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第二百二十九章 驅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毒清 >>毒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九章 驅虎

第二百二十九章 驅虎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13日  作者:沒落皇朝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沒落皇朝 | 毒清 
沒落皇朝)


謀事容易成事難,楊猛等人謀劃的不錯,可能不能驅的動林老虎,就得看楊猛自己的本事了,這事兒老爺子那邊插不上上手,一個三省銅鹽大使與云貴總督商議洋務之事,傳出去對老爺子的影響太大,不符合楊家的利益,這事兒只能由楊猛自己出頭了。自從知道用眼快,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追不到最快更新了

云南暫時沒有提督,現在兼著兩鎮總兵的楊猛,就是云南階位和權力最高的武將,總督府的大門,現在對楊猛來說也是半開了,進去議事只要通稟一聲就好。

云南的其他官員,想進總督府,先得下帖子,然后就得在門房等著,為了進總督府,許多官員,等上十天半月也很正常。

這幾個月由于身體的原因,云貴兩省的多半政務,都是劉存仁在處理,只有一些極重要的政務,林則徐才會親自過目。

身為總督就要扛起總督的職司,把職權交給劉存仁也是林則徐的無奈之舉,有總督不用巡撫,林則徐只要還在位,就不會把自己的權力下放的。

“星斗來了,可是有了重整滇東三鎮的法子?”

病懨懨的林老虎,雙目中的神光大不如初來云南的時候,原本清亮的眸子,也顯得有些渾濁了,說起話來更是有氣無力,看來這林老虎也是個重情的人啊!

“大人,標下遇到了難事兒,不知如何開口。”

林老虎這是喪了心氣,也不知自己的謀劃,能不能提起林老虎的斗志。楊猛假模假樣的。帶著怯懦起了頭兒。

“難事兒?在云南還有能難倒你楊老三的事情?本督怎么不信吶?”

楊猛扭扭捏捏的做樣子。也逗笑了林老虎,這位斜靠著椅背,瞇著眼睛打趣了一句。

雖說是打趣,也是林老虎對楊家實力的肯定,在云南除了自己這位總督,要說位高權重,就只有楊家了,楊士勤管著云貴川三省的銅鹽。是尊沒邊兒的大財神,楊老三管著滇西兩鎮數千綠營兵,這云南的事情,根本難不住楊家。

“事情出在兩江。”

“兩江?呵呵……這個到有些意思了,說說吧,因何事惡了李星沅,若是可以的話,本督倒也能搭把手,若是壞法紀、謀私利,你還是該去哪去哪吧!”

兩江的李星沅。年富力強之輩,這李星沅與十年前的自己有的一拼。實話實說,李星沅在為官之道上,要強于他林元撫。

這個時候,李星沅出來為難楊家,里面的東西就深了,雙手撫了一下胖臉,林則徐的雙眼也比剛才清亮了。

雖然做了許諾,但是也有限度,楊家是個商家,能把買賣做大的多半是奸商,林則徐做出的許諾,不是為了楊家,而是為了云南的百姓。

今年雖說下了幾場雨,可云南的新糧還沒打下來,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楊家在云南全境舍粥,需要錢財,只要不是違法亂紀的事情,給楊家開個后門,也在情理之中。

“兩江的李總督,扣了楊家六十船洋貨。”

林老虎的精力不濟,楊猛也不敢一下把話說清楚,萬一林老虎一激動,掛了!楊家可就要攤上大事兒了。

“洋貨?六十船?走的是長江水路?你楊家好大的買賣!”

楊家在廣州做過買賣,林則徐是清楚的,按說珠江水道,才是楊家的商路。川鹽直走四川境內的長江水道,粵鹽有時候走長江水道,但朝廷的鹽船,李星沅不會扣押。

不走珠江水道,反而走長江水道,楊家的這六十條船,想來應該是大船,六十船的貨物,價值不菲啊!

楊家這些年,先是防疫、后是滇銅、現在還在云南賑災,楊家拿來的如許多的銀兩,做如此大的買賣。

經營養活牟取夷利,對于大清和洋人之間的買賣,林則徐還是明白一些的,六十船貨物,即使當年的十三行,也沒有如此大的吞吐量吧?

想到這里,林則徐的臉色也慢慢變得凌厲了,這楊家究竟做的是什么買賣?

“大人,這批貨是押了五千萬斤滇銅,才讓廣州的潘仕成潘大人弄來的。”

“什么?私售滇銅,還是五千萬斤!你楊家是在找死嗎?那可是云貴川三省四五年的總產,這么大的數量許給了洋人,你們楊家完蛋事小,可牽連的卻是云南無數的官員啊!

你們行事,怎可如此魯莽?”

一聽楊家抵押了五千萬斤滇銅,林則徐目眥欲裂,這楊家的膽子未免也太大了,如今被李星沅抓住了痛腳,滇銅復起,弄不好就要煙消云散了。

“大人,且聽標下解釋一番。年初的時候,因為買賣,標下去了廣州一趟,結識了廣州的潘大人,當時他恰好在籌建廣州的輪船廠,標下也就跟著去看了一番熱鬧。

誰曾想,在那里標下遇到一個洋鬼子,說是精通采礦,那時楊家接了三省的銅鹽,身上的擔子不小,標下聽說西洋礦場,幾百人就抵得我大清數萬人的礦場,也就來了興趣。

一番討價還價之后,就稀里糊涂的定了六十船的西洋機械,現在想來,卻是有些魯莽了,但事情已然做了,標下現在也是騎虎難下了。”

含含糊糊的誘餌一丟,林老虎果然上鉤了,他臉上的怒氣,在快的消退,雙眼忽明忽滅,顯然是在心里計較著事情的得失。

“西洋器利,這倒是個復起滇銅的路子,但西洋的機械,你又懂得多少?

換回來不能用,對滇銅又有多大的好處呢?”

用洋人的法子,林則徐能夠接受,但當年許多人都試過,只是一艘火輪,就折了大清的無數英才,對于楊老三。林則徐也不怎么看好。

“標下是不懂。但有人懂。為了復起滇銅,標下之前還做了一件不該做的事情。”

“什么事情?”

話說到這里,林則徐也不想去猜了,直接就喝問,這楊老三的膽子太大,路子太野了。

“標下,以傳教為誘餌,擄了一群西洋的傳教士。現在就關在明湖書院譯書呢!這是他們整理出來的開礦技術,還是使喚洋鬼子機械的方法。”

楊猛從袖子里,抽出一本薄薄的線裝書,這就是葛仕揚在開礦上為云南銅廠和鹽場,設計的路子。

“擄洋人?楊猛,你大膽!這事兒做不好是要國戰的,朝廷雖不懼西洋之鬼,但是開戰之后,東南局勢必然糜爛,你這混賬誤國啊!”

當年的庚子一役。因何而起?禁煙、禁商,再有一條就是殺傷洋人。這楊老三倒好,直接擄了洋人的傳教士,這事兒要是漏了,云南的麻煩,就將變成朝廷的麻煩。

林則徐一邊怒斥楊猛,也沒忘了翻看手里的那本書,這書本一翻開也就合不上了,不大的功夫,林則徐就沉到書本的世界里去了。

楊猛囚禁洋人的事情,也被林則徐拋到了九霄云外。林老虎的歲數雖說不小,但眼力和腦力還不錯,一本幾十頁的小冊子,一個多時辰,他就翻了兩遍。

“哦……不錯!深入淺出,倒是有些門道,照著書上的法子,不僅滇銅能復起,這滇鹽以后也能自給了,這樣一來云南的財政也就會大大的加強,各省的協餉,也用不著了,不錯!

這些法子都試過嗎?”

事有輕重緩急,看了小冊子之后,林則徐看到了大清富強的希望,不過擄了幾個洋鬼子而已,這事兒與大清的富強相比,就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了。

“船都扣在了兩江,沒有機械,怎么試?”

“這件事兒本督應下了,怎么也能讓那六十船的貨物運到云南,但此事你有幾成的勝算?”

“勝算說不上,咱們楊家是商家,逐的就是厚利,這跟賭錢沒兩樣,押中了掙個盆滿缽滿,押不中敗了身家。

如若這法子好使,登去還債的滇銅,四五年之內,咱們就會回本。如果煮鹽的法子好用的話,兩三年就能回本。”

在商言商,現在李星沅扣押貨船的事情,已經不是李星沅和楊家的事情了,而是楊家和朝廷的一場交易,朝廷放下一些權力,楊家復起滇銅。

買賣成不成,主要看的是利益,現在林老虎就代表了朝廷,林老虎點了頭,朝廷那邊就不會有大問題,這事兒看著像是楊家勾結林則徐,與兩江總督李星沅在官場較力,其實最根本的還在朝廷。

利益放倒了規矩,那這事兒就能辦,規矩放倒了利益,大家伙都要跟著倒霉。

“茲事體大,容我想一想,你也坐吧!”

用洋人的玩意兒,辦云南的銅課,這事兒最好還是要瞞一瞞,不然清流們的阻力不小,瞞朝臣不瞞圣上,這也是個先決條件,林則徐現在估算的就是圣上的態度。

“星斗,你說一說,你們楊家與李星沅結怨的事情。”

李星沅的出點,林則徐還沒摸清楚,這事兒能不能瞞得住,李星沅也是個關鍵,現在船已經被扣住了,李星沅還沒有難,看來這里面的文章也不小啊!

楊猛現在就是個信號燈,為了讓林老虎能猜到李星沅的意圖,來之前,楊猛和魏五、徐子渭,也謀劃了一下說辭。

“哦……此事尚有可為。”

聽了楊老三訴說的,李楊兩家的結怨經過,李星沅的脈門,林則徐也大約的摸到了。

說完了這句話,林則徐又陷入了沉思之中,先就是楊家,楊家的出點,現在林則徐也能基本看清,看來廣州的潘仕成,在這事兒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誘使楊家購買大批的西洋機械,看來抵押的滇銅,多半是潘仕成,為船廠募集銀子的法門,好在這楊老三是個不守規矩的,知道擄幾個洋人學東西。

潘仕成給楊家畫了一張大餅,而楊家圖謀云貴川三省銅鹽的巨利,乖乖進了潘仕成的圈套,按照這些分析,楊家接觸洋務,倒是被動之舉。

潘仕成在廣州建船廠,顯然還想博取一份圣眷,之前他仿制的西洋輪船,被朝廷擱置,看來也是心有不甘啊!

潘仕成的船廠,楊家的三省銅鹽,還有一個可以視作盟友的李星沅,云貴、兩廣、兩江、四川,合七省之力展洋務,自己是不是也該最后頂一頂大清呢?

云貴川三省的楊家,由鹽及銅、由銅及鐵;兩廣的潘仕成,由輪船及火槍、火炮;再加上兩江李星沅在錢糧上的支持;楊老三為了牟利的舉措,竟然為自己設了一個不得不入的局,為了大清,林老虎也決定入局了。

楊家、潘仕成各自為政,自己和李星沅兩廂扶持,官商合力促成洋務,趁清流們沒有覺察的時候,先做出一個天大的政績,堵住他們的嘴,那以后……(。。)


上一章  |  毒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