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一百四十章 宴會百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章 宴會百態

第一百四十章 宴會百態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13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


目錄:

作者:

網站:

求訂閱,送走了老板,舒了口氣。明天白天更新,不讓大家久等了。晚安!

在掀開箱子前,韓王深深地望了眼姬淼的侍女一眼,耐人尋味地問道:“公主方才真是這么說的?”

小荷直愣愣地點了點頭,心中疑惑道:“韓王難道又猜出來了?不!絕對不可能!他肯定是虛張聲勢,想通過觀察自己的反應來確定哪個箱子盛放了碎玉。對!一定是這樣的。”

下一刻,韓王直接繞過第一口箱子,徑自打開了第二口箱子結果是空箱子,燕王也隨之松了口氣。

韓王眉頭略展,又隨即打開了第三口、第四口,結果里面依舊是空無一物。眼看著還有一口,只要猜對了就能結韓、燕之好,燕王緊張地大氣都不敢喘。韓王卻是微笑從容地打開了第五口箱子依然是空無一物。

“恭喜王上!恭喜燕王!我韓、燕兩國可永結同心矣!”一直沒有出聲的御史大夫范睢激動地言道。

剛才真是步步驚險,不過也虧得韓王然才思敏捷,這炷香才燒了三分之二,算是圓滿完成了這次考驗。

燕王卻是頗為自得地望向小荷,說道:“韓王已經按照公主的要求,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三道考驗。公主不會再有異議了吧!”

小荷點了點頭,恭敬地說道:“奴婢恭喜王上,恭喜韓王。公主的婚期全賴王上所定。”

“好!好!好!”燕王連說了三個好。自己很快就會和趙國公主結婚,兩國關系在結盟的基礎上無疑更進了一步。現在又和韓國聯姻,燕國的外部形勢一片大好啊!

韓王赧然一笑,這個燕國公主實在有趣。怪不得后世韓愈曾云:“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蘇東坡亦曾贊嘆:“幽燕之地,自古號多豪杰,名于圖史者往往皆是。”韓王聽說,燕國公主曾偷跑出王宮,游遍中原,說起來倒有幾番《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風范。不過,自己可不能學張無忌。

小荷張嘴欲言,幾次三番被燕王打斷,只能耐著性子不肯離開。韓王也看出了小荷的焦慮。于是轉移話題道:“怎么?公主還有話要交代?”

小荷迫不及待地回道:“這倒沒有。只不過奴婢非常好奇,王上是怎么猜出來的呢?”

“是啊!寡人也很好奇,五個里面挑出一個,這實在太難了。”燕王感嘆道。

“是上天幫我選的。”韓王言不由衷地回道。

燕王點頭稱是,也只能這么解釋了。上天一定是想要撮合自己的妹妹和韓王,才讓韓王猜對。這說明什么?說明韓、燕兩國注定是盟友啊!

小荷卻不以為然,這個答案是怎么得出的自己雖然不知道,但公主那邊一定有答案。在這里追問下去也要不到答案,干脆去問公主好了。想到這里,侍女小荷告了聲退。走出房外。

燕國公主的閨房里,姬淼正在詳細問小荷事情的經過。好不容易把事情講完,小荷苦苦哀求道:“公主,你能不能讓奴婢先把這面具摘下啊?”

姬淼撲哧一笑,揶揄道:“怎么?我覺得我給你畫的妝很好看啊!你就不肯多戴一會嗎?”

“好看倒是好看。但總感覺不是自己,心里面怪怪的。”小荷如實說道。

“好了,好了。本公主給你卸下來就是。不給你這么化妝,萬一讓韓王認出你來怎么辦。”

“哪有呀!去年我們和韓王相逢不過一小會的功夫。在他的眼里,肯定只有我們美麗善良的公主殿下,我這個綠葉他瞧都不瞧,只顧看你這紅花了。公主放心就是。韓王絕對不會瞧出今天是我前去當監考官的。”小荷信誓旦旦地保證道。

姬淼羞紅了臉蛋,給小荷摘下了面具,故作沉穩地說道:“如此說來,韓王是真的文武雙全嘍?”

“那是自然。姑爺先是帶領四萬大軍大敗十五萬趙、魏聯軍,然后守住野王城,全殲了十萬秦軍。之后一路勢如破竹,收復三川郡。這些公主又不是不知道!后來我們走后,姑爺又是敗三萬秦軍于新城在先,偷襲南陽、武關在后。這都是赫赫戰功。沒有姑爺前,韓王有幾次打了勝仗。公主一數就知道。”

小荷又掰著手繼續說道:“再說文,今天這三道題姑爺是信手拈來啊!要不是我插科打諢地追問怎么計算的,姑爺還會更快。咦!等等!公主不對啊!前兩道題目姑爺怎么算出來的奴婢知道了,不過第三個題目太難了吧!”

姬淼嘆道:“第一道題也算是難的了。韓然畢竟是一國之君,又不是專攻此術的雜家。我原本以為,他若是機智些可用紙筆算之。第二道則是想考校他的耐心,只要夠仔細,不焦躁,總可以算出來。可是天意弄人啊!韓然居然另辟蹊徑,自稱一家。這更是不易了。若是沒有天賦,那肯定他平日里的努力,日積月累。無論何種,我都沒理由再拒絕。”

“第三題啊!公主。就算韓王按照你預料的方法答對了前兩題,不是還有第三題嘛。奴婢覺得第三題最難哎。”小荷著急地說道。

“哪有!第三題才是最簡單的,考校的就是他的勇氣。他若是猶豫不決,不肯去猜。那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不值得托付。你沒發現我說的話自相矛盾嗎?我告訴他,要他相信我不會讓他猜出哪個箱子放置了碎玉。他若是一一猜對了,錯的反而是我了。這就是一個悖論嘛。其實五個箱子都是空箱子。”姬淼語出驚人地說道。

“什么?空箱子?可我明明看到公主把碎玉放在了其中一個箱子啊!”侍女小荷不信地說道。

“你是說這個嗎?”姬淼拿出碎玉,問道。

“是這個。可……可這個公主不是已經……”

“傻瓜!我那是騙你的。生怕你露出馬腳,讓他看出其實五個箱子都是空的。”姬淼揭開了最后的謎底,一語中的。

“嗚嗚,公主你連我也瞞住了。”小荷做委屈狀。

“好啦!好啦!我這叫略施小計,誰讓你一時不察的。哈哈!不賴我,不賴我。”姬淼得意洋洋地說道。

一時之間,親若姐妹的兩人鬧騰了起來,整個閨房響徹起歡快的笑聲。上揚,上揚。

送走了燕王,御史大夫范睢長舒了一口氣,心有余悸地說道:“王上。剛才真是好險啊!”

韓王不以為然地說道:“不過就是些簡單題目罷了,有的考校人心,有的考校規律。像這樣的題目,寡人可是非常精通的。”

范睢也不知道真假,當下繞過了這一話題,說道:“王上,如今我們韓、燕、趙算是聯姻了,關系比魏國更進了一步。其他國家想要犯我韓國,勢必會好好掂量一下。外患已解,這內憂。王上可下定了決心?”

韓王長嘆了一口氣,說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留給我們韓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既然寡人已經知道其中的利弊,那就等王駕回到新鄭宣布變法吧!”

“王上英明,無論成敗。臣都將追隨王上。”范睢跪道。

“放心吧,文興侯!寡人是不會讓你像商君一樣,為變法獻身的。此次變法將是我勁韓爭霸天下的開端,寡人是絕對不會讓它失敗的。”

范睢跪謝不語,一時哽咽。

晚宴上,韓、趙、魏、燕四國國君觥籌交錯,言談甚歡。

趙王的身側是燕王。對面則是韓王、魏王。借著酒勁,趙王把酒言歡,仗劍而舞,引得陣陣贊嘆之聲。

落座后,趙王饒有興趣地打量了下燕王一眼,隨即露出滿意的笑容。說道:“今日有一大喜事,想必韓王、魏王也已經知道,那就是寡人不日即會將愛女嫁給燕王,以為王后,從此我三晉和燕國永結同好。共進退,豈不美哉妙哉!”

“當浮一大白!”跟趙王一樣喜好酒色的魏王接口道。

“當浮一大白!趙王,燕王,請!”“魏王!請!”韓王也是說道。

燕王一飲而盡,隨即說道:“趙王尚且不知,今日還有一件大喜事,當與趙王、魏王相賀。”

“肉食者鄙”的魏王不明其意,問道:“為何不與韓王相賀呢?”

趙王卻是擺了擺手,言道:“燕王是不是喝大了,居然漏算了韓王,當罰三杯,以儆效尤。”

燕王呵呵一笑,解釋道:“此事與韓王相關,寡人不敢托大,只能說與趙王、魏王賀。”

趙王、魏王聽后不語,莫非韓、燕兩國也聯姻了?

燕王的下句話證實了趙王、魏王的猜測,只聽燕王說道:“寡人的小妹已經二八年華,當嫁。前不久,小妹微服出宮,于中原一帶游歷遇險,恰被當初身為太子的韓王搭救。如今兩人重逢,當此良辰美景,寡人應下了這件婚事。一國公主配一國之主,豈不美哉!”

韓王也是站了出來,說道:“寡人當時也是白龍魚服,不曾表明身份。沒想到,天公作美,如今幸重逢于邯鄲,實乃天意!”

不久之前,侍女小荷拿著姬淼的玉佩求見了韓王然。當韓王然知道燕國公主就是當初在新鄭無意搭救的姬淼時,也不由得一陣唏噓。這可比后世瓊瑤劇還要狗血十分,都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哪想到生活就是一場電視劇啊!

趙王也不由得一陣欣喜,反正韓國和燕國聯姻對自己也沒有什么壞處。相反,燕國因為聯姻和趙國、韓國的關系反而密切了三分。

魏王卻是一種吃不到葡萄卻嘗到了葡萄酸的感覺。趙、魏、韓三國聯姻了,把自己這個正牌的三晉拋棄了。怪誰呢!自己的女兒不過七八歲,姐妹們則是嫁人的嫁人,老去的老去。自己的兒子也是年幼,娶妻為時尚早。自己又有了正妻,納趙、韓、燕的宗貴之女為妾吧,低了不合適,高了人家不愿意。難啊!

趙王卻是開玩笑說:“可惜啊,魏王!你的兒女們年齡尚小,不到婚嫁的年紀。等再過幾年,寡人再為你的兒女尋一樁好婚事如何?到時四國彼此聯姻,誰還敢犯我聯盟!”

魏王回道:“如此。多謝趙王美意了。來!趙王,韓王、魏王,為你們三國聯姻,共飲此杯!”

“請!”望著一飲而盡的魏王。韓、趙、燕三王也是拿起眼前的酒樽,一飲而盡。

“今天早些時候,寡人曾說秦國如今受制于韓、魏兩國,不得入我中原。秦國雖然大敗,但通過伐楚一役也可以看出,其戰斗力依然頗強,不可等閑視之。若是給其三五年的時間,秦國必定實力大增。寡人既然添為盟主,希望提幾點要求,如何?”說完。趙王望向了韓王、魏王兩人。

韓王知道正戲來了,略一打量神色不動的魏王,接口道:“趙王但說無妨!”

魏王也是開口道:“寡人愿洗耳恭聽!”

趙王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先從魏國說起吧!魏王,你在陜、焦、曲沃三地囤積了多少大軍?此三地扼守函谷。只要堵住了函谷關,秦軍主力休想輕易進入我中原腹地。”

魏王略一沉吟,這個問題趙國想要知道的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秘密,于是誠實說道:“足有三萬大軍。”

韓王、燕王點了點頭,大軍的數量足夠了。魏國敢于在三地囤積如此多的大軍,一方面是有背靠中條山的依仗,戰事不利可以退入山林。另一方面也說明魏國吸取了上次河東之危的教訓,以大軍堵住函谷關,讓秦軍難受之至。要知道,函谷關本來是屬于魏國的,這樣的排兵布陣無形中也說明魏國重奪函谷關的決心。

趙王聽后一喜,言道:“魏王這樣做是極其正確的。只要秦軍主力不敢東出函谷關。寡人就可以整頓大軍,將秦軍趕回西河之西。到時,魏國疆域就可恢復到百十年前。”

百十年前?魏王愣住了。百十年前,如今的太原、河西、上郡可都是魏國的啊!趙王的意思是將這三郡還給魏國?

“趙王的意思是?”雖然心里這么想,但魏王還是一臉謹慎地問道。

韓王、燕王也是同樣的心思。趙王開出的砝碼太大了吧!整整三郡的土地,遍觀魏國歷史,只有手下有吳起這等名將的魏文候才能做到。

趙王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寡人言而有信,只要魏王能使秦國三年不得出函谷關,寡人就派大軍幫助魏王你收復河西、太原、上郡三郡之地。不過,齊國若是作亂,寡人也希望魏王能鼎立協助寡人滅亡齊國。當然,只要韓王、燕王能不支援齊國,寡人也愿分城割地,感謝兩位。”

韓王、燕王四目交對,暗想趙王的打算。這就是趙國的決策了嗎?拉攏魏國斷絕秦軍進軍中原的道路,然后將河西、上郡、太原作為籌碼,換來大半個齊國土地。小半個齊國分給燕、韓兩國,防止楚國可能的騷擾。

魏王這時卻是先開口了,說道:“固所愿,寡人不敢辭而。”一句話表明了魏國的態度。

趙王滿意地笑了笑,望向身側的燕王、對面的韓王,問道:“何如?”

韓、燕兩王心有靈犀,回道:“單憑趙王吩咐。”

趙王哈哈一笑,說道:“接下來輪到韓國了。韓王,寡人在這里也有一個建議,不知你愿不愿意聽聽?”

韓王不知道趙王這次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小心翼翼地應付道:“只要于我韓國有利,寡人自當言聽計從。”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趙王毫不介意地一笑,說道:“寡人覺得這個建議對韓國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如今武關、南陽韓國手中。尤其是武關,大軍西行數百里即可抵達秦之藍田。若是急行軍的話,最多不過十數日,兵鋒可直指咸陽。”

韓王并不接話,心知趙王這番話只是鋪墊。果然,趙王接口說道:“寡人希望,若是秦軍東出西河或者魏國在函谷關抵擋不住,韓國可以大力支援,或者攻打關內或者支援函谷關,韓王可以二選一,也可并立而為。至于好處嘛,韓王若是有意于秦之漢中,或者楚之郢都,寡人全力支持。除了糧食,其他任你所取,如何?”

韓王心里面呵呵一笑,趙王如意算盤打得不錯。明顯著想要韓國當擋槍的肉墊,不過拒絕的話就會游離于聯盟之外了,使不得。心中略一計較,韓王有了決斷,當即說道:“如此,寡人覺得可行。只是韓國一向疲弱,趙王也是知道的。只希望趙王不要太高估了寡人的韓國,否則影響了趙王的計劃,寡人就慚愧了。”

趙王需要的就是韓王這個態度,既然韓、魏答應牽制住秦軍,那剩下的就是北方胡族的威脅了。想到這里,趙王說道:“我四國是一個大聯盟,寡人身為盟主,責任重大,自是不會讓各國吃虧。天下之所患,暴秦也!天下之所疲,暴秦也!韓王、魏王能如此忠心天下,實為百姓之所幸。兩位放心,若是一旦不支,我大趙一定第一時間援救。”

韓王、魏王點頭稱是。燕王這時涌起了一股復雜的心思,趙王已經決定幫助自己滅亡齊國,但自己能瓜分的齊國土地肯定不多了。不過,能報先祖之仇,也算值得了。

趙王這時開口了,言道:“方今中原,已為我四國天下,輕易拓展不得。寡人身為盟主,不愿列位各國自相殘殺。燕王,你的燕國地處東北一隅,不好開疆擴土。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胡族患我中國之地非一朝一夕,夏朝有之,商朝有之,周朝亦有之。燕王何不舉燕國之鐵騎,北伐胡族,一來開疆擴土,二來名垂青史。幾百年后,后人說起燕王,首先想到的就是征服北方遼闊草原的您啊!”

燕王卻沒有被趙王描繪出的盛世偉功所迷惑,只是言不由衷地說道:“趙王,寡人的燕國積弱,又是地廣人稀。吾聽聞,國雖大好戰必亡,馴化胡族也非旦夕之功。不過,趙王權且寬心,等燕國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一定會考慮北伐胡族,揚我等聲威于塞外。”

趙王贊許地點了點頭,燕王也不算是拒絕自己。自己以后北方的安全,多半靠燕國了。想到這里,達到目的的趙王起身站了起來,說道:“值此良辰美景,為趙、魏、韓、燕四國友誼十年、百年、千年、萬年不變,共飲此杯!”

韓王、魏王、燕王彼此對視一言,“言不由衷”地說道:“善!”

螞蚱不吃魚推薦閱讀:

()[]

[](→)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