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七十一章 新發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 新發明

第七十一章 新發明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12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如今已是四月的光景,正所謂“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桑蠶又插田”,整個華夏都在忙于春耕夏種,從最北的燕、趙到最南的楚國,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各國也迎來了難得的休戰期。

韓國地處北方,少有水田,自是沒有插秧的熱鬧。此時萬物復蘇,新鄭城外到處都是麥苗地,綠油油旺盛一片。那充滿生命力的新綠仿佛可以鉆進人的心里,瞬間暖遍全身。勤勞的農民早已在田間勞作,拔除雜草,動作細膩地像呵護自己的孩子。土地是最不會騙人的,你付出多大的辛勞,它就給你多大的回報。

城里也是愈發熱鬧,新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蠶的傳統。在這四月初頭的曰子,哪怕最調皮的孩童也乖巧地采摘最新鮮的桑葉喂食蠶寶寶。對辛苦勞作的大人來說,一年之計在于春,要忙于春耕。對孩童來說,今年的零花錢有多少,有沒有新衣服換,就全賴于這些蠶寶寶了。

將近午時的時候,一輛馬車自西方緩緩駛來。望著越來越近的城門,駕車的御者更是放緩了車速,準備排隊繳納城門稅入城。

“夫子,新鄭城到了。”位于車右的青年人恭敬地朝車輿說道。

“噢,是嗎?”一個中年人掀開帷幕,望了望熙熙攘攘的人群,笑道:“為師一不小心睡著了。終于到新鄭了啊!”

青年人畢竟年輕,一邊好奇地打量著周圍,一邊興奮地說道:“夫子,新鄭的繁華幾乎不遜于臨淄啊!”

中年人微微一笑,解釋道:“新鄭地處中原腹地,自是繁華的。不過較之臨淄還是有不足,若不是五國伐齊,臨淄遠勝新鄭多矣。”

“是嗎?”青年未見過五國亂齊前的臨淄,不由大是向往。但片刻之后,語氣一轉,擔心地問道:“夫子為什么一定要去齊來韓呢?如今齊國復國未久,正是用人之際,在那里不是有更好的發展嗎?”

中年人望著自己門下的第一個學生,心里嘆道如今齊王昏庸,寵信九個小人,連丞相田單都大受掣肘之患。自己雖被任命為學宮祭酒,更有上大夫的職位,但齊王只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擺設,根本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自己這才憤而去職。

如今中原局勢大變,國勢最衰的韓國居然混得風生水起,先挫趙、魏,然后與之聯合打敗秦國,三國收土千里。自己反正賦閑在家無所事事,正好帶著唯一的弟子周游列國,闡明自己的政治主張,說不定會有有識之君采納。而第一站自己就定在了韓國。

這些想法在電光之間閃現,中年人嘴上卻是諄諄教誨說:“齊國雖好,但卻沒有為師的道。古語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百里路。為師幼年自趙來齊,除了去過一次楚國就再無周游列國了。如今趁著賦閑,不如帶上你出門游歷天下,增長些見識再做打算。”

青年若有所思,安慰道:“夫子,韓國說不定有你的道啊!我們趕緊進城吧!”

中年人微微一笑,卻是沒有應聲。只是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默默回道:“大道難尋!怕是沒這么容易。但哪怕自己到了耄耋之年(八、九十歲的年紀)也未尋找到自己的道,自己也不會放棄對道的追求。”

中年人自是不知道,如果不是太子然這只蝴蝶掀起的小風鼓動了天下大勢,直到二十年后,他才有機會開始實踐自己的政治主張。但從他踏上新鄭土地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徹底改寫了。

太子然還不清楚自己生命里的另一個能臣已經出現,此刻他正在新鄭北郊的一個作坊里焦急地等待著。

在親歷了幾場戰爭后,太子然算是知道騎兵為何這么難以培養了。養一名騎兵所需的糧食足夠養五名步卒了,其中成本最大的還是馬匹。夏天還好些,馬匹可以自己吃點鮮草,馬夫只需要喂上幾斤雜糧。但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就需要全力喂養。非戰時,一匹戰馬每天都要吃十斤干草,外加五斤以上的雜糧。真要長途跋涉,遠襲千里,所花費的更是不可計數。

而且,這個時候是沒有馬鐙、馬鞍的。騎兵沖鋒時只能裸騎在馬背或者僅僅墊幾件破布、皮毛,用雙腿夾緊馬腹來保持平衡。騎術不精的士卒甚至要緊緊抓住馬鬢或者韁繩,否則很有可能掉落馬背。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條件下要培養一支能征善戰的騎軍是多么困難。

有感于此,太子然將腦海里馬鐙、馬鞍,馬蹄鐵的模樣畫了出來,交給工匠,讓他們按照圖上的樣子比照著打出來。三樣東西中,馬蹄鐵是最快做好的,畢竟最簡單。而馬鞍更只是用皮革包裹著木框,在請來一個最熟練的木匠后也很快搞定。眼下,太子然就在等工匠做好馬鐙。

太子然身旁立著的是新收的蒙驁、李牧兩將。兩人中蒙驁家境不錯,有騎馬的經驗,且騎術不錯。而李牧雖然接觸馬匹不過幾天,但因天資聰穎,騎起馬來也是有模有樣。今天一早,兩人就被太子然從軍營里拉壯丁出來。

回到新鄭后,太子然就忙于協助韓王任命新收失地的官員。在忙完這件事后,太子然發現國內軍隊老少不一、戰力堪憂,就奏請韓王立一新軍,號曰羽林軍,取“為國羽翼,如林之盛”之意。為騎兵營,人數三千,選賢良子弟為兵,主將為蒙驁,副將為李牧。

蒙驁、李牧兩人起初還以自己從軍時曰尚短,驟居高位,恐人不服為由,想推脫掉。但太子然“一意孤行”,以“有志不再年高,舉賢不必避親”反駁,表示蒙驁、李牧兩人皆是自己心腹之人。天下沒有生而知之者,太子然深信他們會成為威震天下的名將。如今自己就是給他們兩人一個機會,證明自己沒有看錯人。之所以招收新兵也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太子然讓他們兩人好好干,有問題可以隨時請教暴鳶。

兩人自是大為感激,頗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沖動。但當熱血過去,真正訓練起這三千新兵蛋子時,頗有些苦不堪言。無他,騎兵訓練實在太難了。每天都有幾個倒霉鬼因為不熟悉從馬上跌下來。正當蒙驁、李牧兩人苦思良策是時候,太子然將兩人神神秘秘拉到了工匠的作坊。

又等了一會,馬鐙終于打造好了。蒙驁、李牧一把把馬鐙搶了過來,用冷水給馬鐙降溫,然后套在馬的身上。在看到馬鞍、馬鐙圖紙的那一刻起,兩人就憑直覺看到里面巨大的好處,這對騎兵來說無異于一場偉大的革命,但具體還要親自試一下才可以。

兩人迫不及待地牽出戰馬,去作坊外跑了兩圈。結果自然不出所料,馬鐙、馬鞍的巨大實用姓一下子征服了蒙驁、李牧。加上馬蹄鐵,現在兩人深信憑借這三樣東西,自己可以很快就能將羽林軍培養成一支精銳騎兵。

“太子大才,臣等拜服。”兩人跳下戰馬,深深一揖。剛才的試騎,連李牧這個初學者都可以坐一些平常不敢做的危險動作,更何況蒙驁這個控馬高手。對蒙驁來說,有了馬鞍、馬鐙之后,在馬上簡直是如履平地。

“你們啊!就別夸我了!呵呵,有了這三樣東西,你們再練不出一支強軍,我可絕不輕饒。”太子然開起了玩笑。

“喏!”蒙驁、李牧對視一眼,鄭重說道。

“張主事。”太子然轉頭望向作坊的管理官吏。

“微臣在!”

“以后你這個作坊就專門制作馬鐙、馬鞍、馬蹄鐵吧!所有工匠待遇加倍,但切記要保密,最好將工匠的家屬也搬過來,專門劃一塊生活區,免得消息走漏。這件事抓緊去辦,越快越好,明白了嗎?”太子然叮囑道。

“喏!”作坊的主事當即告退而去。

“還有你們倆,安心在城外練兵。雖然馬鐙、馬鞍、馬蹄鐵都是小物件,一學就會,但能晚一點暴露就晚一點。過幾天我還會去軍營里看看,你們可別叫我失望哦。”

聽得太子然此話,蒙驁、李牧更是不敢怠慢,唯唯稱是。心里卻是發了狠,回去肯定好好艸練手底下的大頭兵。

(感謝百靈鳥的清明、天闕清風、1游戲人生的打賞,韓國接下來的發展肯定很難,內憂外患,沒有幾十年沒辦法統一天下。跪求點擊、收藏、訂閱,已經周四了,強推的成績有些慘不忍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前后翻頁,上下(↑↓)上下滾用,回車鍵:返回目錄

閱讀提示:

小說最新章節列表為轉載作品,全文閱讀由網友發布.

如果您發現全文閱讀中的小說最新章節列表沒有及時更新,請發站內消息通知,您的熱心是對本站最大的支持.

書友如發現全文閱讀中的小說最新章節列表內容與法律抵觸之處,請立即向本站舉報。非常感謝您的合作與支持!

該小說全文閱讀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的立場無關,如有質疑請聯系我們.

如果對小說最新章節列表作品內容有意見,建議發送郵件或站內消息告訴我們!

全文閱讀和小說最新章節列表是一本非常好的書,為了讓作者能夠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建議您購買全文閱讀和小說最新章節列表VIP章節、或多多宣傳推薦!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