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七十四章 請獻白起、王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四章 請獻白起、王翦

第七十四章 請獻白起、王翦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1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唐雎早就得到韓王的示意,秦國想要拿河東全郡和上郡來換咸陽以西的半個關中,那絕對是癡心妄想。+◆頂+◆點+◆小+◆說,何況,如今秦國在河東尚且有四五個城邑沒有拿下!

適時的表明立場是很關鍵的,所以唐雎很堅定地搖了搖頭,感慨道:“王上難道不擔心匈奴再次進犯?”

秦王不解其意,心中很是懷疑韓國是不是在拿匈奴來要挾自己就范。可匈奴這次大敗而歸,元氣大傷,不可能再聽從韓國的蠱惑,做勞師遠征攻打秦國這種沒有利益可圖的事情!

唐雎自然清楚匈奴這次敗退之后,多半會惱羞成怒,秦國是不大可能打了,韓國又打不到,匈奴人多半會把怒火撒到趙國身上。自己方才那句話不過是一個借口而已。畢竟,現在還不是和秦國徹底撕破臉皮的時候,韓國想要關中,而且還想讓秦國無話可說,心甘情愿地接受這個事實!

“秦國為山東各國先后抵御西戎、狄人,戍守邊境,實在艱辛。以前秦國國力強盛,倒也無虞,但如今秦國舉國之兵還不到二十萬,若要再鎮守邊境,恐怕力有不怠。即使匈奴不來入侵,月氏也有可能!一旦胡族占據關中,就可以攻打漢中或者南陽,所以,咸陽以西的土地還是由我們韓國來鎮守吧!”唐雎信誓旦旦地說道。

秦國君臣面面相覷,韓國的邏輯實在是強盜邏輯,關中明明是秦國的關中,韓國居然要用這么蹩腳的理由——防止匈奴、月氏入侵,來代秦國鎮守關中。如果按照這個說法,韓國豈不是也能從燕趙兩國索取土地?!

“韓王有心了!”秦王干笑了兩聲,推卻了韓國的“好意”。道:“不過,關中畢竟是秦國的關中,寡人愿意將舉國之兵布置在隴西,有大散關、長城阻擋,南陽、漢中自然是安全得很!”

唐雎自然清楚,秦王這是在向自己代表的韓國表態。只要韓國放過秦國一馬,秦國將再不插手中原的事情。秦國的舉國之兵都放置在西北一線,想要插手中原的事情也沒有多余的兵力了!

唐雎卻是不領情,佯裝不懂,道:“王上此言差矣!”

迫于形勢,秦國勛貴大臣隱忍不發,就算是最急躁的軍方大臣也只是皺著眉望向秦王,需要待秦王一聲令下,才治唐雎大不敬之罪。

秦王心中惱怒。卻佯裝好奇,反問道:“請先生指教!”

“臣敢問王上,這天下是誰的天下?”

聽到唐雎此問,秦王犯了難!這個問題該怎么回答?若放在晉國分裂前,周天子雖然勢弱,但天下各國君主都是稱公稱侯,唯一的王上就是周天子,天下自然是周天子的。但如今。各國都是稱孤道寡,被尊為王。天下明顯不是周室的了!如果自己言不由衷,說周天子是天下共主,那韓國就可挾天子以令諸侯。

“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秦王道出了一個自認為正確的答案。

唐雎笑著點了點頭,算是認可,繼續問道:“敢問王上。數百年前,咸陽可是秦土?”

秦王無言以對,數百年前,秦國的祖先還在給周天子牧馬呢!關中的大片地區尚且屬于西戎、狄人。隱隱約約,秦王知道了唐雎想要說什么。

“夏桀失民心。商湯起兵承天下!商紂失民心,武王伐商而為天下公主!由此可見,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天下共主,自然是有德者居之。恕臣直言,秦國這些年受小人挑撥,窮兵黷武,百姓與王上已經離心離德。否則,以關中之固,緣何不到十日就被韓軍所破?又緣何我大軍進入關中后,咸陽以西包括秦國發家的隴西都是傳檄而定!且韓王鋒芒所指,就是韓國旌旗所至,韓國旌旗所至,即為韓土!如今,咸陽以西,已屬韓國!王上以韓國之河東,換韓國之關中,豈不是貽笑大方?真計較起來,王上不過是想以上郡之地,換韓國關中兩郡之地!若王上為韓王,可愿答應?”

秦王臉上頓時一陣青一陣白,這都是哪跟哪。咸陽以西的城邑望風而降還不是因為兵力空虛?!若是韓國真的是民心所向,為何還將隴西李氏一族屠戮一空?!至于峣關,秦國是怎么也想不通峣關會失守的這么快!但韓國非要把這個扯到民心問題上,秦國是死活都不會相信的。

唐雎趁機說道:“臨行前,韓王交代臣,這關中之地,秦國想要也是無妨,只要秦國可以從韓軍手中搶回來,韓國甘拜下風!”

雖然早就清楚,韓國答應自己條件的可能微乎其微,但經過唐雎這一陣搶白,秦王的心里還是憋屈。明擺著,韓國如今就是欺負秦國沒多少兵力。通俗的說,關中是秦國一磚一瓦修建起來的房子,秦國不自量力去招惹韓國,卻被韓國追殺到家里,霸占了一半的土地。在韓國這個“強盜”看來,自己給秦國留下一半土地已經給足了秦國面子,秦國若是不識相,想要用武力解決,自己隨時奉陪!

若是秦國要講道理,討論關中的所有權,那韓國就從數百年說起。韓國若是講不過,直接就是一句話——韓王鋒芒所指,就是韓國旌旗所至,韓國旌旗所至,即為韓土!這個虧,秦國是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憑的就是韓國的拳頭大!

“敢問先生,韓國打算如何才能罷手?”宗正嬴則相信,韓國派出唐雎為使,出訪秦國,肯定就是心存大事化小的想法。剛才,韓國只是通過唐雎之口說出了自己的底線,那就是咸陽以西的土地,韓國是絕對不會交出來的。所謂代秦國鎮守邊境也好,順應民心也好,都是道貌岸然的說辭,吃相不會那么難看而已!

唐雎望了眼秦國君臣,笑了,不是諷刺的笑。不是譏誚的笑,而是自信滿滿的笑,說道:“如果秦王愿意委派太子質于洛陽,將朝中奸佞小人交予韓國,韓王同意和秦國罷兵言和。涇水以東,渭水以北。歸秦,其余歸韓。作為誠意,韓王愿意將整個河東劃給秦國!”

“那潼關?”宗正嬴則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潼關的地位有些尷尬,因為從輿圖上看,渭水在陰晉附近注入河水(黃河),寧秦縣及下轄的潼關既可以被理解成位于渭水以南,又能被納入河東。當初,魏將吳起為西河郡守的時候,修筑的魏長城就是北起洛水。南到陰晉、武成之間。像陰晉,屬于西河郡,寧秦則是屬于河東。

如果韓國將陰晉、寧秦納入韓國,那韓國的大軍隨時都能通過潼關進入關中,配合咸陽的大軍夾擊涇水、洛水之間的關中之地,秦國真正稱得上安全的就剩下河東和上郡了!

“宗正大人問的應該是陰晉、寧秦兩縣的歸屬吧?”唐雎笑著問道。

嬴則默然點了點頭,唐雎說道:“陰晉對面就是風陵渡,乃是溝通河東和關中的一條捷徑。寧秦則是下轄潼關。要想迅速由關中進入中原,潼關則是必經之地!不過。渭水、河水以南,秦國只要陰晉、寧秦兩縣又有何用?韓國大軍近百萬,想要取這兩縣,還不是易如反掌!如果臣是宗正大人的話,一定建議舍棄這兩塊飛地,換取韓國的信任!畢竟。秦國的兵力就那么多,韓國若是有心時不時進攻兩縣,秦國是救還是不救呢?救之不得,不救則是不仁不義,實在為難啊!”

嬴則頓時語塞。說到底,還是秦國太弱了!韓國大軍已經占據了半個關中,想要夾擊秦國,都必須要渡過渭水、涇水不可,就算秦國擋住了潼關這一條線,也還有南陽,有藍田。秦國的真正防御重點應該是在渭水、涇水防線上!

韓國以信義著稱,也肯定是不想傷亡太大滅掉秦國,才愿意做出這個決定。對韓國而言,秦國答不答應都無所謂,秦國答應固然好,不答應的話,韓國也能追加二十萬大軍一舉滅掉秦國!但對秦國而言,韓國擺出的這個道就需要好好考慮了。

答應嗎?答應下來,秦國是會很憋屈,但卻可以得到難得的喘息機會!只是,韓國一再表示,要求秦國交出朝中的奸佞小人,這奸佞原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情!韓國明顯是要砍掉秦王的左膀右臂。

另外,就是潼關是不是該放棄。按照唐雎的說法,秦國放棄潼關可以贏得韓國的信任,不放棄的話也是飛地,韓國取在甚是容易。這句話雖然令秦國難堪卻是事實。潼關目前的一萬多大軍可是秦國所剩不多的精銳啊!

“先生所說奸佞,寡人的朝堂上并沒有啊!先生以為,寡人當交出何人?”秦王突然開口說道。

唐雎笑著說道:“王上朝堂多忠貞愛國之士,奸佞自然不多,但仔細看來,卻有兩個!”

秦王心中一顫,下意識地望向武安君白起。毫無疑問,韓國這是要假借奸佞之名,削弱自己了!對秦國而言,丞相魏冉和武安君白起無疑是最重要的。在魏冉戰死在咸陽后,白起顯得更加重要。如果自己的韓王,也一定會選擇白起。

“武安君白起以及衛尉王翦!”唐雎的一句話如同丟進池塘的一顆石塊,平靜的水面開始泛起漣漪!

“王上!萬萬不可!武安君為我大秦開疆擴土,立下赫赫戰功,王上若是將武安君交給韓國,軍中將士勢必心寒!韓國此乃誅心之計啊!一旦開此先河,誰人還愿意為大秦效死?!”宗正嬴則立即站出大聲反對道。

“武安君乃國之柱石,怎么會是奸佞小人?王上萬勿聽信韓國之言,自斷大秦的臂膀!”這是耿直的大臣所言。

“若無衛尉死守漆縣,二十萬匈奴大軍早已攻入關中,王上若是治罪衛尉,恐令將士不服!”有人為王翦開脫。

“衛尉乃秦國九卿,即使有罪,也當是由我們秦國,王上萬不可將衛尉交給韓國處置!”

白起聽著大臣們為自己和王翦鳴不平,心里雖然十分感動,但卻一言未發。換做是韓國點名要魏冉或者王翦。自己肯定據理以爭,但如今牽扯的是自己,白起實在不好表態,也不能表態。

很明顯,韓國對秦國不放心,想要將自己和王翦鏟除。這些自己知道,秦王也知道,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自己若是下跪自辯,那就是陷秦王于不仁不義之地。是自己重要還是秦國的未來重要,是保全自己拼死抗爭還是犧牲自己隱忍退讓,對秦國而言,對秦王而言,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白起雖然不表態,甚至一臉從容地望著地面。似乎大殿的爭論和自己一點關系也沒有,但心里卻很是哀怨!自己縱橫一生,鮮有敗績又如何?自己立不世之功,令山東各國膽寒又如何?三尺青鋒,一杯鴆酒,一丈白綾都可要了自己的性命。自己是功高蓋世,但和國家利益比起來,自己算不得什么!白起相信。秦王一陣猶豫之后,最終還是會放棄自己。放棄王翦!也許若干年后,秦國再次強大起來的時候,新王會為自己平反,為自己樹碑記功,但卻不是現在!

“寡人......”秦王看了白起一眼,看了唐雎一眼。又環顧了殿下臣子們或堅決或憤怒或不忍的表情,最終長嘆一聲道:“寡人身子有些不舒服!此事,明天再議吧!”

“退朝!”宦者令的聲音在大殿響起。

唐雎施施然離開了,雖然許多秦國大臣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恨他恨得牙癢癢。但終究沒有人敢阻攔他的離開,甚至于,沒人敢上前對唐雎說什么不敬的語言。唐雎在這一刻,儼然成為秦國的公敵,但就是這樣的公敵,秦王還是命令侍衛好生保護。

不少大臣在退朝之后安慰白起,但想來想去,卻是找不到任何的語言,最終只能言不由衷地說道:“王上雖然年輕,但卻深明大義!君上放心,王上是不會中韓國的詭計的!”

白起只能報之以苦笑,除了苦笑,還是苦笑。

回到自己的臨時府邸,白起碾轉反側,平日里的書怎么也看不下去,面對最美味的食物也如鯁在喉。白起殺伐果斷,無論面對多么危險的情況,都是不失風度,這也養成了白起府上的下人如同軍旅中的普通士卒一樣,嚴于自律,對白起異常敬畏。眼見白起一副惆悵的樣子,即使最貼心的管家也不敢多問半句。白起最寵溺的兒子和妻子雖然擔心白起,但他們也知道,白起如果不愿意說,自己也問不出個所以然。除了默默退開,給白起留下足夠的空間外,也無法做的更多!這倒是讓白起更加郁悶,只是,白起隱忍了下來。

“君上!”管家硬著頭皮走到書房,將白起從煩心意亂中喚醒。

白起不怒自威,冷聲說道:“不是告訴過你嗎?!今天,誰也不見!”

管家囁嚅道:“太子詹事章周在外面求見君上,說是奉了王上的旨意!”

白起的手無可抑制地顫抖起來,什么?!王上派太子詹事私下來見自己?!那就說明,事情還有轉圜的余地?!又或者,秦王是派太子詹事向自己道歉,要自己主動認罪伏法?!

管家深深低下頭,根本沒敢看白起的表情,像如今這般暴躁、喜怒無常的白起是管家生平從未遇見的,直覺告訴自己,在這種時候,凡事都要小心翼翼。如果不是太子詹事章周說是奉了秦王的旨意,打死管家也不敢來叨擾白起。

白起深深吸了口氣,終于平靜下來心情,說道:“知道了!去請詹事大人來書房吧!”

“喏!”管家緩緩后退,躡手躡腳地離開了書房。

白起開始思考起章周的來意。如果秦王打算死守櫟陽,不向韓國屈服,那來的應該是宦者令這樣的近臣又或者宗正嬴則這樣的重臣。如果秦王打算放棄自己,向韓國委曲求全,那來的要么是重臣,以示撫恤又或者無足輕重,以示絕情。章周是秦王任命給太子的,而如今太子年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章周倒是真的很有可能是奉了秦王的旨意。只不過,眼下肯定有無數雙眼睛盯著自己的府邸呢!秦王派章周過來傳話,難免惹人遐想啊!

不一會兒,一名中年男子在武安君府上管家的帶領下施施然走進了書店,武安君定睛一看,正是太子詹事章周無疑。

因為章周自稱是奉旨而來,白起在屏退了不相干的人后,就欲要下跪接旨。誰料到,章周卻是搶上一步,徑直長揖不起,口里言道:“(章)周自知假冒王命乃是死罪,但周亦知君上心情煩躁,不欲見人,因而斗膽謊稱身負王命!還望君上恕罪!”

白起想過無數種可能,就是沒料到章周根本就是假傳王旨!一時之間,氣極反笑!(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