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商人在明末208劉白羽的推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位面商人在明末 >>位面商人在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208劉白羽的推演

208劉白羽的推演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7日  作者:屠神龍  分類: 歷史軍事 | 屠神龍 | 位面商人在明末 
·

崇禎覺得沒問題的時候呀,皇太極卻是氣的吐血,有蒙古爾泰這樣的兄弟,哪個皇帝受得了這第一次破口這么重要的時候,一路順利,收獲多多的時刻,蒙古爾泰卻用陰謀置身事外不對!皇太極猛然想到蒙古爾泰這廝就是有便宜就上,有危險就跑的人,會因為愛惜包衣,反對屠城而和自己鬧翻

鬼才相信呢!一定是蒙古爾泰知道這次進關兇多吉少,所以才冒著自己大獲全勝之后召開滿洲貝勒大會興師問罪的危險!

那么這次進關的風險來自于哪里呢?袁崇煥的關寧軍不過只能自保,關內的漢軍和鴨子無異,看上去一片大好的樣子……

對了!皇太極猛然想到,自己知道蒙古爾泰在滿洲被劉白羽嚴密封鎖的時候,也能弄到一些仙丹當然,這不代表蒙古爾泰和劉白羽有什么勾結,但是劉白羽手下人和蒙古爾泰有沒有聯系就難說了.

皇太極自然知道,劉白羽以待人寬厚出名,這次受傷之后還有十幾萬佃戶帶著兵器逃走的事情,可見劉白羽治家一點不嚴格,和滿洲嚴酷的軍閥根本沒法比,而且劉白羽孤身一人,沒有可靠的班底,身邊人素質參差不齊是必然的,蒙古爾泰通過劉白羽的身邊人了解到一些他的情報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這次進關可能要面對劉白羽本人?皇太極倒吸了一口涼氣——劉白羽克濟州,敗日本的事情是眾所周知了,朝鮮也就罷了,戰斗力還不如明軍,這日本武士的戰斗力可是皇太極深深知道的,如果不是李成梁的東北軍在援朝抗日中損失過大,滿洲也未必能順利起兵!

劉白羽私兵的戰斗力,皇太極也聽了不少,所謂的高頭大馬皇太極是不太相信,當做笑話看的——一般老百姓沒見過馬,只要不是矮小的果下馬,在他們嘴里都是高頭大馬!漢地真有這樣的高頭大馬,還從蒙古引進戰馬干嘛?

但是另外一點,皇太極就很忌諱了,劉白羽私兵的披甲率實在驚人,據說長槍兵這種炮灰都是穿著鐵甲的,號稱鐵甲軍,至少三千以上!

滿洲雖然也有這樣精銳的披甲部隊,人數也有三千,卻是八旗最心肝寶貝的家底,皇太極都不舍得用,而且因為滿洲缺錢,所謂的精銳的披甲部隊也是紙甲,披甲,鎖甲,鋼甲一起湊數的,全鋼甲那種奢侈品,只有六百多人.

雖然裝備好不代表戰斗力高,可是鐵甲軍這種存在,至少意味著,士兵的體力相當好,底子不錯,這種士兵只要有素質一般的軍官訓練,有基本的紀律和士氣,那都是相當難對付的存在,皇太極作為當代軍事家,自然懂得這些.

只不過軍事畢竟是政治的延伸,對于劉白羽的動作,皇太極始終看不明白,按照他的理解,劉白羽有如此之多的精銳披甲部隊,完全該出來爭奪天下!如果說自己和劉白羽換個位置,就該和滿洲議和,接著滿洲之力席卷北中國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而且崇禎對劉白羽很不地道,劉白羽遇刺之后,崇禎連個例行的慰問都沒有,只怕確認劉白羽死了,就會抄劉白羽的家,如此強烈的惡意,劉白羽就是現在造反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難道說劉白羽讀書讀傻了?讀出來了個愚忠?皇太極不這樣看劉白羽,他的著作雖然打著儒家旗號,但是實際上是法家的東西,利害得失處處都在,根本就不是儒家禮儀典章那套,這種人教出反賊可能,自己讀出來了個愚忠?開什么玩笑?!

只是絞盡腦汁,皇太極也沒找到劉白羽的蹤跡,畢竟這年頭沒有電報電話,攝影器材,對于一切敵人的行動只能靠統帥根據殘缺不全,甚至錯誤的信息去猜——基本和女人戀愛一個路數,很多人時候諸葛亮去認為歷史人物這個傻,那個笨,其實就是不知道自己是知道了答案去俯視,和身在局中的人不是一回事啊.

這次進關,因為崇禎高呼天下勤王軍勤王的原因,亂七八糟的部隊比比皆是,皇太極雖然猜出劉白羽的部隊很可能隱身在某一只部隊之中,卻是根本猜不出是哪一支!

那就索性不猜了!皇太極干脆繞開一團亂麻的軍事,直接在政治入手,一方面大肆宣揚滿洲這次進關,是因為崇禎昏庸無道的關系,給崇禎列出了若干罪名,加上崇禎不尊師重道也不是什么難事.另一方面,皇太極派密使去劉家莊見劉白羽,對劉白羽一家死在自己老爹手里極為抱歉,同時勸導劉白羽向前看,一起反明,滿洲只要遼東即可,雙方約為兄弟之國!

因為皇太極被蒙古爾泰氣的重病,又要猜測劉白羽的動向,于是這幾天就干脆靜止不動,等到皇太極恢復健康的時候,滿洲大軍終于動了!

就在此時,袁崇煥,祖大壽所在的關寧軍據點.

“督師!大捷!大捷啊!斬首敵人三百多首級,殲敵近千啊!”

祖大壽滿臉紅光的說道,畢竟和滿洲交戰,關寧軍就是有斬首也是靠人多欺負人少,而且砍了頭之后也是趕緊跑路,這次正面對決,壓的滿洲人抬不起頭來,可是多年來少有的一次!

“什么大捷!我們自己損失也有六百人!而且這死的都是蒙古人,滿洲人不到十個,蒙古人只要有錢,到處都是,這種大捷再打幾個,關寧軍就散花了!”

袁崇煥冷冰冰的說道,讓營帳里的氣氛冷卻下來.

十一月十二日,遼東軍哨兵在馬聲橋遇敵,擊敗了敵軍,因為滿八旗沒有大規模出動,只有蒙古牧民和少量滿八旗的聯絡官在,被關寧軍吃了個爽的,關寧諸將樂開了花,慶功之余,大肆吹噓,卻被袁崇煥當頭一潑冷水澆下來。

袁崇煥說的是實話沒錯,不過這也讓關寧軍諸將的士氣頗受打擊,袁崇煥的親信周文郁一看氣氛不對,只好轉移話題對袁崇煥說:

“后金軍隊既然出現在馬聲橋,那里離薊州城只有二十里,這肯定是他們的前哨部隊,大軍肯定就在后面,我們應該迅速準備迎敵。”

“后金狡猾,喜好埋伏,我等既然小勝,就不要貪功了,守個嚴實即可!”

袁崇煥覺得這又是皇太極的小把戲,這次小敗不過是誘餌罷了,還是穩妥為上,于是選擇在地勢險要的薊州城東樓駐扎待敵。

祖大壽覺得袁崇煥的選擇不妥:

“督師,我覺得我們該去防守薊門一線天天險,畢竟滿洲要是從薊門一線天天險過去,就是京師了啊!”

“薊門一線天天險”袁崇煥陷入了沉思,畢竟薊門一線天天險也是相當險要,而且守衛那里,也能完成防御北京的政治任務.

薊門一線天天險的出口大約三里寬,其中適合戰馬和手推車通過的中央平坦通道大概是從西山山腳到東面的湖泊,這段距離約一千米寬,薊州縣城的城墻則正對著這個一千米寬的出口。兩者間距離不超過兩里,兩萬多關寧鐵騎如果移師城外去堵口的話,平均每一米可以站二十個人。

袁崇煥到來以前,劉策指揮的五千真定軍就是在薊門一線天天險防御,劉策認為自己一直把后金軍的主力死死地堵在薊東。

畢竟劉策覺得即使是指揮部隊出城防御,平均每一米也可以站五個人,所以后金一直沒有找到“潛越”的機會。在袁崇煥到來之前,劉策對堵住后金的進兵之路也一直很有信心。

“不能去!還是在薊州城東樓駐扎為好!”袁崇煥思考再三,還是駁回了祖大壽的建議!

“但是,督師,讓出薊門一線天天險,北京如果被滿洲人偷襲的話……”

祖大壽還要再說什么,畢竟袁崇煥現在在薊州城東樓駐扎的選擇是相當保守的,在守得安穩的同時,卻是把皇太極通往北京的門戶石門驛自由通行的權力讓給了皇太極.

“那也不能亂動!安全第一!滿洲人這次近九萬人,我們關寧軍不過兩萬,一不小心離開地利那就是全軍覆沒的局面,關寧軍在,北京還有指望,關寧軍如果不在了,只怕靖康恥都可能上演!”

袁崇煥想了想,最后下定決心,他認為保存關寧軍主力,比扼守薊門一線天天險更重要.

“敵眾我寡,其他勤王軍又指望不上,還是在守住北京城再說吧!至于中途的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萬一中了皇太極的計策,立刻就是萬劫不復了!”

200多個后金騎兵駐扎在我軍東南方向,相持兩個時辰也沒有看到敵方大軍,袁崇煥命令開炮,一開炮敵軍立馬就撤退了,最后也沒有一人敵人回來,使得我軍想戰又不能戰。)

“督師,后金全軍已過石門驛!”周文郁說道.

“確實?”

“一再確認了!”

“好!果然不出所料!我軍尾隨敵軍,爭取吃掉一個尾巴!”袁崇煥興奮的下了命令!

受到前幾天大捷的刺激,關寧軍士氣不錯,手腳也靈便起來,不到半個時辰步兵和騎兵全部出城列陣,列陣完畢,200多個后金騎兵遠遠的在關寧軍東南方向,擺出了一個怪陣!

“督師!這又是送功勞來了!”祖大壽興奮的喊道,雖然不知道為啥皇太極的指揮手段為什么降低了這許多,不過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不是??

“不可,只怕建奴有詐!”袁崇煥可沒祖大壽這么樂觀,下令四處偵查,看周圍有無埋伏,否則中計了不是好玩的!

只是對峙了五個時辰之久,袁崇煥也完全肯定了這200多個后金騎兵是孤軍,命令關寧軍全軍出擊的時候,這200多個后金騎兵卻是轉身就跑,連身上的鎧甲都扔了——明顯是做曳兵之計的.

“弟兄們,殺建奴啊!這些建奴沒有后援的!”祖大壽自然知道自己被耍了,頓時氣個半死,不過反過來說,既然200多個后金騎兵是孤軍,也很容易消滅,都是很容易得手的功勞!

可惜這200多個后金騎兵的馬匹都是精選過的快馬,蒙古馬中的劉翔,真不是關寧軍這種量產馬匹追的上的.

結果忙了兩個時辰,祖大壽卻是一無所獲.

而這個時候,袁崇煥聽到周文郁的一個驚天消息:

“督師!不好了,建奴不知道什么時候潛伏過去了!”

“什么?后金“潛越”薊西了?”袁崇煥大吃一驚,身軀劇烈的晃動,險些跌下馬來!

與此同時,借助祖大樂旗號偽裝的劉白羽軍中,再三確定保密性之后,劉白羽把包含祖大樂在內的高級軍官和參謀部召集來開緊急軍事會議。走進旗艦大廳后,映入眼簾地是一幅巨大地薊鎮地圖。等全部軍官都坐下后,劉白羽沖身邊的黃大力點了點頭,后者站起身來走到了地圖邊,開始做戰略簡報。

“袁崇煥名義上還是我大明地薊遼督師,但他今年以來做的事情近乎不可理喻。就我們這幾個月收集的情報分析來看,他的軍事調動無法用平遼這個理由來解釋。”黃大力揮舞著一根教鞭,正對著滿屋子的軍官講解著他的看法。

“顯然,如果是以進攻為目的,那么就應該把遼鎮兵力抽調到錦州、寧遠一線,當然更不能去加害毛帥。雖然我并不認為關寧軍有可能進行一場進攻作戰,不過袁崇煥如果真的想嘗試五年平遼的話,他至少應該試著進攻一次,哪怕一次也好,而不是在一年半里全然按兵不動。”

屋子里的人都用無聲表示同意。黃大力吸了口氣,信心十足地大聲說道:“大人,諸位,我也不認為袁崇煥的軍事調遣可以用試圖防御來解釋。首先,東江鎮的強弱,對遼西承受的軍事壓力大小有決定性作用。從寧遠到東江消息往復要近一個月的時間,從軍事角度上講,根本不可能存在統一指揮的可能。而且即使袁崇煥真像他所說地那樣,殺害毛帥是為了統一事權的話,那他也不應該用斷糧的辦法來削弱東江鎮的戰斗力,甚至故意讓東江鎮軍官來自不同派系,讓東江鎮內斗不已,任命努爾哈赤的女婿劉愛塔作為東江鎮的高級軍官,這從軍事上是根本解釋不通的。”

黃大力嗓音洪亮,語氣慷慨激昂:“山海關前面是前屯,前屯前方是寧遠,寧遠前方是錦州。關外遼西走廊四百里,我大明堡壘林立,擁有馬步戰兵十一萬五千人,山海關可以說的上是安如泰山。而薊鎮喜峰口外五十里就是喀喇沁蒙古。三邊總督今年四月就報告過,喀喇沁蒙古已經加入建奴成為一旗,建奴兵鋒已經逼近到大明地咽喉之處,這個時候怎么可以把趙帥及其四千親軍調去山海關呢?這不是瞎指揮么?”

大廳里一片安靜,劉白羽點了點頭,平靜地說道:“這在軍事上是行不通的,不過你要換個思路來看,袁崇煥如果是想和皇太極議和,很多事也就能解釋了.”

“議和!殺毛帥議和,那嗎,毛帥豈不是岳飛,而袁崇煥成了秦檜么!?”祖大樂本來想避嫌,不過被劉白羽硬拉了進來,接著就是被嚇了個半死.

“議和自然什么都能說得通了,不殺毛帥,分化瓦解東江鎮,東江鎮的遼民都和后金仇深似海,這邊議和了,那邊又鬧起來,怎么辦?”劉白羽聳了聳肩,一字一句的說得.

“先生你說過!能戰方能和!這樣沒了威脅敵人的能力,人家能和你和么?”

盧天生覺得這種邏輯不可理喻,出來質疑.

“我說頂什么用?人家趙構為啥議和殺岳飛?”劉白羽臉色平靜的說道:

“虧你還是搞情報的,人心沒揣摩過?對袁崇煥來說,他對毛帥已經是仁至義盡,你約束不了自己底下遼民妨礙議和,還不肯滾蛋,不殺你行么?所謂的統一事權,如果是指議和的話,那就沒有半點疑問了不是?”

“而且殺毛帥是眾望所歸啊!對于文官們來說,毛帥成天要餉銀,回扣給的還少,簡直是破壞規矩!對當今陛下來說,毛帥是先帝的親信,先帝兒子死的不明不白,毛帥帶兵在外,多犯忌諱啊——總而言之,其實很多狗屁不通的事情,只要換個思路,就什么都明白了.”

“這軍事是政治的延續,經濟是政治的基礎,單純從軍事上來看問題是要不得的,這里我先提醒大家,接下來推演一定要注意.”劉白羽這話把這些部下震住了,半天沒人吭聲,劉白羽只好自己上陣,做第一個推演的人:

“這次建奴入關,我看還是窮鬧得,本質是來搶劫的,不過關內的明軍連守城都很多受不好的,相信皇太極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上一章  |  位面商人在明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