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四十八章 燙手山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八章 燙手山芋

第四十八章 燙手山芋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27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正文

類別:玄幻小說

作者:

書名:__

不過兩天的時間,韓國御史大夫張祿真名范睢的消息就為新鄭全城百姓所知。無彈窗與之孺婦皆知的,是范睢如何虎口脫險,歷經千難萬險,為韓王賞識,功成名就。和商鞅一樣,范睢同樣的是不為魏國賞識,然后才投奔到其他國家,施展才能;比商鞅更糟的,范睢是在丟了大半條命,受盡了極度的屈辱之后,才逃出魏國。

有關范睢的傳奇故事在坊間開始廣為流傳,對于范睢羞辱魏國中大夫須賈一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大丈夫功成名就、快意恩仇,沒什么不妥;有人認為須賈畢竟的代表魏國,羞辱須賈就等于羞辱須賈,如此恐令魏國不快。支持范睢的人當即反駁說,魏國為虎作倀,差點置韓王于必死之局,羞辱魏國又能如何?!大梁城下的十萬韓軍可不是吃素的!

中大夫須賈這兩日就宅在驛站內,哪里也不去。所有的人都心生好奇,自從須賈跟著范睢去求見韓國御史大夫張祿回來后,精神就開始失常,口里喃喃地說著什么完了之類的話,什么人也不愿意見。這可急壞了須賈的侍從們,忙著不斷地找尋名醫,可惜每一次名醫都是仙風鶴骨地進去,狼狽不堪地被攆出來。直到最后,新鄭城內竟然沒有一個醫生愿意前來診治須賈,哪怕須賈的侍從出價再高,也沒有辦法!

直到韓國御史大夫張祿真名范睢的消息傳到驛站,須賈的心腹們才知道緣由。原來,自己一直輕視的范睢居然化名張祿,不聲不響地成為了韓國的三公之一!最糟糕的是,自家主人須賈和范睢可謂有不共戴天的大仇!逮著這么好的機會,范睢還不使勁折辱自家主人?!難怪自家主人神色尷尬。悔恨不已!

須賈局促不安的日子在第三天達到了頂峰!范睢派遣下人去驛站接須賈,請須賈參加下午的宴席。所謂宴無好宴,酒無好酒,說的就是眼下的情形。但須賈又不得不去,去了,還有一線生機。不去,自家的功名利祿也就到此為止了!魏王臨行前反復交代了,此次韓、魏議和勢在必行,須賈不能出一點差錯!

須賈心一橫,誠惶誠恐地跟著范睢府上的下人前去赴宴。事實也正如須賈料想的那樣,自家遭到了極度的冷遇。范睢宴請的要么是其他國家的使臣,要么是韓國八百石以上的官員,論地位,論名望。須賈都不在他們之下。但范睢偏偏和別的賓客喜笑開顏,對自己卻是不假辭色。在排列座位的時候,一個管家模樣的人更是居然安排須賈坐到了臺階下的末尾,與須賈相伴是,左右皆是刑徒、囚犯。

其他賓客面前,擺放的皆是美酒珍饈,須賈的面前,擺放竟然是酒糟和炒熟的料豆。而且。須賈身旁的兩個刑囚毫不客氣地用手抓起一把料豆,示意須賈吃下。須賈的臉色頓時就白了。局促地甚至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眾賓客甚以為怪,皆問范睢其故。范睢指著須賈解釋道:“此人就是魏國中大夫須賈!”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看向須賈的眼神也不再是同情,而是譏笑。看著須賈的臉色因為激動、羞愧而變得漲紅,范睢毫不客氣地怒喝道:“韓王雖然許和,但魏齊之仇不可不報!如今且留你一條性命。你去轉告魏王,若是魏國不能把魏齊的首級交給我,我必定說服韓王,親臨數十萬大軍踏破大梁城,滅掉魏國的社稷!”

須賈唯唯稱是。喏喏連聲而出。

須賈一行小心翼翼地離開新鄭,確定身后沒有追兵后,當即策馬疾馳,直奔大梁而去。一路上,須賈根本不敢有片刻的歇息,就怕范睢反悔,派人拿自己祭旗。等進入大梁城,須賈懸著的心才算是放下一半。稍微整理了下儀容,須賈就一刻不停地進宮朝見魏王去了。

魏王聽到這個消息后立馬就呆住了,一面是自己的王叔,一面是魏國的國家利益,實在讓人難以取舍。心里彷徨的同時,魏王也暗暗責怪魏齊居然不明不白間得罪了范睢,結下了這么大的梁子。商鞅滯留魏國任中庶子的時候,魏惠王不相信商鞅的才能,白白放跑了這么一個大賢。到了自己更好,居然都不知道一個大賢就在魏國,這個大賢還被自己的親信大臣打個半死,便宜了韓國。不知道后世史書上,該怎么嘲諷魏國的識人不明了!

眼下信陵君身在薊城,試圖游說燕國出兵南下,魏王也沒有一個可以商量王室成員的人,只好把上大夫段干崇、中大夫縮高、中大夫顏恩召集過來,商討要不要按照韓國的要求,交出魏齊,以結韓國之歡心。

一聽到和韓國議和出了這樣的變故,段干崇三人皆是面露唏噓之意。這件事,答應韓國也不是;不答應韓國也不是,實在讓三人很是為難。

若是答應了,顯得魏國太過軟弱好欺,魏國王室的人會有意見。這也倒罷了,畢竟只要有魏王的信任,那些沒有職權的王室子弟也威脅不到三人。但若是魏王先是同意交出魏齊,然后突然反悔了,那三人可就要倒霉了。

若是不答應,倒是圖一時痛快了,但魏國勢必沒有辦法承受韓國的怒火!韓國都已經明言了,只要魏軍敢縮在大梁城內不出戰,韓國大軍就會決堤,水淹大梁。誰要是反對交出魏齊,那魏王一定會問他如何應對韓國,要是回答不出,魏王絕對會動怒!

似乎,眼下這種情況,最好的態度就是模棱兩可的態度。但這顯然不是魏王想要的,所以魏王在說完須賈在新鄭的遭遇和魏齊對范睢所做的人神共憤的劣行后,明確要求三人說清楚自己支持的觀點。

上大夫段干崇被魏王首先點名,段干崇一臉無奈地說道:“這件事因魏齊而起,換做是任何一個人遭受如此奇恥大辱,如今又身居高位,對魏齊的恨意都會滔滔不絕!魏齊不死。范睢絕對不會解氣!王上不如請人把魏齊請進宮,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為了魏國,親自向范睢請罪!”

“那豈不是把王叔往虎口里推?不妥!不妥!”魏王立馬否定道。

按照范睢那種睚眥必報的性格,還不如直接殺了魏齊。把人頭交給范睢,至少死得痛快。否則,一個活的魏齊落在范睢手上,還不知道會承受什么樣的羞辱和痛哭呢?!

段干崇苦澀一笑,搖頭道:“此乃置之死地而后生!王上可以暗中派遣說客游說韓國,這魏齊畢竟代表魏國的顏面,韓王是知書達理之人,不可能不考慮逼迫魏王交出王室子弟會有什么不良的后果!很有可能,韓王會把魏齊完好無損地送歸魏國。畢竟這魏齊給范睢羞辱一下。于范睢而言也算是復仇了!”

段干崇的建議顯然就是在賭了,所謂盡人事,安天命。魏齊若是有命,在魏國的暗中操作下,不過是往新鄭走一遭,受些折辱罷了,倒不至于壞了性命。魏齊若是沒命,那就是天意了!強求不得!

魏王雖然和魏齊沒有多少感情。但涉及到自己的臉面問題,還是很看重的。但魏王認為。段干崇的意見不可行,每個人最愛的就是自己,最珍惜的也是自己的性命。魏齊可沒有那么高風亮節,會主動犧牲自己,或者冒著犧牲自己的風險主動去謝罪!對于他這么驕傲,這么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絕對受不了這樣的奇恥大辱!哪怕他現在已經不是魏國的丞相,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王室子弟,也不行!

“縮大夫的意見呢?”魏王向中大夫縮高問道。

縮高義憤填膺地說道:“魏齊乃魏國王室子弟,又是王上的王叔,擔任過魏國的丞相。若是我們因為懼怕韓國。就把魏齊交由韓國發落、處置,豈不是讓魏國王室寒心?又還會有多少宗族心甘情愿地為王上效力?!如今齊國大軍已經在征召,用不了數日,楚國大軍必然后撤。趙軍眼下遲遲不肯渡河,待燕、齊大軍在邊境云集,更不會南下。王上若是擔心韓國不肯退兵,可令魏齊向韓國御史大夫范睢寫信道歉,送禮求和,甚至于王上也可寫信給韓王致歉。但將魏齊首級取下,以求韓國一時之歡,絕對不可!”

這個想法頗和魏王心意,只是,魏王思考了片刻在心里也暗暗否決了。原因很簡單,范睢當著眾多賓客的面,言之鑿鑿地說沒有魏齊的人頭,他絕對不會同意魏國議和。據魏王所知,范睢說的話還沒有沒實現的。這個問題,已經上升到韓、魏兩國的聲譽、形象的高度上了。韓、魏兩國的榮譽只能保全一個,韓國絕對不可能答應這樣的條件,做出這樣的犧牲!否則,不知道多少人到時候會看韓國的笑話,看范睢的笑話!

“顏大夫的意見呢?”魏王又向中大夫顏恩問道。

顏恩沒有立即作答,反而大著膽子問道:“王上是不是既想保全魏國的形象,不令魏國臣民失望、寒心,又想和韓國議和?”

魏王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承認這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是自己所盼望的,急切地說道:“計將安出?寡人還請顏大夫示意。”

“王上所慮者,不過是交出魏齊讓魏國臣民失望、寒心。臣倒是有一計,可幫助王上解除這個煩惱。韓國要求我們限期交出魏齊,不過是因為魏齊身在大梁,身在魏國。若是魏齊不在大梁,不在魏國呢?韓國又怎么要求我們交出魏齊?!到時,壓力就轉嫁到其他國家!就算魏齊被抓,也是其他國家交出去的,和王上的魏國沒有關系!”

魏王恍然大悟,大喜,只要魏齊不是自己交出的,不是魏國交出的,那就無損于魏國的形象!畢竟,這是其他國家要討好韓國,魏國做多不過是抗議一下,給魏齊舉行一個隆重的葬禮罷了。

但魏王隨即想到一個問題,自己的王叔在大梁住的好好的,怎么可能會無緣無故地潛逃呢!對這個問題,顏恩的回答很簡單,魏齊不逃跑,那是因為他還不知道韓國御史大夫張祿就是自己羞辱過的范睢的消息。等他知道范睢把他當做奇恥大辱。指名道姓要用他的項上人頭洗刷屈辱的事情,魏齊又怎么可能繼續淡定地待在大梁城?!尤其是魏王只需稍稍放出風聲說自己打算羈押魏齊,交由韓國處置,魏齊絕對會逃之夭夭,溜之大吉!

魏王連呼妙計,當即采納。是夜。魏齊在宮中的一名心腹偷偷溜出宮來,將魏王打算在次日派兵捉拿魏齊的消息帶給了魏齊。這也是魏齊畢竟在魏國丞相的位置上待了幾年,又是魏國公子,總有一些人被魏齊收買為心腹。別看魏齊看似每天無所事事,但對魏國的時局知道的卻是一清二楚,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這許許多多的眼線!魏齊罷相多年,但影響力還在!如果不是信陵君的賢名實在太高,魏齊早就覓得機會重新啟用為相了!

這名心腹帶來的消息顯然把魏齊驚呆了!雖然屋里暖如盛夏,但魏齊依舊是驚出一身冷汗!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多年前羞辱的那個賣魏通齊的卑鄙小人,不僅沒有死,還坐到了韓國御史大夫的高位上!誰不知道,這些年風頭最盛的國家是韓國,輔佐韓王在短短的六七年之間,創立他國花費數十年才能創立的霸業的幕后功臣,主要就是這個范睢!

原本還在打算如何渾水摸魚、力挽狂瀾的魏齊一下子就面臨了一個切合實際的問題,那就是如何逃出大梁城!大梁城是呆不下去了。甚至于魏國也呆不下去了!魏齊為了自己的小命,必須走的越遠越好!走的越快越好!

關鍵時候。魏齊平日里豢養的門客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這些往日里雞鳴狗盜之輩,硬生生詐開了城門,幫助魏齊在拂曉之前,從大梁城逃了出去!

出了大梁城,匆忙的魏齊甚至不知道下一步該逃到哪里。去韓國那是自投羅網。留在魏國是坐以待斃。怎么看,和韓國、魏國交好的國家是都不能去了。否則,一紙詔令過去,其他國家的君王攝于韓、魏兩國的聲勢,就會派人把自己扭送道新鄭。似乎看起來。只有秦國一國可去。但如今函谷關、武關皆在韓國手中,直接往西入秦已經不大可能。魏齊想要入秦,必須往北借道趙國、塞外,兜一個大圈子,行程數千里才可行!

魏齊猶豫了片刻,就決定先前往邯鄲落腳。平原君趙勝慷慨、仗義,趙國的國力又不弱,憑借自己和平原君的關系,應該可以隱藏下來。即使韓國找到自己的蹤跡,確定自己藏在平原君府上,怕也會顧忌趙國的顏面,不會逼迫趙國交出自己吧!這是其一。其二,自己可以在趙國韜光養晦,靜待時局的變化。畢竟,如果有其他的出路,魏齊也不愿意前往秦國避難。退一步講,就算趙國攝于韓國的壓力,不再收留自己,自己也可以北入草原,隱姓埋名。

想清楚了這一點,魏齊一行十數人,就拍馬直奔邯鄲而去。與此同時,大梁城內的王宮,一名魏國將軍小心翼翼地對魏王稟報道:“啟稟王上!公子齊已經連夜跑了,臣要不要派人去追?”

魏王居然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他們往哪里跑了?”

“先往東跑了二十里,然后一路往北,應該是要投奔趙國!”

魏王暗道魏齊一聲狡猾,一臉正色地說道:“追自然是要追的!你馬上帶三千騎兵,兵分兩路,一路南下,遇到楚軍攔截就回來;一路直接往東,追到齊國邊境!”

將軍點了點頭,一臉恭敬地說道:“臣遵命!”

魏王的潛臺詞已經再明顯不過了,那就是打算放魏齊一馬。如今的魏齊對魏國來說,就是燙手的山芋,要不得,也留不得!這塊燙手山芋,魏國已經打算丟給趙國了!趙國不是和韓國關系好嗎?魏王倒是想看看,這種好,到底會好到什么程度!

就在魏齊一路策馬狂奔,倉皇北逃的時候,燕國,薊城,一個魏國期待已久的事情終于落實了。在信陵君的親自反復游說下,燕國終于愿意出兵十萬南下,往燕、趙、齊三國交接的扶柳城集結。

信陵君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也算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燕國起初并不愿意插手魏國的事情!畢竟韓、趙、楚三國伐魏對魏國來說,怎么看都是一個死局。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國可以動用的兵力會逐漸地增加,直到可以把魏國滅掉!如果不是因為和魏國隔著一段不小的距離,燕國都想分一杯羹!

但信陵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讓燕王相信,魏國保存下來,對燕國的好處要遠遠超過燕國的想象!(未完待續。。)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玄幻小說,提供在線閱讀。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