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第三百零九章 碩果累累(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毒清 >>毒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九章 碩果累累(七)

第三百零九章 碩果累累(七)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10日  作者:沒落皇朝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沒落皇朝 | 毒清 
當前位置:

第三百零九章碩果累累七

后膛炮成了,那就是說有了艦炮,后膛巨炮,除了做要塞炮、岸防炮,憑著現在的手段,想把他變成野戰炮還很難!

四省的地界多山,巨炮的用處不大,席卷大清用不著這樣的巨炮,火炮的研發算是到了瓶頸,鋼材又成了掣肘的東西。

這段時間,除了摸索鑄炮的技術之外,剩下的就是將后膛炮,變成艦炮了,射程和炮彈的威力,就是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

隨著霍華德進了槍械廠,忙忙碌碌的景象,算是喜人,就是不知道成果如何?

“楊將軍,這是柯爾特1847,現在的產量是一個月一千五百把!”

說這話的時候,霍華德也害怕的厲害,這位楊將軍當時給自己的任務是擴產一百倍,而現在的產量,只是半年之前的五倍,看了那兩個鑄炮技師的遭遇,霍華德在心里也為自己的命運捏了一把汗。

“五倍了?還湊活,我所說的三萬把的目標,你還得多長時間能完成?一年?還是兩年?”

擴大產能說說容易,可實際做起來并不容易,技工就是產能擴大的一個天塹,大清不是米利堅,沒有那么多技工,這些人都需要一個個的培養,一百倍的產能擴大,絕不是三五個月可以完成的。

“楊將軍,是這樣的!柯爾特先生從米利堅運來了一萬五千支霍爾步槍,同批運抵的還有霍爾步槍的技術與制造設備,現在兵工廠一個月還能生產五百支霍爾步槍。

擴產一百倍,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如果機器設備充足。也需要兩年左右。”

楊猛所想的技工問題。也是制約霍華德擴產的一大難題,半年五倍,這也算是神速了,接下來擴產的速度,也會變慢。

這依舊是人手的問題,心靈手巧的壯丁,是這次擴產的基礎,五倍的產能擴大。也用盡了這批人之中,心靈手巧一學就會的,剩下的大批人手,都需要慢慢的培訓,三年的時間,已經是霍華德咬牙跺腳的結果了。

制約產能擴大的另一項因素,就是機器設備,云南的機械幾乎全部都是進口的,自造的機械還在試驗之中,機械云南不能自給自足。而軍工機械,雖說獲利頗豐。但國外的機械廠,也不可能囤積大批的軍工機械。

現在這么個時代,可不是要多少有多少的時代,兵工廠里的機械,也是幾國十幾國的產品,生產同一個零部件的機器,大小各異、原理各異,沒有充足的機械,單靠人力,擴產也是條艱難的道路。

“霍華德,你做的已經很好了,泰辰,給霍華德先生一萬兩白銀的獎勵,霍華德先生有什么需要,你們也要盡量的滿足。”

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云南軍工業的前進,里面有霍華德的心血,這位是個忠心任事的,楊猛當然也不會吝嗇。

“謝謝楊將軍的慷慨!那兩個鑄炮技師,我可以安葬嗎?”

兔死狐悲,這也是霍華德的感受,那兩人的死雖說是自找的,但楊將軍的殘酷無情,也深深的刻在了霍華德的心間。

“可以,就埋在兵工廠的門口吧!也好讓存了歪心思的人,有個參照物!

還是那句話,你們忠心任事,我不吝賞賜,你們若是偷奸耍滑,老子一樣翻臉無情!”

霍華德對自己的看法沒什么所謂,只要這些人還在云南,楊猛就能讓他們忠心任事,對生的渴望對死的懼怕,對財富的追求,就是楊猛御使這些人的手段。

若是他們在本土,楊猛沒這個本事,但到了云南,就由不得他們了。

“我一定會記住的!”

與楊猛說的一樣,在技術與設計上,霍華德現在根本沒有欺騙楊猛的想法,即使有,能不能騙過楊猛也是個問題,對于自己的生命,霍華德是無比珍惜的,同樣,這位米利堅軍工業的精英,對財富的追求,也是相當熱切的。

“這就好!德萊賽的仿制工作,做的如何了?”

霍爾1836是過渡的武器沒有什么前途可言,柯爾特1847的技術,只有在銅殼彈出現之后,才能慢慢的改進。

只有德萊賽才是一個可以使用五到十年的槍械,大量生產這把槍,楊猛還有一個目的,只是現在還不到時候而已。

“已經仿造出了十幾把,只是……”

這個時代,只要是涉及機械的,基本就沒有什么技術壁壘,原材料就那么回事兒,只是設計的結構問題,看到基本就能仿造,霍華德這一聲可是把楊猛的心情也直接弄得有些差了。

“可是什么?”

楊猛要德萊賽和霍爾的制造技術,就是因為這兩把槍,是領先時代的,射程都差不多的條件下,射擊速度無疑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比前裝槍快六到七倍的射擊速度,才是楊猛需要的東西。

“致命的缺點!”

“致命的缺點是什么?”

“擊針!”

“知道了,可是擊針退火變形?”

霍華德一提這事兒,楊猛立馬就想到了德萊賽1841那稍微有些夸張的擊針,刺入藥室深處,爆炸的火.藥產生的熱量,對擊針來說絕對是個極大的考驗,退火變形,也就成了擺在楊猛和霍華德面前的問題。

“是的!如果連續發射的話,幾十槍之后半數的擊針都會變形,變形的擊針觸碰不到底火,這把槍也就成了廢品。

如果只是連續發射十幾槍,德萊賽的壽命,還是很長的。”

槍械的壽命,絕對是個極為關鍵的問題,連續射擊十幾下,按說應該是夠用的。但這個射擊速度。是對前膛槍來說的。

前膛槍射擊十幾發。以后裝德萊賽的射擊速度,就是近百發,多數擊針,是跨不過這道天塹的。

“將擊針換為可拆卸的,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有問題就好,仿制與改裝,是同步進行的,既然有了技術。現在就是改裝時間了。

“在兵工廠是可行的,但在戰場上,換裝擊針,還是極為麻煩的!

為士兵裝備一套工具,不僅增加了負重,到時候也不一定來的及!”

這個法子霍華德試過,但有些不現實,換擊針在兵工廠絕對是個簡單的工序,但到了戰場之上,這個簡單的工序。也變得極為復雜了。

“將擊針變短,把內置的底火。換成外置的怎么樣?”

解決這樣的問題,對楊猛來說難度不到,三五條解決的方案已經在他的腦中成型了。

“可以!但還有一個問題,將內置底火改為外置底火,火.藥燃燒不充分,勢必影響火槍的射程!”

楊猛提意見,霍華德給予否定,有個槍械專家在身邊,無疑是個大好事兒。

“嗯!這也是個問題,將底火銅帽加長,加大底火的藥量,將撞針變粗呢?”

對于德萊賽的改進,越來越接近現代槍械,而霍華德臉上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重,相比于柯爾特先生,這位清國的楊將軍,一點也不差,絕對是軍工界的天才。

“這個馬上就可以試一下!”

“那就試一下!”

有了主意,一箱嶄新的德萊賽就被抬到了廠房里,這一箱德萊賽,也勾起了楊猛的興趣。

“霍華德,這是新進的德萊賽?”

“哦……不是,是當初柯爾特先生購置的三百把德萊賽,這次柯爾特先生也是跟著貨物來的!”

“柯爾特也來了嗎?他在哪里?”

柯爾特可是個神人,既然來了,楊猛當然想見一下了,左輪雖說不是柯爾特首創,但柯爾特左輪的出現,還是有劃時代的意義的。

“只在海上停了一下便赴歐洲了,這次柯爾特先生遠赴歐洲,也是為了楊將軍定制的十萬條德萊賽而來。”

一聽這話,楊猛笑了,狗屁!要不是為了打開柯爾特1847的銷路,他柯爾特會巴巴的在海上游蕩?

“繼續吧!想必柯爾特返米的時候,我們會有一次會面的!”

霍華德在忙活著改造德萊賽,而楊猛也拿起了一顆德萊賽的定裝彈藥,橡果型的彈丸,看著也有些好笑,真不知道設計者的腦子是咋長的,水滴形的槍彈,絕對要比圓形的鉛彈射程遠一些。

剛要說話,楊猛卻發現了霍華德手里的一樣物事,鉛筆啊!這玩意兒已經有了,早知道自己就不用那勞什子炭筆了。

“霍華德,你手里的可是鉛筆?”

“是啊?”

被楊猛打斷思路,霍華德也有些無奈與氣憤,一根鉛筆有什么好驚訝的?

“這東西的制造方法,你知道嗎?”

“知道啊!很簡單,用機械切割出標準化的細木條,加上筆芯粘連起來就是鉛筆。”

作為專業的造槍技師,鉛筆的生產過程,對霍華德來說,簡單的就跟喘氣一樣,除了筆芯的配方,其他的都不是問題。

“機械切割標準化的木條?霍華德,現在槍托還是在手工生產嗎?”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霍華德一句機械切割,又給楊猛打開了思路。

“楊將軍你是說用機械制造槍托?那樣的話,制造槍托的成本,并不低啊!甚至還要高過手工生產。”

簡單的想了一下槍托的生產過程,一次成型顯然是不可能的,幾次成型的話,那投入的機械設備可就多了。

現在生產槍托的過程,也不是純手工,木材的切割,還是有機器存在的,用機械生產槍托,從機械的研發到投入生產,也是項巨大的投入。

“有了機械,心靈手巧的木工,就可以變成槍械師,而那些學徒,也就可以真正的派上用場了,這對你擴大產能,有很大的幫助!”

四省之地,壯丁雖然不少,但有手藝的匠人還是不多的,要培養一個技工,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原本的手藝人轉換成技工的難度并不大,而云南現在需要大量的專業技工,有了這些人,那以后的幾年,云南的技工的缺口,才會被真正的堵上。

“設計制造機械設備,也是個難題,這對兵工廠來說是個負擔!”

楊將軍的這個思路雖然不錯,但霍華德肩上的擔子也不輕,轉行,對霍華德來說風險也是很大的,一旦完不成楊將軍的任務,那可是會丟命的。

“這個就不用你操心了,我會安排別人去做的,你專心改造德萊賽吧!”

自己的問題問完了,楊猛就把霍華德拋到了一邊,轉身就開始吩咐丁泰辰了。

“泰辰,咱們在西山是不是有個火柴廠?”

“有一個!”

“那就好,讓葛師傅那邊,研制制造槍托的機械,這些機械的難度并不大,在原有的一些機械上改裝就可以了。

在西山建造一個鉛筆廠,新軍要普及一下。做鉛筆剩下的材料做火柴桿,等槍托廠建了,就用制造槍托的下腳料制作鉛筆。

知道這是什么模式嗎?循環利用,每一樣東西到了咱們的手里,咱們都要榨干每一滴油水!”(未完待續。。)

本站追書網()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

其第309章章節均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上一章  |  毒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