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
十一月十六日,關寧軍緊跟著建奴到達河西,皇太極又不動了,袁崇煥也是一反獨斷專行的常態,讓關寧軍諸將一起商議決策
“督師不是決定到北京城堅守了么為什么還要再說”祖大壽自然知道袁崇煥聽不進別人話的德行,所以明知故問的說到
“建奴兵多,我軍人少,不憑借地利哪里是建奴的對手啊!”
“不可輕舉妄動,建奴的大軍都在此地,不是小股部隊!”
關寧諸將七嘴八舌的說道,無外乎是保存實力,安全第一,不可和皇太極輕率決戰之類,搞得周文郁皺起了眉頭,這和建奴不大打一戰,你們這些關寧軍的軍頭倒是安全了,可是袁督師怎么辦從遼東馳援到京城,一次大戰沒打,就退到了北京城,不但好說不好聽,而且因為關寧軍必須依靠城墻防守,建奴到了北京城之后,那些達官貴人的莊園,別墅只怕都會被建奴摧毀,這些人的能力加在一起,崇禎也頂不住,何況袁督師呢
周文郁想到這里,站起來大聲說道:
“大軍應該直接追敵,不該去京城!否則袁督師,你可就危險了!!!”
袁崇煥站了起來,看了周文郁一眼,嘆息道:
“你說的我都清楚,但是敵眾我寡,真的野戰一次,萬一滿洲全力出擊,我軍未必能僅僅小敗……”
“督師!探馬回報現在后金軍隊在通州張灣,離通州城只有十五里地,我軍應該前往張灣與敵決戰,如果敵軍松懈我們就正面決戰一了百了,敵人要是穩固,我們就夜襲,畢其功于一役。”周文郁血紅的雙眼死死地盯著袁崇煥的雙眼,擺出了賭徒的心態.
“督師!如果和建奴決戰的話,那必須先到北京城下請旨,否則就可能被扣上一個違背圣旨的帽子啊!”
祖大壽大聲說道,關寧軍諸將也一起附和!
“祖大壽!你!”周文郁自然知道祖大壽冠冕堂皇的旗號之下是什么主意,無外乎是保存自己的實力,一切黑鍋歸袁崇煥去背罷了.
“周先生,大局為重!這不依城而戰的話,真要是關寧軍徹底崩潰了,這個責任誰也擔不起!”
祖大壽說完這句,一雙眼睛死死的盯住了袁崇煥,里面居然發出了濃濃的殺機,顯然說的是如果袁崇煥真的不讓關寧軍依城而戰的話,關寧軍為了保存實力就一定會徹底崩潰了,這個責任關寧軍諸將誰也擔不起,只有袁崇煥這個督師自己去抗才是!
這就是圖窮匕見了,祖大壽也好,關寧軍諸將也好,之所以買袁崇煥的賬,無外乎是袁崇煥為關寧軍諸將除掉了毛文龍這個和關寧軍諸將搶軍餉的敵人,還為關寧軍拿到了相當高的軍餉罷了.
你給利益,咱就買賬,你給風險的話,咱就……大明朝是文貴武賤不假,不過關寧軍有一招絕技叫士兵嘩變,畢自肅就著了道兒.
畢自肅在1628年(明崇禎元年),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負責巡撫關寧。這位不知道關寧軍根本就是刺頭,不吃文貴武賤這一套,加上性情剛烈,見兵亂憤激,喝斥制造混亂的軍卒,眾軍卒不聽勸告,直接把他的屋子都搶了搜查畢的臥室,見口袋空空,開始悔悟,
4天后,嘩變的士卒都返回隊伍。畢憤恨不已不吃東西,軍士們將他轉移到城鎮之中,13天后去世。因兵變被革職,后其兄畢少保畢自嚴3次上書為申訴,陳述這次兵變是由于缺乏糧餉所致,請求保留原來的官職待遇,未獲得崇禎的批準。
畢自肅僅僅是沒給關寧軍要來錢,周文郁則是為了袁崇煥直接讓關寧軍諸將冒著全軍覆沒的風險在劣勢兵力下和滿洲決戰——信不信關寧軍的嘩變分分秒秒叫袁崇煥做人???
袁崇煥自然知道祖大壽的意思,他不怕死,但是窩窩囊囊的死可就實在是讓袁崇煥害怕了,而且現在這個節骨眼,關寧軍如果嘩變,那北京都未必保得住,自己就是遺臭萬年的節奏……
“周先生說的是,但是后金軍隊太狡猾,怕萬一又像薊州城那樣表面與我軍對持,暗地里繞過我軍不與我軍交戰,假如敵軍先到達北京城,北京城的承平日久,京營腐朽不堪,許多年沒有遇到這樣敵人大兵壓境的情形,一旦人心動搖…….后果不堪設想敵人之前到達北京城,在北京城下拒敵才是,就不要節外生枝了”袁崇煥下了決心,一字一句的說道!
“袁督師說的是,不可節外生枝!”祖大壽眼睛里濃濃的殺機瞬間消失,換上了和以往一般的討好,微笑的表情,似乎根本對袁崇煥佩服之極,周文郁卻是心冷到了極點,終于明白為什么袁督師很多時候又謹慎異常的原因了……
“先至城下,背障神京,面迎勁虜,這種完策萬無一失,至于陛下怎么想,我實在管不得了,雖死無憾!”袁崇煥閉上眼睛,痛苦的說道.
與此同時,滿洲皇太極的親賬之中,滿洲諸貝勒卻是哈哈大笑,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
“陛下神機妙算,這關里的漢人實在是肥啊!”阿敏笑的眼睛瞇成一條縫,發自內心的恭維皇太極.
“而且還好打的很,都不用滿洲健兒沖鋒,找漢人炮灰就輕輕松松的沖下了一個個城池了!”四小貝勒中的大貝勒阿濟格也恭維道.
“蒙古爾泰這次沒來可就虧大了!”濟爾哈朗鄙視這貨的智商.
“只是背后的兩萬關寧軍怎么辦?跟在背后真的很煩人,不如用漢人做炮灰,人海戰術破了他們,和趙率教一樣!”阿敏比較慎重,提議到.
“背后的兩萬關寧軍守的嚴實,每次都是選擇地利之處,不好打啊!真要是費時間去打,只怕又出現變數!”濟爾哈朗提出了不同意見!
“那總不能放任背后的兩萬關寧軍不管吧!”阿敏覺得自己身為四大貝勒,比四小貝勒高一等,自然和濟爾哈朗抬杠起來.
“管是要管的,不過未必要動用軍隊……”皇太極勉強笑著分開了濟爾哈朗和阿敏,畢竟蒙古爾泰已經鬧翻獨走了,濟爾哈朗和阿敏要是再吵,保不齊八旗人心都散了.
“你是說趙率教兒子趙全德這個冷子,他能起到那么大作用么?”濟爾哈朗疑惑的問皇太極
“趙全德自然有用,不過也沒什么大用,真起作用的是東蒙古的幾位高僧……”
由于蒙古人信奉喇嘛教的原因,對于大明和蒙古部族頭人來說,身份超然的喇嘛在外交渠道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號稱邊務喇嘛.
明末遼東邊務喇嘛有兩人,都在袁崇煥的指揮下,一個喇嘛是漢人,姓李,是明朝廷認可的與后金溝通的人,另外一個姓王,則是與插漢部溝通這次袁崇煥入關,為了應該可能發生的外交溝通,是親自帶來了這兩個喇嘛的.
袁崇煥面見崇禎的時候說:“戰為奇著,和為旁”就是靠這倆個人和蒙古于滿清溝通的.
“陛下的意思是???”阿敏奇怪的問道:
“咱們和明朝談什么?需要什么我們自己去搶就可以了,明朝君臣都很要面子,不會和宋朝一樣給我們歲幣的,而且明朝自己就是想給歲幣,也收不上來這么多啊!”濟爾哈朗也奇怪的問道.
“我們要什么歲幣?我們還要送還被抓的漢人,不過這些漢人在這里吃了不少糧食,該給多少飯錢,卻是需要袁督師和我好好談談了.”皇太極神秘的笑道.
“反間計么?不過這袁崇煥是真心和我們滿洲議和的,整死了他之后,換誰上來也不見得有什么好處啊!”阿敏奇怪的問道.
“袁崇煥一旦被殺,關寧軍驚懼,疑惑之下,定然要逃走,趁著這個混亂,我們未必不能重現女真人打下開封這一幕!”皇太極野心勃勃的說道.
“陛下,不可啊,我們后金沒有大炮,打一個小城都得用人命去填,北京城那么大,我們滿洲人全填進去也未必夠啊!”濟爾哈朗覺得皇太極這是步子太大扯到蛋的節奏,急忙上來規勸.
“這你就不懂了,小城打不下來,北京可未必打不下來,畢竟守城還得人來.”皇太極神秘的笑道.
“對了,在三河,通州給我狠狠的殺,明國人多少年沒見血了,殺的厲害了,明國人一害怕,什么事情都有可能!要膽子大一些!”
皇太極這次入關,最初真要逼著大明議和的想法,畢竟在他眼里來看,漢人數量是滿人的百倍,滿人統治漢人要冒著相當大的風險,還是獲取好處就收手才是正理,不過這一入關之后,關內明軍的戰斗力讓皇太極大開眼界,也起了很多原來不該起的心思……
事實上,皇太極雖然是個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不過也沒有清朝吹的那么英明神武.歷史上皇太極還真是步子太大扯到蛋了.
第一次破口之后,皇太極將攻占的遵化、永平、灤州、遷安四城,皆留兵固守,作為插在關內的楔子。命貝勒阿巴泰、濟爾哈朗、薩哈廉及文臣索尼、寧完我、喀木圖率領正白、鑲紅、正藍三旗將士鎮守永平府;文臣鮑承先、白格率領鑲黃、鑲藍二旗將士鎮守遷安縣;以灤州系邊地,命固山額真圖爾格、納穆泰為帥,偕文臣庫爾纏及高鴻中率正黃、正紅、鑲白三旗將士守之。又命察哈喇為帥,與范文程率蒙古八旗將士鎮守遵化《清太宗實錄》,三月二日取冷口關(遷安縣東北)返回沈陽。皇太極回沈陽不久,便派大貝勒阿敏、貝勒碩托率兵五千,前去與阿巴泰等換防,分別駐守永平、灤州、遷安、遵化四城。
結果就是放棄了滿洲人野戰的特長,死守城池,然后又被孫承宗率領優勢部隊圍攻,結果四城都丟失不說,還讓滿八旗損失頗大,還真是皇太極很少見的昏招……當然這都是第一次滿清破口之后的昏招了,在破口初期,皇太極還是所向睥睨,屢屢打到明軍要害的人物.
崇禎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后金軍度過薊州進入京畿平原,一路上如入無人之境。肆無忌憚的展開軍力四處掃殺掠奪,仿佛一群會縱火的蝗蟲,短短幾天內從薊門到三河的山山水水之間,幾乎所有的村莊都傳來主人們的慘叫聲音,而村莊本事也在燃燒,白天是遮天蔽日的滾滾濃煙,夜晚是映紅了黑夜的彌天火光,向著京畿四方的百姓宣告著地獄之門的開啟。與此同時,流氓無賴,土匪惡霸也趁機冒充滿洲人搶劫,更是讓滿洲人入侵的災難加重了幾分.
請推薦
找小說,請在書名更多更好無錯全文字小說,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