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六十九章 入秦獻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入秦獻策

第六十九章 入秦獻策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正文

就在趙奢將田單一步步引入埋伏的時候,蜀郡的郡守李冰終于接到了開戰以來最好的消息叛軍之首陳和在玉壘山下兵敗身死,三萬叛軍大部分被斬首,少部分投降。如此,持續動蕩了近一個月的蜀郡終于再次平息了下來。秦軍的損失實際很小,除了在一開始吃了不小的虧,后續可謂占盡了上風。若不是叛軍四處游走,裹挾百姓作戰,秦軍平亂的時間還能提前一點。

心情頗為愉悅的李冰也是胃口大開,晚餐消滅了整整三大碗米飯,外加兩條水煮魚。可惜,李冰愉快的心情沒有保持多久。晚餐剛用過不久,武陽就傳來急報。韓軍兵鋒出現在距離武陽不過五十里的地方,武陽危急!李冰的臉色瞬時變得鐵青!

“巴郡已經失守了嗎?”這是蜀郡郡守李冰在緊急召開的軍事會議上提出的疑問,也是所有人迫切想要知道的答案。

江州失守的消息在蜀郡僅僅有少部分人知道,何況那個時候,李冰正在忙著調集大軍鎮壓叛亂,對江州的戰事鞭長莫及。在李冰看來,韓軍只不過使出了一些小手腕拿下了江州,但張若手下還有接近三萬的戰力。考慮到張若可是能文能武的智將,即使不能擊敗入侵的韓軍,想要在半個月內失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眼下事實就擺在眼前,張若很有可能敗了,甚至于全軍覆滅,否則出現在武陽城下的韓軍如何解釋?!幾乎所有的人都默認了巴郡已經易主的事實。

盯著身前的蜀郡輿圖,李冰的眉頭擰成一團,經過了這場叛亂之后,蜀郡急需休養生息,可惜韓國在吞并巴郡后不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用之兵堪堪有兩萬五千人的蜀郡不可謂不空虛,更關鍵的是,在接連失去了北面的漢中、東面的巴郡這兩個屏障,蜀郡已經是飛地中的飛地。韓國大軍自南方而來。秦軍若是后退,也只能退向西面,可西面是茫茫的雪山,也是一條死路。看上去,死守成都是唯一的出路。

“來犯的韓軍有多少?”有人提出這個問題。

不少人的精神為之一振,如果可以擊敗即將抵達武陽的韓軍,也許還有一線生機。大不了蜀郡封閉四關。固守不出。守住一兩年,說不定秦軍還會打回來呢!但不少人也知道,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想要打回來,談何容易!

“武陽方面稱韓軍至少有三萬之眾,領兵的打蒙字大旗,當是蒙驁無疑!”李冰長嘆道。

蒙驁?那個最擅長攻城破寨的蒙驁?!不少人剛剛鼓起的勇氣瞬間跌落下去。僅僅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攻下大半個巴郡。在秦軍眼里,蒙驁儼然成了克星。

“郡守,大不了拼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立即增援武陽吧!”莽撞的人立即獻言道。韓國的大軍會源源不斷地前來,秦軍眼下也只能顧及眼前。至于長遠的,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嘛,要么死要么降,看天命吧!

李冰面色沉重地望了眼對方,沒有言語,相反卻是看向一直沒有出聲的族兄李毅,等待他的意見。李毅畢竟是蜀郡的郡尉,用兵的話,于情于理。李冰都愿意聽他的意見。

李毅臉色也不好看,任誰帶領麾下的士卒披星戴月平息叛亂,正想好好休息的時候,又聽報敵國大舉入侵的消息,臉色都不會好看。但李毅又是一個純粹的軍人,拿主意的事情向來對李冰很是信服。見李冰眼睛中閃過的一絲不忍和憐憫,李毅心下也是軟了。

“打就打!怕個球!老子早就想會會蒙驁這個家伙了!如今他不請自來。老子正好和他比一比誰的劍利!你們誰愿意跟我去會會蒙驁?”李毅故意大大咧咧地說道,絲毫沒有大戰前的緊張。

“末將愿意!末將愿意!”一個接一個的聲音響起。眾人皆是受恩于李毅,對于一個肯和大家同甘共苦,沒有絲毫家子氣的人來說。李毅這樣的人最是被人愛戴!加上李毅每次沖鋒在前,武力上佳,眾人皆是服氣。有時候信服一個人,就是這么簡單,尤其是在軍中。

“好!”李冰也是大為感慨,韓軍來就來吧!真當蜀郡的秦軍是那么好欺凌的嗎?!不戰而降絕不是李家的作風!即使兵敗戰死也好過窩囊地乞降!

蜀郡的戰爭機器迅速開動起來,五千先鋒以最快的速度趕赴武陽!后面是李毅親自帶領的一萬中軍!后軍則是由大大小小的船舶組成,負責運送糧草。李冰親自坐鎮成都,安撫剛剛經歷叛亂的蜀郡。

秦國,咸陽。

太子柱興高采烈地從咸陽宮參加完朝會回來。太子柱不能不高興,一向對自己要求甚嚴的秦王在朝會上表揚了自己,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這段時間自己將朝事打點的井井有條,第二則是因為自己的教子有方。異人這個名字,太子柱可是好久沒聽到了。

最開始聽到異人為秦國立下了大功,太子柱還一愣。誰讓自己的庶子那么多,有二十多人。一向風流成性的太子柱只能叫出自己寵妃所生的幾個兒子的名字。至于平日里名聲不顯的異人,太子柱很是回憶了下,才記起那是自己在邯鄲逗留時幾度春風和一名婢女生下的庶子。好像自己當初派異人到邯鄲為質時,這個婢女也就是夏姬還哭著求了自己三天。

太子柱自然而然地忽略了自己一年半載也難見異人,更別提對他管教的事實。他只是下意識地發現,以前不放在自己眼里的夏姬和異人還是有些用處的。太子柱高興之余,本想將之前備受冷落的夏姬很是滋潤了一番。夏姬自然表現得很是誠惶誠恐,不過還是從太子柱的口里得知了自己唯一的骨肉異人在邯鄲的出彩表現。

有人開心自然就有人郁悶。子傒在得知異人被秦王表揚后很是憤怒。所謂子憑母貴,華陽夫人不能生育,自然便宜了太子柱的另一個寵妃子傒的生母婉妃。不少大臣暗中將寶押在子傒身上,就是看中了他的生母是除了華陽夫人外太子柱最寵幸的。如果華陽夫人三年五載生不出個王子,子傒很有可能會在太子柱登基后被立為太子。子傒與眾多兄弟的交往中,也莫不以未來的太子身份壓過對方一頭。服從子傒的自然是順風順水,和子傒作對的,在婉妃的挑唆下。他們的生母要么被冷落要么被處處針對,直到對方服了軟,這樣情況才會結束。

異人在咸陽生活了不過三五年就被派到邯鄲為質,對于這個謹小慎微的弟弟,子傒的印象不深刻。畢竟子傒是一個立志繼承秦國大業的人,對于一個生母不受寵本身有沒有大才的人,子傒不可能投入過多的觀眾。哪里想到。異人這個名字就像突然蹦出來一般,進入了秦王和太子柱的視線。子傒當即對異人用上了心,他相信,小心駛得萬年船。秦王的身子大不如前,太子柱隨時有可能上位,懸空的太子之位決不能有任何的閃失。否則對自己就是傾覆的災難。

夏姬自然不清楚,她的兒子在邯鄲大放光彩之后,太子后宮里就多了幾雙藏在暗處的眼睛,監視著她的一舉一動。

與此同時,下朝的陽泉君優哉游哉地趁著馬車返回自己的府邸。他的姐姐正是太子妃,未來的秦國王后華陽夫人。有這么一個大靠山,陽泉君幾乎不用怎么立功就封君。何況。丞相魏冉和自己還有親戚關系。大家互相利用,富貴更加無憂。當然為了擋住天下的悠悠之口,他這個君位還是在軍隊里鍍的,畢竟秦國以軍功論爵位嘛!每天,陽泉君只需到朝會上點個卯,附和下太子柱的意見就好。這樣的生活實在是愜意地很。陽泉君已經計劃好了,待會回到府邸先補上一覺,用過膳食后找人釣釣魚聽聽曲下下棋。遇到合適的美貌女子就納進府來。

只不過,尚未入府,陽泉君就被一個高聲叫賣的珠寶商人所吸引。陽泉君左右無事,令隨從止住了馬車,探出頭來。這一看不要緊,陽泉君一下子被對方手里的五色石所吸引。一個渾然天成的馬踏祥云赫然在目,其色彩繽紛。多一分則顯混亂,少一分則顯單薄,顏色、形狀都恰到好處。

“這個琉璃怎么賣?”陽泉君迫不及待地開口道。陽泉君絲毫不介意對方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心急而哄抬價格,他只想要將對方手里的祥瑞據為己有。至于價錢。呵呵,這天下還有自己買不起的東西嗎?!

扮作商人的呂不韋先是一陣喜悅,待看清開口的是自己等待已久的陽泉君后,故作訝然道:“我看大人不久就會有滅身之禍,怎么現在還有閑情逸致購買如此寶貝呢?不賣不賣!”

陽泉君登時大怒,對方不賣就不賣吧!居然還詛咒自己有滅身之禍!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陽泉君第一時間下了決定,對方不過是一介商人,聽口音還不是本國商人,自己一定要免費得到對方的稀世珍寶,然后再把對方下進牢獄狠狠折磨一番!否則,自己的聲威何在,顏面何存?!對自己這樣的富貴人士來說,財帛只不過是一個數字,最重要的是保住顏面!

呂不韋見對方上鉤,動了真怒,當即不疾不徐地解釋道:“大人且聽小人一言。大人無功于大秦,全賴太子柱為取悅華陽夫人而被舉薦給秦王,大人才得以重用。如今大人富貴加身,公卿側目,百官不平。小人常聽人說,以色貌之美取人者,必以色貌之衰棄之,一旦華陽夫人色衰愛馳,大人將何以容身于朝廷?”

陽泉君聽聞后為之一愣,居然無言以對。對方說得確實不錯,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親姐姐貴為太子妃,太子柱對其寵愛有加,幾乎達到言聽計從的程度,自己也決計不會得到秦王的重用。畢竟,自己的身份擺在那里,秦王也很樂意扶植朝野中太子柱的勢力。但富貴不可持久,太子柱眼下著迷于華陽夫人的美貌,等華陽夫人年老色衰后呢,必然失寵。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到時候自己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呂不韋趁機說道:“小人聽說太子柱深受秦王寵信,秦王身子已經大不如前。將來繼承秦王之位的自然是太子柱。到時候太子柱繼位,一定會選立太子!華陽夫人雖為太子妃。卻沒有子嗣。所以說,這太子之位一定會從諸多庶子里選定!小人聽說子傒的生母婉妃深受太子柱寵幸,太子柱已經屬意子傒,將來執掌后宮的自然是太子之母。到時候華陽夫人即使沒有年老色衰也必然失勢,大人難道連這一點都沒有想到嗎?”

陽泉君聽后悚然,對方分析的事情自己確實沒有想到。除了華陽夫人,確實是婉妃最受太子柱寵幸。最糟糕的是婉妃為太子柱生下了子傒而華陽夫人沒有一兒半女。如今太子柱只是太子。不立世子可以寬容。等到登基為王,為了秦國的穩定,選立太子就會成為很自然的事情。即使太子柱可以拖延一時,終究也會受不了來自朝廷的壓力,立太子之位。到時得勢的只能是子傒一人了!

想到這里,陽泉君就急了。也知道對方絕對不是一名普通的商人。如果是普通的商人,肯定不會在知道自己身份的前提下,故意以言語相激。對方既然說出了這個問題,自然就會有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計將安出?請先生救我!我必不負先生大恩大德!”陽泉君著急地懇求道。

呂不韋故意長嘆了口氣,裝作故作高深的樣子,說道:“大人是當局者迷了!大人所慮者不過是華陽夫人沒有子嗣。若是有子嗣,這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依照太子柱對華陽夫人的寵幸。將來秦國的太子必然是華陽夫人所出!”

“可華陽夫人沒有子嗣啊!”陽泉君不明所以地問道。莫非對方是在暗示自己趕緊催促華陽夫人懷孕?要是這一個主意,那就算了。自己的姐姐若是能生的話何必等到現在!

“眼下華陽夫人圣寵正隆,太子柱對其可謂言聽計從。夫人若是在這個時候從諸子中選其賢者而收為己子,請立為嫡,安國君必然聽從。他日太子柱登位之后,此子必為太子。如此一來,太子柱為王,夫人可備受寵愛;即使太子柱龍御歸天。有此子得承王位,也不會有后顧之憂。大人一家的權勢可代代相傳,穩如泰山。此所謂一舉而收萬世之利,大人何不勸夫人及早安排?一旦夫人色敗貌衰,想要進言只怕也無用了!”呂不韋娓娓道來。

陽泉君聞后大喜,對方說的計劃果真妙啊!華陽夫人生不出子嗣不要緊,收養一個不就好了嘛!不過仔細考慮了一下。又有隱憂。

“先生此計甚妙!只不過太子柱有庶子二十多人,眾多庶子皆有生母,華陽夫人當選何人為養子?再有就是,我擔心夫人即使對其視若己出。恩寵甚佳,其人卻陽奉陰違如何?”

選一個養子不難,但難得就是選對一個人。如果對方在剛開始的時候對華陽夫人言聽計從,等成為太子后卻是卻之千里。夫人該如何是好?總不能再央求太子柱廢掉他的太子之位再立太子吧!即使太子柱答應,群臣還不答應呢!如果對方的生母再母以子貴和華陽夫人爭寵,那就更熱鬧了!這萬萬不是陽泉君想要的一個結果!

呂不韋笑著擺了擺手,說道:“所以剛才小人才說要選賢!小人在邯鄲經商的時候,常聽眾多公卿說公子異人的賢良。小人也曾慕名拜訪,也果真如傳言所說,其人彬彬有禮,勤奮好學,有君子之風!談及為秦趙友誼而質于邯鄲,每每情難自禁,暗自垂淚。其說非為孤單而傷,乃是思念太子殿下和夫人,掛念兩人的身體,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他知道自己在諸子之中名聲不顯,輩分也是居后,加上其母卑微,且身居國外,孤立無援,愿意歸附夫人!夫人若是能將其收為養子,異人必將感激涕零,這無異于再造之恩。對夫人來說,也是多了一個助力!依照他的品性,一旦異人登基,他必將對夫人和大人言聽計從!到時候,秦國大事還不是大人和夫人主持嗎?”

陽泉君的眉頭隨著呂不韋的話漸漸舒展了開來,異人剛剛為秦國立下了大功,他的賢良應該不會有假。名聲既然已經打響,華陽夫人將其收歸養子,太子柱肯定不會反對。他的生母夏姬身為卑微,乃是婢女出身,向來對其他妃嬪是言聽計從,沒有絲毫的主見。華陽夫人將來肯定壓制得住對方!雙方可謂一拍即合,只要自己可以說服華陽夫人,這事就成了八分。剩下的兩分就是華陽夫人的枕邊風了!此計,可行!陽泉君迅速作出了判斷。

“先生請隨我一起入府詳談!”陽泉君深深作揖道。

“固所愿不敢辭耳!”呂不韋回禮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

ps:求推薦啊!新的一月努力日更五千!

如果有書友打不開,可以嘗試訪問備用域名:

閱讀提示: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