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和地位從來都是靠自己爭取的!我們不可能給俄國人一切。他們想要恢復往昔諾曼諾夫王朝的榮光,就必須用血與火來爭取!這場戰爭我們要打倒德國,但是同樣不能讓俄國人做的太大,讓俄國人在戰爭中適量失血,并且控制他們的戰爭鴻利就是最好的辦法,我們要讓這只強壯起來的俄國熊變成一條聽話的牧羊犬來配合我們管理歐洲。華夏的舉措在我看了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們只是想華夏表面一下態度,同時盡可能的拿到一些好處就行了。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羅斯福的反應倒是十分的平靜。沒有一點沮喪。
“那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在歐洲問題上,我們和華夏分道揚鑣,然后形成一個新的小協約國?美英俄三國,后續在未來還會加上法國和意大利?”丘吉爾想了想說道。“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確實可以抗衡華夏。”
“意大利就不要想了,第谷是唯一一個有能力有威望繼承意大利的人。他和華夏的關系密切,無論從公私哪個角度來說,投靠華夏都是他的必然選擇。法國人的反應也很奇妙,雖然有更大的可能站在我們這一邊,但是他們骨子中的大國夢讓法國人很難接近。不過崩潰之后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卻是可以爭取的盟友,如果我們能完成對歐洲的整合的話,華夏也不足為懼!”羅斯福終于第一次當著一名外國領導人的面說出了他謀劃了十幾年的計劃!這也是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本目的!重新規劃世界的政治版圖!
制定了這個大戰略的羅斯福還是有些得意的。在他看來,德國人傻缺的挑戰了全世界,去謀求和自己力量不符的地位和權利,最終被全世界毆打。英國人一直竭力維持已經日薄西山的殖民體系,不過是個守財奴罷了,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英國最終會成為美國的小弟!
至于華夏嗎?倒是穩扎穩打,不過他們的眼界也太小了,只是放在了中東一偶之地。殊不知歐洲雖然已經開始衰敗。但是依然是世界力量的中心之一!誰能控制歐洲,掌控它強大的力量為己所用。誰才是這個世界的霸主!以美國的國力加上歐洲的力量,華夏如何能抵擋?在羅斯福看來,正面對抗的結果不外乎是華夏成為第二個德意志帝國。羅斯福認為在戰略上,已經是美國勝出了!
“呵呵,真當我看不穿你的想法?亦或者你認為華夏無從破局?”徐杰承認,羅斯福的謀劃確實很高,但是對于今天會議最后的階段,羅斯福頗為露骨的將華夏踢出歐洲分割的話語還是不以為然的。羅斯福暴露的太早了,也太自信了!他以為自己贏了,其實華夏的籌碼比美國更多,也更致命!
美國人想的確實不錯,只要德國倒了以后,和華夏歷來不對付的俄國已經可以獲得增強。沒了德國人的壓制,再加上美國人的扶持,俄國達到英國的水平是不成問題的,但是這樣的俄國依然沒法和華夏對抗!作為和華夏有宿怨的俄國,唯一的出路只有選擇和美英聯手。
徐杰同樣無法確定法國的態度。后世的戴高樂足夠特立獨行,但是這個位面誰上臺還真難說。美國人一定會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崩潰后的德國和奧匈帝國。既然美英這么自信,那么華夏就讓在南亞甚至伊朗南部的德軍撤回去。看看在東歐平原上,美英俄三國能和德國打出個什么結果!華夏陸軍主力則要進攻兩河流域。逐漸將德國力量擠出中東,同時打崩土耳其,然后華夏將靜靜的看著雙方在歐洲的較量。德國人太活躍了,就敲打一下,美英要得手了就放松一下對德國的壓力。直到德國人愿意和華夏和談為止!
徐杰相信,如果沒了華夏的話,德國抗住美英俄三國還是有希望的,也許從理論計算上德國的國力不足以做到這一點,但是你要知道。戰爭不是玩即時戰略游戲,當付出的才成本太大以至于超出收益的時候。戰爭就會結束,沒有所謂的不死不休!就算美國人撐得下去。英國和俄國行嗎?尤其是俄國,糧食供給和物資運輸通道都在華夏手中捏著,一旦華夏和德國達成某種程度的諒解,俄國你還想打下去?德國再弱,也是超級大國的水平,華夏攻擊的再猛,也會給德國留下利比亞油田和羅馬尼亞油田的。當然,如果德國不上道的話,那就另說了!
“要足夠腹黑,才能成就大事啊!”徐杰對這個計劃很滿意,并且相信在這次戰爭結束后,華夏至少可以收獲兩個在歐洲的盟友,一個是華夏的老朋友意大利,另外一個就是被教做人的德國!雖然在歐洲,這兩個國家的聯盟會處于劣勢,但是正因為他們劣勢了,才需要華夏這種朋友!
雖然大家現在還算盟友,實際上也在做著盟友的事情,而且在軍事上都以干翻德國人為己任。(雖然干翻的標準有所不同吧。)但是現在華夏和美英都已經把某些矛盾公開化了!在未來想要多么緊密的配合那是不太可能了。華夏下一階段要為自己的利益戰斗,而美英則要獨立應對印度和俄國戰場的事情。
其實說實話,美英之間也存在利益分歧,比如說丘吉爾打算先解決印度問題再管俄國問題。而在美國人看來,盡早的把俄國人拖入戰局比在橫河邊上和德國人死纏爛打要有意義的多,說明白點就是印度是英國人的,打爛之后美國是一點也不心痛,但是俄國是美國的預備盟友,要立即幫助!
夏威夷會議的結果是不歡而散,但是美國人認為他們至少獲得了一定的成果,華夏遵守了條約中規定的義務,為俄國提供補給通道和一些裝備。畢竟華夏需要借助俄國的人力消耗德國。當然,華夏為俄國提供的一切都需要美英為之買單。就在戰爭爆發后的第二年即將結束之時,一個新的國家即將加入這次大戰。而他們的加入會帶來什么結果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現在每個月運往伊朗的部隊和物資還要增加4成以上!在明年3月之前,我們需要在伊朗北部部署150萬的陸基和至少8個航空軍的兵力,巴庫油田可以先放松一些,空軍可以試探著對德國的中東鐵路進行轟炸。庫姆方向的軍隊守住防線就好。”
“海軍就不要先急著動了,讓海軍總裝備部感覺加緊噴氣式戰斗機的試飛和成產進度。德國人的噴氣式飛機已經進入了實戰前的最后階段,我們也要加緊行動,下一次再和德國人打的話,我們就要用這些劃時代的玩意了。”徐杰回國后也開始為即將爆發的戰役做著準備。
“我給你三個月的時間收縮兵力,如果再不識相的話,可就別怪我了。”看著地圖上的德國,徐杰微微一笑。現在,德國應該可以感覺到來自東面的壓力了吧!徐杰的想法很簡單,如果德國人愿意從南亞撤出去,華夏可以留一條道路。想繼續待在印度也行,華夏一時半會也不會動伊朗南部,但是你要在兩河流域集結的話那就不行了!談不攏就只能打一場了!
感謝書友無聊死鬼、第一近衛坦克旅的打賞,以及書友旅游泡泡、步槍手、第一近衛坦克旅、ansjillghost、水鬼不是我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