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毒清 >>毒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制

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制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10日  作者:沒落皇朝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沒落皇朝 | 毒清 
本章節來自于

“爺!可是要發火槍了?西山的那幫狗崽子,老在我面前晃蕩,說是槍好,給咱也弄上一批吧!還有那洋刀,雖說不怎么結實,但刀快啊!

爺!您要給我配上這些,云南的綠營兵,老韋三下五除二給您搞妥帖了。”

一聽要搞編制,韋駝子又打起了小算盤,自己手下這些人,苦練了四個多月,可有幾個西山過來幫忙的崽子,說話那叫一個扎人。

“嗯!這個準了。這次不僅有洋槍、洋刀,還有洋人的火炮,東西給了你,你可要仔細給老子操練。

這槍嘛!舉起來就能打,而且要打的準。這炮嘛!架起來就得能放,而且要打得響。

具體怎么練兵,老子也不清楚,老子的洋師傅會過來搭把手,讓崽子們把嘴給老子閉緊了,哪個敢出去胡說八道,斷頭刀可不容情。”

廣州那邊運過來的三船軍火,還壓在宜良的田莊,制造火藥、炮彈的技工給了書院,那三船軍火,具體有些什么火器還不清楚呢!因為滇西的事情,楊猛把這事兒給忽略了。

火器不比其他的東西,楊猛不回來,誰也不敢胡亂安排,東西還一直放在田莊的倉房里呢!

“爺的洋師傅,那該怎么稱呼?叫洋爺爺嗎?”

一聽還有洋師傅,韋駝子卻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滾你媽的洋爺爺!老子還沒聽你叫過聲爺爺呢!沒看出來啊!你韋駝子的脊梁骨還是軟的!”

對洋人,楊猛的惡感多過好感,韋駝子這么一叫,可不得惹禍嗎?

“爺!我錯了,這事兒揭過去,那洋鬼子來了怎么給崽子們說?”

“狗屁的洋鬼子,要叫葛師傅,那是老子的人,就像對待莊子里的管事一樣吧!對下面說的話,就是從伊犁那邊雇來的維吾爾。

今晚帶上我那幾個把兄弟去莊子。這幾個月你也辛苦了,老子請請你們。營地這邊的戒備不能放松,做些好吃好喝的給崽子們。”

一聽三爺要請客,韋駝子的眼也亮了起來,這幾個月雖說飯食、肉菜管夠的造,可這酒就一滴沒沾了,今天也該喝個痛快了。

當夜楊猛帶著韋駝子、葛仕揚還有自己的一幫叔伯兄弟回了宜良莊園,一頓大宴下來,葛仕揚這位洋師傅,也算是和韋駝子等人熟識了。

這幾天有事兒酒沒有多喝。一人三杯。多了沒有。酒宴過后。一行人就來到了存放軍火的倉房。

“上去幾個人,把麻包木箱都打開,讓葛師傅瞧瞧,米利堅的那幫商人。賣給我的都是些什么玩意。”

這批軍火,走的是米利堅那邊的路子,東西八成還是淘汰貨,但用不用還得聽聽葛仕揚的意見。

將近半個時辰,葛仕揚看過了絕大多數的軍火,這位洋師傅的面容也冷峻了起來。

“領主大人,這些槍炮大多是用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制式了,雖然能用但絕對不是好東西。

火槍大多是英吉利的褐貝絲,這種燧發滑膛槍。已經用了一百多年,性能還算可以,但比起最先進的擊發槍,褐貝絲的射速有些慢,準確性也差了不少。這些褐貝絲雖說大部分是英吉利本土制造的,但有不少是東印度公司制造的簡易品。

火炮是米利堅的三磅炮,雖說輕便,但射程太短、操作復雜,野戰的作用不大。僅有的兩門六磅炮,太重了!云南是個多山的地方,運輸很不方便。”

葛仕揚的一番解說,倒是與楊猛的猜測差不了多少,六磅炮還是不錯的,這米利堅人還是有些誠信的。

“葛師傅,這火炮的操作,大體都差不多吧!我用這些三磅炮,可以訓練炮兵嗎?”

這個才是楊猛最關心的問題,武器落后一些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利用舊武器,學會新武器的用法,實在不行就自己造。

“當然可以,無論是褐貝絲還是三磅炮,用法與最先進的武器,差不了太多,只要會用這些武器,那些先進的武器,也一樣可以用的。”

楊猛的問題,也讓葛仕揚的心活泛了起來,自己這位東方學生,雖然年紀不大,但眼光是極為犀利的,一下就能看透事情的本質。

“葛師傅,如你所說,我要是購進制造這些落后武器的技術,有沒有希望呢?”

“應該會有希望的,只要您購買到一些專利,就可以了,制造這些落后武器的壁壘,并不是特別大,歐洲各國的技術也差不多少,一個國家一份專利,拼湊起來也是可以用的。”

葛仕揚的話,讓楊猛的雙眼亮了起來,自己以前也吩咐過廣州那邊,注意引進一些技術,如果這專利能夠購買的話,那自己的步子可以邁的更大了。

“購買專利……不錯!葛師傅您看看這些火槍火炮,這是清單。咱們該怎么編制軍隊,槍炮如何分派,三天時間,您和魏先生要拿出方案來。”

略過專利的問題,楊猛將廣州發來的軍火清單遞給了葛仕揚,如何編制自己手里剩下的五千人,楊猛也沒個數,單發的火槍,用在戰場是個什么樣子,他也沒真正見過,現在編制這五千人馬,只能倚仗葛仕揚這個半路子外國革命黨了。

“領主大人,這些步槍的制式雜亂,還得挑選一下,火炮的炮車也需要組裝,這些我能幫的上忙。”

葛仕揚終不是職業的軍人,大事不去關注,反而關注起這些小事來了。

“無妨!這些自然會有人去做的。葛師傅,你懂火藥的配置嗎?”

看到這些軍火,楊猛又想起了潘仕成那邊弄來的火藥作坊,這火藥可是緊要的玩意,技術不能把持在外國人的手里,自己必須得培養一批本國的技術人員。

“了解一些,但并不精通。”

葛仕揚這點,就要強過魏五了,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沒有模棱兩可的說辭。

“在明湖書院附近有個小型的火藥作坊,你留意一下。回去和魏先生商談編制的時候,讓魏先生選些人才,至于選擇的標準你來定。必須在三五個月之內,讓他們把火藥制造的流程熟練。”

將韋駝子、葛仕揚他們打發走,楊猛這才回到了自己的小院,蓮兒乖巧的很,和唐梅依一起服侍楊猛洗漱了一下,紅著小臉就要趕人了。

“爺,今晚你就宿在梅依姐姐房里吧!”

“怎么著?爺忙活了幾個月,你還認生了?”

幾個月不見。蓮兒白皙的面容。帶上了健康的色澤。精氣神也比初來云南的時候好多了,看來練些拳腳還是有好處的。

“人家這里來了惡客,不方便的,您就別問了。羞死人啦!”

蓮兒嗔了一句就跑到里屋了,小妮子還是個臉嫩的,這連羞帶嗔的樣子,這可樂壞了楊猛。

“天色不早了,梅依你也留在這里吧!”

最近經歷了不少事情,從來沒有疲累感的楊猛,也覺得有些倦了,這幾天還有大事要忙活,有些事還是要節制一下的。

“爺。您長胡子了!”

昨夜洗漱的時候還沒看清,這一早起來,借著晨光蓮兒看到了夫君唇邊的細密黑須。

“嗨!說什么話?爺又不是皇上身邊的人,哪能不長胡子?趕緊穿戴起來,咱們出去打拳。”

輕拍了蓮兒一記。精神飽滿的楊猛也起來了,幾個月的時間,羊祖內門也是打的時斷時歇,辜負了大伯父的一番好意,打今兒起,也該正經練拳了。

帶著蓮兒、唐梅依大了幾路內家,楊猛也順帶著看了兩人的動作,蓮兒算是有了架勢,唐梅依已經入了門,看來老爺子那里,費了不小的氣力。

“不錯!蓮兒、梅依,你們兩個以后要堅持住,常打打內家拳有好處的。”

“爺,您這又是要不著家了嗎?這才剛剛回來呀!”

蓮兒小丫頭可是個古靈精怪的,一聽夫君的話,就知道又要離別了。

“你這丫頭,最近就呆在宜良了。沒法子啊!這楊家潘家的興亡,都在我這苦哈哈身上背著,我不出去忙活,咱們等著喝風啊?”

拍了拍小丫頭的腦袋,楊猛帶著自己的手下,直奔明湖書院而去。

以前沒有個定論,楊猛不經常在書院出沒,現在有了目標,這書院就需要常來了。

到了書院,學子們也剛結束的早課,正準備用飯呢!

“三爺!”

見了楊猛到來,這次這些學子倒是有些禮數,一個個站在路旁給楊猛行了禮。

“最近在書院過得怎樣啊?飯食上可充足?家里可安定?咱們邊吃邊聊吧!”

楊猛也是算計著時間來的,同甘苦嘛!這樣最能增進感情。說起衣食和家人,周圍的學子臉上,都露出了感激,這次算是沒白來。

白粥、小菜,簡簡單單吃了一頓早飯,楊猛聽到的全是感激,看來魏五這幾個月做的還算不錯。

吃完早飯,楊猛就被紅著眼睛的魏五和葛仕揚攔住了,現在這葛仕揚也有了新的身份,是書院在伊犁請的一位維族先生。

“三爺,編制弄出來了,您過來瞧瞧?”

“這么快?我說兩位你們的歲數可都不小,這么做事以后還不得累死?”

看這架勢,兩人昨夜就沒閑著,這事兒八成是葛仕揚做的。

“嗨!……”

怨怒的瞅了一眼葛仕揚,魏五也無奈了,他這個歲數這么熬,三五年就會燈枯油盡,葛仕揚這鬼子,分明是在借機報復。

“軍隊是重大的事情,我們不敢懈怠。”

葛仕揚俯首躬身,倒是有副臣子的相貌。

“云南的事情不少,按部就班慢慢來吧!一口吃不成胖子,雜事亂事多著呢!這樣的活計以后少做些。”

云南是個爛攤子,朝廷、官府、山民、商家,多數都要擺平,魏五和葛仕揚在一段時間內的地位舉足輕重,累壞了就是自己的損失。

“謝三爺體恤!”

“領主大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魏葛二人也是別上了,這對楊猛來說,不是什么壞事兒,也就聽之任之了。

到了一個講堂里,魏五鋪開了一張紙,開始為楊猛講解,兩人連夜弄出來的新軍編制。

“三爺,這支新軍頂的是防疫營的名號,所以這具體的編制還是按著綠營來的,營下設汛,汛下設哨,哨下設小隊。

一營五千人馬,分為五汛每汛千人,步卒三汛三千人,馬軍一汛一千人,炮兵一汛也是一千人。每汛又分十哨,每哨百人下設十個小隊,每小隊十人。

三爺是參將營官,最近又給韋駝子捐了一個守備,其他人員就沒有官職在身了。不知這樣的編制法,三爺覺得如何?”

楊家的這支私軍,始終是頂著綠營的編制,按葛仕揚的勞什子團營來建,只怕兵卒們不曉事,漏了楊家的底子。

(泊星石書院)


上一章  |  毒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