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四十九章 高唐之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高唐之戰

第四十九章 高唐之戰


更新時間:2014年10月02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49小說旗


兩個時辰不算太久,但趙軍卻依然沒有給桓齮大軍爭取到。僅僅不到一個時辰,秦軍就不得不退入封陵城。起因很簡單,那就是韓軍動了,而趙軍卻不敢妄動。

三千韓軍車步卒沖向封陵城后,趙奢便派出了一千精騎趕去支援秦軍。趙軍的信號很明顯,假如韓軍敢繼續增援魏軍的話,那趙軍將不惜和韓軍全力一戰。到時候,三萬趙軍vs五萬韓軍,雙方的勝負是五五開。若是韓軍按兵不動的話,那么趙軍方面也會偃旗息鼓,坐看魏軍和秦軍鏖戰,分出個勝負!

在趙軍看來,眼下,魏軍和秦軍斗了一個旗鼓相當,秦軍稍占上風!繼續廝殺下去的話,只要魏軍不崩盤,還是可以立于不敗之地的,只不過損失會及其大。對這樣的結果,秦國是不勝而勝,魏國是不敗而敗。韓軍若是出于削弱秦、魏兩國的想法的話,理應會默契地坐看秦、魏兩方分出勝負!畢竟,和趙國拼一個兩敗俱傷是很沒有意義的事情!

但可惜的是,趙奢懂得的這個道理,暴鳶卻不認同。所以暴鳶出兵了,而且,一出兵就是兩萬大軍直接壓上。有了生力軍的支援,隱隱露出崩盤跡象的魏軍發起了潮水般的反撲,秦軍頓時節節后退!

趁著韓軍主力還沒有將自己包圍住,桓齮懷揣著強烈的不甘,指揮麾下的大軍退入了封陵城。想要全身而退自是不可能的,秦軍丟下了兩千多的尸首才甩掉了魏軍這條尾巴!

這一戰,秦軍花費的心思不可謂不深,桓齮又是欲擒故縱又是聲東擊西,將五萬魏軍可謂是玩弄于鼓掌之中。但就在收網階段偏偏出了差錯,導致功虧一簣。在桓齮最初的設想當中,這么多計劃實施下來,重創五萬魏軍是最基本的要求。但現在,魏軍戰死了不過是一萬兩千多人。可謂傷及了元氣,但還有一戰之力。與此同時,秦軍傷亡超過了五千人,這其中能夠重歸戰場的輕傷人員不過寥寥數百人而已!桓齮怎么會不對趙軍心生怨念呢!

趙奢卻是覺得冤枉至極。按照原本的計劃,趙軍負責牽制韓軍主力,秦軍負責消滅魏軍。最初的劇情也是按照這個劇本來演繹的。但偏偏韓過派出大軍增援魏軍,趙軍想要截斷韓軍的適合。異變突生蒲版失守,兩千趙軍盡數戰死,趙軍主力面臨后路被斷的危險。

趙奢大驚之下,很快意識到戰役的主動權已經不在自己的手上。身前的三萬韓軍已經排成了厚實的陣型,一副要拼死把趙軍留下的架勢!秦軍卻是驚恐于韓國援軍的逼近,陣型有些慌亂。聯想到臨行前趙王吩咐的保存實力。挑撥秦國和韓國嫌隙的話語,趙奢猶豫之下,第一時間選擇了退兵。

雖然趙軍選擇了退兵,但也不會徑直丟下秦軍。所以,一萬騎兵就派上了用場。配備了馬鞍馬鐙的騎兵戰斗力飆升,步卒們再也不能等閑視之。因此,韓、魏兩國的步卒分出了不少的心思來提防趙軍有可能發瘋后的沖陣。秦軍自然就有了機會徐徐退入城中。

桓齮雖然憤怒趙軍的退讓,但也沒有過度的患得患失。為將者,軍心為重。以五千傷亡陣斬超過一萬兩千魏軍,這樣的戰績也可謂一場大勝了!士卒們犧牲這么多,桓齮身為主將,自己若是還板著臉,軍心該當如何?這個時候,秦軍需要的鼓勵、獎賞遠過于鞭策!

縣衙內。桓齮在帶領手下的校尉、都尉們巡視了城防和傷兵營后就又走了回來。因為財帛的賞賜分發地很是及時,加上主將桓齮的親自鼓勵,秦軍雖然被圍,但士卒的士氣還是可用的。桓齮其樂融融地勉勵了上到五百主下到普通士卒的幾句,帶來的效果絕不容許忽視。明面上,桓齮對城外的韓、魏聯軍不值一哂,實際上卻是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

“諸位。趙軍從城外射來一封書信,乃是其主將趙奢親筆所寫。信里解釋了下午為何不能遲遲增援我軍!諸位以為然否?”

話一說完,桓齮隨手將一封信遞交給身旁的副將,副將一目十行看過之后又傳給身邊的校尉。如此走了一圈。

少頃,副將抱拳開口說道:“末將以為,趙軍所言非虛!一者蒲坂緊鄰河西郡,乃三萬趙軍退路,趙軍不大可能為了不增援我軍而故意讓蒲坂失守;二者,趙軍在我軍退入封陵的過程中也出力頗多,助戰之心拳拳可見!”

“是啊!將軍!雖然末將很不忿他們壞了我們的好事!但經此一說,末將也明白了他們的苦衷。眼下韓、魏聯軍親密無間,我秦軍還是不要和趙軍置氣!如何盡快地擊退當前之敵,方為重中之重!”一名校尉進言道。

“然也!韓、魏聯軍將封陵三面圍城,單留南門一門!其心昭然若揭!我大軍雖有城墻的掩護,但城外敵軍足有近九萬之眾,是我軍的三倍多!若是敵軍長期圍困我軍,我軍糧草不繼,封陵再如何堅固也守不住!”桓齮感慨地說了一句。

“將軍權且放心!如今臘月寒冬!我們大軍在城內生火取暖很是方便,又有房屋遮蔽嚴寒。城外卻是冰天雪地,韓、魏聯軍攻城不易,戰力大損!待其疲憊,派一精銳直搗中軍,大事成矣!何況,我們還有近三萬趙軍游弋于城外,敵軍勢必要分心防備趙軍可能的偷襲!敵軍能拿出幾分兵力來攻打我們,尚不得知,但末將以為,不多矣!”另一名校尉不疾不徐地分析道。

眾人紛紛稱善,桓齮卻是擺了擺手,說道:“如果是夏秋季節,自是如此。但莫忘了,趙軍當中,有一萬是騎兵。每日的糧草用度絕對是一個可以拖垮后勤的數字!何況蒲坂城囤積了趙軍的大部分糧草,趙軍的糧草用度過不了多久就會極度緊張!到時候,三萬趙軍不得不背離戰場,我們就成了徹底的孤軍!”

桓齮的話語惹得眾人低頭深思,眾人這才意識到,不知不覺間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現在的趙軍可不是本土作戰,補給糧草方便。三萬趙軍可謂是深入敵境,和秦軍一樣孤立無援!真若是糧草不繼的話,趙軍要么西渡河水進入河西,要么就食于野。可問題是,封陵周邊的鄉邑人口極少,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了城邑。即使趙軍肯抹開面子,四處強征糧草,怕也是杯水車薪。

“要不,向咸陽申請加派兵力或者糧草?”一個聲音從角落傳來。

桓齮很快否定了,甚至沒有解釋一句,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這句話就表明了桓齮自己的立場。隔著寬闊的河水,糧草運輸極為不易,增兵的話直接就顯得自己極為無能。若是在秦王心中留下一個無能的印象,以后的日子可有得熱鬧

“要不,聯絡趙軍盡快擊潰韓、魏聯軍?只要在糧草不繼前重創或者逼退了敵軍,我們就算是勝利了!”又一個聲音傳來。

桓齮沉吟了片刻,沒有立刻作答。這個計劃看起來不錯,但也只是看起來而已!敵軍畢竟有九萬之眾多,自己一方卻還不到六萬,這個差距可不是簡單的數字可以彌補過來的。只要韓國肯拼著傷亡拉自己和趙國下水,那絕對最有可能贏得希望的是韓、魏聯軍,而不是自己!當然,無論是哪一方獲得勝利,所要付出的代價均是不菲。除非,除非韓軍做做樣子,想要一種微妙的平衡。或者簡單地說,韓國并不在意風陵渡的歸屬,不在意封陵的歸屬,但似乎,面對著雙方的第一次角力,誰也不肯落后別人半個身位!尤其是對新興的強國韓國來說,向盟友展示自己的國力的強大,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機會。

齊趙邊境,高唐。

齊軍猛攻高唐已經進入了第三天,雖然城頭上依舊飄揚著趙國的大旗,但明眼人都看出來,趙國一方實在撐不了多久的。不分晝夜三天的強攻已經快要消磨了趙軍的所有意志,城頭上殘缺不全的尸首到處都是,趙軍一次比一次更加艱難地將齊軍趕下去,有許多新鮮的面孔戰栗著走到了城頭,揮舞著不太熟悉的武器,和齊軍廝殺在一起。這一切都意味著,趙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不堪一擊。齊王也看到了,所以親自擂鼓助威,想要趁著夕陽沒有完全落山之前,拿下垂涎已久的高唐!這可是高唐啊!齊國的陪都!

雖然齊軍的傷亡大一些,足足一萬五千多人,但架不住齊軍人數多啊!有十萬大軍在手,又有數萬魏國盟軍在側護衛,齊王表示,自己耗得起,承受得了損失!在高唐的區區四千趙軍明顯壓力山大,在齊王蜂擁而上,四面強攻的戰術下,只能被一點一點消磨掉兵力!直到現在的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僅剩下的不足一千大軍明顯守不住高唐,所以高唐令將城中的青壯全部賞賜重金,然后驅趕到城頭守衛城墻!只不過,心念舊國的青壯卻是反戈一擊,打開了東城門,引得齊王大喜,根本不管是不是趙軍的埋伏,直接就派人進城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ps:額,本書不會太監,解釋一下,回家后家人生病住院需要陪護,加上本人馬上要結婚,事情超級多,農村風俗,大家都懂得,分身乏術啊!斷更了幾天抱歉了!這幾天的更新不太會及時,大家見諒,忙完這陣子就恢復更新。9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