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五十三章 巴蜀的奇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章 巴蜀的奇兵

第五十三章 巴蜀的奇兵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7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正文

57小說網無彈窗廣告在線閱讀全站小說,本站網址:,獲取免費書架。

楚國,郢都。頂

這個年對楚國來說不好過,往昔熱鬧的大街小巷行人寥寥無幾,戰爭的陰云彌漫在城池上空。雖然各地的援軍源源不斷地進入郢都,有來自夷陵的,有來自九江的,還有更多的援軍從淮泗流域調來,郢都的兵力已經穩步增長到六萬,但這統統不能讓郢都百姓安心。

因為就在前兩天,駐扎在城外的兩萬大軍人去營空,聽說是往北面去了。很顯然,百姓直觀的認為,藍田的戰事不利于楚國。如果不是楚王下令關閉了郢都城門,也許會有上萬的百姓會逃出郢都!

楚國當然不會告訴治下的百姓,之所以有兩萬大軍北上藍田,是因為韓國提出的苛刻議和條件是楚國所不能接受的。所以,楚國一面讓左徒黃歇繼續和韓國虛與委蛇,一方面悄悄調動兩萬兵馬,北上藍田,準備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

對楚國而言,最近的好消息還是很多的。只是,這些好消息只流傳在楚國上層,平頭百姓是不知道的。

首先是楚國的詐降計生效了,韓國誤以為楚國真的會同意割讓巨陽、壽春和藍田三座城邑,減緩了對藍田的攻勢。就在五天前,黃歇將三地的輿圖、戶籍交給韓軍主將“韓義”(韓騰的化名,用于欺騙楚國)后,韓軍當著黃歇的面,撤走了一半的大軍,雖然只是撤往鄢城,但也足以讓楚國上下如釋重負。

另外,齊國已經答應了楚國求援請求。趙、齊兩國合兵三十萬,兵發東郡,意欲直逼新鄭乃至于洛陽,迫使韓國退兵!

最后就是景陽已經遵從楚王的旨意,調派了五萬大軍回師郢都。最多一個月后。援軍就可抵達郢都。等到那個時候,韓軍即使識破了楚國的緩兵之計,動用十萬大軍找楚國的麻煩,也決計討不了好!

“王上!左徒大人在外面求見!”就在楚王望著輿圖,默默計算楚國形勢的時候,宦者令走到楚王面前。輕聲說道。

楚王馬上抬起頭,興奮地說道:“快!快宣!”

如今黃歇擔任議和的使者,往來于藍田和郢都之間,楚王已經下令,無論黃歇什么時候求見,但要第一時間告訴自己!楚王很是關心,韓國會在什么時候發現他們中計了!

“臣見過王上!”黃歇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行禮道。

楚王急急忙忙站起來了,快趨到黃歇面前。急切地說道:“愛卿快起!韓國目前有什么最新動靜?”

黃歇擦了把汗,回道:“王上,韓國已經接受了我們運送過去的三萬石糧草和五百匹駿馬,臣親眼目睹韓軍已經解開了對藍田的包圍,兩萬韓軍北上,在藍田以北三十里安營扎寨!韓軍主將說,待兩國正式締結盟約,韓軍就會全部撤回南陽!”

楚王聽此。如釋重負地松了口氣。韓國終究沒有起疑心,按照正常的速度。自己派出去的質子怎么也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抵達洛陽。稍微緩上一緩,在質子進入洛陽前,景陽的援軍就抵達了。到時候,以韓國之大,藏匿幾個人還不簡單!

“這是藍田守將屈平寫給王上的奏折!”黃歇從懷中掏出一物,雙手恭恭敬敬地伸了出去。

宦者令接過奏折。遞給楚王過目。楚王打開一看,頓時被其中的內容吸引住了。屈平在奏折里面先是請罪,藍田以北的防線堅持了幾個時辰就被韓軍南北夾擊攻破,直接導致藍田被韓軍圍困。雖然這些天,全城上下感念楚王的恩德。齊心協力,艱苦奮戰,殺傷韓軍超過五千人(傷的居多,死的是少數),但也付出了四千多人的性命(有兩千多重傷沒有稟報)。屈平自求楚王懲處云云。

楚王心里對屈平原本是有些氣惱的,但屈平終究是屈氏一族推出的軍中將領,面對這次危機,屈氏一族將所有的私兵都貢獻出來,已經竭盡全力。真說起來,也怪不得屈平,是韓軍太過狡詐。沒看到秦、趙兩國屢屢在韓國手下吃癟嗎?楚國國力不如秦、趙兩國,鄢城又距離藍田實在太近了而且多小路,楚軍對韓軍實在是防不勝防啊!

“就讓屈平繼續在藍田戴罪立功吧!左徒以為如何?”楚王征詢黃歇的建議。

黃歇自然贊同,臨陣換將,有傷士氣!誰知道楚王若是換了他人代替屈平鎮守藍田,會讓藍田的守軍怎么想?!

如此,郢都風平浪靜了五日,這期間,韓軍除了催促楚國盡快派出質子外,居然安安靜靜地在藍田以北駐扎,沒有任何異動。郢都方面倒也小心謹慎,除了派出少量的人員往來于藍田、郢都之間,并沒有向藍田追加援兵抑或者運送糧草!藍田甚至開放了城門,而不是緊閉城門不出。

如果楚國這個時候能派出斥候抵近位于藍田以北數十里外的韓軍營寨,就會發現,整個營寨內,不過一千韓軍而已!韓軍主力早已不知道去向!

九江郡,因為楚國調集了一萬大軍馳援郢都,東越國的大軍第一次在數量上占據了優勢!而且,在九江郡作亂的東越國大軍采取劫富濟貧的方式,拉攏了一批平日里飽受楚國權貴欺凌的百姓。雖然數量不多,但這些百姓作為本地人,熟悉當地的情況。東越國或奔襲上百里襲擊楚軍糧道,或聲東擊西攻打楚軍防守薄弱的城池,九江郡總共二十座城邑,東越國已經攻占了八個,大有燎原之勢!

楚軍主將——安平侯項承受限于兵力,只能采取守勢,雖然軍中反擊東越國大軍的呼聲一直很高。但項承總是聽而不聞,對以死進諫的楚軍將領更是梟首示眾。

項承的策略很簡單,東越國大軍占據的城邑越多,兵力就越是分散!九江郡真正稱得上繁華和重要的城邑都在楚軍手上,東越國占領的八座城邑要么偏僻,要么糧草不多。影響不了大局。楚軍有意限制東越國大軍的活動范圍,一步步壓縮其生存空間,項承就不相信,等郢都騰出手來加派些兵力給自己,東越國大軍還能往哪里逃竄!

噩耗是在一月底的時候抵達郢都的,十萬韓軍從巴蜀方向順流而下。一舉攻克楚國重兵把守的捍關,楚軍守將黃勇兵敗身死,兩萬楚軍大半戰死,小部分投降,韓軍的傷亡人數不明。據潰敗的楚軍說,韓軍是突然在城中出現的,之前沒有一點征兆,而湊巧的是,也許是韓、楚兩國正在議和的消息麻痹了捍關守軍。猝不及防之下,楚軍的大敗反而顯得理所當然!

王宮里,楚王的臉色鐵青,顯然是被捍關失守的消息氣的不輕。當初為了保護郢都的安危,楚王聽從羋梁、黃歇的建議,把巴東、夷陵的大軍主力全都抽調了回來。如今捍關的失守,意味著韓軍可以長驅直入,拿下兩地。一直到郢都。韓軍絕不會遇到任何的抵抗!

“臣有罪!請王上責罰!”令尹羋梁俯首請罪,當初。是自己提議抽調兵力的,無論如何,這個姿態是要有的。

“臣也有罪!請王上責罰!”黃歇不甘落后道。雖然明眼人都清楚,真要歸咎起來,讓楚國一下子深入危機的罪魁禍首乃是黃勇,他若是沒有戰敗身死。捍關不會易主,巴東、夷陵也會安然無恙。但如今楚王正在氣頭上,這樣的話沒人敢說。

好在楚王還是識大體的,當初郢都兵馬只有兩三萬,不抽調夷陵、巴東大軍的話。一旦韓軍破了藍田,郢都就將孤立無援!令尹羋梁和左徒黃歇都是好意,要怪就怪黃勇太大意,楚王只覺得自己所托非人啊!

不過,韓軍無聲無息地進入捍關,莫非是秦軍早就挖好了密道,被韓軍知曉?要知道,秦軍把持捍關長達數年啊!韓國在攻克巴蜀兩郡后,未免不會知曉一些隱秘的軍事情況。如果真是這樣,那楚國這次輸得就太憋屈了。而且,韓國怕是一開始就把自己的議和當做了兒戲,或者識破了楚國的計策,假戲真做。如果是后者的話,也許用不了多久,南陽的韓軍就會卷土沖來了!一時間,這些念頭在楚王一晃而過!

“這事不怨令尹,也不怨左徒。當初,抽調巴東、夷陵大軍的決議是寡人下的,寡人這點擔當還是有的!”

“諸位愛卿,十萬韓軍順流而下,巴東、夷陵不過千余守軍,根本擋不住韓軍幾個時辰,最多三四天,韓軍就能兵臨郢都城下!該何去何從,諸位愛卿都說一說!”楚王揮了揮手,氣呼呼地轉移話題道。

大臣們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皆是默然不語。雖然郢都如今有六萬大軍(城內四萬,城外兩萬),但韓軍人數有十萬,即使韓軍為了攻打捍關,折損了上萬人,也比楚軍多出三萬。如今之計,只能是死守了。再堅持半個月或者二十天,景陽將軍的五萬援兵就能抵達了,到時候再從長計議了!不過,南陽如果在此再派出五萬大軍,那郢都的壓力將更大,能不能守得住還真難說!看韓國蓄謀已久,南陽不派出援軍的概率很低,很低!

“王上!韓國原本還在與我們楚國議和,如今突然集結十萬大軍,犯我楚國,想必是圖謀郢都久矣!如今,尚未接到藍田的急報,臣以為,其中有所蹊蹺!”羋梁沉聲說道。

楚王點了點頭,出現這種情況無非兩個可能,一個是韓國沒有統一南陽和巴蜀兩郡攻打郢都的時間,按照韓國的行事風格來看,幾率很小;還有一種就是韓國打算欲擒故縱,待楚國把所有精力都用來對付巴蜀的韓軍的時候,南陽的五萬大軍再突然南下,合力進攻郢都。但如果是這種情況,藍田會是韓軍繞不過去的一道坎,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難道韓軍是要逼迫自己主動放棄藍田,再不費吹灰之力包圍郢都嗎?這個可能性還是有的。

羋梁也果真如楚王所想的,剖析了一下韓國前后不一致,既想拿下郢都又不想拿下郢都的矛盾心理。不過,末了,羋梁大膽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韓國有可能兵力緊張。所以導致南陽的韓軍遲遲沒有發兵。

最開始,韓國肯定是想要迫使楚國屈服的,否則,韓國絕不會在疲于應付秦、趙、齊、楚百萬大軍的情況下,抽調五萬大軍這么寶貴的兵力攻打藍田!但發現藍田難以攻克后,韓國也許改變了策略。楚國的求和是一個難得的契機。趁著這個時間,韓國下令巴蜀的韓軍集結,準備順流而下夾擊郢都。

如果楚國是真心求和的話,面對這樣的情況,肯定就是束手無策了!十五萬韓軍兩路夾擊郢都,藍田猝不及防之下,很有可能失守!韓軍可以輕而易舉地兵臨郢都城下,楚國除了投降,簽訂城下之盟。絕無第二條出路。

但楚國卻是向齊國求援,加上秦、趙兩國向齊國聯合施壓,趙、齊兩國湊齊了三十萬大軍,進攻東郡!這五萬韓軍在羋梁看來,很有可能是從東郡抽調過來的,也就意味著東郡的兵力很是緊張!也許在巴蜀兩郡韓軍集結的時候,齊、趙聯軍正在東郡如入無人之境,韓國不得已。將五萬韓軍緊急調去東郡!這就是為何南陽的五萬韓軍遲遲沒有動靜,只有巴蜀十萬大軍順流而下的最可能的解釋!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秦國順風順水。在河東大占上風后,進攻武關。南陽兵力吃緊,只能將這五萬韓軍抽調回去。總之,這兩種情況下,楚國只需面對巴蜀的十萬韓軍,而不必擔心南陽方向的五萬韓軍!

“馬上派人前去藍田。告訴屈平,寡人不管他用什么方法,總之要確定韓軍的具體人數!”楚王當即立斷。

這些只是猜想,雖然楚王覺得很有可能,但總要核實。如今。楚國面臨的真正威脅是正在順流而下的十萬韓軍!如果確定藍田以北的韓軍營寨已經是人去營空,那就是佐證了羋梁的猜想。楚國可以考慮從藍田抽調部分援軍保衛郢都。如果韓軍依然盤踞在藍田以北,那楚國就要做好被十五萬韓軍夾擊的準備,情況無疑更加糟糕一些。

“另外,景陽將軍的援兵應該快要抵達九江了,派人八百里加急前往九江,將十萬韓軍入侵的消息告知援軍,令他們不要理會東越國的亂軍,無需停留,加快速度!”楚王下了第二道命令。

按照楚國君臣的商議,景陽派出的援兵要在九江郡盤桓數日,協助項承擊敗東越國的大軍,然后再回師郢都。但對楚國來說,郢都如今遭受了巨大的威脅,項承在九江郡只是稍微處在下風而已,并不著急。一個是疥癬之疾,一個心腹大患,楚王當然知道如何取舍。

“臣等遵旨!”群臣齊聲應道。

黃歇這個時候也是出言獻策道:“無論南陽會不會派出五萬大軍攻打藍田,臣以為都需要將郢都附近內的所有百姓、糧草集中到城內,務必不給韓軍補充糧草的機會!如此,韓軍久攻郢都不下,糧草告罄,必然心生退意!”

楚王點頭,說道:“不止糧草,寡人聽聞韓國投石機甚是厲害!郢都五十里以內,絕不留給韓軍一磚一瓦!”

黃歇不經意地皺了皺眉,如此的話,那城外百姓的房子要全都被拆毀了!等韓軍敗退了,重建問題會很嚴重。但權衡一下,與其讓韓軍可以就地取材,破壞郢都城防,不如痛下決心。

“王上英明!”群臣恭維道。

這個計策雖然有些勞民傷財,但卻可以向韓軍展示楚國誓死不降的決心。至于韓軍兵敗之后,涌進郢都的百姓發現自己的住所被毀會多么沮喪傷心,就完全不在楚國權貴們的考慮之中。反正都是賤命,若是民眾氣惱不平,大不了就說是韓軍毀掉的。他們除了抱怨還能做些什么?!只能是接受罷了!

“臣以為,還當派遣一支至少在一萬以上的大軍在城外威脅韓軍的糧道,如此,可令韓軍分心糧道!”黃歇拋開憂慮,繼續說道。

如果只是固守的話,韓軍可以從容不迫地組織攻勢。黃歇的這一點建議倒是頗和楚王心意。其實但凡手頭上有八萬大軍,楚王更愿意分出數萬依著城池設下營寨,如此,城池、營寨互為犄角,韓軍不破營寨,不會攻城,自己也就更加安全。不過,面對可能十五萬大軍的夾攻,在城外設下營寨固守顯然不合時宜,派出少量的軍隊騷擾韓軍后方,牽制韓軍兵力,就比較切合實際。一萬大軍雖然很多,但對郢都并不是必不可少。因為這一萬大軍可以牽制更多的韓軍!

“寡人準了!不過,為了防止被韓軍圍殲,還是分成兩部分,每一部分五千人,也好互相呼應!愛卿以為呢?”

“王上英明!”黃歇突然發現,在保命上,楚王還是很愿意動腦筋的。

眼見楚王如此從善如流,其他大臣也是紛紛出言獻策,不過一個時辰,楚國君臣就商量出了如何應對十萬乃至于十五萬韓軍的對策!(未完待續。。)

ps:第一彈!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57小說網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友知曉。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