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4章雙旦佳節
1374章雙旦佳節
類別:都市言情作者:壯鄉小仨書名:
1374章雙旦佳節
‘簫氏,甚至還有帶著濃濃倫敦口音的。
如今,‘銀杏新區’的所有學校,包括幼兒園都是實行雙語教學,一些語言天賦好的學生,往往可以獲得開小灶的機會,學習東瀛語、法語等等。
尤其是蕭風的幾個小孩都能夠熟練應用多國語言的消息傳出來之后,家長們對于孩子們學習外語的熱情迅速高漲,畢竟蕭風的偶像示范作用還是相當巨大的。
溝通交流上的順暢讓歐美游客感到異常親切,而在‘銀杏新區’隨處可見的各種西餐廳,更是讓這些歐美游客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雖說華夏美食博大精深,但是腸胃已經更習慣西式餐飲的歐美游客在嘗鮮之余,更希望能夠經常吃到更符合自己生活習慣的美食。
‘銀杏新區’琳瑯滿目的美食餐廳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這讓絕大部分來‘鏡湖景區’度假的海外游客不會感受到太多的不適應,這或許也是‘鏡湖景區’越來越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鏡湖集團’盛產牛排、鵝肝、松露、三文魚、法國蝸牛等等頂級西餐食材,這也使得轄區內的西餐廳數量不少,這些西餐廳中,除了少部分是華夏投資者開設之外,也有數量眾多的歐美頂級廚師開設的原汁原味的西餐廳。
對于這些頂級的西餐廚師們來說,能夠在‘銀杏新區’開設餐廳,使用新鮮程度最高的各種頂級食材,無疑是一種幸福!
就這樣,‘銀杏新區’成為了全球美食的匯聚之地,它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擴大‘鏡湖景區’的巨大影響力。
‘簫氏家族’制作化的不斷影響,大家都已經是習慣了。
在‘銀杏新區’就有一座氣勢恢宏的大教堂,信教的民眾以及那些在‘銀杏新區’定居的歐美人士,每個星期天都會在這里做禮拜,也是擁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除此之外,年輕人的歐美文化的了解以及商家的推波助瀾,使得每年的圣誕節都會成為一個全民狂歡的節日。
每年的圣誕節,除了各種購物打折活動之外,從大教堂到‘銀杏廣場’的這段路上,更是成為了年輕人狂歡的重要場合,上十萬人聚集在一起,那種感覺還是相當不錯的。
因為圣誕節之后幾天就是元旦,不少企事業、機關單位也是提前把迎接新年的紅燈籠、華夏結都掛了出來,整座城市已經沉浸在一種歡樂的氣氛之中。
為了迎接圣誕節的到來,蕭風也是和蕭濤、蕭大志幾個人一起,親自到農場的松露林之中,砍下了幾株松樹,扛回家里制作圣誕樹。
老宅這里自然要放一顆大的圣誕樹,此外‘鏡湖集團’總部也是不能少,至于小樓以及其他的地方,放一棵小的圣誕樹就可以了。
松樹扛回來之后,蕭風帶著孩子們親自布置彩燈、彩帶以及各種小禮包,里面都會放一些小禮物,為大家帶來一些驚喜。
前些年,蕭風一家都是在洛杉磯過圣誕節,那時候雖然蕭風忙著進行‘圣誕大戰’,但是‘夢幻莊園’的布置還是相當隆重,孩子們也已經習慣了圣誕節的氛圍。
今年留在‘銀杏村’過圣誕節,蕭風自然是要盡可能地營造出更濃的圣誕氣息,讓孩子們擁有一個難忘而美好的圣誕節。
甚至,蕭風已經計劃好了為孩子們帶來一個巨大的驚喜,平安夜那天晚上,就可見分曉。
圣誕節,元旦新年即將到來,整個‘銀杏新區’都沉浸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之中,但是‘銀杏新區’以及‘鏡湖集團’并不會忘記生活在轄區內的孤寡老人、軍屬烈屬等等,各種慰問活動不斷進行,這也是帝國優越制度的一種體現。
‘雙旦節’,‘銀杏新區’轄區內8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獲得6000rmb的慰問金,60歲以上的老人也能夠獲得3000rmb,至于軍烈屬還有鰥寡孤獨,也能夠獲得6000rmb,這對于這些老人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除此之外,‘銀杏學校’以及下屬的幼兒園,也是組織孩子們到這些老人的家里送溫暖,妮妮幾個小娃娃回到家里,也是繪聲繪色地給家人講述去福利院幫老人做事的場面。
在‘銀杏新區’,因為充裕的財政收入,已經做到了幼有所學、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這也使得新區的幸福指數已經躍居全國第一。
目前,‘銀杏新區’已經實現了全民免費醫療、免費教育以及全面養老的普及,這些政策在整個華夏帝國,也是走在了前列。每一個擁有‘銀杏新區’戶籍的居民,從出生之后就會享受遠比其他地區居民更好的各種福利待遇,無論是醫療資源、教育資源,都不會比一線城市差,更何況,‘銀杏新區’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更是給每個家庭帶來的豐厚的收入,讓他們能夠實現經濟自由,獲得更多的享受!
在眾多媒體和研究機構的調查之中,‘銀杏新區’的許多政策都擁有了理想社會的雛形,這樣一座城市,人們沒有理由不愛它。
雖說‘銀杏新區’剛剛成立10年,是一座年輕的移民城市,但是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新移民對于自己的第二故鄉,卻擁有了無可比擬的歸屬感和自豪感,‘銀杏人’正逐漸成為華夏國民向往的一種存在。
富足的生活讓‘銀杏新區’的居民對于各種節日都無比重視,‘雙旦節’作為僅次于春節的喜慶日子,正在全體居民的共同期盼之中,悄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