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此一言第二百零五章  慢下來 心更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錦此一言 >>錦此一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五章  慢下來 心更靜

第二百零五章  慢下來 心更靜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30日  作者:鬼十則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鬼十則 | 錦此一言 
205第二百零五章慢下來心更靜小說旗

第二百零五章慢下來心更靜

陽光率直地照著,浸潤在夏日的燦爛里,錦言無比懷念記憶里的抹茶冰激淋,一小勺一小勺,舔一口再舔一口,在陽光下,它們甜蜜地消失在唇間,快樂地融化。

榴園的院子里,種植著石榴和桂花,還有幾口大缸,里頭養著開白花的睡蓮,小假山下的魚池里,錦鯉悠閑。

錦言坐在銀杏樹下的秋千中,手中端著一只白地藍花的瓷杯,身旁放一本雜談,悠悠然飲著龍井茶。

這秋千是永安侯春天時派人裝上的,與常見的踏板秋千不同,是小巧精致的座椅式的,大周沒有的款式。

以前在二龍山時,她和清微倒騰過這樣的秋千,請了山下的木匠師傅抽空做的,沒給工錢,人家不要,那師傅的娘子曾被觀里施過藥,師傅將秋千當謝禮了。

錦言不記得自己在任昆面前提過此事,但看他送來的秋千,絕對是在自己以前的基礎上的再升級。

任子川是個好同學吶——

錦言前前后后里外分析左思右想,無論從哪個角度上,都得給出個優秀的評語,不然就是有失客觀公正。

除了身體和心靈沒法奉獻外,任昆對她這個冒牌的妻子真是沒得說!吃穿用度、日常瑣事、社交應酬、迎來送往,無不用心關照。

在職場上,這樣關照下屬的老板近乎完美,碰到一個絕對是人品爆發!

這樣的合作伙伴,更是千載難逢。說是合作,錦言很清楚,當初攤牌時,自己實際上是沒有談合作的資格的,所謂的條件優勢,在永安侯眼里,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

若真犯混,不理這嫡妻的茬兒。長公主也不會把他怎么樣,甚至停妻再娶,于他只是一句話。

由此可見,此人還是有良知負責任肯擔當的。

缺點么。除了偶爾不知所謂的小爆脾氣外,若按滿分一百計,錦言覺得他能打到九十五分以上。

留點余地,才有上升前進的可能。

至于他那個與眾不同的情感偏好,錦言真心覺得不是瑕疵,不扣分!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細思量,倒是她付出得少,得到的多。

錦言素來行事的風格是投桃報李,衡量她與永安侯的互動,貌似她一直在占便宜。

就連最初人間春曉那事。真算起來,任昆的事后補償與善后事宜,比之他造成的損失,多數倍不止。

類似不等的交換有許多……

于她,只是說了幾句話。或提了個小小的建議,微不足道的小事,且只動動嘴,后續一切不管,實施與否,概與己無關。

即便是這樣,任昆事后總記著她的功勞。獎賞豐厚,未曾短缺過。她都忘記的事情,他卻還記得。

在貨幣貿易中,所謂等價交換是指換算成銀錢金額的對等,交易物的隱性價值也一并計入金錢,看似銀錢兩清。實則還是有差異。

錦言清楚自己付出的價值,也明白永安侯回禮的價值,最重要的是,除金錢外的用心。

任昆有錢,名下產業眾多。有得是金銀珠寶,但是,花錢的禮物,與用心的禮物,二者有著天壤之別!

對他這樣的人,銀子不是問題,用心才是難得。

在精巧的秋千上優哉游哉,錦言對自己的發現無可奈何,不等價就不等價吧,她已經努力付出了,對老板、對工作、對職場氛圍的營造都盡力了,論忠誠度與執行力,幾乎沒有提高的空間,她總不能對永安侯搞個人崇拜吧?

且把他當做老天爺對自己的穿越一回的補償!

一生飯碗有保障。

錦言覺得自己做得少,反之,在任昆的眼中,卻是自己回報得太少,她給予的太多。

于公,常有金玉良言奇思妙想,堪比首席謀士;于私,府中開心果,家宅和美。

自她入府,原先水深火熱的父母關系逐漸好轉,發展至現在,母親與父親稱得上琴瑟相和。

因有她,母親不再與自己針鋒相對,指手劃腳哭哭鬧鬧是輕的,動輒要死要活才真令人頭痛,甚至母親最急的子嗣之事,也因她的建議,改約他期,暫時風平浪靜。

最重要的是,有這么一個人在府中,心里安穩。

朝堂之上,再吵再鬧,回到家里,看她一笑,所有的煩心事都不值一提,全部煙消云散。

無以為報說的就是這種吧?

小丫頭無欲無求,他有心示好,都無處下手。

只好在日常起居上用些心思,她喜歡吃喝,就多尋些新鮮好味的,外出應酬帶些吃食回來,回府途中捎一包有名氣的點心……皆是舉手之勞;

衣飾上,從宮里討幾匹好料子;合眼的首飾頭面送一兩套;休沐日帶她出府透透氣;喜歡看的志怪雜談多搜羅幾本……

似乎也就這些了……

她對二龍山塘子觀念念不忘,惦記著師傅師姐一干人,那就吩咐當地官府多照應些,派人去多捐些香火錢;

至于李氏,她認這個娘,那么即便對李氏并無好感,四時八節均送重禮,讓衛府的當家老太太明白他的意思,輕慢不得;

關照衛決明一句話就夠了……

錦言對其他衛家人無所謂,那他也無所謂;

唯獨她最在意的找父親這件事,他雖沒少安排人手,動用權勢,暫還無果……

人與人之間,最常態是:

只看到自己做得多,別人做得少,彼此挑剔。

職場上下、同事之間,朋友相處,皆忌此點。

男女之間,尤是如此。

凡夫妻不睦,常因家庭瑣事吵鬧的男女,必有一共通之處:

看不到彼此的付出。

我做得多你做得少。憑什么我什么事都得管什么活都得干,你只管當甩手掌柜?!

另一方會反駁,你干什么了?你可以不干啊,自己愿意能賴我嘛?

各有苦衷與理由,怨氣頻生。難免離心。

與之相反的是,彼此感念對方的付出,總覺得對方做得多,自己做的少。因此,愈發理解、寬容,希望自己能為對方做得更多……

這絕對是完全正能量的節奏,且不僅僅是一加一的能量疊加,帶來的好處遠超過疊加量。

放入職場,上下一心,無敵團隊;

朋友之間,肝腦涂地鐵到底;

夫妻家庭,幸福美滿;

放到錦言與永安侯之間么,那就是明珠暗投!

兩個聰明人遇到一起。也會變得傻傻笨……

他倆的現階段,就象飽滿的葡萄,在陰涼的橡木桶里,隨時間的潛移默化,悄無聲息地釀造出甘美的酒液。而尤不自知,堅定地以為自己是一顆葡萄干!

男女關系這種東東,連雞肋都不如!是錦言堅決摒棄的……

男女情?

永安侯暗自搖頭:……不會吧?不是妻室的原因?

心靜自然涼,心若不靜,這夏天的大日頭,那叫一個毒辣!

若論心煩意亂,定國公世子桑成林當屬其中一個。

在外人眼里。他實在沒有不痛快的理由。他自己也清楚此點。

夫人住對月時間雖長了些,現下已經接回府,百里府向來疼愛姑奶奶,借著住對月,多留些時日,大家都能理解。

而世子夫人不知是不是生了次子。更懂為母之道的原故,愈發平和大方,溫柔能干。

從娘家回來,就重新接過管家之責,當家理事。主持中饋。行事有度,獎罰有章,雖然老夫人因病休養,正式告退,世子夫人照樣把偌大一個國公府打理得井井有條。

老國公爺極為滿意,不止一次稱贊大兒媳婦能干。

沒有人對世子夫人的些許變化有異色,均覺得她行事更有大家風度。面對上下齊點贊的現狀,世子桑成林的感覺愈發難言。

哪里又能說出個不好呢?況且,沒有不好啊……一切都很好,都更好。

他就象是走進了一場期待已久,對方精心準備的盛宴,美侖美奐,無不尊貴精美。

只是,人人都贊菜品精致、酒水甘醇,主人周到體貼。

他只覺難以下咽,滿口苦澀。

主人愈周到,愈覺疏離有距。

夫人孩子都接回府了。

大兒會背了不少新書,惦記著外祖府上的家學;二子長大了不少,小胳膊小腿強壯許多,揮舞蹬踢愈發有力;夫人賢良大方,性情愈發溫婉,每日上差下衙,笑臉相迎,服侍周到。

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打理周全。如遇應酬,偶有過量,不怒不嗔,備醒酒湯,有條不紊,妥當善后。

如同他向往的賢妻形象一模一樣!

持家能干、育子有方、大度賢惠、稟性溫良、才貌雙全、尊夫如天……

他以往不止一次的想過的完美夫人,如今就日益完美的呈現在他的眼前,不妒不嫉、不驕不躁、不怒不嗔、不怨不惱……

還是那個人,容顏上更美了三分,只是,所有的小脾氣都消失了,留給他的是大方得體、進退有據。

有求必應,好得不能再好。

除了一件事。

她生產時傷了身子,醫囑一年內切不可再度受孕,否則或胎兒不保,傷及母體。

太醫面帶勸誡:“……世子爺,此番夫人身體受損嚴重,半年內不要行房,日后,最好也用些避子湯,尊夫人的身子經不起折騰……”

這番話是私下里他向太醫詢問脈案時,太醫特別提點的。

所以,他搬回了正院,雖然百里霜言辭懇切委婉勸阻,他還是堅決駁回了分床的提議。

不行房就分床?

難道他和她睡一張床,就單為這事?

搬回正院的第一晚,他心跳得亂,難以入眠……

第二百零五章慢下來心更靜

陽光率直地照著,浸潤在夏日的燦爛里,錦言無比懷念記憶里的抹茶冰激淋,一小勺一小勺,舔一口再舔一口,在陽光下。它們甜蜜地消失在唇間,快樂地融化。

榴園的院子里,種植著石榴和桂花,還有幾口大缸。里頭養著開白花的睡蓮,小假山下的魚池里,錦鯉悠閑。

錦言坐在銀杏樹下的秋千中,手中端著一只白地藍花的瓷杯,身旁放一本雜談,悠悠然飲著龍井茶。

這秋千是永安侯春天時派人裝上的,與常見的踏板秋千不同,是小巧精致的座椅式的,大周沒有的款式。

以前在二龍山時,她和清微倒騰過這樣的秋千。請了山下的木匠師傅抽空做的,沒給工錢,人家不要,那師傅的娘子曾被觀里施過藥,師傅將秋千當謝禮了。

錦言不記得自己在任昆面前提過此事。但看他送來的秋千,絕對是在自己以前的基礎上的再升級。

任子川是個好同學吶——

錦言前前后后里外分析左思右想,無論從哪個角度上,都得給出個優秀的評語,不然就是有失客觀公正。

除了身體和心靈沒法奉獻外,任昆對她這個冒牌的妻子真是沒得說!吃穿用度、日常瑣事、社交應酬、迎來送往,無不用心關照。

在職場上。這樣關照下屬的老板近乎完美,碰到一個絕對是人品爆發!

這樣的合作伙伴,更是千載難逢。說是合作,錦言很清楚,當初攤牌時,自己實際上是沒有談合作的資格的。所謂的條件優勢,在永安侯眼里,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

若真犯混,不理這嫡妻的茬兒,長公主也不會把他怎么樣。甚至停妻再娶,于他只是一句話。

由此可見,此人還是有良知負責任肯擔當的。

缺點么,除了偶爾不知所謂的小爆脾氣外,若按滿分一百計,錦言覺得他能打到九十五分以上。

留點余地,才有上升前進的可能。

至于他那個與眾不同的情感偏好,錦言真心覺得不是瑕疵,不扣分!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細思量,倒是她付出得少,得到的多。

錦言素來行事的風格是投桃報李,衡量她與永安侯的互動,貌似她一直在占便宜。

就連最初人間春曉那事,真算起來,任昆的事后補償與善后事宜,比之他造成的損失,多數倍不止。

類似不等的交換有許多……

于她,只是說了幾句話,或提了個小小的建議,微不足道的小事,且只動動嘴,后續一切不管,實施與否,概與己無關。

即便是這樣,任昆事后總記著她的功勞,獎賞豐厚,未曾短缺過。她都忘記的事情,他卻還記得。

在貨幣貿易中,所謂等價交換是指換算成銀錢金額的對等,交易物的隱性價值也一并計入金錢,看似銀錢兩清,實則還是有差異。

錦言清楚自己付出的價值,也明白永安侯回禮的價值,最重要的是,除金錢外的用心。

任昆有錢,名下產業眾多,有得是金銀珠寶,但是,花錢的禮物,與用心的禮物,二者有著天壤之別!

對他這樣的人,銀子不是問題,用心才是難得。

在精巧的秋千上優哉游哉,錦言對自己的發現無可奈何,不等價就不等價吧,她已經努力付出了,對老板、對工作、對職場氛圍的營造都盡力了,論忠誠度與執行力,幾乎沒有提高的空間,她總不能對永安侯搞個人崇拜吧?

且把他當做老天爺對自己的穿越一回的補償!

一生飯碗有保障。

錦言覺得自己做得少,反之,在任昆的眼中,卻是自己回報得太少,她給予的太多。

于公,常有金玉良言奇思妙想,堪比首席謀士;于私,府中開心果,家宅和美。

自她入府,原先水深火熱的父母關系逐漸好轉,發展至現在,母親與父親稱得上琴瑟相和。

因有她,母親不再與自己針鋒相對,指手劃腳哭哭鬧鬧是輕的,動輒要死要活才真令人頭痛,甚至母親最急的子嗣之事,也因她的建議,改約他期。暫時風平浪靜。

最重要的是,有這么一個人在府中,心里安穩。

朝堂之上,再吵再鬧。回到家里,看她一笑,所有的煩心事都不值一提,全部煙消云散。

無以為報說的就是這種吧?

小丫頭無欲無求,他有心示好,都無處下手。

只好在日常起居上用些心思,她喜歡吃喝,就多尋些新鮮好味的,外出應酬帶些吃食回來,回府途中捎一包有名氣的點心……皆是舉手之勞;

衣飾上。從宮里討幾匹好料子;合眼的首飾頭面送一兩套;休沐日帶她出府透透氣;喜歡看的志怪雜談多搜羅幾本……

似乎也就這些了……

她對二龍山塘子觀念念不忘,惦記著師傅師姐一干人,那就吩咐當地官府多照應些,派人去多捐些香火錢;

至于李氏,她認這個娘。那么即便對李氏并無好感,四時八節均送重禮,讓衛府的當家老太太明白他的意思,輕慢不得;

關照衛決明一句話就夠了……

錦言對其他衛家人無所謂,那他也無所謂;

唯獨她最在意的找父親這件事,他雖沒少安排人手,動用權勢。暫還無果……

人與人之間,最常態是:

只看到自己做得多,別人做得少,彼此挑剔。

職場上下、同事之間,朋友相處,皆忌此點。

男女之間。尤是如此。

凡夫妻不睦,常因家庭瑣事吵鬧的男女,必有一共通之處:

看不到彼此的付出。

我做得多你做得少。憑什么我什么事都得管什么活都得干,你只管當甩手掌柜?!

另一方會反駁,你干什么了?你可以不干啊。自己愿意能賴我嘛?

各有苦衷與理由,怨氣頻生,難免離心。

與之相反的是,彼此感念對方的付出,總覺得對方做得多,自己做的少,因此,愈發理解、寬容,希望自己能為對方做得更多……

這絕對是完全正能量的節奏,且不僅僅是一加一的能量疊加,帶來的好處遠超過疊加量。

放入職場,上下一心,無敵團隊;

朋友之間,肝腦涂地鐵到底;

夫妻家庭,幸福美滿;

放到錦言與永安侯之間么,那就是明珠暗投!

兩個聰明人遇到一起,也會變得傻傻笨……

他倆的現階段,就象飽滿的葡萄,在陰涼的橡木桶里,隨時間的潛移默化,悄無聲息地釀造出甘美的酒液,而尤不自知,堅定地以為自己是一顆葡萄干!

男女關系這種東東,連雞肋都不如!是錦言堅決摒棄的……

男女情?

永安侯暗自搖頭:……不會吧?不是妻室的原因?

心靜自然涼,心若不靜,這夏天的大日頭,那叫一個毒辣!

若論心煩意亂,定國公世子桑成林當屬其中一個。

在外人眼里,他實在沒有不痛快的理由。他自己也清楚此點。

夫人住對月時間雖長了些,現下已經接回府,百里府向來疼愛姑奶奶,借著住對月,多留些時日,大家都能理解。

而世子夫人不知是不是生了次子,更懂為母之道的原故,愈發平和大方,溫柔能干。

從娘家回來,就重新接過管家之責,當家理事,主持中饋。行事有度,獎罰有章,雖然老夫人因病休養,正式告退,世子夫人照樣把偌大一個國公府打理得井井有條。

老國公爺極為滿意,不止一次稱贊大兒媳婦能干。

沒有人對世子夫人的些許變化有異色,均覺得她行事更有大家風度。面對上下齊點贊的現狀,世子桑成林的感覺愈發難言。

哪里又能說出個不好呢?況且,沒有不好啊……一切都很好,都更好。

他就象是走進了一場期待已久,對方精心準備的盛宴,美侖美奐,無不尊貴精美。

只是,人人都贊菜品精致、酒水甘醇,主人周到體貼。

他只覺難以下咽,滿口苦澀。

主人愈周到,愈覺疏離有距。

夫人孩子都接回府了。

大兒會背了不少新書,惦記著外祖府上的家學;二子長大了不少,小胳膊小腿強壯許多,揮舞蹬踢愈發有力;夫人賢良大方,性情愈發溫婉,每日上差下衙,笑臉相迎,服侍周到。

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打理周全。如遇應酬,偶有過量,不怒不嗔,備醒酒湯,有條不紊,妥當善后。

如同他向往的賢妻形象一模一樣!

持家能干、育子有方、大度賢惠、稟性溫良、才貌雙全、尊夫如天……

他以往不止一次的想過的完美夫人,如今就日益完美的呈現在他的眼前,不妒不嫉、不驕不躁、不怒不嗔、不怨不惱……

還是那個人,容顏上更美了三分,只是,所有的小脾氣都消失了,留給他的是大方得體、進退有據。

有求必應,好得不能再好。

除了一件事。

她生產時傷了身子,醫囑一年內切不可再度受孕,否則或胎兒不保,傷及母體。

太醫面帶勸誡:“……世子爺,此番夫人身體受損嚴重,半年內不要行房,日后,最好也用些避子湯,尊夫人的身子經不起折騰……”

這番話是私下里他向太醫詢問脈案時,太醫特別提點的。

所以,他搬回了正院,雖然百里霜言辭懇切委婉勸阻,他還是堅決駁回了分床的提議。

不行房就分床?

難道他和她睡一張床,就單為這事?

搬回正院的第一晚,他心跳得亂,難以入眠……

ps:二更送到,難得加更了一回,給自己點個贊,呵呵。


上一章  |  錦此一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