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末年第三三三章 廣州刺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東晉末年 >>穿越東晉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三三章 廣州刺史

第三三三章 廣州刺史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30日  作者:酥酥麻麻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酥酥麻麻 | 穿越東晉末年 

十余騎帶起漫天塵土,向著建康疾馳而去,劉興男緩緩轉回頭,不解道:“將軍,您前幾日不是說過要和桓玄慢慢熬嗎?興男都替您想好了,您可以借口糧草不足拖上一段時間,說不定還能向桓玄訛些糧草回來,還可以借口船只沒有再拖一段時間,可今日為何要咄咄逼人?似乎您很急于與桓玄撕破面皮呢!”衛風無奈的兩手一攤:“關鍵在于褚府君的病情,原本我最壞的預計是撐不到今年秋季,可如今看來,最多只能再活上兩個月了,褚府君一旦病逝,桓玄或會拿丁憂一事來做文章,往會稽另插人手,介時與他糾纏煩不勝煩,倒不如索性擺明車馬,會稽絕不容任何人染指,以我三萬大軍為后盾,由府君與謝中書出面,為炎之奪情,這么說,你可明白了?”“噢!”劉興男現出了恍然大悟之色:“的確是呢,也虧得您一肚子壞水才能與桓玄周旋,對了,照您說的,桓玄如果是個明白人理該把您外放,您想往哪一州赴任呢?又或者桓玄會把您放到哪一州?您總是掛在嘴上的荊江二州那是肯定不用想。”衛風神秘的笑了笑:“別人眼中的蠻荒之地,在我眼里未必不可操作為起家之資,就看桓玄能否與我不謀而合了!”衛風這話說了等于沒說,“哼!”劉興男重重一哼,不滿的把腦袋擰了過去,只不過。心里卻在轉起了念頭,朝庭偏遠的幾個州,湘廣交益寧梁,這個人會屬意哪里呢?桓玄又會如何安排?不僅止于劉興男,其他人也替衛風暗暗分析起來,而卞范之經一路疾馳,很快回到了丞相府,把衛風的言行如實稟報之后,果然,桓玄的臉面布滿了怒容!“砰!”的一聲悶響。桓玄一掌擊上幾案。怒道:“當真反了,這姓衛的竟敢威脅起朝庭,莫非真當我奈何他不得?”“南郡公請息怒!”卞范之捋須勸道:“范之這一路也在考慮,若是盡起精兵。能否速戰速決?當然。不真正交手誰也不清楚。但兵者兇也,理當慎用,范之可試著推演一二。首先觀衛將軍陣形,確是易守難攻,士卒也精銳驍勇,若所料不差,既便不如北府軍,也差之甚少,以衛將軍擁兵三萬來算,我軍若要全勝,必須盡起荊襄與北府精銳聯手攻打方有可能,只是衛將軍沒有說錯,江北尚有北府余孽虎視眈眈啊!何況北府軍雖在名義上臣服于您,范之卻擔心,在事實上未必會甘心為您所用,請南郡公恕范之直言,關鍵在于您、包括您的從兄相對于北府乃是外人,當年您的父親宣武公曾贊曰:京口之兵可用,遂以三步來瓦解京口舊有勢力。第一步,以出軍失期為名免時任徐兗二州刺史范汪為庶人,接著又以沒郡為由,免繼任庾希職務,但庾氏家于晉陵之暨陽,在京口的潛在勢力短時間內難以鏟除,因此,宣武公采取了第二步,由于京口重鎮初創于郗太尉,故名正言順地以其后人郗愔鎮京口,用以暫代庾氏,不久之后,宣武公又走出了第三步,于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在北伐過程中,逼迫郗愔交出徐、兗,由其自領,徹底把京口的控制權掌握在了手里。然而,宣武公一去,京口諸將并未歸心于您的二叔(桓沖),再有孝武帝與謝安石的聯手排擠,百般權衡之下,您的二叔只得棄揚州退回荊襄,最終使京口余部被謝玄收編,而謝玄之后,再無一人能全面節制北府,至王孝伯,更是慘遭反噬!這說明北府軍自成一系,非是外人可輕易把持啊,前車之鑒,后事之師,范之以為,您要想真正把北府軍納為已用,至少還得再花費個數年精力!第二點,衛將軍曾于京口有援手之德,軍中或會有人感念在心,假如強行驅北府軍為戰,若能速勝倒也罷了,就怕速勝不了,反至嘩變投了衛將軍,致使您有利局勢一朝喪失,這并非范之杞人憂天,衛將軍詭計多端,善于揣測人心,若見我軍軍心浮動,不使些手段反而不是他的風格!前述兩點皆在于外,已幾無速勝的可能,至于朝庭內部,還有王謝與陸仲元為衛將軍撐腰,另有那數十戶因太原王氏女子被他白撿而來的姻親之與之暗通款曲,如若我軍戰事不利,甚至被衛將軍尋機擊破,南郡公,請勿怪范之說話難聽,您的執政地位不保倒是小事,怕就怕會步上相王的后塵啊!到那時,衛將軍朝中朝外再無敵手,司馬氏又奄奄一息,他理該推王凝之錄尚書事,自已躲在幕后操縱,憑著他的手段,數年之后,不說控制朝庭,只怕改朝換代都不是沒可能,您費盡心思得以入京執政,豈能為他人做了嫁衣裳?您在表面上固然風光無限,實則根基不穩,根源在于時日尚短,是以此時絕不宜與衛將軍開戰,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動起刀兵,除了不死不休,再不會有退路了!”這話一出,桓玄立時面色大變,眉心緊緊鎖成一團,好半天才懊惱道:“沒想到這姓衛的是頭白眼狼,要早知如此,當初朝議就不該允他入士,否則,又哪來這般麻煩?”對衛風入土持觀望的主意是卞范之出的,卞范之也不敢多說,只得苦笑道:“咱們都被衛將軍的表象蒙騙了,此人論起大奸大惡,古來從未有之,哎如今說什么都晚了。其實,把衛將軍外放出去對您利大于弊,他離開建康,王謝立將失了依托,如何再敢與您叫板?而您對王謝可采分化之計,重用王謐與謝重一系,逐漸將王凝之與謝混投閑置散,即便衛將軍得知,但他遠離京城,又能如之奈何?您則可以抓緊時間,把朝庭牢牢握在手上,一旦時機成熟,便行順天應人之舉,到那時,您有天命加身,還怕他敢輕舉妄動?而您騰出手來,慢慢收拾他也不為遲!”“好!”桓玄不由叫了聲好:“小不忍則亂大謀,讓他得意些時日還能如何?”“桓郎!”桓玄發妻劉氏從屏風后轉出,秀眉微蹙,尋思道:“先生所出雖是妙策,但我桓氏堂堂高門甲族,又眼見天命將臨,如今卻被一名月前尚是庶人之身的小小武將欺壓而不敢言,既使不顧忌外人的看法,你又如何能忍的下這口氣?妾倒有個主意,那姓衛的軍營與府邸兩頭跑,而且每天還得往褚爽老匹夫那兒盡份假孝心,不如挑選精銳死士,于其必經之路設伏,若是時機把握得當,當可一擊而殺之!”“嗯?”桓玄心中一動,目光閃爍起來。卞范之卻是駭然道:“不可,夫人,萬萬不可啊,聽說那姓衛的武技高強,當年于王凝之為劉牢之舉辦的歡迎晚宴上,赤身擊敗素有劉牢之之下第一人之稱的何無忌,勝的干凈利落,在他身邊,豈能不訓練出一批得力手下操作為護衛?恐怕得手的幾率不會大于三成!而且自今日起,衛將軍因著已經與南郡公擺明車馬,必會在身邊多帶隨行人手,倘若陷入混戰當中,他在城外的三萬步騎或會憑此為借口入城,后果不堪設想啊!我朝自蘇峻、祖約之亂以來,朝中公卿已經意識到了互相仇殺只能導致兩敗俱傷的嚴重惡果,彼此間心照不宣,盡量約束行為,這才有了永和年間政局上的平靜,即使宣武公當政,對政敵也以罷黜為主,除了庾氏一門,極少取其性命,更別說采用暗殺手段了,范之就怕非但沒得手,還被人得知是受了南郡公您的指使,引發軒然大波啊!”劉氏的俏面現出了不甘之色,恨恨道:“莫非就任他訛詐,把他外放為一州刺史?只怕將來更加難制!”卞范之尋思道:“范之以為,事有輕重緩急之分,當務之急,是南郡公登基獲取名份大義,因此,暫時與衛將軍和解亦無不可,請夫人放心,范之有了妥善對策,可把衛將軍任為廣州刺史,那里山高水遠,距建康迢迢近四千里,既使他有心操作反,可勞師遠征之下,又如何是南郡公之敵?而這幾年內,南郡公理該把北府軍完全控制,介時,就不必再對他忍讓了!”“好!”桓玄又道一聲好:“當年孝武帝封我為廣州刺史、建威將軍、督交廣二州諸軍事、平越中郎將、假節!也罷,我便一古腦兒的轉贈于他!”說著,向外喚道:“來人!”侍從還未踏入殿內,卞范之已攔阻道:“南郡公不必急于一時,范之以為,切不可任衛將軍舒舒服服的呆在那南蠻之地,您與夫人莫要忘了,當年孫恩操作反,除他自已,另有盧循與徐道覆被倚為左膀右臂,如今孫恩雖授首,盧徐二人卻仍盤距海島,南郡公可下詔赦其罪孽,使為始興(廣東韶關)相!”桓玄沉吟道:“始興扼湘廣之要沖,乃出南越的唯一通道,盧循與那姓衛的幾經交手,仇怨頗深,由他鎮守始興,的確能起到監視與阻擋的操作用,只是,盧循麾下有多少人馬?是否能與那姓衛的為敵?他在海島的老巢如何尋得?既便現在派人尋找,又得何年才能尋到?我哪來的時間等盧循?難道一日尋不到盧循,就任由那姓衛的賴著不走?”(。。)(,XS52,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xs52”,就能進入本站)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書簽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穿越東晉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