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一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典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典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03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螞蚱不吃魚

熱門推薦:

送走了孔老夫子,韓王然沒來得及歇息,就有謁者令通報潁川郡守荀況在外面求見。

“宣!”韓王然知道,荀況多半是要來和自己匯報工作的。

哪想到,荀況開口卻是先說起了孔老夫子的事情。“王上,孔先生沒有冒犯您吧”

眼見荀況一臉緊張的表情,韓王然不由一笑,說道:“寡人好歹也是尊師重道之人!孔先生德高望重,又何談冒犯呢!”

荀況這才長舒了口氣。韓王然隨即問道:“怎么荀愛卿一直就守在宮門”

荀況點了點頭,頗有些無奈地說道:“王上也知道,臣年輕時曾向孔先生求教過學問,執過弟子之禮。孔先生的性情,臣再清楚不過。背后議人雖是非君子所為,但孔先生確實有些食古不化。臣唯恐孔先生冒犯了王上,這才寸步不離地守在門外。”

韓王然聞言也是不由感慨,“克己復禮為仁,愛卿當得起這個仁字。說起來,你們師徒有些日子沒見了,方才孔老夫子出去,你怎么不隨行”

荀況卻是苦笑,解釋道:“王上可知,臣雖為儒家出身,但所學甚雜,法家、墨家、農家都有所涉獵。孔先生乃是正統儒家,對臣的有些主張很不認同。”

韓王然聽出了荀況言中的苦惱之意,安慰道:“時代在發展,照搬老一套的思想已經不實用了。寡人倒是覺得,荀愛卿的主張才是造福天下蒼生的主張,呵呵。”

荀況欠身行禮,內心的激動無以言表。對一個臣子來說,還有比自己的主張受到君王的賞識更重要的嗎!

韓王然親自扶起了荀況,說道:“寡人這次派人將孔老夫子從曲阜請來,乃是為了教化萬民。你們儒家不是講究民不教而戰,是謂棄之嗎兵事尚且如此,更遑論民事。這天下啊!不識字的人太多了。成年的也就罷了。那些孩子總有學習知識的權利吧!”

說起教化萬民,荀況的興致也起來了,“王上讓孔老夫子負責教化萬民,這個責任重大啊!”

韓王然一笑。心說責任不重大的話孔老夫子還不一定愿意接呢!

“不過”,荀況語氣一轉,說道:“教化萬民乃千秋大業,孔老夫子的人手不夠吧”

韓王然點了點頭,當即把自己的計劃一一道來。當荀況聽說韓王然打算在每個村落興建學堂的時候,荀況臉色更是驚訝。

“王上,三年的時間會不會太短了”

“會嗎”韓王然疑惑的問道。腦海的記憶告訴自己,后世可是村村有學堂啊!就連唐、宋這樣的朝代,學堂也是極多。

“如今我韓國有民三百萬,其中半數居于城外鄉村。按照一村三百戶來算。足足有一千個村落。每個村落配兩名先生的話,就需要兩千名先生!王上可知,孔子有弟子三千,這三千可不是人人都愿教化萬民。孔先生弟子更少,只有一百余人。這里面的缺口實在太大了些。”

韓王然聽后才發現自己想得太多了,不,是想得太少了才對!自己再如何鼓勵招賢館的人才,這巨大的缺口怎么也填不上。韓王馬上盤算了下手中可以調動的資源,五百,自己在不影響正常官員選拔的前提下,最多只能召集五百人。看樣子。只能是兩個村落設一個學堂了。

“這件事確實是寡人考慮不周了,好在寡人還沒有告令全國。荀愛卿,十年之內寡人想要村村設有學堂,應該可以做到吧”

荀況點了點頭,言道:“有個七八年足矣。不過,王上這幾年肯定會開疆擴土。到時新占領的土地能不能跟得上這個政策,還是難說。”

韓王然哈哈大笑,打趣道:“你就對寡人這么有信心寡人說不定與六國交好,不動刀兵呢!”

“如果真可以這樣,臣倒是希望自己多想了。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韓國地處四戰之地。就怕我們雖然想要和平,也求之不得啊!”

韓王然深以為然,轉而問道:“新法在潁川推行得如何了這幾日連續幾天的大雪,耽擱了不少時間吧”

“確實如王上所言,進度落下了不少。不過再過半月的功夫,積雪應該就會消融,倒是花費不了個把月的功夫,時間應該來得及!”

“這就好!上黨山地眾多,比不得你們潁川。只要你們可以完成,寡人的心也就可以放下了。”

荀況猶豫三番,還是出口問道:“明日的大禮王上真的要如此做嗎”

“怎么不可嗎”韓王然饒有興趣地問道。

荀況嘆了口氣,言道:“現在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或是齊國,全都在強調王權至上。王上如此禮賢下士,臣怕列國國君嗤笑啊!”

韓王然擺了擺手,回答地甚是巧妙,“孟子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寡人欲與卿大夫共治天下,把自己擺在那么高的位置,又有何用呢!”

荀況知道自己說服不了韓王然,再聊了一會陽翟的風土人情后,只能告辭而去。

韓王然想了想,對身邊的宦者令說道:“去把郎中令大人請來!”

“喏!”宦者令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不一會兒,蒙驁就走了進來,行禮道:“臣參見王上!”

韓王然滿意地點了點頭,問道:“蒙愛卿,明日就是新春大殿,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嗎”

“啟稟王上,一切準備就緒,只能明日吉時。”

“負責引導勛貴、大臣的賓客那邊一定不要出什么差錯!”

“王上放心,臣待會再去囑咐他們一番!”

次日,正月初六,照例是韓國一年一度的新春大典。說是大典,其實就是一場宴席。在宴席上,王上勉勵眾位臣子在過去一年的辛苦勞作,該賞的賞,該罰的罰,然后王上再提出一些來年的希望。最后就是君臣徑。

不過,今年韓國的新春大典比起往常有些不同。首先是韓王然透出口風,百官可攜帶女眷也就是正妻參加。聯想到韓王然前些日子加封百官的妻子為誥命夫人。群臣哪里不知道,韓王然是想提高婦女的待遇。或者說。想光明正大地帶王后姬淼赴宴。

按照往常的規矩,王后可參加也可不參加這場新春大典。不過,這次既然王上放出話來,眾大臣自然也是識趣地要帶來自己的正妻。這樣,家宴的氛圍更濃厚些。能和王后拉近感情自然也可和王上相處得更加融洽。

新鄭的貴婦們這段時間可是有得忙碌,因為部分儒家學者的反對,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反對女人出席這一場大典,貴婦們吹起了浩大的枕邊風,直令百官們苦不堪言。直到儒者們敗退,新鄭的風波才算平靜下來。

申時。韓王宮。

群臣們在殿外互相熱情地打著招呼,平空多了一倍的人,自是熱鬧非凡。一旁的郎衛則是有些提心吊膽地維持著秩序,在座的可都是權貴,出了一點亂子都有可能鬧得不可開交。好在群臣、貴婦們知道大典在即。能夠自我約束。

“丞相,你說今天這大殿怎么不開門呢按照往常的規矩,我們應該提前入殿等候王上。看這時辰也快到了啊!”一名官員向張平打聽道。

張平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安慰道:“周長史,過會你就知道了。王上這么做肯定是大有深意!”

周長史揣著糊涂,郁悶地點了點頭。什么時候丞相也變得諱莫如深了。

就在群臣等得有些著急的時候,宦者令響徹的聲音響起:“王上有旨。群臣進殿!”

進得大殿,群臣發現韓王然攜王后立于案幾旁,卻沒有落座。左右兩側各有十五個座位。群臣就欲行禮,卻被韓王然笑著擺手拒絕了。再看時,丞相張平、御史大夫‘張祿’,太尉暴鳶哪里有行禮的意思。群臣心中更是納悶。更納悶的是太常王方居然信步走到了韓王然身旁。韓王然略一點頭,太常上前一步,朗聲說道:“王上請丞相、長信侯入席!”

張平行了一禮,在郎衛的帶領下走到了自己的席位前坦然坐下。

太常王方面不改色,繼續言道:“王上請御史大夫、文興侯入席!”

范睢也是行了一禮。自有郎衛帶其到指定的位置上,接下來是太尉暴鳶。剩下的大臣們雖然震驚,但眼看三公都如此坦然,心里面既感到榮幸又感到激動。能讓君王請自己入席,這是多么大的榮幸啊!所有的貴婦們也覺得很有面子,甚至有邢惶誠恐。

接下來是九卿、四郡郡守、郡尉、四名子爵,所有秩比兩千石以上或者子爵爵位以上待遇的官員被韓王然一一請入席中。整個過程中,韓王然和王后都沒有一絲怨言。就在群臣以為席位多設置的時候,太常王方卻是再次朗聲說道:“王上請潁川學院院長孔尚入席。”“王上請潁川學院教授墨家魯勛,法家蘇悝,農家張坤,商家胡巖,縱橫家酈正入席。”

話音未落,韓王然居然帶著王后姬淼主動行了一禮,說道:“各位先生辛苦了!”

走在最前面的孔尚雖然心中有些不滿韓王然如此禮賢下士,但韓王然都已經這么尊崇自己一干文人士子了,不假以辭色地話實在說不過去。何況,文人好名,今天的新春大殿只要透露出一絲消息,天下勢必羨慕自己。因此,有些愛慕虛榮的孔老夫子氣宇軒昂地在郎衛的帶領下入席了。

在眾人就席之后,韓王然和王后才在郎官的指引下入席落座。韓王然環顧了下四周,沉穩干練地說道:“今日乃是一年一度的新春大典,在這里,寡人要感謝眾位愛卿在過去一年的嘔心瀝血,為國操勞。孟子曾經說過,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寡人可不希望眾愛卿把寡人視作國人,視作寇仇。”

眾人聽后不由哈哈一笑,韓王然說話卻是風趣了很多。

韓王然接著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韓國雖然比不得秦國、楚國,但終究是千里之國。這偌大的國土只靠寡人一個人是不夠的,這需要眾愛卿的一起努力!以后每年的新春大典,寡人都要在席位前恭候眾愛卿入席,以表寡人地感激之情。”

說到這里。韓王然向左手邊的孔老夫子方向望去,說道:“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諸位先生皆懷大才,不遠千里來我韓國。肯定是有著相同的目標。寡人不是那種聽不得建議的君王,諸位先生在潁川學院負有教化百姓,培養人才的使命,接觸黎民百姓的機會更多一些!寡人在這里要說一下,諸位若是聽說了民間疾苦,一定要告之寡人。這樣,寡人才能聽到下層庶民百姓的聲音,造福于百姓黎民。”

眾人點頭稱是,貴婦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見到韓王然,但聽韓王然如此體貼、不含威嚴的話語。心中卻是信服,跟韓王然的關系也覺得頓時近了很多。

“在過去的一年,眾愛卿幫助寡人收回了南陽、武關,得民十萬戶,我韓國國力大增。仲秋更是幫助寡人平定了勛貴之亂。維護了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此后,推新法,革舊制,寡人甚為欣喜。有爾等英才,寡人何愁國不安定,何愁他國進犯!”

“愿為王上效死!為韓國效死!”底下的大臣們紛紛獻言。

韓王然擺擺手,阻止了群臣繼續為自己歌功頌德。笑道:“我韓國雖然地處四戰之地,但卻是愛好和平。(秦昭王聽到這里,頓覺得心中拔涼拔涼)與趙國、魏國、燕國結盟后,聲威大振。然則剛不可持久,水滿則溢,如果諸位愛卿有哪個覺得眼下韓國既無內憂。又無外患,那寡人就要勸誡他辭官歸隱了!”

“哈哈哈!”眾人發出善意的笑容。

“居安思危,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的道理,寡人希望眾愛卿都能牢牢記在心里。”韓王然語氣再無玩笑之意。

“臣等銘記于心。”群臣們臉色也變得肅然。

韓王然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言道:“丞相。你乃百官之首,總結去年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張平站起來,沉穩地點了點頭,說道:“王上英明,親領大軍收復南陽全郡,此乃國之第一大幸也;其二,鏟除叛逆,消除不穩定份子,百姓人人拍手稱快,民信之也;其三,全力推行新法,如今三川、南陽兩郡已全部按照新法作業,眾人皆傳王上仁德。在潁川、上黨兩郡,新法推行也極其順利。為推新法,查處六百石官員以下者七十八人,六百石以上,一千石官員以下者二十一人,官員人人自省,風氣大為改觀。想必幾日,一應追繳的貪墨之財皆可以收繳國庫,以為國家用度。”

韓王然知道,丞相張平怎么也免不了夸贊自己,好在這個簡短的匯報將去年的大事敘述的足夠清楚,韓王然也就懶得再強行糾正了。這個引導工作,曠日持久啊!今天親自等候群臣入席就把群臣嚇了一跳,除了早有準備的張平、范睢、暴鳶,其他人都沒想到自己會獲此殊榮!

“關于今年的任務,寡人要在這里定一下!”韓王然緩緩說道。

群臣聽后就是一凜,總結去年規劃今年是韓王然新掀起來的作風,就連底下的郡守都要回新鄭述職,可見韓王然是真的想要把這個風吹起來。

“今年的頭一等大事是新法在潁川、上黨得到徹底的落實,在不影響春耕的前提下!”

眾人點頭,這是去年沒來得及完成的,應該。

“第二件事是編練新軍!提高戰斗力!”韓王然一副不容反對的面容。

群臣們卻是吃了一驚,好端端地怎么突然要訓練新軍呢!要知道,韓國如今可有兩支新軍了,一月羽林二曰虎賁。雖然加起來人數不多,可也有一萬六千人的規模了。況且,這個時代講求的是半耕辦農,哪有錢去養活這么多張觜。

“王上打算如何編練新軍呢”太尉暴鳶配合地問道。

“新軍自然是新裝備,新戰法!”韓王然回答地倒是簡潔明了。

“那征召的士兵呢,是否需要再訓練”少府陳穗則是關心起占據主力地位的‘老軍’如何訓練。畢竟,現如今各國流行的是半農半兵。

“寡人知道農耕誤不得,這樣子,常備的軍隊三日后開始更換著裝、軍備,將作少府那邊通知下要全力配合!至于征召的軍人,等過了農忙,也要換裝換戰法!時代在進步,再按照老戰法會害死許多人的。”

治粟內史劉光則是心中快速合計了一下,如今韓國職業化的軍人也就是常備軍隊不過才五萬人,這還要算上羽林、虎賁兩支新軍。將作少府那邊有備用的胡服三萬套,羽林、虎賁已經換裝了,這樣有個幾千的缺口,應該來得及。

“臣以為可行!”治粟內史劉光第一個同意。

“敢問王上,新式軍服可是趙國的那種胡服”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韓王然笑的很是燦爛,答道:“確實如此!”

下周要回公司開一周的中期會議,更新會不穩定,但還會咬牙堅持!依然一更五千字!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節請到神馬閱讀,地址:

()

(→)

是由本站會員手打,請書友們宣傳時別忘加上本站標識。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本站所有電子書均由會員上傳共享,公益免費提供觀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過系統信件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給予刪除。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