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牌農女第258章 三連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亦函>> 皇牌農女 >>皇牌農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8章 三連璧

第258章 三連璧


更新時間:2014年10月04日  作者:亦函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亦函 | 皇牌農女 
正文

毗茲國民風奔放,沒有中原這么多束縛和規矩。肯伯特做了多年游商,形形色色的人接觸多了,根本沒有男女大防的觀念。拉著葉知秋跑出門,覺察到從四面八方投過來的異樣目光,才意識到自己冒犯了人家姑娘,趕忙松手。

“葉小姐,很抱歉,我失禮了。”他施了一個不甚標準的揖禮。

葉知秋并不在意,“沒關系,可是你要帶我去哪兒啊?”

“你很快就知道了。”肯伯特賣了個關子,引著她回到耿老漢家,從自己借住的房間里取出一個很大的羊皮口袋,“咚”地一聲放在她面前的地上,笑著做了一個“請看”的手勢。

葉知秋拉開拴住袋口的麻繩,撐開一看,只見里面裝了半袋子葡萄干。無論大小、形狀和色澤,都屬上品。她大喜過望,急忙問道:“這東西你是從哪兒弄來的?”

自從來到這邊,她就沒有見過葡萄。她跟許多人打聽過,都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只有元媽說好像在宮里見過一回,是屬國進貢來的,沒有確切的名字,跟其它外來水果統稱為“貢果”。

據她所熟知的歷史記載,葡萄很早就從番域傳過來了。在這個與唐宋仿佛的年代,即便沒有普遍種植,也不至于無人知曉。不過這里終究不是唐宋,有些事情偏離她的常識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既然元媽見過,就表明這種水果在某個地域存在著。因此鳳康奉命出使之前,她讓沈長浩給他帶回去的圖樣之中就有葡萄。

剛才她只是本著有棗沒棗打一竿子的態度,隨口一問,沒想到居然真給問著了。

肯伯特比比劃劃地跟她說了半天,才把這葡萄干的來歷說明白了。

這次來中原的路上,他穿越沙漠的時候,因為躲避沙暴偏離了商道。無意之間發現了一個很大綠洲,那里有很多人居住,以耕種為主,農作物和瓜果的種類都是他以前沒有見過的,葡萄就是其中之一。

當地人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儲存起來,既是食物又是調料。做飯炒菜都放上一些,出外干活兒也要隨身帶一包,餓了累了就吃上一把,用來補充糖分和能量。

他深受啟發,便用粗銀器皿跟他們換來十袋葡萄干,當作備用干糧。路上吃掉了九袋,作為禮物給耿家的孩子分了半袋,還剩半袋。

他見葉知秋喜歡,便大方地道:“葉小姐,送給你。”

“謝謝。”葉知秋不客氣地收下了,又跟他打聽,“肯伯特,你還能找到那個綠洲嗎?”

“當然能。”肯伯特很驕傲地答道,“我頭腦是很好的,走過一次,永遠都忘不了。”

葉知秋沉吟了一下,抬眼看著他,“肯伯特,我想跟你做一筆大買賣,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

“什么樣的大買賣?”肯伯特眉飛色舞,顯然很有興趣。

這筆買賣的大致方向是定了,可具體事項還沒想好,葉知秋一時之間跟他說不清楚,于是邀請他去家里做客,以便進一步商榷。

肯伯特聽耿老漢描述過山坳的情形,也很想去農場見識一番,爽快地答應下來。

葉知秋通過耿家介紹,從耿家村請來兩個車夫,連同耿老漢和兩個兒子、以及巡護隊的小伙子,帶上肯伯特和五車貨物,浩浩蕩蕩地回到山坳,安置在鳳康的宅子里。

晚上親自下廚,做了一桌豐盛的菜肴,由龔陽和杜師傅師徒三人作陪,請肯伯特和耿家三父子大吃了一頓。

雇工們聽說她帶回來一個番商,都跑來瞧新鮮。成家人來人往,大人笑孩子吵,一直鬧騰到二更天才罷休。

肯伯特對農場里的一切都感覺好奇,起初幾天四處游逛。不是跟雇工們一起打理菜棚,就是去鴨舍撿拾鴨蛋鵝蛋,要么去作坊看人防線織毯,要么去學堂跟孩子們一起練拳。

后來看到杜師傅師徒做的鏡子,對制作玻璃著了迷,整天跟他們泡在一起。他見識廣博,往往不經意的一句話,就能讓匠人們受益良多,因此師徒三人都很喜歡他。

他為人開朗熱情,男女老少通吃,沒多久就交了一大把朋友。他很喜歡吃葫蘆做的的東西,就學著戲文里的樣子,焚香跪拜,強拉著葫蘆跟他做了把兄弟。

葉知秋進城拜托婁掌柜,將肯伯特那五車貨物轉手賣了出去。從清陽府回來,見葫蘆怏怏不樂地坐在后花園,便問道:“葫蘆,你怎么了?”

葫蘆看了她一眼,悶悶地道:“肯大哥說要跟我一塊兒死。”

“一塊兒死?!”葉知秋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他說的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吧?”

“對,就是那句話。”葫蘆忙點頭,“他年紀那么大,都快趕上我爹了,到時候肯定是他先死。我要跟他同年同月同日死,不得少活十幾年吶?”

葉知秋憋不住樂了,“這事兒你不會糾結好幾天了吧?”

葫蘆被她笑紅了臉,“我就是想不明白,當兄弟就當兄弟唄,干啥非得一塊兒死啊?”

“那就是一套說辭,你鉆什么牛角尖啊?”葉知秋笑著拍了拍他的肩頭,“放心吧,你該活多少歲就是多少歲,不會因為拜了個把兄弟就短命的。

再說了,肯伯特無牽無掛,心寬人和,這種人一般都很長壽,你還不一定能活得過他呢!”

葫蘆臉更紅了,“我聽他又是天又是地,說得怪嚇人的。”

葉知秋同他玩笑幾句,便斂了笑意道:“鋪子的事情我都安排好了,你準備準備,明天就進城吧。”

“明天就去?”葫蘆吃了一驚,“不等阿福回來了?”

“阿福還要過一陣子才能回來,鋪子在你名下,你總要試試水。你不用擔心,我從婁掌柜那里要過來一個賬房和十名伙計,他們會幫你的。

你雖然只是名義上的掌柜,可不能只顧鉆研廚藝,各方面都要過得去才行。阿福回來之前,你就放開手腳去做吧,賠了賺了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積累經驗,我也想看看你有幾斤幾兩。”

葫蘆有天分不假,只是人老實了些,不太懂得變通。葉知秋雖有心磨練他一番,可終究不太放心,又叮囑道,“開張之后,少說多做多留心,跟婁掌柜的人好好學習。”

葫蘆重重點頭,“我知道了,知秋姐。”

三天之后,葉知秋籌備了多時的鋪子正式開張。這家鋪子的名字很特別,叫“三連璧”,一鋪三堂,賣的東西各不相同。其中一間專賣糕點,有面包,蛋糕,蛋撻,曲奇,果凍,餅干,點心,品種繁多。

第二間賣的是快餐,有披薩,漢堡,薯條,三明治,奶油焗飯,各種用料特別的東西。

第三間賣的是原材料,鮮奶,鮮蛋,酸奶,奶酪,蔬果,模具,凡是與前兩間鋪子所賣的東西相關的食材調料,應有盡有。

三連璧一經開張,就以鋪面新穎、食品賣相精美、滋味獨具一格等特點,席卷整個清陽府城。尤其鋪子推出的外賣服務,受到許多困在閨閣不得出門的婦孺的支持和歡迎。

生意空前火爆!

與此同時,肯伯特也帶著一大筆銀子離開了山坳。他受葉知秋的委托,趕往那片綠洲,購買包括葡萄在內的各種作物果樹的種子或者插穗。

他依然是游商的身份,不過這次他不是一個人,而是帶上了耿老漢的二兒子,耿富貴。

耿富貴跟耿老漢出去做了兩年買賣,雖說沒掙到大錢,可眼界寬了,心思活泛了,不愿意再做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想往經商方面發展。

聽說肯伯特受雇于葉知秋,去番國做買賣,堅持要跟去。葉知秋剛好需要一個知根知底的人與肯伯特相互照應,征得耿家人的同意,讓他作為農場的雇工,跟肯伯特同行。

因為這次機緣,耿家和葉知秋變得親密起來。耿老漢的大兒子耿富裕分家搬到山坳,成為農場的雇工。

耿富裕擅長木工,跟杜師傅師徒一起做活兒。耿大嫂針線做得好,被葉知秋安排到梅香那里學針織。連同耿富貴家的兩個,一共五個孩子,不論男孩女孩,全部送到學堂念書。

學堂經過擴建,分成了男女學堂。男學堂有近百名孩子,劉鵬達一個人忙不過來,另外聘請了一個名叫馮清的窮書生,和他一起教學。

這些孩子里有不少外村來的,離家較遠,來回不方便。學堂后面建了兩排宿舍,供他們留宿。他們不需要支付束脩,但要交伙食費和住宿費。

女學堂的學生就少多了,只有二十幾個。沒有外村的,幾乎都是雇工家的孩子。先生也有兩個,聞府的丫鬟添香和小蝶。添香識文斷字,教她們讀書;小蝶認字不多,負責教她們女紅和規矩。

另外還有夜班和成人班:夜班是專門教授農業生產知識的,先生除了葉知秋,還有李大有、臘梅和田根。成人班算是啟蒙班,凡是在農場做工的人,每個月都要拿出十個時辰來讀書認字,學習算數,先生由劉鵬達、馮清和添香輪流擔任。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葉知秋旗下的產業也在一天天壯大。不知不覺,就是數年光陰。

這天是虎頭十四歲生辰,按照華楚國的丁籍制度,男孩十四算全丁,也就是說,已經長大成人了。成老爹很重視這件事,葉知秋為了讓他高興,便替虎頭操辦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慶生會。

正在廚房忙著做菜,巡護隊的一個小伙子便急匆匆地闖了進來,“知秋姐,村口來了兩個人,說是你們成家的親戚!”




上一章  |  皇牌農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