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十一章 計襲安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計襲安陽

第十一章 計襲安陽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27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


目錄:

作者:

網站:

漢中郡,秦嶺。

此時的秦嶺還遠遠沒有得到后世那樣程度的開發,豺狼虎豹、蛇蝎毒蜂,遍地都是。在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看不到的。

畢竟,按照糧食產量來算,整個中原大地,足以養活上億的人口。但現在,整個華夏人口不過是兩千多萬而已!如果沒有戰亂,沒有連年的征伐,相信誰也不愿意躲進秦嶺這座隔絕人世的大山!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強大”不值一提!綿延無盡的秦嶺拒絕戰爭,拒絕人類的文明。先輩們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血淚,勉勉強強開鑿了子午棧道,開鑿了斜褒道,開鑿了故道,終于將漢中和關中聯系在了一起。

附近的獵戶每一次入山都是一次賭命,對于山神也是格外崇敬。他們知道自己的渺小所在,能夠在惡劣的、人跡罕至的秦嶺中討得衣食,他們很感恩。他們不會覺得自己征服了秦嶺,而是感謝秦嶺允許他們通過。

高大的喬木遮蔽了天空,遠處隱隱傳來虎嘯熊吼,潮濕的地面,腐爛的味道,也許除了偶爾經過的獵人,這里從無人類的造訪。但事情偏偏出了奇,一支數萬人的軍隊正在秦嶺深處游蕩、前些。

“去問問前面的老人家,離安陽還有多久!”一名年輕的將軍望著周圍沉默不語、默默前行的士兵,心里面嘆了口氣,說道。

將軍身邊的親衛一聽到命令,馬上加快了速度,往前面趕了過去!沒多久,一名歲數在五六十歲左右的獵戶被親衛帶了回來。老人家身著著豹皮做的衣裳,滿臉皆是歲月的刀痕,經過五六天的相處,他早無一開始戰戰兢兢的表現。微微拱了拱手,老人家說道:“將軍!明天中午我們就能到安陽了!”

年輕的將軍一陣興奮。有些驚訝地說道:“你確定?”

不能怪他,大軍已經在這種深山老林里走了六天了,任誰也覺得極其疲憊。明明從城固到安陽不過一百二十里的距離,大軍硬是在秦嶺里待了暗無天日的六天。如果不是之前受過的那些苦。如果不是嚴苛的軍紀,年輕的將軍甚至懷疑走到這里,大軍是不是就先跑了一大半!

這支大軍正是韓騰率領的四萬韓軍。自從五月三日,他繞過成固方面的秦軍,率軍一頭扎進荒無人煙的秦嶺,一項絕密的計劃就開始攪動了齒輪。

在這個年代,沒有指南者,沒有輿圖就敢帶著大軍不走官道、扎進深山老林的行為,無疑是找死的行為。尤其是在敵占區,尤其是秦嶺這樣沒有山道。全是茫茫的原始森林的地方。李牧當然不會犯傻,韓騰也不會糊涂,他們之所以敢定出這樣的計劃,也是有著完全的把握。

最開始的時候,李牧傾向于猛攻成固。在秦軍完全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一舉拿下南鄭,哪怕付出兩三萬人的傷亡,李牧也認了。只要南鄭拿下了,漢中的心就丟了。褒中和沔陽再如何死撐,也擋不住韓軍的攻勢。但南鄭這個固若金湯的城池,防守到底如何厲害。李牧心里沒底。如果戰局一旦陷入膠著,局勢就不是韓軍可以掌控的了。

對此,韓騰提出了一個大膽而瘋狂的計劃。那就是兵分兩路,一路繞過成固,走山路密林先克安陽,再打褒中。這個時候。另一路佯攻成固,吸引南鄭方面的秦軍!秦軍勢必會出動主力前往成固支援。然后韓軍最好的機會來了,拿下褒中后馬不停蹄,直奔南鄭,斷秦軍主力歸路!

這個計劃的難點有兩個。一個是如何克服大自然設置的重重障礙到達安陽,到達褒中,另一個是兩方如何通信。如果褒中打得早了,成固和南鄭一定會加強戒備,深入敵后的韓騰就會成為孤軍!如果褒中打得晚了,李牧這邊為了吸引秦軍主力,付出的傷亡肯定會加重加倍!

第一個問題還好解決,韓騰手下的斥候把成固的獵戶們擄走了幾個,以百金的厚利作為獎賞,讓他們帶路前去安陽!成固原本屬于庸國的地盤,后來屬于楚國,然后是秦國,這個地方的百姓歸屬感沒那么厲害!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冒險一次就能得到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知道路徑的人都動心了!韓騰挑選老成穩重的帶路,其他的幾個讓親衛們看管住,就匆匆上路了。

至于第二個問題,只能是一個大概的估計。獵戶們預計到達安陽需要七天左右的時間,從安陽到褒中的話可以走斜褒道,用時短一些,也需要五天左右。再加上路上可能的耽擱,韓騰和李牧約定,在五月十五號的時候,由李牧強攻成固,逼迫南鄭的秦軍回援。韓騰會在五月十七號的時候,一舉拿下褒中。如果秦軍不小心發現了李牧大軍的蹤跡,那只能是李牧帶兵和秦軍對峙,傷亡不過大一些而已。

(回到現實,繼續。)

獵戶打量了下頭頂上若隱若現的驕陽,肯定地說道:“將軍就放心吧!這條道老漢走了不下幾十次,錯不了,錯不了!”

韓騰這才抑制住內心的激動,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好!去前面好好帶路吧!等到了安陽,那一百金少不了你的。”

“哎!哎!”獵戶揉搓著雙手,顯然很是興奮,行了一禮,急匆匆地就往前頭奔去了!廢話,越早到安陽,自己拿到的錢就越快!當然是越快越好了!

很快,隊伍后面的獵戶也確認了安陽很快就會到達的消息。韓騰這才真的相信,用不了十二個時辰,自己這支“九死一生”的大軍就能重見天日,送安陽的守軍一份意想不到的大禮!

這一路上,為了隱藏蹤跡,韓騰決計是不敢埋鍋造飯的。一向渺無人煙的秦嶺深處若是出現了數千股炊煙,秦軍不懷疑才怪!一路上,凡是見到的獵戶、采藥人,全都隨軍擄走!這些都是為了隱藏自己的行蹤。哪怕拿下了安陽,這些人短時間內也不會得到自由!畢竟,韓騰可還要帶軍去偷襲褒中呢!這消息一旦泄漏,陪葬的很有可能就是數萬任勞任怨的韓軍!

為了輕車簡從。四萬韓軍攜帶著足夠半個月食用的干糧就這么出發了。沒有戰車,沒有重凱,沒有戰馬,完全硬生生靠著雙腿丈量著成固到安陽的距離!一路上。死于毒蛇的獠牙之下,死于失足墜下山崖,死于瘧疾,死于毒蟲叮咬,還有不可分辨的沼氣的韓軍,足足有三千人之多!但韓軍還是咬著牙挺過來了。韓軍從最初的四萬滿編軍團到現在,完全保持健康的不到三萬七千人!許多人因為長時間沒有大禮,早就失去了干練整潔的軍容,唯一不變的,是他們銳利有神的眼睛!

遠遠望去。你可能認為他們是一群逃荒的難民,或者一群打了敗仗的士兵!畢竟他們的衣衫已經沒那么齊整,(小兵甲這個時候跳出來,鄙視道:“哈!拜托!在深山老林里摸跌滾爬了六天,是個正常人都不可能讓衣物完好無損好不好!)但你若是因此輕視他們。你一定會追悔莫及!

就在五月八日,韓軍因為安陽在即而歡呼雀躍的時候,河東郡的砥柱山渡口(姑且認為有這個渡口吧,在現在的三門峽市以東。這個時代最出名的黃河渡口是風陵渡,真正的兵家必爭之地!),卻是另一番場景!

桓齮眼下只有一萬初頭的兵力,而對面的魏軍卻仍有三萬兩千多人。對秦軍最為不利的是,以往謹慎小心的魏軍這次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前所未有的勇敢起來!他們的戰力是不如秦軍,但發起瘋來的魏軍,堪堪用人命填平了這一差距!而且,隨著秦軍一次次地突圍失敗。他們的情緒不可避免的失落起來。

就在秦軍思考如何盡快渡河返回函谷關的時候,從大梁而來的魏國援軍也如期而至。郎中令衛慶攜五萬大軍,堵住了桓齮大軍最后的退路!

河水北岸,桓齮大營。

望著對岸密密麻麻的旌旗,整個桓齮答應一片愁容。沒有秦軍覺得他們還會有出路。對面就是三萬多魏軍,身后是滔滔不絕的河水(黃河的古代名字),更要命的是河水的對岸,足足五萬魏軍封死了他們冒險渡河的可能。秦軍現在很后悔,早知道就該趁著夜色逃開了,哪怕傷亡大一些也不要緊。

二五百主以上的軍官都被召集在秦軍的中軍帳里,望著眼前的桓齮,希望他拿個主意。現在到底是亡命北逃、西竄還是原地固守,一萬名秦軍的生死全在桓齮的一念之間。

桓齮沒有說話,他清楚,無論哪個選擇,自己這支大軍沒有多少人可以返回函谷關!自己敗了,對一個將軍來說,敗了就是敗了。但這不是技不如人,而是敵軍的數量實在太多,寡不敵眾!自己的三萬精銳戰到現在,只剩下一萬三千多人,其中三千多人被派到押送百姓、糧草到函谷關。但魏軍的傷亡更大,足足三萬五千名魏軍死在秦軍的手下,如果算上那些被自己劫掠到關中的百姓,魏國的損失更大!細算起來,魏國損失了應該有超過兩萬戶的百姓,也就是十多萬人!

沉默了許久,桓齮終于開了口,說道:“諸位,大軍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了,接下來該怎么辦!大家都說說!”

依照他們的地位,原本從沒有機會參加這么重要會議的二五百主們紛紛叫開了。他們拼殺在第一線,只知道以血還血,以牙還牙。陰謀詭計他們不會出,他們會的只是殺人,殺那些冒犯大秦聲威的人!

一名二五百主大大咧咧地說道:“將軍!這還用說!當然是殺過去啊!反正河對面的魏軍主力過不來,辛桓衍那個狗雜種派兵來攻,來一個我們殺一個,來一雙我們殺一雙!他們要是來上成千上萬人,我們就一起把他們給收拾了!”

“就是!我們老秦人沒一個孬種!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殺三個賺兩個!將軍!趁著河對面的魏狗沒過來,我們殺出去吧!”有人立刻附和道。

“不妥!不妥!將軍!我們還是固守待援!河對面的魏狗不好過河,正對面的魏狗拿我們沒辦法!我們磨死他們!”這是少數理智派的建議。

“我們的軍糧可不多了,只有一個月!對面的魏狗有三萬多呢,怎么都殺不光!我們還是往西面突圍吧!拿下一個縣城就地補給,從風陵渡那里回關中!”一些人還是堅持應當突圍。

“風陵渡那邊魏軍重兵把守!我們這點兵力怕是突不進去!不如我們還是進崤山吧!”有人對

“崤山?”有人立即反對道:“我們若是進山。怎么撈補給!讓我們吃野果子嗎?”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桓齮暗想,往西十數里就是崤山。以前自己還有希望和這三萬魏軍周旋,但現在河對岸的五萬魏軍虎視眈眈。若是雙方取得聯系。三萬魏軍強攻,五萬魏軍趁勢渡江,自己連半渡而擊的兵力都沒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手下這支大軍被圍殲!

雖然桓齮深信,依照李瑤的聰明,肯定可以判斷出自己這支大軍身陷險境,但他遲遲沒有來援,很有可能就是被敵軍牽制住了。說不定,現在咸陽震驚,大軍已經在來援的路上了。在援軍主力到來之前,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保存實力!逃入崤山這個主意確實不錯。這是眼下最有可能保存住主力的方法了。

二五百主們你爭我吵,不分上下,好一會才意識到主將桓齮一直沒有說話。想到嚴苛的軍紀,大家都不再言語了,靜等主將發話。

桓齮沉聲說道:“固守待援不可取。援軍未到,我等就會被兩面夾擊斷掉退路!誓死反撲也不可取,我等效忠王上,怎可輕易赴死。以本將看來,三五個魏軍才比得上我們大秦一名勇士!那些戰死的大秦勇士的仇,必須是我們來報!我們若是戰死了,我們的榮耀就丟光了!”

環視了下眾人。桓齮不容置疑地說道:“所以,本將決定,今夜就連夜突圍,暫且退入崤山,以觀時局!魏軍若是敢追,我們就給他們點教訓!魏軍若是撤離。我們就攪得河東雞犬不寧!違令者,殺無赦!”

“喏!”回答桓齮的是整齊的怒吼聲。

同一時刻,魏軍辛桓衍大營,則是洋溢著一股喜悅之情!每名魏軍都清楚,戰爭快要結束了。眼前這支越戰越勇的秦軍活不了多少天了。有三萬多魏軍圍困。這萬余名秦軍除非長了翅膀,否則怎么也逃不出去。原本魏軍還擔心秦軍趁著夜色的掩護渡河,但現在,河對面有更多的魏軍。英明的魏王派出了足足五萬大軍切斷了秦軍的歸路,這是天大的好消息。

不過,聰明的魏軍中高層軍官卻是知道,這場戰爭不會那么輕易結束!如果只是為了消滅這萬余秦軍,大梁派兩萬甚至一萬的兵力足矣!但現在,大梁來的援軍足有五萬!用八萬大軍來圍殺萬余名秦國殘軍?這樣的大手筆絕不會那么簡單!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們,所謀一定甚大!

“將軍!衛將軍遣使來信說他們明日會立刻渡河,河對岸方圓三十里皆在我方的掌控之中!還請將軍明天加強攻勢,加以掩護!”副將恭恭敬敬地說道。

辛桓衍點了點頭,說道:“告訴衛將軍!我明天在大營給他們擺酒慶功!”

“喏!”副將就欲下去傳令!

辛桓衍卻是拉住了副將,笑道:“這么急就走?告訴手下的士兵,當心秦軍晚上臨死反撲!本將可不希望,再發生一次吳縣的突圍!”

副將神色一凜,在吳縣的時候,魏軍就是因為中了桓齮的調虎離山之計,才放虎歸山,更是折損了萬余名魏軍!辛桓衍深以為平生奇恥大辱!別看主將平日里不說什么,但從對這支秦軍窮追不舍來看,主將是非要消滅對方不可!若是因為自己的大意再次讓他們跑了,副將肯定,不少人會倒大霉!

“喏!末將這就安排人去守夜!”說完,副將退了出去。

透過層層的大帳,辛桓衍仿佛看到了不遠處的秦軍!雖然對方看上去依然不可撼動,但辛桓衍卻知道,眼下的秦軍一定十分慌亂!當然,即使不慌亂也好,反正不影響一個結果那就是留下來給自己戰死的手下,殉葬!

“等著吧!我要看到你們絕望地死在我的面前!”辛桓衍暗暗發誓道。

夜,漸漸降臨了。可晚風卻越吹越急,一聲驚雷在天邊炸開,打破了夜的平靜!隨即天空開始不停地打著閃電,雷聲也由遠及近,越來越響!不時劃過的閃電映得大地忽明忽暗,所有的人都知道,夏日的暴雨馬上就要來臨了。戰馬的嘶叫聲,士卒的呼喊聲,渺小的人類哪怕聚集成了軍隊,在大自然面前也顯得不堪一擊。

就是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秦軍,突圍了!

求訂閱!求訂閱!我這是要被逼得反盜版的節奏哇!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