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230章這個干娘我認了!文/
東霞這這一趟來得可謂輕車簡從,沒有婆子同伴,也沒有大包小裹,只有一輛馬車,一個車夫,加上她自己。看見葉知秋出門,向前走了幾步,盈盈地福身,“葉姑娘,好久不見了。”
葉知秋回了一禮,將她請到堂屋落座上茶之后,寒暄了幾句,便微笑地問:“東霞姑娘來找我有什么事嗎”
東霞知道她不喜歡拐彎抹角,便照直說了,“我們家夫人想認葉姑娘做干女兒,吩咐我來探一探葉姑娘的口風。”
“認我做干女兒”葉知秋有些驚訝,“為什么”
“我們家夫人很喜歡葉姑娘。”東霞笑吟吟地望著她,“夫人說了,她活了幾十年,就見著你這么一個可心的姑娘。讓你給她當兒媳婦是沒什么指望了,可緣分難得,斷了就太可惜了。
她和老爺就少爺那么一個孩子,總覺得膝下孤單。要是能認下葉姑娘做干女兒,湊個兒女雙全,這輩子就沒什么遺憾了。等他們百年之后,有葉姑娘關照,少爺也不至于孤零零的,無依無靠。”
葉知秋心下了然,說了這門多,最后這一句才是重點。
兒媳婦也好,干女兒也罷,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給聞蘇木找保姆。她不知道那位聞夫人到底哪來到自信,認定她能照顧好他們聞家的少爺,可惜她對保姆這一行沒興趣。
“東霞姑娘,麻煩你回去轉告聞夫人,她的美意我銘記在心,不過我這個人福薄,承受不起她的厚愛,實在不好意思。”
東霞似乎早就料到她會拒絕,笑容不變地道:“葉姑娘先不用忙著做決定,我們家夫人說了,你可以慢慢考慮。什么時候考慮好了,只管去找她,聞府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
對了,夫人還有幾句話讓我帶給葉姑娘。”
語氣略頓。繼續說道,“葉姑娘是個能做大事的人,少不了幫襯別人,也少不了別人幫襯。我們聞家雖說沒了權勢,可只要老太爺、老爺和夫人還在,根基就斷不了。
要是葉姑娘不嫌棄,愿意和聞府常來常往,那我們家老爺和夫人會很歡迎,也會感激不盡的。”
如果二十天之前聽到這話,葉知秋也許會一笑置之。去過旬陽府。受到那樣的輕視之后,再聽這番話,不覺動了心思。
按照她原本的計劃,她可以一邊建設她的擰,一邊發展屬于自己的背景。可如今不一樣了。她的生活里多了鳳康,她想跟他白頭偕老,沒有那么多時間慢慢來。
若要借助他人的力量,聞府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們遠離京都,淡出權圈,卻擁有可以隨時啟用的人脈資源。沒事的時候不會惹上不必要的麻煩,有事的時候可以借橋過河。
聞夫人是想用他們三個老的所剩下的年歲。跟她換取聞蘇木后半生的依托。
仔細算算,這筆買賣還是很劃算的。況且她并不討厭聞蘇木,做干兄妹和做朋友的區別,只在于責任的多寡而已。
雖然這樣想,可她一時還拿不準主意。待龔陽去清陽府接了元媽和云羅來,便瞅了個空子找老太太商量。
元媽聽她說了聞夫人的用意。以及她的想法,神色淡淡地道:“聞家在清陽府算是一頂一的人家,家風正派,也沒那么條條框框的窮規矩。你若是純粹想認門干親,倒也不錯。”
葉知秋從這話里聽出了弦外之音。“元媽,你是說我不能拿聞家當橋作路”
“聞府最大的根基,就是聞夫人的娘家。要是我沒記錯的話,四皇子的親娘,就是聞夫人的姑家表姐……”
后面的話,元媽沒有說出來,葉知秋卻已心知肚明。
四皇子的親娘是聞夫人的表姐,聞夫人的娘家人勢必要站在四皇子的陣營之中。不管她怎么**自主,只要嫁給鳳康,就是鳳康那個陣營的人。
聞家幫了她,就等于幫了鳳康,幫了四皇子的政敵。
“唉,搞了半天,橋是斷橋,路是絕路。”她支著腮,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元媽盯著杯子里微微晃動的白水,慢條斯理地道:“斷橋未必真的無用,絕路也未必真的不通,就看你怎么想怎么用了。皇家的事,瞬息萬變,誰也說不準。”
葉知秋怔了半晌,倏忽笑了。
是啊,對要過河的人來說,斷橋也許無用,可對落水的人未必無用;所謂的絕路與通途,往往只隔一堵墻,敲碎了墻,說不定后面就是通天大道呢。
管它哪個陣營的,先趟兩腳再說。甭管日后用不用得上,有備無患嘛。
“行,這個干娘我認了。”
元媽臉上有了淺淺的笑意,“你打算什么時候去聞府”
“我不太知道認干親的規矩。”葉知秋虛心請教,“元媽,你說我該什么時候去要準備什么東西”
元媽心算了一下日子,“我看就年后初八吧,雙日子,大吉大順。東西也沒什么特別的講究,除了各色茶酒糕果,再給每位長輩親手做一身衣服就行了。
聞家是大戶人家,認了你做干女兒,必定要讓府里有頭臉的下人給你見禮。這些人都得給一份紅包,這是必不可少的禮數。”
葉知秋頓時苦了臉,“準備禮品和紅包沒問題,可我不會做衣服啊。”
元媽當然知道她不擅長針線,想了一想,“這樣吧,衣服我和云羅幫你做,你每件縫上幾針意思意思就行了。”
“那太好了。”葉知秋松了一口氣的同時,想起一個問題來,“咱們不知道聞家那幾位的尺寸,怎么做衣服啊”
元媽瞥了她一眼,“聞老太醫、聞老爺和聞夫人我都見過,他們的身形尺寸我大約莫有數。”
“元媽,謝謝你。”葉知秋抱住她,在她臉上吧唧親了一口。
元媽還是不太習慣她這種親近方式,忍不住瞪過來,“你這丫頭,從哪兒學的這些怪毛病”
“我是無師自通。”葉知秋跟她說笑了幾句,想起正月里不能動針線的風俗,便提議道,“元媽,我找幾個人來幫你和云羅一起做吧。”
“不用那么麻煩,破五就能動針線,趕緊著些,做得完。”元媽不喜歡陌生人染指她的活計,寧愿自己多受些累,“這事兒你就別操心了,還是想想給聞家少爺備什么禮吧。
你認的這門干親,說來說去,認的就是他這個兄長。這份禮,你要多費些心思才行。”
,!(創客)
()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