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此一言第四十一章 高端相親會(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錦此一言 >>錦此一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高端相親會(五)

第四十一章 高端相親會(五)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08日  作者:鬼十則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鬼十則 | 錦此一言 
搜小說



上一章:

下一章:

綠玉廊有沒有結果與錦言無關,她正樂呵呵看古代的少男少女們如何隱晦地表達好感,暗自偷樂。

世子妃著人過去打探,才知是詩畫結果不好評判勝負難分。

世子妃一皺眉,暗怪世子較真,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歷來賞花會都以平均分配為原則,各個項目花落不同家,所謂詩畫,無非是錦上添花的助興項目,哪能真按取狀元的標準來?

心腹嬤嬤看出世子妃的心思,忙附耳道明原因。

原來畫作的題目是安親王現場改動的,因為嬰公子應邀而至。

原料想必是嬰公子無疑,結果安親王對著畫作左右為難,說是詩意畫意難取意。

一聽有安親王在,世子妃只好將事由對眾人道出,并言及:“嬰子栗嬰大才子也在,王爺說了,若得各位才女們共同品鑒實乃佳話。”

話音剛落,就聽到一陣小小驚呼:“嬰子栗!嬰大人也在噢!”

“天吶,是嬰才子!”

剎那間,朵朵小桃花撲兒撲兒地亂飛。

嬰子栗,誰呀?

看起來應該很有名氣的,這幫小姑娘完全是花癡粉絲狀么!

錦言未將此放在心上,不管,反正沒她家親戚,不,就是有親戚自己也不認識尊駕哪位。

一群小姑娘你推我我推你,含羞帶怯地去往綠玉廊。

錦言坐著沒動。

世子妃請她:“走吧妹妹,我們一起過去看看。”

錦言婉謝,世子妃溫顏笑道:“妹妹獨坐在這里我可不放心,若有個磕著碰著的,皇姑姑可饒不了我。”

知其好意,哪兒不是看花看戲?

遂起身同行。

綠玉廊下人多,錦言在外圍停下:“妹妹才疏學淺就不去白占位子了,姐姐自管前去,我就在此處看看花草。”

世子妃見此處亦在廊內,相隔不遠,若有事發生也能照應到,點頭應下自去見安親王等眾人。

錦言所立之處,亦有些字畫懸掛,時有人走來看去。

閑來無事,她也抬頭有一眼沒一眼地掃看幾下。

忽然耳邊有嬌柔的女聲:“……可不敢當,此間能擔得家學淵源才女之稱的非永安侯夫人莫屬。”

納尼?

誰這么給姐抬轎子?

敵我不明,錦言沒動,裝作沒聽見。

“侯夫人,”

那嬌柔的聲音近了幾分:“有侯夫人在此,小女子哪敢獻拙?還是請侯夫人點評一二。”

啥,哈意思啊,聽起來又是個不懷好意的!

怎么一波平了又來了一波,是長公主府與永安侯樹敵太多,還是她今天出門沒看皇歷犯小人?

轉頭看了過去,一個紅姑娘正盯著她,面帶笑意,目光卻不太友好。

有點莫名其妙,這紅姑娘之前在花神亭出來寫過字,說是俞閣老的孫女,在閨閣中頗有才名。

之前沒交集呀,難道任昆與俞閣老也結過梁子?

反正她從前沒見過,不存在結仇的機會。

“既然俞小姐都認同侯夫人,侯夫人就不要謙虛了。”

你哪位呀,是俞姑娘的托兒吧?

“就是,侯夫人,王爺和大伙兒都等著呢,你就賞個臉。”

俞姑娘笑意盈盈,話里帶刀。

“恕我淺見,俞小姐什么意思還望明白告知,也讓我知曉個前因后果。”

怎么到哪里都有蒼蠅?

這應該不是她招惹來的吧?

“好教侯夫人得知,事才世子妃講過,王爺出題畫作未定,請侯夫人一起品鑒,也好早些訂了花。”

三言兩語倒也交待得清楚。

只是,這事兒與自己有什么關系?

安親王都難確定的畫兒,世子妃會提名讓我去品評出名次?

不可能!

不去!

“我才疏學淺,就不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了,多謝俞小姐抬愛。”

得不得花的,該我什么事!

“侯夫人太自謙了,”

俞姑娘嬌笑:“誰不知夫人家學淵源,令尊乃名滿天下的大才子,夫人又豈能是俗人?過于自謙,可莫墮了衛狀元的才名!我等晚生了十數年,未有幸得見衛先生的驚才絕艷,今日能聆聽夫人點評,實乃幸事。”

這番話看似客氣,實際可惡至極。

丫找死!

錦言怒火中燒,不管是前世今生,她都是個極護短的,龍有逆鱗觸之即死,她的逆鱗就是父母親人和自己罩著的人。

而衛三爺,盡管沒有見過,但他是這具身體的親生父親,而且她能在塘子觀安然長大,在公主府得駙馬關照,都是衛三爺蔭澤。

辱衛錦言沒關系,反正她也不在乎這些虛名,但辱衛三爺……

原來這蒼蠅還真是她自己招來的!

嘿!丫早晨出門忘了照鏡子不知自己是誰了吧?

心底愈怒,笑顏愈甜,一霎間園中百花失色,眾人只覺心神一蕩,怎可有人能笑得如此悅然生香?

“家學淵源或有其說,不知所謂才女之名,俞姑娘從何處聽聞?”

看這姑娘的年紀不可能與衛三爺有交集,那定是代其父輩出頭,當年衛三爺盛名之下,難免會被一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宵小之輩惦記。

“常言道虎父無犬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衛才子的女兒豈會是尋常之輩?侯夫人太過自謙,還是不肖乃父……”

驟然收聲,話藏其尾,仿若失言,素手掩唇,目含冷意。

幾番下來自是驚動了眾人,世子妃快步至安親王身前,尚未開口,卻見錦言以目相視:稍安勿燥。

又拿衛三爺作筏子!

丫還裝模做樣!

“聞俞小姐的意思,我若不應下,要么有損家父英名,要么就成不肖之女,我竟不知,這賞畫本是雅事,但憑自愿,何時變成如此嚴重之事?”

脆若鶯啼,歡快如泉,錦言笑吟吟道出疑問。

“這……”

紅姑娘語塞。

“侯夫人莫要多心,舍妹只是心急之下,或言語有失,并無他意。”

一白衫男接過話:“我等只是久慕衛才子之名,常恨君生早,無緣得見,乍聞夫人在此,還望夫人不吝家學才名。”

最恨這些道貌岸然的!

裝?誰不會!

“這位是俞公子?”

唇邊淡笑如菊:“公子手足之情令人感動,先前聽聞俞姑娘知書達禮,可聽姑娘幾番言語,甚覺傳言有誤。俞姑娘一邊口口聲聲仰慕我父才子之名,一邊當面詆毀其女,我有一惑不解,我肖父與否,俞姑娘有何資格評說?是見過我父親知其相貌?還是才高八斗代親長考校我的學問?”

那我就把你的皮撕了!

我就是不滿!

我就是要明明白白問個為什么。

你敢說我不肖父?話敢說,就要有膽擔著!

錦言這番問責很嚴重,無論是俞閣老府上還是俞小姐自身都承擔不起——隨便質疑任何一個人是否肖父肖母是極大的侮辱。

俞府與衛府素無關系,俞小姐又是小輩白身,說錦言這位侯夫人不肖乃父,無論是開玩笑失言還是懷有居心,都是極為不妥極為失禮,尤其還被這般當眾直白地指出。

不管起由如何,這種話都不是俞小姐能說的。

“這,一時失言,一時失言。”

白衫俞無奈道歉:“看在她年幼無知又一心向學的份上,侯夫人見諒。”

“非是我不寬容,俞姑娘并非兩歲孩童,當知有些話乃誅心之言。冒昧而言,我觀俞公子與俞姑娘相貌上并不相象,可是一母同胞?”

錦言話峰一轉,似乎要拉家長。

“正是一母所出。”

白衫俞不明她意。

“兩位相貌相象處不多,可是一人肖母一人似父?”

這問題更是跑得沒邊。

白衫俞點頭。

“若就此而言,二位要么是不肖子要么是不肖女嘍?”

溫顏調侃道:“不知俞公子俞小姐聽了心中感想如何?”

我就明著說你不肖了,你又能如何?

看俞家兄弟如便秘般的臉,錦言笑得如狐貍。

“侯夫人說笑了。在下與舍妹受教。”

不管心頭如何冒火憋屈,白衫俞還得致謝。

“侯夫人果然名不虛傳,不知作詩品畫是否也才思敏捷?”

清越而略帶嘲諷的聲音響起,一著天藍衫的男子越眾而出。

身材高瘦,劍眉入鬢,朗目如星,長相算不得極出眾,但站在那里,玉樹臨風氣場自成,如皓月奪了眾星的光芒。

傳說中的氣質男嘛。

“在下嬰子栗。”

彬彬有禮中透著股張揚與傲氣:“與衛前輩神交已久,盼有切磋之時,望侯夫人一展家學。”

這位就是那個令小姑娘們尖叫的大才子啊!

傲嬌得象只孔雀。

錦言聽不得他提到衛三爺時的漫不經心。

“一展家學?怕要讓嬰公子失望了,”

錦言笑中帶著絲縷薄愁哀云:“眾所周知,家父經年無音訊,我自幼在道觀中長大,既未曾有一日聆聽家父教誨,亦未上過一天衛府家學。今日聽俞府姑娘嬰公子頻提家父之名,感念二位好意……殊不知這也是揭人心傷?”

黛眉輕挑,櫻唇含憂:“羊知跪乳恩鴉有反哺意,只嘆子欲養而親難尋……嬰公子既如此推崇家父誠心邀約,我雖不才,卻不敢污了長輩英名,從命就是。”

“夫人好口才!在下受教了。”

恃才傲物的嬰子栗被噴了一臉,向來自恃的他卻也不便與一女子逞口舌之利:“請夫人移步。”

“你就是衛三的女兒,子川的媳婦兒?不錯不錯。”

站在一旁看熱鬧的安親王笑得一臉慈祥:“就是這兩幅,這幅是子栗的手筆,這是水公子的大作,這兩幅兒本王都喜歡,要依本王意思,一人一朵花!恩,說起來,本王總覺得缺點東西,畫意有了,可這話就是沒說出來……”

錦言沒見過安親王,沒想到這位大名鼎鼎的王爺還是個話多的老頭。

看了畫作,錦言有點奇怪,按說賞花會,應該是取應景的題目,怎么竟出了個冬釣的題?

原來,安親王去冬遠游,偶見江邊垂釣者,天地白茫茫,只得一人江邊獨坐,觸景傷人。

及至釣者收桿而起,歌而歸家,又覺此情動人,此景此情思之難忘。

正好聽聞大才子嬰子栗游歷回京,就恰逢其會將此做為畫之題,請眾人繪之。

錦言聽后明白了,原來是想要幅嬰子栗的畫,結果有人與嬰子栗畫得差不多,不好取舍了不是?

仔細看這兩幅畫,果然,無論是用墨運筆構圖,各有千秋。

既然是命題作畫,那就取立意唄。

安親王一攤手:立意都合他心意,難分上下。

說來說去,還是那個栗才子較真,水公子謙讓,他拒辭不受,放言花不花的無所謂,只點評不到位,場上無知音。

其實就是耍大牌,錦言暗自腹誹。

既然無所謂,有什么好當真的?還是沒看開!真厲害,怎不見你鶴立雞群?

這可不好評。

雖然她在書畫上也有些造詣,聽過大師講授的品評課。可兩幅畫水平太相近,不好評說。

一時老鼠啃烏龜無處下口,就聽安親王在那叨叨:“……就是有點味兒沒出來……”

味道沒出來?

沒放鹽唄,呵呵!等等……

味道沒出來?

相鄰的書:


上一章  |  錦此一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