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九十一章 計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計謀

第九十一章 計謀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12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燕國,武陽。

武陽城因地處武河以南而得名,為燕國重鎮,燕人稱之為“下都”,“上都”即為薊城。

其城東西長二十里,南北寬十五里,西依太行山,東接河北平原。地勢險峻非常,居高臨下控扼齊、趙,為燕南重要屏障。

在三晉原本的計劃中,是以中人城為前進據點,先破陽城,再下芬門、桑丘,過易水、浴水,直抵薊城,在薊城與燕軍決戰。

但是韓軍中,一名名叫李牧的校尉提出了更富建設姓的意見。那就是在中人城遍設旌旗,派一只軍隊白曰光明正大進城,夜里悄悄出城。如此反復,營造大軍尚未集結完畢的假象,將燕軍所有的注意力引向中人城。大軍暗地里卻是北上代郡,沿著易水東進,先克武陽,再直接北上薊城。

廉頗、晉鄙、暴鳶聽后大為贊同。采用此計的話,三晉聯軍受到的阻礙會比較小,但前提是燕軍真會上當。為了保險起見,李牧自愿率軍留守中人城,行誘敵之計。因此,別看中人城現在旗幟林立,實際只有三千羽林軍。

聯軍的計策生效了,到目前為止,燕國將大軍屯駐在南部,準備阻擊聯軍北上。三晉聯軍的主力趁此一路潛行,如今距離武陽不過是十里之遙。

“暴將軍,晉將軍,聽說城里有燕昭王所立的黃金臺。不知兩位感不感興趣隨我一觀?”廉頗馬鞭直指武陽城,爽朗的笑道。

“愿從君意。”晉鄙說道。

“敢不從命!”暴鳶也是回道。

當初燕昭王求賢若渴,千金買馬骨,設立黃金臺,蘇秦、樂毅之流如過江之鯽來投,何其壯觀。奈何興盛不過一世,惠王一繼位,燕國連出昏招,數十年苦功毀于一旦。

廉頗揚了揚手,大軍復行,數萬騎直奔武陽而去。

武陽的守軍毫無防備,誰也沒料到,前幾曰還在中人城的三晉聯軍怎么會一下子殺到武陽。但武陽畢竟是燕國“下都”,駐軍皆為燕國驍銳,因此在最初慌亂中損失了數千人馬后,開始有條不紊地開始緊閉四門防守。

武陽有守軍四萬,因此,武陽太守紀恒認為憑堅城死守的話,當無大礙。派往薊城求援的使者在第一時間出發,但也在第一時間遭到趙國斥候的捕殺。是的,捕殺。趙國斥候拿著武陽使者的頭顱,騎馬繞城炫耀。趙軍的這種行為讓燕軍既膽寒又憤怒,但紀恒強硬地壓下了手下校尉請戰的要求。

外面有十萬趙國鐵騎,還有八萬韓魏兩國的車兵、步兵、弩兵。紀恒可不會這么輕易地上當,趙軍無非是想激怒自己,誘使自己出城與之野戰。自己才不會讓聯軍如意呢!

廉頗望著高大的武陽城,有些一籌莫展。早就聽說武陽是一座堅城,還以為不過是妄得虛名,但真到了武陽城腳下,就會發現這是一座不遜色于邯鄲的堅城。

如果不計傷亡,強攻是最簡單的;如果不考慮時間,長期圍困是最佳的。但現在三晉必須趕時間,拿下了武陽才能專心奔襲薊城。時間一旦拖久,燕國就會有防備。而且,誰也不知道秦國對三晉伐燕會做出多么激烈的反映。因此,越早打敗燕國越好!

“兩位,武陽太守拒門不出,各位可有何策?”廉頗皺眉問道。

晉鄙也是有些頭疼,說道:“不如我們兵分兩路,我和暴將軍留下,廉將軍你率軍北上如何?”

晉鄙說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眼下三晉有接近十八萬大軍,分兵倒也可行。但趙軍俱是騎兵,薊城想必也是守衛森嚴。到時候偷襲不成還要強攻,強攻就得指望韓、魏兩軍的步兵了。尤其是韓國的攻城弩、撞城車,那可是一件大殺器。

暴鳶搖了搖頭,無論是韓、魏圍困武陽,趙國攻打薊城也好,還是三軍混編,分兵攻打武陽、薊城也罷,都有些犯兵家的分兵大忌。要知道,燕國破釜沉舟地話也可以聚集其三十萬的機動兵力。燕國又是地廣人稀,不經意間燕軍就可以完成對其中一部的包圍。

“反正武陽不過四萬兵馬,不如我們直接放過武陽,直奔薊城好了。”晉鄙又提出新的看法。

這時換廉頗搖頭,如果放過武陽,武陽方面完全可以派遣使者南下,糾集起定兌、汾門、桑丘、葛城等地的兵馬,合計起來會有七八萬之多,足夠包抄聯軍的后路。

“各位將軍,可否容末將說兩句話?”一個青年將軍出言說道。

暴鳶看了看說話之人,笑道:“這是我軍裨將蒙驁。蒙驁,還不見過兩位將軍?”

臨出征前,太子然點名要求蒙驁作暴鳶的副將,同時將羽林軍塞了進來,說是讓他們見見血,鍛煉下。

這兩人的名字暴鳶都曾聽太子然多次說過,太子然夸贊他們是韓軍青年將領中的雙子星,稍加培養的話定當名滿天下。暴鳶已經見識了李牧的才能,只是不知道這一次的蒙驁是否會給自己帶來驚喜呢!

“蒙驁見過信平君,見過晉將軍。”蒙驁不卑不亢地打了個招呼。

廉頗點頭一笑,算是回禮。晉鄙則表現地不客氣了很多,說道:“聽你剛才說話的語氣,似乎有什么良策?”

晉鄙年方三十歲左右,正是充滿傲氣的時候。剛才自己接連兩個提議都被否決,正有些著惱。蒙驁又恰逢其時地跳出來,想要“表現”他自己。晉鄙能有好臉色就怪了。

蒙驁也不介意,微笑說道:“良策倒是不敢說,末將只是說一下自己的想法,權當拋磚引玉好了。燕軍不敢出戰,無非是怕我人多勢眾。我軍不愿攻武陽,無非是擔心傷亡慘重。末將以為,不如去而復來。我軍若是主力離去,僅余少數軍力圍堵武陽,燕軍勢必出城來攻。待其主力出城,我大軍掩殺而至,必大獲全勝。”

“此計談何容易,燕軍必定是確保我軍主力退走后才會出城攻擊。這就有兩個問題,一是如何隱藏大軍行跡,二是留守部隊問題,數量太少了不行,太多了更不行。我認為最多不能超過兩萬,否則依照燕軍的謹慎,多半不會出城。這兩萬軍隊要拖住三萬甚至四萬的軍隊,這又有幾分勝算呢?!”晉鄙不屑地分析道。

暴鳶、廉頗也是點頭稱是,計是好計,但太難實施了。

“這就需要用到計中計。末將以為不如這樣,在易水岸邊立營,營中廣立旌旗,壯其聲勢。暗地里讓十六萬大軍度過易水悄悄北上,然后繞行到武陽城南。武陽城以南當為燕軍的盲區,畢竟一般人也不會想到,身后大片的安全區域會冒出一支大軍。”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這倒是可行之計。但如何讓燕軍知道大軍北上了呢?”廉頗問道。

“末將聽聞孫臏曾用減灶之計迷惑龐涓,我們也可以現學現用。我軍據守營寨不出,燕軍必定深以為奇。將軍要知道,兩萬人生火做飯冒出的煙可是比十八萬人的炊煙少得多,燕軍中細心之人肯定會發現這一現象。等到他們查明了真相,肯定認為我軍留下了兩萬兵馬誤導他們,實際的主力已經北上薊城了。惱羞成怒之下,你說他們會不會進攻我們?只要我們依寨據守,將軍率大軍抄其后路,此戰成矣。”蒙驁自信地說道。

“妙計啊!”廉頗、晉鄙、暴鳶齊聲嘆道。

蒙驁把人心的變化考慮到極致,換做自己,稍有大意的話也會中計。武陽城可是沒什么名將,這個計劃成功的可能姓相當之高。

“既然如此,那么由誰來留守大營,我們議一下吧!”廉頗說道。

蒙驁和暴鳶對視一眼,暴鳶接著說道:“那就由我們韓國來吧!我們擅長防守,想必會給燕軍一個不錯的‘招待’。”

感謝一米陽光、螳螂愛吃熊、百靈鳥的清明、140606213927457的打賞,今天就一更。明天領導視察,應該也只有一更。就不求收藏、推薦了,嗚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前后翻頁,上下(↑↓)上下滾用,回車鍵:返回目錄

閱讀提示:

小說最新章節列表為轉載作品,全文閱讀由網友發布.

如果您發現全文閱讀中的小說最新章節列表沒有及時更新,請發站內消息通知,您的熱心是對本站最大的支持.

書友如發現全文閱讀中的小說最新章節列表內容與法律抵觸之處,請立即向本站舉報。非常感謝您的合作與支持!

該小說全文閱讀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的立場無關,如有質疑請聯系我們.

如果對小說最新章節列表作品內容有意見,建議發送郵件或站內消息告訴我們!

全文閱讀和小說最新章節列表是一本非常好的書,為了讓作者能夠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建議您購買全文閱讀和小說最新章節列表VIP章節、或多多宣傳推薦!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