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三章 第一批出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第一批出產

第三章 第一批出產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9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這有了銀紙這種貨幣,大家都覺得方便了很多。萬淑慧還承諾,銀紙絕對不會濫發行。大家繳納上來多少銀子,就發行多少的銀紙,實行呂宋島的銀本位政策。這樣當誰要是離開呂宋島的時候,就要把銀紙上交,然后,兌換上海城或者是新光城銀行的銀子或者是銅錢。等額支付。

為了怕貨幣貶值,四個城市都是由城市的所有者統一存入了一筆錢,作為建設城市的基金,這筆錢分別存在各自所在的銀行里,換成了銀紙給四個城市的管理者們。其中,陳文蕙就存入了一百萬兩銀子。其實本來也沒有這么多錢,但是,陳文蕙收到了黑家的買百姓,奴仆的錢,還有世家們買百姓,奴仆的錢,自然就能輕松支付一百萬兩銀子存在那里了。

世家們本來還想著,帶了兩三百萬的銀子,這光是搬運都要花費一大筆的錢,這銀子可是很重的,車馬,護衛都是少不了的,勞民傷財啊。這回聽了這個消息,都很贊同,就直接不用搬運了,直接存在京城的分號里就行了,去掉給陳文蕙買人的錢,還有支付黑家的一些費用,還存了二百萬兩的銀子,管事運費就省下了一大筆。

陳文麟的錢,更是簡單,本來就支付給黑家和陳文蕙一大筆的銀子,為了支持兒子的事業,白氏一下子就在京城的銀行里存了一百萬兩的銀子。

黑家更是簡單,他們本來就收到了另外三城的訂單,有用人的,有買工具的,有買種子的等等。去掉這些銀子,他們直接在新光城的銀行里存了一百萬兩銀子。

陳文蕙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是在上海城呢,她當時就給身邊的人說:“世家們真是有錢,我們小陳家畢竟崛起的時間太短,底蘊太薄,跟人家沒有的比啊。還有黑家。真是有錢啊。聽說這些銀子存進新光城的時候,都是老銀子了,大概黑家的庫房都放不下了。正好借我們的庫房用呢。這黑家比世家們還狠呢,他們積攢的時間比世家們還長呢。”

這樣一來,整個呂宋島的貨幣很統一,都是用銀紙。十分的便利。根據這些銀子。當時,新光城就印刷出來大小面值不一的貨幣。共五百萬兩銀子的,各自給了各家的負責人。陳文蕙的這一百萬兩銀子的銀紙是保存在萬淑慧哪里的。說起來多,其實也就是三大箱子的事情,這還是大多都是小面值貨幣的問題。因為要留著將來發放工錢用的。紙幣比起來銅錢和銀子來還是占地方少的多。這三個箱子是用特制的鎖具鎖上的,還跟著有賬本,直接把紙幣偷走都沒有用。因為有賬目的,多了的錢也沒有地方花去。這個鑰匙需要兩個人同時才能開。一個是萬淑慧,一個是綠芽。

至于別的家,他們都沒有問。畢竟陳文麟的有白氏培養好的人手,十分得力。世家們更不用說了,都是老手。黑家也都是精明的金明鋪的人來管理賬目。

這樣一來,陳文蕙的銀行一下子就因為這件事情,多了五百萬的銀子存放。還有,這些百姓們也存了很多錢,進去,雖然都不多,但是也有二三十萬人的全部家當,特別是那些工匠們,還是十分富裕的。所以,這些錢也有近兩百萬銀子的。陳文蕙手里的銀子一下子多了近七百萬兩銀子,但是因為要支付印刷紙幣的錢,陳文蕙還是要想法子,給這些銀子找到去處才行。好在銀行的人都很精通業務,很快就把這幾百萬的銀子貸了出去,大楚有了幾百萬的流動資金,經濟也好了一些,陳文蕙的銀行也能多一些收入。

這一個事情,就讓陳文蕙樂的合不攏嘴。

陳文蕙還在上海城的時候,就已經接到了呂宋島的好消息。因為陳文蕙的人手準備的充分,之前的計劃周詳,慶春城和黑家的城市普寧城,,陳文麟的城市天水城,是實行一樣的制度。都是先給百姓蓋房子,同時組織各個工坊開工,百姓們也都在開荒,伐木,換取生活所需的錢和東西。

這樣一來,很快,從呂宋島來的船隊就不是單程的運輸百姓過來了,而是有了許多的出產。當然,這些出產大多是一些藥用植物,還有一些是珍貴的木材。當然,也有少數一些不是很大,不是很復雜的木質家具。

畢竟時間太短,很多東西,特別是那些精致的家具,需要鏤空,雕花上漆等工藝的,短時間內還是造不出來的。

不過,陳文蕙很聰明,她為了不浪費女性勞動力,還從新光城買進了許多的棉花,帶到了呂宋島,由自己的人手,城里的女人們加入紡織工坊,來織布,紡紗。這些出產的很快,呂宋島的第一批棉布,沒有幾天就產出來了。可是,這些萬淑慧并沒有往外賣?畢竟,這種附加值不是很高的東西,來回運輸,光是運費都讓人受不了。這些就是留著在呂宋島消費的。畢竟這幾十萬的人也是要吃飯穿衣的。

即使是這樣,只有簡單的出產,這些東西到了新光城之后,被運到上海城以后,還是在上海城引起了轟動,很多商家都來碼頭上看呂宋島的第一批出產。這些家具,還有那些珍貴的木材都被大家圍觀著。本來,呂宋島的航線,上海城和新光城都開始發售了。有頭腦機敏的已經買了,看了這個局面,毫不猶豫的攬了運送百姓或者是采購的物資的活計就去了呂宋島航行。還有那些沒有買航線的商人,本來對于呂宋島的事情都在觀望著。畢竟現在,海貿生意不像最開始那么好賺了,畢竟倭國,新羅等國的動亂帶來的影響很大。現在,突然有了新的城市可以貿易,而且,還是一下子四個城市,雖然只是早期,和倭國,新羅沒有得比,但是也讓他們興奮起來,都紛紛開始買新航線起來。

陳文蕙在上海城看到這個景象,很高興說:“看吧,我們的呂宋島還沒有建設呢,就已經給大楚帶來了效益了。上海城的航線銷售多了很多,貿易也比之前活躍了一些。上海城,蘇州城,京城,青陽城,因為銀行的貨幣充足,貸款多了,給那些做生意的人發放的貸款就多了。那些本來有門路可以去西北,去東北,去西南販賣貨物的人,因為本錢不夠用的,沒有法子去。現在貸了款,就能出行,就能去經商,這對稅收,對百姓的生活,對各行各業都有好處。哎,這么好的景象,可惜皇上還沉迷在自己的愛情里面,真是的。”

當然,這些話,都是在自己的府里說的,畢竟是在大楚,不能隨便非議皇帝的。但是,也能看出,陳文蕙心里還是很得意的。畢竟,一個小姑娘,能給大楚帶來這么大的變化,心里能不高興,得意嗎?

自從呂宋島的一批出產到達上海城之后,呂宋島的物資就充沛起來,百姓們遷徙的進程也快了起來。因為有那些商人們的加入,多了很多海船,自然大楚的東西運來賣的就多起來,呂宋島的樹木很多都被運到大楚。除了這些木材之外,還有一些少量的當地特產。就是幾百年來和黑家據點交易的那些和黑家比較要好的當地的土著,他們本來都是和黑家交易,現在來了新的可交易對象,自然是忙拿出來交易了。這些大楚的客商,帶來的東西,比黑家的東西還要多,還要豐富,這些絲綢,茶葉,瓷器,美酒,美食等等都耀華了土著們的眼睛,忙拿出多年珍藏出來交易。

大楚的商人們對于這個可是高興壞了,這里面,每天都有人因為撿漏而發財的人,更加刺激了大楚商人貿易的心。

當然,這是個城市中,商人們最愛去的還是黑家的普寧城,畢竟,這里的城市比較有規模,其他三個城市還是三個工地呢,這已經被黑家建設了幾百年了,當然要好一些。

這些商人們來到呂宋島交易后,發現,呂宋島的這四個城市都是使用的是一種紙幣,叫做銀紙的。他們的東西賣出去之后,只能換的一張,甚至是幾張的紙,這些商人們開始很不滿意,后來,他們拿了這個銀紙,到了新光城,立刻就兌換到了足額的銀子。這個消息傳開,大家對于銀紙的信譽度都有了信心,也都覺得這個法子好,于是再次到呂宋島的商船都不再帶銀子了,那么笨重的東西,哪里有銀紙方便啊?他們都是出發前就在上海城或者是新光城兌換好了銀紙,好去交易,返航之后,在到上海城,新光城兌換了銀子拿回大楚去。

這樣也有另外一種好處。那些呂宋島的百姓,工匠們對于發給他們的不是銅錢,不是銀子,而是一張紙,本來有些擔心,現在聽到這些客商們的話,知道,這些客商們到了新光城,上海城就能兌換銀子,都有信心起來,對于銀紙的信任度增加了不少。對于自己城市的管理著的信賴也增加了不少。給南洋的建設工作帶來了好處。(未完待續)

舉報:/

**作者:蕙心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筆下文學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