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三十八章 朝堂之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 朝堂之爭

第三十八章 朝堂之爭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8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PS:求個訂閱,沒有訂閱也要推薦,沒有推薦也要收藏,什么,你什么都不給,不帶這樣玩的!

“秦王使者嬴則見過楚王!”

“周人蘇代見過王上!”

兩個聲音幾乎不分先后的在楚王宮響起。唯一不同的,嬴則只是象征性地作了一揖,蘇代卻是行了一個大禮。畢竟,嬴則代表的乃是秦國,乃是秦王;而蘇代,代表的僅僅是自己。

楚王臉色極其平靜地說了聲:“免禮!”就再無別的動靜。

感受著楚國大臣望向自己極度不善的眼神,嬴則決定先發制人,下一刻他玩味地說道:“臣在咸陽聽聞楚王乃是黃帝的后代,好樂而知雅,賢德而明禮,今日一見,卻是言過其實。果真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啊!古人誠不欺我!誠不欺我!”

話音剛落,大殿一陣軒然大波。楚國大臣們坐不住了,秦國使者這是在侮辱楚王啊!所謂主辱臣死,秦國使者侮辱楚王,楚國大臣若是還能隱忍妄為人子,妄為人臣!

“臣請斬殺此等信口雌黃、非議王上之人!”一名御史出列奏請道。

“臣附議!”

“臣附議!”

一個又一個的大臣紛紛站了出來,義憤填膺地說道。不少人更是躍躍欲試,只等楚王一聲令下,就將辱沒楚王的“亂賊”明正典刑。

大殿里有兩個人皺了皺眉,一個是羋梁,另一個是蘇代。羋梁是疑惑嬴則應該不會蠢到挑起大殿內所有的怒火,這分明是取死之道。自己哪怕是想要救下對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蘇代則是警惕地掃了嬴則一言,這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險計。對方還真敢用!自己是應佩服呢還是佩服呢!

楚國臉色則是鐵青,自己接見秦國使者,本來是要折辱一番的,沒想到對方卻是先發制人,先辱沒了自己!按理說。換做別人直接拉下去斬了就是!但對方是秦國的使者,代表的是秦國,若是就這么拉下去殺了,秦國和楚國可真的就是不死不休了。這倒不是說楚王怕秦國的報復,而是覺得沒有這樣的必要。何況,有時候讓對方活著說不定比殺了對方更能羞辱對方!

“桀桀”。嬴則冷笑了三聲,不屑地說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楚王手下的大臣如此無禮,豈不是剛好說明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嗎?”

嬴則明顯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火上澆油來著!一些堅定的反秦派心里里面暗暗冷笑道。只等著楚王一聲令下處死秦國使者,祭奠先王!

楚王卻是怒極反笑。秦王這是派了多么奇葩的使者啊,一上來就求死,自己偏偏就不成全對方。自己倒要看看,秦國這次又是什么樣的陰謀詭計!

“嬴宗正,你說寡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不知何處此言?寡人倒是覺得,嬴宗正一上來就折辱寡人。倒是缺乏禮教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想必將你提拔到宗正高位上的秦王也好不到哪里去吧?!嬴宗正,你說呢?”楚王冷冷一笑,并不給嬴則反駁的機會,徑自對左徒黃歇說道:“黃愛卿!寡人聽說你府上有許多書,想來關于如何為人臣子的書冊不少吧!不妨借給嬴宗正一些!讓宗正大人好好學習下再說!”

大殿內頓時爆發出陣陣大笑,楚王看似貼心的話語卻是反將了一軍,直接暗示秦國的無禮!這樣的話比直接將嬴則拉下去斬殺更加解氣!楚國大臣們皆是輕蔑地看向嬴則,想要知道他該如何應對!是氣急敗壞地撕破臉皮還是羞愧地低下頭?無論哪一個,楚國上下都可以讓秦國使者體會到更多的羞辱!這里。可不是咸陽的秦王宮!

嬴則卻是用極其平靜的眼神掃了下大殿內的群臣,再看向楚王,仿佛沒有聽到剛才的話一般,笑道:“臣乃是秦國使者,奉有秦王符節。楚國若是知禮,理當先接見臣。為何將一庶民與臣相提并論,一起接見呢?莫非,這就是楚國的待客之道?這就是楚國的禮?若是如此,傳揚出去,天下誰還會重視楚國?!臣怕是以后天下之人提起楚國,都會說楚國乃是蠻夷之邦吧!”

楚王心里暗暗冷笑不已,說起來,你們秦國比我們楚國高貴不到哪里去!秦國當初也不過是西戎的一個部落,和楚國同樣不為自詡為正統的晉、齊、燕、宋、魯所不容!可謂孤立無援!你們秦國為了進入中原,可是抱了晉國百十年的大腿!還極力和我們楚國交好!直到商鞅變法后,你們才算硬氣起來!現在竟然自以為是禮儀之邦來教訓楚國?!哼!

“蠻夷者,茹毛飲血,不知禮也!秦國屢次誆騙楚國,前有囚禁懷王之事,后有撕毀盟約進犯夷陵之舉,若論蠻夷之邦,我們楚國遠不如秦國多矣!”一名御史嘲笑道。

“就是!就是!”不斷有大臣附議!

楚王輕蔑地看了嬴則一眼,又溫和地看了眼蘇代,徐徐說道:“蘇代先生乃天下名士!寡人好賢禮士,求賢若渴!先生來郢都,乃是寡人的幸事,楚國的幸事!接見先生乃是國之要事,接見嬴宗正也是國事,誰規定了不能一起接見?”

頓了頓,楚王冷哼一聲,說道:“寡人愿意拜蘇代先生為我楚國的客卿,莫非,寡人連什么時候接見自己的客卿都要秦王應允嗎?”

嬴則低頭不語,他沒有想到,為了置氣,楚王就這么輕易地送上了客卿的位置。這樣,自己還真不能糾結下去!不過,楚王如此,楚國也不過如此,呵呵。

對蘇代來說,客卿的位置就是意外之喜了。想來,楚王不過是為了羞辱秦國使者,讓對方啞口無言。自己是萬萬不能拒絕的,否則就是得罪楚王。何況,有了這個身份。蘇代對完成自己的任務更加有信心!

“臣謝過王上!”蘇代的反應很快,稱呼也立馬變了。

楚王則是得意地睥睨了眼嬴則,溫和地說道:“蘇客卿請起!”就這樣,三言兩語之間,蘇代成為了楚國的客卿。客卿之職。專司為國君耳目,掌出言獻策之職。蘇代倒也勝任!而且,因為職位的極度自由性,對楚國群臣的利益沒有半分損害,對此,楚國的大臣們自然也是沒有異議。

“呵呵”。占據了上風的楚王心情明顯好了很多,神色卻是平靜地說道:“嬴宗正跋山涉水而來,想必有什么目的吧?不妨直說!”

嬴則作了一揖,笑道:“臣此次前來,乃是為秦楚聯盟而來,若是楚國愿意斷絕和韓、魏、齊三國的聯系。將太子送到咸陽為質,秦國愿意獻上巴蜀兩郡之地,同時將秦國公主嫁給楚王作為姬妾,兩國永結兄弟之邦,永不開戰!”

楚王神色一時有些猶豫,原本自己以為秦國派遣使者過來,應當是為了讓自己牽制韓國。若僅僅如此的話。秦國開出的條件合適的話未嘗不可。不過,沒想到秦國的條件這么優渥,但要求也如此過分。和韓、魏、齊三國斷交?還要派太子到咸陽為質?以后楚國還不是任由秦國擺布?不過,秦國愿意付出的可是巴蜀兩郡啊!不是幾個小城邑!是擁有十五萬戶的巴蜀兩郡!

“王上!秦國狡詐無常!切莫聽信秦人的離間之計啊!”一名楚國大夫最先站了出來。

“是啊!王上!”另一名大夫也幡然醒悟,提醒道:“當初張儀誘惑先王,愿以六百里之地換來楚國和齊國斷交,結果呢,六百里之地尺寸未得,秦國反而和齊國結盟,奪我楚國兩百里土地!”

一語驚醒夢中人。剛才還猶豫該不該勸說楚王同意的楚國大臣頓時意識到,秦國已經好幾次誘騙楚國。巴蜀兩郡如此險要,秦國會這么輕易地放手嗎?怕這是秦國用的另一個伎倆吧!

“呵呵”,嬴則環視了下那些出言反對的大臣,說道:“張儀之事已經過了數十年。諸位何必耿耿于懷。如今我大秦之主以信義著天下,諸位怕是忘了,三年前我大秦和楚國結盟,可是主動獻上了郢都!否則,此刻則怕是要在陳縣和諸位見面了!”

眾人皆知嬴則所言非虛,如果秦國不是為了要拉攏楚國,主動獻上郢都兩百里之地,楚國現在還在陳郢呢!不過,如此直白的話語,在楚國大臣看來就是""裸的羞辱了你們給我放聰明點,如果不是我們秦國大方,你們還窩在陳郢,連郢都都進不來,做人要懂得感恩!

所以,當即有大臣反駁道:“當初秦國和我大楚結盟不假,但卻撕毀盟約,攻打夷陵,并再次火燒楚國王陵!這就是秦國的以信義著天下?哼!”

嬴則露出一副遺憾的表情,慨嘆道:“此事說起來怨不得我們秦國!我們秦國當初心意何等真誠,將王長子送往郢都為質,結果呢,你們楚國居然讓我大秦的王長子身死郢都!我大秦若是不借此教訓下貴國,臉面何存?威望何在?”

“哼!分明是你們秦國自己內亂,怨不得我們楚國!”一名大臣爭辯道。

“呵呵,楚國帶甲之兵數十萬,戰車千輛,戰馬萬匹,居然護不得一個人?我是該理解成貴國戰力不過如此還是保護不力呢?”嬴則嘲弄道。

“你!你……”楚國大臣竟是無言以對!承認自己保護不力那就是承認錯的是自己,承認自己戰力很弱,那就是羞辱自己是烏合之眾。

“呵呵”,蘇代這個時候出來打了圓場,輕輕說道:“嬴宗正說此次乃是為了秦、楚結盟而來,不過以代看來,誠意怕是不足啊!”

“哦?”嬴則笑了,“敢問客卿大人,誠意哪里不足?只要楚王點頭,我大秦愿意即刻送上巴郡三座城邑!待與韓、魏、齊斷交,與大秦結盟后,其余城邑一并交割,這樣還不夠誠意嗎?”

蘇代搖了搖頭,語出驚人道:“巴蜀兩郡已成飛地,如雞肋耳,秦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塊燙手山芋,貴國怕是早就沒有堅守的決心了。何況。如今秦國大敗,龜縮關中,我楚國何必為了一個巴蜀而得罪韓、魏、齊三國呢!”

頓了頓,蘇代頗意味深長地望了嬴則一眼,輕輕說道:“代聽說。如今巴蜀舊國的遺族在兩郡蠢蠢欲動,兩郡的秦師是自顧不暇,我楚國若想取之,易如反掌,又何必貴國的賜予呢!”

大殿騷動了,皆是幸災樂禍地打量著嬴則。又滿是敬佩地看著蘇代。蘇代是客卿,他代表楚國向秦國宣布,取巴蜀兩郡易如反掌,用不著秦國的施舍!想要以區區巴蜀兩郡將楚國拉到秦國的戰車上,沒門!

楚王聽了心里也很是解氣,秦國之前就數次仗著占據上游的巴蜀兩郡威脅楚國。楚國若是不臣服秦國,秦國大軍十日即可抵達郢都,滅其國,毀其宗廟。楚國在這等威脅下,不得不親秦!

嬴則皺了皺眉,這個動作一閃而過,卻被蘇代所察覺。蘇代暗自笑了。只要揭穿秦國的陰謀,憑借著自己現在的身份,讓楚國不倒向秦國并不難。

嬴則向楚王作了一揖,說道:“我大秦在巴蜀兩郡仍有十萬大軍,民十五萬戶!巴蜀遺族不過是跳梁小丑罷了,不足為慮!如今巴蜀雖已成飛地,但山高路險,攻之不易!哪怕山東六國以五倍之眾叩關而擊之,勝之不易也!關中亦是多山河之險,有三十萬之眾。取之不易!倒是楚國,雖有山河之險,但卻兵微將寡,臣以為,這是楚國的隱憂!王上當深思!”

笑了笑。嬴則繼續說道:“如今韓、魏、齊三國交好!若是韓國自南陽揮師南下,魏國自大梁出兵,齊國經略淮泗,楚國怕是難以抵擋吧!用不了兩個月,楚國就有大的危難!即使向燕、趙求援,兩國的援軍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臣實在為王上擔心!”

“天下的強國,除了秦、趙就是韓國。趙國偏遠,楚國無論是依附也好交惡也好,對楚國的影響都不會太大。臣觀韓國變法圖強,連取三川、南陽、漢中三郡之地,吞并天下之心,昭然若揭!王上若是依附韓國,待韓國取巴蜀兩郡之地,再合魏、齊之力南下伐楚,秦國即使有心想要援助楚國,也是力有不怠!何不趁韓國沒有吞并巴蜀,與我大秦交好,共抗韓國呢!這樣,楚國有了秦國這個強援,不用擔心韓國聯合魏、齊南下。秦國在南方有了楚國這個盟友,可以令韓國分心,無法西進!臣以為,再沒有比秦、楚結盟更好的策略了!”

楚王聽了有些意動,秦國的巴蜀和韓國的南陽距離郢都都十分近,換而言之,可以對楚國造成極大的威脅。但秦國畢竟只有十萬大軍,又屢屢被韓國重創!韓國卻是可以集結二三十萬的精銳一舉攻克郢都!兩相權衡,自然取幫助秦國!巴蜀若是為韓國所得,韓國就將全面包圍郢都!

客卿蘇代這個時候開口了,他也清楚,再不開口的話,楚王就要被嬴則說服了。畢竟秦國開出的條件是楚國垂涎已久的巴蜀兩郡之地,在絕對的利益面前,過去的羞辱變得不值一提!即使民間反對的聲音再高,楚王也不會在意!

“臣聽說,國家貧弱卻要頻繁地發動戰爭乃是自取滅亡之道!兵力不如對方強,就不要主動挑起爭端!糧草不如對方多,就不要同對方長期作戰!如今,韓、魏、齊三國兵多將廣,張平、張祿、魏無忌、田單之流為之謀,暴鳶、蒙驁、李牧、晉鄙率其兵,王上若是與齊斷交,無異于得罪三國乎!這是為楚國招致災禍的謀略啊!臣請王上三思!”

“秦國如今據有巴蜀之地,卻要主動獻出!楚國一旦接收,秦國十萬大軍何去何從?故道、斜褒道為韓國所有,十萬秦師進退不得,只能留在楚境!可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韓、魏、齊伐我楚國,我國勢必不能阻擋,十萬秦師順流而下,會為我楚國所用,盡心抵擋韓、魏、齊大軍乎?臣以為,到時真心抵擋敵軍的必定是我楚軍!若是秦軍趁我楚國損失慘重,鳩占鵲巢,占據南郡、黔南,與韓、魏、齊瓜分我大楚,我楚國就會陷入危難!請王上對此仔細考慮一下。”

“即使秦國真心幫助我們楚國,能動用的兵力也不過十萬大軍!韓、魏、齊卻是有百萬之眾,即使分出五十萬,也不是我們楚國可以抵擋的!到時,丟失的就不是兩三個郡的事情,為了巴蜀兩郡就將國家置于險境,臣竊以為不值也!”蘇代行了一個大禮,勸諫道。

大殿內安靜下來,旋即議論紛紛。剛才楚國不少大臣被嬴則勾勒出的畫面嚇到了,和保存國家社稷相比,與秦國結盟變得不是那么難接受!蘇代的言語則是直接點出了秦國背后的陰謀,秦國獻上巴蜀兩郡后,十萬秦師何去何從?秦國這是早就料到韓、魏、齊要攻打楚國了吧?

楚王則是猛然醒悟,自己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怎么忘了結盟的后果呢!秦國啊!秦國!果真沒有安什么好心!

這個時候,一直沒有出言的羋梁卻是開口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