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東變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東變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河東變局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13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


目錄:

作者:

網站:

求訂閱,求月票,嘿嘿。

戰勝了王翦大軍之后,晉鄙、暴鳶二人并不停留,直接領兵前去討伐鹽氏城。鹽氏城守將不過是一都尉,名陳忠,手下更只有三千人馬,其中一千人馬還剛剛被派去護送糧草。因此,陳忠手上實際上只有兩千人馬。

在濁澤燃起大火的時候,陳忠還心存僥幸,以為是治下的庶民不小心引發的。這個火勢之大,完全不是人力可以撲滅的,陳忠也就聽之任之。畢竟幾日前,王翦率軍剛從鹽氏城路過,前去抵御韓、魏大軍,不可能敗的如此之快。陳忠可惜了下那里的柴薪之后,就沒往大戰方面去想。

可一個時辰后,韓、魏大軍偏偏飄然而至,這讓秦軍猝不及防。一上來,韓、魏大軍就封鎖四門,猛攻不已。陳忠身為守將,完全沒有時間派人給遠在奇氏城的魏冉示警,只能兀自支撐,期冀有過往的斥候看到。

韓、魏聯軍既然出現在這里,那就說明王翦大軍已敗。不然,敵軍不可能不顧后方的威脅,攻打鹽氏城。意識到這一點的陳忠很清楚,自己怕是沒有什么援軍了。眼下的兩千守軍是自己唯一的力量,自己能做的,就是盡力拖住這支大軍,給魏丞相留下一定的反應時間,然后與城池共存亡。

陳忠的希望是美好的,只是,兵力上的巨大差距絕對不是斗志和勇氣可以彌補的。前段時間秦軍強攻鹽氏城,破壞了一大段城墻,因為財力的關系,如今只是稍加修補。這就成了鹽氏城城防的一個巨大漏洞,韓、魏聯軍趁機對這段城墻猛攻不止。很快。不堪重負的城墻轟然倒塌,完成了它最后的使命。

攻城戰很快就變成了巷戰,秦軍寸土必爭的信念值得稱贊。只是,在今夜,韓、魏聯軍絕對的實力再次戰勝了秦軍可怕的信念。一個時辰后,鹽氏城易主。

鹽氏城的百姓小心翼翼地透過門縫查看燃著大火的街道,滿地的死尸他們并不關心。誰勝誰敗他們并不關心,他們只關心今后是否會獲得平安,哪怕是一陣子的平安也好。亂世人命賤如狗,能活著就好。

晉鄙打量著鹽氏城,心里泛起一股奇怪的感覺。鹽氏城是重歸魏國了,自己也打出了一場勝仗,這都可喜可賀。自己本該高興才是,但為什么偏偏高興不起來。當今天下,你征我伐。戰亂不休,何時是個盡頭啊!今天魏國可以把秦國趕出河東,明天秦國照樣可以打回來,到最后,只剩下麻木的百姓冷漠地看著這一切。

“晉將軍!你在想什么呢?”暴鳶望著晉鄙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憤怒一會兒沮喪一會兒悲傷的神色,有些奇怪的問道。

“啊!沒什么!”晉鄙回過神來。口是心非地說道:“我在想,河東的百姓苦啊!這場戰事還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大軍的給養是個問題。”

暴鳶呵呵一笑。安慰道:“將軍多慮了,以本將來看,最多半個月,河東形勢必將重為我三晉掌握。王翦大軍這一敗,魏冉的后背就露了出來。今晚權且歇息一宿,等明日我們奔襲奇氏城,秦軍一定猝不及防,我們必定大獲全勝啊!”

通過審訊秦軍俘虜,聯軍得知了秦軍一個新的動向,那就是如今秦國與趙、魏大軍是在奇氏城對峙。這樣一來倒是省下了許多麻煩。

晉鄙點了點頭,卻是提醒道:“我軍勝算卻是極高的。不過也要當心咸陽的援軍包抄我們后路,不然我們又會和辛將軍一樣。被秦軍所圍啊!”

子時時分,奇氏城周邊一片寧靜祥和,除了秦、趙、魏大營里忽明忽暗的火把,周遭再無別的光線擾亂這黑夜。

秦軍中軍帳里,燈火通明。魏冉望著俯首在地一名“小卒”,憤怒地說不出話。好不容易將心中的那句“拉出去砍了”咽下,魏冉用極度冰冷的語氣吐出三個字,“為什么”。

了解魏冉的人都知道,魏冉這是真的動了殺意。“小卒”若是不說出個所以然,絕對會發現死了會比活著好。

“小卒”毅然抬起頭,用一種心灰意冷、哀莫大于心死的語氣說道:“末將王翦有負丞相信任,只求一死謝罪!”

魏冉氣急反笑,提高了聲調,咬牙切齒道:“好你個王翦!五天前我給你一萬五千大軍,現在你說只剩下兩千八百人。我倒是要問問你,你平日里不是自詡用兵謹慎嗎,怎么才擋了敵軍兩天就敗退回來了。說,你是怎么敗的!我不想這一萬兩千名將士死得不明不白,你必須給我一個交代!”

魏冉暴怒之下,直接不再以丞相自稱,而是用了一個“我”。

王翦聽后更加悲傷,這是自己第一次獨自領軍,就害得一萬多名忠勇的大秦士卒客死他鄉。突圍之后,王翦也想以死謝罪,但卻被副將楊端和攔下。楊端和告誡自己說,韓、魏大軍必定會在明日偷襲丞相側翼,必須有一個人前去通風報信,提醒丞相早做防范。

王翦已經心存死志,當即表示自己要親自去找魏冉謝罪。為了避免自己大敗的消息傳揚開來,導致秦軍軍心不穩,王翦特意換上了一件傳令兵的衣服,混入了秦營。

一見到魏冉,王翦就跪倒在地,說道:“末將無能,所率大軍中伏,十不存二,請丞相降罪。”于是才有了之前的一幕。

在聽到魏冉要求自己詳述過程后,王翦自認為乃是將死之人,也不隱瞞,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道來,包括他自己中途在遇到兩個理想的設伏點后,小心戒備,結果都是虛驚一場,繼而產生麻痹大意,最終上了敵軍的當。

說完這些后,王翦再次俯身在地,只求一死。魏冉雖然憤怒王翦導致自己優勢盡喪。但心中的殺意卻是降了下去。

說到底,王翦只是一名年輕的將軍,雖然有才華,但經驗卻不足。不過暴鳶、晉鄙也夠狡猾的,層層設計,為了加深王翦的誤解,不惜犧牲三千多大軍。換做自己,怕是也會上當。如果真要追究責任,自己用人不當是導致此次大敗的第一因素,自己其實應該放在要追究的第一位。

況且,失敗了就是失敗了。殺了王翦只會讓韓、魏看笑話,留下他就是留下了復仇的種子。想必等王翦成長起來,一定會戒驕戒躁,成為一代名將,他也會對自己感恩戴德。

一瞬間。魏冉的腦海里浮出了無數個念頭,最終決定,不殺王翦,因為這樣做的好處更大些。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就可以輕易放過王翦,說一千道一萬。他兵敗了,就要受罰,這是秦律規定的。誰也阻止不了。

想到這里,魏冉開口了,“王翦,楊端和何在?”楊端和身為王翦的副將,居然沒有一起來請罪,這讓魏冉很不滿意。

王翦不知其所以然,老實回答道:“楊副將本來是要親自謝罪、報信的,但末將阻止了他。此次戰敗,主要責任在我。況且如今軍心不穩,需要楊副將坐鎮軍中。楊副將說了。等丞相派人接管軍隊后,他就會親自前來拜見丞相,以死謝罪。我二人有負丞相信任。今生無以為報,但求來世做牛做馬報之。”

魏冉哭笑不得,也不好點破,只是問道:“現在三千殘軍在哪里?”

王翦指了指輿圖,回道:“鹽氏城西北三十里。”

魏冉點了點頭,王翦和楊端和不簡單啊!在兵敗后知道扼守大軍的退路,監視敵軍。而且兩人皆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實乃忠義之輩。他們兩人越是求死,自己越不能答應。這樣一來,他們欠下自己的情分越多,越會感恩戴德,為己所用。

心里雖是這么想的,魏冉嘴上卻不饒人,義正嚴詞地說道:“你二人喪師辱國,實乃我大秦的罪人。不過我大秦只有站著死的勇士,沒有跪著生的懦夫。你們以寡敵眾,敗也就敗了。為什么一心想著求死呢!死亡能洗刷你們的屈辱嗎?死亡能讓戰死的大秦勇士起死回生嗎?不能!你們以為可以一死了之嗎?敵人只會嘲笑你們的怯懦!”

王翦當時就急了,想要辯駁自己和楊端和并不是懦夫,而是以死明志。魏冉卻不給他開口的機會,他只是冷冷一笑,說道:“怎么?還不服氣?敗了就敗了,輸了就輸了,再打回來就是,贏回來就是。武安君一世英明,不照樣在伊闕打過敗仗嗎?在哪跌倒了就給我在哪爬起來,爬在地上哭哭啼啼的,那是婆娘才做的。王翦,你難道是沒有把的婆娘嗎?”

王翦被說的面赤耳紅,他知道丞相肯定不會殺自己了,但這個羞辱比殺了自己還難受。不過丞相說的確實對,自己一遇到挫折就尋死覓活的,實在不是一個大丈夫所為。想到這里,王翦抬起了頭,高昂地說道:“丞相,今日韓、魏賦予我的恥辱,他日我必百倍奉還!”

魏冉點了點頭,王翦的斗志算是被自己激發出來了,接下來就是處罰。

“王翦,你死罪雖然可免,但活罪不能饒。本將即刻奪取你的校尉之職,杖責二十大板,貶為我帳下一小卒。至于楊端和,和你待遇一樣,杖責二十大板,降為小卒。對此,你可服氣?”

“小人心服口服!”王翦隨即改了自己的稱謂。

“既然你心服了,本將就有一個任務要交給你。你即刻北上,帶領那三千殘軍向蒲陽求援,你和楊端和的那二十大板,回來后自去軍法處認領,聽明白沒有?”

“小人,遵命!”王翦感動的稀里嘩啦,魏冉明面上責罰了自己,實際對自己愛護有加。這怎能不讓王翦感動呢!

很快,王翦就回到了楊端和大軍駐守的山坡。楊端和望著毫發無損的王翦,心里暗自高興,看來,自己是賭對了。

這一夜,有喜有悲,河東的戰局,悄然有變。

螞蚱不吃魚推薦閱讀:

()[]

[](→)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