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卷北上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后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大家還在消化張坤從經濟上得出的推論,不想他肚子里的東西還沒有說完,他再次用語言刺激諸人的神經。“其實除了國內稅收、銷售國債,還有一個辦法也能募集一百億左右的軍費。”張坤神情自若的道,像在談一場生意,而不是尸山血海的戰爭。
“以去年的數據為例,全世界的石油產量為二十二億多桶,也即是三億一千多萬噸。其中美國一億八千五百萬噸、我們四千五百萬噸、蘇俄三千一百萬噸、委內瑞拉一千九百萬噸,這幾個是大頭;剩余的荷屬東印度八百萬噸、羅馬尼亞七百萬噸、墨西哥六百萬噸、波斯六百萬噸、伊拉克四百萬噸。再就是比如德國這種年產五十萬噸的小產區,可以忽略不計。[注164]
如果我們能登陸巴拿馬并封鎖大西洋,自然就能掌握兩億噸的石油供給。要是英國也對我宣戰,那么波斯和伊拉克的一千萬也在掌握,加上我們自己的四千五百萬,等于全世界八成以上的石油被我們控制。此時應該與蘇俄、羅馬尼亞一起抬高石油價格,美國每年出口石油一千多萬噸[注165],墨西哥和委內瑞拉的兩千多萬噸也是基本出口,如果石油每噸能抬高到四十塊,那便能額外收入十五億。”
張坤好不容易弄了個大手筆——控制全世界的石油,誰料搞了半天才弄到十五億,真是讓人泄氣。其實他也是臨時起意而已,他也才剛剛知道總參是想在兩大洋封鎖美利堅,所以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控制全世界的石油。僅僅算原油價格當然不高,要是出口的是成品油,那增收自然不會十五億。不過既然將增加一百億軍費的話喊出來了,那自然就不能落了面子,是以他再道:“石油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項。除了石油以外,北美的糧食、棉花、煙葉、肉類、糖也是大項。這其中之價值也不會少于十億。
最后一個就是上次歐洲大戰的老套路,控制世界航運了。”張坤終于找一個能站得住腳的東西,心下大慰。“全世界貿易額每年(出口)貨物大概在五百四十億華元[注166]。這些貿易雖不全在大西洋太平洋,但最少有七成貿易涉及到兩大洋。英國此時有遠洋商船一千七百七十萬噸、美國有一千一百五十萬噸,再下來就是我們和日本八百五十萬噸,德國四百二十萬噸、法國兩百九十萬噸、意大利三百三十萬噸、蘇俄一百三十萬噸[注167]。
如果英美遠洋商船退出航運,那上次大戰時運價高漲的情況將再現;而剛才廣壽說現在擔心的不是造船工人不夠。是造船工人太多、造船量太少。既然如此,那每年為何不多投入十億元、一年增造一千萬噸商船呢?這些船不但能商用,還能軍用。這投入的十億元,回報肯定要超過五十億。”
“增加一千萬噸商船就是增加七百萬噸鋼材。”聽聞張坤的主意,周思緒開始仔細思考,“還有一個就是增加一千萬噸商船肯定要增加石油消耗。不過如果這些船燒煤,那……”思考了一會,周思緒點頭道:“燒煤的話增產商船大致可行,鋼鐵那邊再次增加產能便是,就不知道有沒有那么多船員?”
“商船編隊航行。船員肯定不是問題,無非是進出港麻煩些。”陳廣壽答道,他轉而到提出另一個問題,“就是軍艦,每年建造三十艘航母、六十艘巡洋艦、一百二十艘驅逐艦,還有五十五個護航編隊以及一百艘潛艇……。增造的一千萬噸商船如果是自用,那就要增加一百個護航編隊:一百艘護航航母還有兩百艘護衛艦,這里就需增加十二萬人,主力艦隊加上補給基地、潛艇部隊每年也才二十二萬人。這么看,海軍軍官的數量是緊缺的。”他最后強調。
“就不能快速培養?”張坤追問道。他記得以前革命時有半年期的速成軍官。
“很難!”陳廣壽搖頭,“不過可以看看日本有沒有辦法,再就是我們的其他盟友,比如法國、阿根廷、智利等國有沒有人才。護航的事情可以交給他們。”他說罷又強調道:“現在人力資源方面,看最棘手的是兩種人:一是合格的海軍軍官,初略估計每年需要一萬七千多名海軍軍官,這個數字恐怕會不夠;二是海軍飛行員,這個問題不在數量,而在于飛行時間。海軍辦公室認為四百個飛行小時是最低上艦要求,但艦隊卻認為上艦最少需五百個小時……”
“你就不要把他們慣壞了!”楊銳忽然出聲。“現在老飛的飛行時間當然最少在七百個小時以上,有些甚至已經超過一千個小時,身體幾乎與等重黃金齊價。美國海軍對飛行員的要求僅僅是三百個小時,我們人數少,多一百個小時無可厚非,但要多兩百個小時實無必要。
上次歐戰的時候,飛行員五十個飛行小時即升空作戰,第一年損失百分之七十,剩余的那些第二年又損失百分之三十,再剩下的那些第三年再損失百分之二十。好了,剩下的全是王牌。我們規定四百小時已經比美國人多了一百小時,剩下的就讓戰場來決定把。”
楊銳說完飛行員,又建議道:“行健那邊既然把預算拉高了,那總后和總參就應該好好想想這些多出來的錢怎么花。是多造航母、還是多造潛艇,還是找一塊合適的地方登陸美國。這些都可以好好考慮。”
聽聞楊銳居然提登陸美國,即便王季同都有些驚訝的看著他,楊銳卻笑:“行健之前那番話對我觸動很深。既然我們與美國已經是旗鼓相當了,那還有什么好怕的?整個戰爭計劃應該全部改寫而不是簡單的修改。我也要好好想想,這場戰爭真打起來,我們的戰略目的是什么,僅僅是太平洋大家相安無事,顯然是不應該了。”
沒想到楊銳的意思是要改變戰爭的戰略目的,大家頓時面面相覷。可他卻旁若無人,只接著道:“以前我一直以為我們戰爭潛力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可現在幾乎是一比一,真是沒想到!真是沒想到啊!”他說罷拿著剛才做的記錄,看著周思緒道,“石油就先將就。但商船能燒煤就盡量燒煤,盡量節省油料;鋼鐵產量四千萬明顯不夠,最少要有六千萬噸,你回去馬上制定計劃,全力擴建鋼鐵廠;鋁的話……。在新計劃出來之前就先這么定吧。這個錳……,”他抬頭問道:“這個錳是干什么的?錳鋼嗎?九十萬噸要這么多?”
“先生,是高品質錳鐵,含錳鐵在百分之七十八到百分之八十二的錳礦石主要用于煉鋼時脫氧脫硫,缺少錳鐵那么鋼的品質難以保證。”周思緒說完又附帶道:“因為需求多,我們的錳礦砂有四分之一來自蘇俄,其余大部來自北庭和貴州。美國國內基本沒有高品質錳礦,日常需求主要是從印度、非洲巴西進口。”
楊銳掃了掃下面的那些東西,發現大部分中國都有,只是橡膠仍需進口。但己方開戰不久就能奪回西太平洋制海權,所以戰略物資實際上是不缺的。既然如此,他便開始細問美國人了,“美國還缺什么?日本人有一次跟我說他們缺的東西很多,所以強烈建議封鎖美國。”
“先生,美國缺的東西確實不少,但考慮道他能用遠程轟炸機運輸,因此一些萬噸以下的東西不必太過考慮。”周思緒道:“美國缺的東西……,首先一個就是鋁礬土,他現在的年產鋁還不到二十萬噸。雖然國內有很多鋁土礦,可一旦開戰要開采肯定來不及,所以進口是一定的。美國人的思路一般是不管國內國外,哪里便宜就用哪里。以全世界的產地看,荷屬圭亞那產量最高,他們進口鋁礬土一定會從這里進口。
除鋁以外,橡膠美國也是要完全進口的……”周思緒一說橡膠楊銳便打斷了:“橡膠不要考慮了,實在不行美國人可以用人造橡膠。”
“那接下來就是鉛,這還要看他和墨西哥的關系。墨西哥是產鉛大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是,但如果墨西哥會出口,再加上加拿大,鉛就基本不缺了;鉛下來就是鉻,南非、土耳其、羅得西亞(津巴布韋)三地產量占全世界的七成,對了,我國北庭西北部探明巨型鉻礦,據悉該區鉻儲量占全世界儲量四分之一。”周思緒驕傲了一下,而后道:“美國的鉻產量很小,只有一千余噸,加拿大的產量也只有一千噸,如果封鎖,鉻美國肯定要缺的。
再下來就是錫,上萬噸的產地除了玻利維亞和尼日利亞,基本在南洋一帶,主要是印尼、馬來亞、泰國,還有我們。去年十八萬噸的總產量中,這四地占了十三萬噸,玻利維亞去年兩萬五千噸、最高產量是四萬七千噸;尼日利亞也就一萬噸。
石棉加拿大占全世界產量三分之二,這個(美國)不缺;鎳因為有加拿大也不缺,但用作減摩軸承和彈頭的銻,美國去年產量只有六百八十五噸,戰時開采估計難到五千噸。加拿大聽說發現了銻礦,可又說儲量很少,戰時估計這點產量是不夠的,墨西哥去年倒有七千噸的銻產量,所以美國有沒有銻,還要看與墨西哥的關系。
鉬礦美國不缺,鎢礦美國前幾年發現幾個,但產量只有一千四百噸,戰時也許能到三四千噸,但肯定不夠;鈷主要用作刀具還有電機磁體,加拿大去年產量為四百零三噸,但據說礦源很快就會枯竭,現在主產區是比屬剛果、摩洛哥、被羅得西亞,。基本就這些了。”周思緒總結道,“剩余云母、石墨之類,要想封鎖我們只能看緊產地,不讓這些東西流入美國或者英國手中,只是要做到這一點比較難。”
“鈾礦也要看緊!”楊銳在記事本上寫上錳、鋁、鉛(墨西哥)、鉻、錫、銻(墨西哥)、鎢、鈷,忽然想起了鈾礦,歷史上美國人就是用非洲的高品質鈾礦制造的原子彈。
“這個…學生明白。”周思緒遲鈍一下才道,他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混元彈到底是什么,知道這是鈾礦石做的,不是什么硨磲石。短短的沉默間,想到什么的周思緒忽然全身一震,他臉漲紅。撫掌道:“多出來的軍費我想……”他凝噎了一下,道:“應該用來買遠程轟炸機!”
楊銳正在點煙,根本沒看到他的興奮的模樣,只有些奇怪道:“為什么不是航母?”
“先生。如果我們有遠程轟炸機,那美國就會缺油!”周思緒聲音有些大,諸人都看著他。他卻快速在紙上畫了一張美國地圖——很簡陋,四四方方不說誰也不知道是美國地圖。地圖靠近東北角的地方,他畫了一個橫跨幾個州的大圈;又在地圖中下偏右的位置。其實應該是墨西哥灣,沿著海灣畫了一個香蕉形狀的圖形,香蕉的左上,又以四十五度線為中軸,再畫一根更肥些的香蕉,而后兩根香蕉——這個時候圖案已經像一只展開翅膀的蝴蝶了,兩個翅膀間又點上了幾點;接著在整張地圖第四象限靠近原點的地圖點了幾塊,最后就是地圖的左下邊緣,看樣子是加利福尼亞,又圈了幾塊地方。
地圖畫的慘不忍睹。幾近幼兒園涂鴉,大家看著都笑。周思緒不要意思道,“這就別笑了,我這個計劃極為重要!”他這么說大家更笑,待一會才安靜下來。
輕咳一聲,周思緒指著地圖道:“這其實是美國的油田分布圖。這里……”他指著地圖東北角,“是美國最早的產油區,比如賓夕法尼亞州、伊利諾伊州、密西根州。因為開采的早,東部的油田大部分已經枯竭。現在美國的主要產油州在這里,”他指著那只蝴蝶。“墨西哥灣沿岸,還有德克薩斯和俄克拉荷馬州,另外就是加利福尼亞靠近海岸的地方。
至于中部,”他指著第四象限。“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蒙大拿州的產量是五個產油區中最少的,我記得的數據是懷俄明州兩千一百四十一萬七千桶、科羅拉多州一百三十九萬一千桶、蒙大拿州五百六十九萬一千桶,”周思緒終于展現自己能耐——對數字的天生敏感和超人的記憶力,“而東北部,印第安納州是最少的,只有一百四十四萬三千桶、俄亥俄三百一十五萬六千桶、西佛吉尼亞州三百五十八萬桶、密西根州兩千兩百七十九萬九千桶、伊利諾伊州最多。九千一百三十萬零三千桶、肯塔基州五百五十八萬一千桶、賓夕法尼亞州一千七百三十三萬桶七千桶、紐約州五百九十六萬一千桶[注168]。
東北地區石油產區總產量為一億五千…一百……一十……五萬九千桶,加上中西部三個州,共計一億七千……九百六十五萬八千桶,也就是兩千五百六十六萬五千四百二十八噸!!”
周思緒念著的數字牽動著大家的心,待他算出是兩千五百多萬噸時,楊銳只覺得腦子忽然‘嗡’了一下——美國人的命門終于找到了!
“轟炸它!說服墨西哥政府,鵬式從墨西哥起飛,可以覆蓋美國最重要三個產油區!”周思緒很是激動,不過一會他又語無倫次的否定,“不!不!只要封鎖墨西哥灣就行,對。這里一億兩千多萬噸石油九成五要靠油船運至東海岸各州煉制。東海岸是老產地,煉油廠非常密集,美國有一千一多萬噸商船卻要靠外國船進行對外貿易,就是因為這些商船有不少是油輪,它們就是造來運油的,所以才會遠洋商船噸位不夠!”
并不在意周思緒的激動,楊銳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美國的戰略儲備石油有多少?”
“戰略儲備?!”周思緒傻了一下,而后重重搖頭,“先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您想那么周到,美國人根本就沒有戰略儲備這種東西!!它們最多只有臨時儲備、還有就是軍事儲備,除了各個軍港的油庫,海軍還在加利福尼亞有一個埃爾克山油田,可那根本不是戰略儲備,美國根本就沒有戰略儲備石油!”
“那加拿大呢?產量多少?”楊銳忽略周思緒的馬屁,又追問加拿大石油產量。
“加拿大?有,但很少,”周思緒細想道,“只有十九萬噸。”
“那東北部和中西部戰時石油能增產多少?”楊銳此時不再激動,他感覺事情沒那么簡單。美國哪里都有油田。而且石油工人、采油設施、采油技術、勘探隊伍都是現成的。如果他是羅斯福,油田被炸肯定會勒令全國停止對汽車供油,以此節省出軍用油料,另外將加緊勘探、并增產老油田。二戰蘇聯靠著一千多噸石油都挺過來了。美國人沒道理過不來。
唯一的可能就是石油匱乏將使美國難以支撐一支大艦隊——一個航母作戰編隊(6艘航母)一個月就要二十萬噸油,一年是兩百四十萬噸。十個作戰編隊就是兩千四百萬噸(60艘),二十個就是四千八百萬噸(120艘)。空軍要用油,生產也要用油,私人更要用油。從每年消耗一億七五百千萬石油忽然降到二千五百多萬噸,短時間內肯定是難以適應。即便壓縮消費量、勘探新油田、增產老油田,美國也不可能維持一支規模大于中日的海軍。
“這好像沒什么好考慮的了,”想到這里楊銳決斷道,“額外增加的一百億軍費應該全部投入到空軍,以建立起一支戰略轟炸機部隊。另外鋁的產量還要增加,對空火箭、噴氣式飛機的研發也要加快;情報局也要整理收集臨近墨西哥油田的資料。”
“早就交給總參了。”張實微笑的著答了一句,“甚至還有飛行上拍攝的影像資料。油田其實很好炸,德克薩斯州東部、也就是五年前發現的那個大油田,一天就能產九十萬桶。只要炸掉這個,德克薩斯州的產量馬上下來。”
“很好!”楊銳想了想再問,“墨西哥政府如何,好打交道嗎?”
“墨西哥政局有些亂。”張實想了一下道,“現任總統卡德納斯老成干練,去年就把送他上臺、妄圖控制他的前總統卡列斯等人用飛機送到了美國。如果我們許諾幫墨西哥收回他在美墨戰爭時失去的領土,同時卡德納斯又了解到了我們的實力,肯定會對美宣戰。他對美國從來就沒有好感,現在就在計劃將外資、也就是英美資本控股的墨西哥石油公司國有化。
還有一個情況是,墨西哥雖然左翼盛行。但他和蘇俄沒有多大的聯系,反倒是對托洛茨基歡迎之至,現在托洛茨基就在墨西哥。對,先生。卡德納斯據說…還很崇敬先生……”
“咳咳……”楊銳正在喝茶,忽然聽說一個墨西哥人崇敬自己,一下子沒忍住嗆了一口。他咳了好幾下才在笑聲中道:“什么跟什么。這個卡德納斯肯定是個精明卻又有分寸的人,這種人不會放過機會,但也不會輕信機會。好也好,不好也不好。”他說完又問:“墨西哥軍隊戰斗力如何?有多少人?”
見楊銳問道墨西哥軍隊。張實大幅度搖頭,“基本不用指望,墨西哥生產總值最多九億比索,也就是九億華元不到,比朝鮮還不如,根本就沒錢養軍隊。想來我們借墨西哥轟炸美國之事不能外傳,一旦美國得知,他們很可能會帶著前總統卡列斯打回來。”
“這件事情你提交個詳細計劃吧。”說到這里楊銳又頓了頓,道:“美國打過來也不是不好,如果卡德納斯確實想依靠我們拿回以前的失地,那只要他人活著,一切都好辦。就怕他死了,然后下任總統一個勁親美,那就沒辦法了。”
轟炸與墨西哥息息相關,見墨西哥情況如此復雜,周思緒問道:“先生,那我這邊轟炸機……”
“鵬式最遠能飛多遠?”楊銳忽然問。他感覺自己的轟炸的腿似乎短了些,可現在要再研發新轟炸機,時間上又已經來不及了。
“如果換發發動機,輕載的話轟炸半徑有兩千兩百公里。”周思緒答道。
“去找一張地圖。”楊銳轉頭吩咐一直再做會議記錄的陸眉,待地圖找來細細量過,他將手拍在古巴的位置,道:“就這樣定吧,實在不行從這里起飛。”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贊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贊賞票,最后沖一把!(未完待續。)
PS:注164:《新編世界含油氣盆地圖集(下冊)》為主。
注165:《美國之重工業》熊式輝主編1946,P84
注166:1838年數據,考慮到中國因素,不做更改。《復旦國際關系評論第十四輯國際秩序與國際秩序觀》.p26
注167:中日原本為450萬噸,增加至850萬噸/。《1939年3月的世界》,P550
注168:《美國之重工業》商務印書館1946版,P81.原書為1939年產量,數字比1936年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