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蓮仙緣錄第一百六十八章 琴音絕唱,有朋遠方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墨蓮仙緣錄 >>墨蓮仙緣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八章 琴音絕唱,有朋遠方來

第一百六十八章 琴音絕唱,有朋遠方來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07日  作者:孤木乏年  分類: 都市 | 鄉土 | 孤木乏年 | 墨蓮仙緣錄 

現在的古井村可算是今非昔比,再也不是過去那個偏僻而貧困的小山村了。

自從墨非搬來之后,由于修煉之故,無意中產生的諸般變化,都令這個隱藏在大青山腳之下的小村子變得格外與眾不同。

盡管是暮秋時節,卻沒有引起草木的枯落和凋零,整個青山腳下,仍然是一片郁郁蔥蔥。

正是一天之中鳥雀歸巢的時候,整個古井村都被一片金黃色的落日余暉所籠罩。

日落西山紅霞飛,滿天的火燒云映得半邊的天際紅彤彤的,古井村似乎都被鑲上了一層亮眼的金邊。

夕陽之下,那一株株高峭勁拔的大樹顯得越發的凝萃。一只只小鳥啼叫著,從四處飛回,站在樹枝上,呼朋引伴,嘰嘰喳喳的叫聲,在綠葉間傾瀉而出,似乎正在彼此分享著這一天之中的見聞。

村口處那株老槐樹,似乎更加粗壯了一些,繁茂的枝葉遮天蔽日,團團如華蓋。

用過晚飯的趙五爺、王三炮老爺子,像往常一樣,聚在老槐樹下,談天說地,快樂而悠然。

偶爾有一兩個游人,在山村小徑上漫步而過,在被古井村與別處迥然不同的景致吸引的同時,也沉浸在這山村所特有的恬淡和靜謐之中。

大青山腳下,一處花木環繞的小院兒中,傳來一陣悠揚古琴之聲,如山澗泉鳴,似環佩鈴響。空靈之音,令人憶起那山谷的幽蘭;高古之聲,仿佛御風在那彩云之際。

琴音之中,傳達出一種淡泊、寧靜、自然之真意,令聽聞者心平氣和,忘記塵俗,沉浸在這琴聲所勾勒出來的蒹葭動人的美感之中。

一曲之后,院中響起數聲擊掌之音。

滿頭白發,面色紅潤的周老大笑道:“墨小子,你這古琴彈得可真不錯,即便是我這樣不懂音律的人,都被吸引了,似乎心境都平和了幾分。”

周老坐在葡萄架下的石凳上。小巧的紅泥炭爐放在石桌中間。陶罐中的山泉水滾滾沸騰,**白色的水氣在小院兒中飄散。

周老爺子手中拿著茶壺,動作不疾不徐,緩緩有秩,轉折間,仿若太極抱圓,水流在茶杯之中震響,鏗鏘跳躍,將茶水沖得如同戰鼓擊節,風骨凌冽。

這老爺子一聲戎馬,性情剛烈赤誠,便是這茶道之上,也仿佛戰場廝殺,令人憑空生出一分肅蕭雄壯之意。

院中窗前那幾叢嫩竹之下的長條桌案之上,擺放著一張古琴,造型渾厚,琴首微圓。古琴前面擺放著一座小巧的香爐,裊裊的香煙從爐中升起,配合著古拙的琴音,更添了幾分悠然愜意。

一曲之后,墨非站起身來,行至葡萄架下得石桌旁,笑道:“周老過獎了,不過是調劑心情,乃小道爾。”

“小墨,你就不要謙虛了。適才我在山腳處,便聽到院中琴聲不絕,如高山流水,似珠落玉盤,實乃天籟之音。這般精湛琴技,當真是不多見哩!”

伴著話聲,院門吱呀一響,被人從外推開,幾個年邁老者邁步走了進來,說話的正是為首之人。

墨非抬頭一看,都是老熟人,來者正是墨非在京華城中參加醫學交流會時結識的中醫老專家們。

贊揚墨非琴藝的,正是華夏中醫界的泰山北斗,張仲景張老爺子。后面跟著的還有晉省的名家李可李老爺子等人。

墨非在交流會上嶄露頭角,講述了道醫一脈的不傳之秘,會后,這些老爺子便坐不住了。對于這些以醫學為生命的老人來說,還有什么比提升自身醫術來的重要呢。

以張仲景為首的幾位老中醫一商量,干脆,咱們結伴去古井村吧。

古井村的名聲,幾位老爺子也是聽說過,近半年來,屢屢有神異出現,幾人心中也是好奇的緊。

小墨這般奇人都隱居在那哪里,定然是山水靈秀之地,既賞了景,又能于醫術上有所進益,其樂而不為。就這樣,幾位老爺子便結伴而來了。

到這一看,果然名不虛傳,便如這傍晚時分,晚霞、村舍、炊煙、綠蔭中露出一角琉璃瓦的小廟,晚歸的鳥雀,村口兒處慢慢悠悠的老黃牛,還有那些在村中四處奔跑的小娃子,美好得好像是一幅畫。幾人一來,就被深深吸引了。

飯后散步,行至山腳下,便聽到一陣清澈的琴音,從小院兒中傳來,諸人欣喜,知道是墨非回來了,這才推門而入。

“張老所言不假。這等琴音實是妙絕。

古詩云:清泠由木性,恬淡隨人心。心積和平氣,木應正始音。小友琴聲清正、淡雅,平和、自然,可見心性之淡泊無拘。

正所謂‘倚琴看鶴舞,搖扇引桐香,這等閑適之趣,便是老朽也羨慕得緊哩。”

說話之人正是陸修元陸老先生。

墨非與這位老先生也有過兩面之緣。第一次是古井村陸老贈字,第二次便是在京華大學書畫展上,沒想到這位老爺子也和張仲景幾人一起趕來古井村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墨蓮仙緣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