國多半會同意。自己想要保全名節的話似乎只有自殺一途,但按照韓國睚眥必報的性子,自己要是敢自殺,韓國多半會趁機向秦國發難!無論怎么說,自己都是不仁不義。當然,秦國現在已經是不仁不義了!

韓王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兩位一個是前朝重臣,名滿天下的武安君!一個是九卿之一的衛尉!對秦國可謂有大功,也未曾辜負秦王的信任!但秦王為了令寡人退兵,甘心交出兩人!武安君還好些,是自愿上書,王將軍呢,完全就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押解回櫟陽?這樣的君王,值得兩位效忠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但如果國君不公正,殘害忠良,臣子又何必盡忠呢?!”

面對韓王的挑撥離間,白起、王翦二人一時之間還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說自己是心甘情愿來洛陽的嗎?誰相信啊?就連自己都不信,更何況韓王!說秦王是迫于無奈?如果是韓王面對這樣的困境,說不定也會交出呂不韋、張平這樣的重臣?姑且不論韓國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就算有,按照韓王的性子,多半更愿意拼一個魚死網破吧!但可惜,因為許多不能說的原因,白起、王翦成為了秦國的棄子!

既然無言以對,兩人干脆就默然不語吧,但也不接受韓王的招攬就是!韓王也沒想過一次簡單的游說就讓兩人改變主意,所以,令人安排了宴席招待了白起、王翦后,就送走了兩人!小說《》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d”并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

ps:新的一卷,新的一月,為啥沒有月票?莫非大家想要看結局了?呵呵

手機用戶訪問: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