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杰里科認為我老眼昏花,認為我看不清形勢,認為我不知道在未來英法俄三國海軍相對于對手并沒有太大優勢,其實他們錯了,任何一個可以坐在海軍大臣位置上的人都不是白癡。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無法同時兼顧數量和質量的雙重優勢,我不得不承認在未來的海戰中,英國皇家海軍將受到空前的挑戰。在和平時期,我們和德國海軍的差距不會拉很大。只有戰時,德國人需要強化陸軍的時候,他們的造艦速度才會變慢。所以說,開戰后的前期將是英國海軍最為危險的時期。雙方差距是最小的。”
“我們必須要拖延時間,等待著在船臺上的戰艦大量下水后,才可以逐漸拉開雙方的差距,既然質量上已經無法保證,那么我們必須在數量上盡可能的占有優勢,利用規模和巨大的火炮口徑來嚇退敵人!如果一開始就拼的話,大英帝國可能會在一天之內就輸掉戰爭。大英帝國大艦隊不懼怕任何挑戰,但是也不能把帝國的國運輕于一擲!”費舍爾爵士平靜的說道。
“杰里科他是一個軍人,一個純粹的軍人,在軍事角度來看,他是完美的,他知道艦隊需要什么樣的戰艦才能取得勝利。但是從政治上來看的話,他又是不合格的。他不明白什么樣的艦隊才具有震懾力!同樣的價錢,我們大英帝國的造船廠可以造出5艘裝備有10門13.5寸火炮的戰列艦,一共有50門火炮。而如果交給華夏共和國的話。他們可能只能造出4艘裝備有9門火炮的戰列艦。50門火炮和36門誰更有震懾?我想這個問題一目了然!”
“而在交戰的過程中,我認為5艘我國的新式無畏艦也將比華夏共和國生產的4艘精銳戰列艦更加強大,畢竟對方的火力投射量只有我們的7成。當然,也許杰里科將軍他們可能認為后者更占優勢,這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想法了。從戰場上分析也許他們是對的,但即使4艘平衡型戰艦更加強大,我依然有充足的道理來繼續我的計劃。”
“從我的角度來看,擁有更多的戰艦和更強的火力顯然比擁有數量較少的戰艦。同時以火力換防御更合適。大英帝國艦隊的強大應該體現在規模上而不是質量上。此外,如果我們按照新的計劃建造戰艦的話,那么戰艦的建造周期將縮短到2年內,在戰時我們將擁有更多的服役戰艦,而不是在船臺上的戰艦。縮短周期后,我們將可以像流水線一般生產戰艦。而對方精工細作的戰艦可能需要3到4年的時間。在戰艦補充速度和數量上都將大大超過對手,從而讓整個艦隊占據絕對優勢!”費舍爾在自己的日記中這樣闡述自己的戰略目的。
(歷史上英國的喬治五世型超無畏艦的建造工期在2年以內,而德國的國王級戰列艦建造周期短則兩年零九個月,長則三年零三個月。不得不說。英國人生產超無畏的速度確實比德國人快多了,一方面是戰艦的問題,而另外一方面則是戰艦產能的問題。)→小提示:按[Enter]鍵返回書目,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下一頁。(孑與2)(七色郎)(蘭色幽香)(流淚的魚wyj)(晨風天堂)(諱巖)(狂奔的兔子)(大刀老猿)(寧小釵)(月關)(君子毅)(夢難成)(菜鳥如林)(賊眉鼠眼)(少穿的內褲)(南希北慶)(老白牛)(萬字旗下的大清帝國)(沐軼)(美味羅宋湯)(華麗的虛偽)(堂燕歸來)(終極側位)(黑椒炒三國)(巡洋艦)(黑椒炒三國)(莊不周)(青史盡成灰)
.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