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牌農女第328章 明槍暗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亦函>> 皇牌農女 >>皇牌農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8章 明槍暗箭

第328章 明槍暗箭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11日  作者:亦函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亦函 | 皇牌農女 


據聞穆皇后只比鳳帝小兩歲,今年已經六十了,然而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

又彎又長的眉毛,眉尾微微上翹,溫婉之中不乏剛毅;圓圓的杏眼,笑起來眼角堆起細小的皺紋,平添了幾分謙遜與和善;臉頰清瘦,皮膚白皙,腰肢纖細,絲毫沒有發福的跡象。

一身大紅金絲宮裝,頭戴三嘴鳳釵,耳朵上綴著一雙鏤金包珠的耳環,恰到好處地烘托出一國之母雍容高貴的氣度。

只看一眼,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象她青春年少時該是怎樣的風華絕代。

鳳帝那樣一個放蕩不羈、任性妄為的人,倒是正正經經地娶了個端莊正派的媳婦。

與穆皇后的內斂大氣相比,梁太后就顯得鋒芒畢露、咄咄逼人了。

這老太太七十多歲的年紀,一頭濃密的銀絲,眉毛也已經花白了。身穿一件暗紫色的萬字紋宮裝,脖子上掛著一串長長的檀香佛珠。似乎沒有休息好,臉色灰敗,眼皮紅腫。

兩片幾乎沒有血色的薄唇緊緊地抿著,嘴角下垂,透著一股子狠勁兒。目光陰沉,凌厲盯著葉知秋,其中的厭惡不言自明。

葉知秋知道梁太后和宣寶錦情同祖孫,素來親近,所以從來沒有期待梁太后對自己有什么好印象。只是剛剛進門,這老太太就如此露骨地表現出不喜,著實讓她有些始料不及。

穆皇后似乎對梁太后的態度渾然不覺,細細打量著葉知秋,笑得愈發慈祥可親,“人長得標致,又是一臉福相,難怪連咱們那個眼光高得不得了的雪親王都動心了。”

葉知秋剛要謙虛兩句,就聽旁邊傳來一個尖刻的聲音,“長得漂亮有什么用?這女人啊,最重要的是品性,是內在。

想當年我們入宮那會兒,哪一個不是經過層層選拔,層層考驗的?可不像現在,有幾分姿色,就能隨隨便便邁進皇家的門。

唉,也不能怪咱們皇家的門檻低,誰讓蘭妃妹妹福薄命短,早早地就去了呢?若她還活著,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兒子被美色迷昏了頭,把魚眼珠子當珍珠捧在手心里?”

“寧妃姐姐,你說這話可真是傷人心啊。”一個柔柔細細的聲音接起話茬,“我雖然不是雪親王的親娘,可一直待他和十一一般無二,不曾有過半分偏向。

皇子的婚事向來都是由太后娘娘、皇上和皇后娘娘做主,我一個只知道謹守本分的深宮婦人,就是想替他操持婚事也沒那個能力不是?

我知道姐姐是通過正兒八經的選秀入宮的,看不上我們這些‘私選’入宮的。()不過姐姐,咱們都是皇上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何苦在小輩跟前落自己人的臉面?”

“蕓妃姐姐說得極是。”另一個清脆的聲音插進來,聽著比前兩個要年輕許多,“寧妃姐姐,太后娘娘還在上頭坐著呢,你就不要倚老賣老了。”

接連被兩個人擠兌,寧妃動了怒氣,聲音又添了兩份尖利,“僖嬪妹妹還是先管好自己吧,不要以為整天跟在人家身后溜須拍馬,人家就會把你當心腹。”

她這話說得隱晦,不過除了莎娜,在場的人都聽明白了。

僖嬪親生兒子十九皇子尚未成年,又體弱多病,無法跟那些如狼似虎的皇兄相提并論,沒有一絲一毫爭奪皇位的希望。

僖嬪為了給兒子找一座靠山,一直在后宮之中左搖右擺。之前與二皇子一系走得很近,二皇子入獄之后,便又站在了十一皇子這邊,極力討好蕓妃。

京中的形勢葉知秋聽鳳康詳細說過,因此不難聽懂這些人話中隱藏的玄機。

在她印象之中,蕓妃應該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女人。現在看來,那位絕不是個軟弱好欺的主兒。也是,在后宮盤踞多年,豈能沒有點手段?

正想著,就聽梁太后冷喝一聲,“夠了,都給哀家住嘴。”

屋子里瞬間安靜了,幾位劍拔弩張的嬪妃收聲低頭,不敢再作言語,氣氛變得僵滯起來。

穆皇后習慣性地站出來圓場,對葉知秋和莎娜笑道:“兩位姑娘嚇到了吧?宮中日子無聊,各位妹妹湊在一處就愛爭長論短打嘴仗,一忽兒爭得面紅耳赤,一忽兒又好得跟一個人似的。

你們別見怪,也不要往心里去!”

“知秋明白。”葉知秋微笑地回話,“一家人哪有不吵鬧的?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嘛。”

“可不就是這么個理兒嗎?”穆皇后自欺欺人地遮掩過去,便轉而詢問葉知秋和莎娜今年幾歲了,家里都有什么人,都做些什么。

待兩人一一回答了,笑著轉向梁太后,“母后,我瞧這孩子舉止大方,進退得體,絲毫不似傳聞之中的農戶女子那般粗鄙、不懂規矩,倒像是悉心養在深閨的女兒,您看呢?”

這幾日,梁太后正在為梁國舅私征賦稅的事情煩惱,聽聞京府已經開始著手取證了,心里火急火燎的,找鳳帝談了兩次,并沒有從他口中探到“寬大處理”之類的口風。

梁國舅被軟禁在府里,外面的人進不去,里面的人出不來,想問問情況都不行。老太后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總覺得她那老弟弟要出大事。

事情還沒有定論,而且是她那老弟弟有錯在先,她不能怨怪鳳帝不講情面,便將滿腔的憂慮化作怒氣,記在了葉知秋的頭上。

如果不是這村姑一心攀龍附鳳,搭上九皇子,皇帝就不會出巡到清陽府去,就不會碰見農戶攔駕告御狀,也就不會責令京府知府詳加調查了。

今天這老太太憋足了勁兒想要挑錯抓短,好借著由頭教訓教訓這不知天高地厚的丫頭。可她沒有料到的是,一個農家女居然有著不輸大家閨秀的神采和氣度。

一言一行都謹守規矩,從進門到現在,該看的看,不該看的連眼角都不曾多捎一下,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一個字也不多說,挑不出一丁點兒的錯處。

本來就窩火,聽穆皇后不住地夸贊,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乜斜了眼睛瞟著葉知秋,“識字嗎?”

“回太后娘娘,識得一些。”葉知秋恭敬地答道。

梁太后冷哼一聲,“女孩兒家又不用參加科考,識那么多字做什么?看得懂《女戒》、《女訓》就罷了。就是因為識字太多了,有些女人的心才變大了,忘了自己的本分。”

這話不好接茬,接了就等于承認自己是那個心大忘本的,滿屋子的女人都低頭不語,葉知秋更是識趣地閉緊了嘴巴。

莎娜聽得一頭霧水,目光在葉知秋、穆皇后和梁太后臉上來回打轉。

“你都會做什么?”梁太后接著問道。

“回太后娘娘,民女會種地。”葉知秋老老實實地答。

她不會吟詩作對,彈琴下棋也一竅不通,唯一還算精的就是作畫。不過她的畫在這些人眼中恐怕都是上不得臺面的東西,還是不要拿出來自取其辱好。

但凡可以現場演示的,都會不得。農女當然會種地,她們總不會讓她在這里種給她們看吧?

梁太后聽了這個答案,眼底閃過一抹怒意。坐在下首的鳳玥生怕葉知秋吃虧,忙接話道:“皇祖母,您不是喜歡侍弄花草嗎?知秋可是這方面的行家,待會兒叫她過去給您瞧瞧,說不定能幫您鼓搗出什么新花樣來呢。”

“七公主,瞧你這話說的。”寧妃不甘寂寞,又一次搶過話頭,“太后娘娘侍弄花草幾十年了,說是花草的老祖宗也不為過,難道還不如一個小丫頭?

再說了,太后娘娘那兒的花草哪一樣不珍貴,都是她老人家像孩子一樣辛苦養大的寶貝。這要是不小心磕了碰了弄壞了,不是往太后娘娘心尖上扎針嗎?”

葉知秋知道這位寧妃娘娘是四皇子的生母,也是聞夫人的姑家表姐。按理來說,她跟這位娘娘之間沒什么利益沖突,她不明白這人為何處處針對她。

雖然她不想惹事,可也不愿被人當作軟柿子捏來捏去,于是眼睛看著梁太后,微笑地道:“民女也聽說太后娘娘喜愛花草,這次過來特地帶了些稀奇的花種。

有幾樣是我們那里的花農培育出來的,都是尋常的品種,經過嫁接改良,有的能開出特殊顏色的花,有的一株上面能開出幾個顏色的花。

還有幾樣是民女的一位番商朋友從番國倒騰過來的,咱們華楚國沒有,名字很好聽。

其中一種名字是康乃馨,花色多樣,鮮艷美麗,氣味芬芳,寓意健康和美好的祝愿。番邦有一個節日叫作母親節,每到這一天,子女都會采摘一束康乃馨,獻給自己的母親表示感謝。

還有一種名字是薰衣草,是一種天然的香料,味道清香肅爽。晾干之后可以拿來填裝香包、枕頭,制成香精、香皂,還可以入茶,有美容抑菌的效用。”

這個時代應該還沒有母親節,葉知秋這么說不過是為了添個彩頭,讓老太后心里喜歡罷了,反正這些人也不會特地跑到番邦去查證。

說話的工夫,兩名宮女捧著錦盒來到近前。她接過其中一個,交給梁太后的貼身宮女。宮女仔細檢查了錦盒,見沒有問題,方才打開來,捧著呈到梁太后面前。

梁太后聽說是華楚國沒有的稀奇話中,早已心癢難耐,顧不上找葉知秋的麻煩,打眼往盒子里看去,只見里面整整齊齊地擺著十幾個形狀奇特、晶瑩透明的小瓶子……

緊張時放松自己,煩惱時安慰自己,開心時別忘了祝福自己!

無彈窗,我們的地址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

節請返回,支持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上一章  |  皇牌農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