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二百三十七章 跌倒吃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七章 跌倒吃飽

第二百三十七章 跌倒吃飽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06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搜小說

當前位置:


陳文蕙一邊在上海城看著上海城的各項事務的進展,一邊在調教自己的人手。同時還在密切關注著江南官場一切動靜。這一回牽涉的面居然比當年廢太子一案還大。想想也是應該的,起碼當年的廢太子并沒有插手朝廷政事,可是齊王呢,他可是把持著朝廷的吏部,這吏部是干嘛的,是管著天下官員考核晉升的地方。齊王在的時候,一個勁兒的拉攏靠向自己的勢力,只要官員是投靠他的,只要給他足夠的好處,就給這個官員升官,至少也是個優等的考核。至于沒有給他送禮的,那就只能降職,甚至是獲罪。這樣一來,江南的官員們自然都投靠他了,清廉的很少。

除了這些官員之外,還有就是讀書人家。按說書香人家,投靠齊王的應該少了把,不,這個是廢太子的時候沒有的事情,就是齊王勤奮好學,手下的幕僚都是天下知名的學士,名士,因此,讀書人很多都是傾向于齊王的。當然跟著齊王,齊王待他們也好,給他們官做,這樣一來,本來是清心寡欲的讀書人家,書香世家們也都沾染了銅臭,變了像了。這一次當然也跟著倒霉了。

陳文蕙冷眼看著江南的官場上人頭滾滾,只是冷笑不已。其實這大楚的吏治早就**了,貪官污吏多的很,殺不勝殺。這還不是最可恨的。畢竟千里為官只為財,當官貪一點不怕的,只要有節制,只要還能給百姓辦點實事就行。可是,大部分官員只知道拉幫結派,只知道貪污受賄。哪里管百姓的死活。

不夠,看的多了,陳文蕙也發現了問題。就是蘇州省,河陽省,湖州省這三個大省,就數湖州省的吏治相比來說清明一些,世家和官員們死的少一些。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湖州是陳遠恒發家之地。陳家在這里經營多年,上下的官吏都是陳遠恒當初精心挑選的,因此。大部分都還不錯。再加上湖州的刺史是黃庭珍,也就是陳文蕙的好友黃語嫣的父親,他可是由陳遠恒一手提拔上來的,接替陳遠恒成為了湖州刺史。因此,黃庭珍在任上蕭規曹隨。一直還沿用陳遠恒在的時候的善政。所以,湖州這幾年越發的富裕起來,經濟活躍,百姓的生活也都有提高。而官場上也是好很多,完全清廉也不太可能,可是比起其他幾個省份還是好了很多。

陳文蕙看到這個現象還是很高興的。其實在前世。她就很討厭那些**的官員。只是在前世,她沒有改變的能力。她只是個大公司的白領而已,哪里能左右得了官場?可是這一世不一樣,這一世,陳文蕙出生在世家,接觸的都是皇帝,皇后,太子,皇子,宮妃,公主,世家貴族這樣的權利核心人物。陳文蕙有了這個能力可以改變這種**,當然不會袖手旁觀了。

只是在大楚的政治,陳文蕙還是不太能插上手,陳文蕙看到這些現象,用心的研究,希望將來在南洋施政的時候,盡量的避免。因此,文蕙的生活一點都不枯燥。

漸漸的江南的官場上,世家貴族們都明白過來了,生殺大權不是掌握在那個所謂的刺史手中的,最主要的是馬家的人。馬家在江南盤踞這么多年,親戚故舊一大堆,真個求其請來,馬家的也不好放手去做了。馬明松是個聰明人,明白這一輪的反腐只能進行到這里了,水至清則無魚,也不能搞的太過了。他向皇帝請示了一下,就結束了這些反腐活動,回到了上海城,那個巡按也回去京城復命了。

等到馬明松回到上海城,已經是一身的疲憊,不過眉宇之間都是喜色。

陳文蕙為他接風,說:“馬大哥,你這是勞苦功高,真是不愧是皇上最忠心的臣子啊。”

馬明松也很高興,因為這個差事辦的好,皇帝特地嘉獎了他。他的父親也給他肯定,他在皇帝的心目中,還有在馬家的地位都穩固不少。除了這些,馬明松還有不能明說的開心。就是以往和他有過過節的人家,借著這一次的清理都差不多清除干凈了。相信,馬家今后在江南一定更穩固了。

聽到陳文蕙這么說,馬明松呵呵笑著說:“都是為朝廷辦事,哪里算得上勞苦功高啊。”

陳文蕙看看這一會兒伺候的人都去上菜去了,就悄悄的問:“這一次,馬大哥不但給江南的官場,世家豪紳之中的氛圍為之一清,還為朝廷弄進了很多錢財吧?”

馬明松笑著說:“我想起來了,你以前可是趁著上一次賑災的時候,買了很多抄家官員的鋪子,田地啊。怎么了,現在還想再買一些?”

陳文蕙以前買蘇州城的鋪子的時候,可是接受過馬家的意見,也得到過馬家的幫助的。只是,后來那些鋪子和田地都被陳文蕙處理掉了。現在陳文蕙對于投資國內已經沒有什么興趣了,但是這個話卻不好明說,就說:“我是有心買一些,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可是奈何,手頭緊張了。”

馬明松奇怪的問:“你可是我們大楚最有錢的姑娘家,哪里會手頭緊張啊?”

陳文蕙呵呵笑著說:“其實,不是真的沒有錢,是錢都投到呂宋島上了,一時間,還缺錢呢?哪里有那個閑錢去做這種不能立刻見效益的投資啊。”

馬明松恍然大悟,有些可惜的說:“哎呀,真是可惜了。相信你也從邸報上看了,這一次的查抄可是比你們上一次賑災查的還要多,收獲可是多著呢,皇上的庫房都要堆滿了,還有,江南空出來許多的土地,還有最多的是鋪面,都是平日里拿錢都買不到的好位置啊。”

陳文蕙笑起來說:“這可真是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啊。”

馬明松有些奇怪的問:“和珅是誰?嘉慶是誰啊?”

陳文蕙這才發現自己說錯了,忙笑著說:“是我以前在安城聽到的一句話,大概就是這樣了。這些貪官污吏們犯錯了,抄家了,皇上的國庫倒是充實了。”

馬明松笑笑,他可不敢像這些世家女一樣隨意評判國事。

陳文蕙說:“其實,我倒是覺得馬大哥可以和皇上建議一下。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們都是從哪里積累的財富呢?都是民脂民膏啊,這一下子都歸到皇上的國庫里去,有些不太好吧,也應該分給老百姓一些利益,比如說免除某些苛捐雜稅幾年啊,給老百姓一個喘息的時間。或者是多辦幾個醫院,免費給窮人看病,多著是多辦幾個養善堂,照顧鰥寡孤獨,這樣也算是讓老百姓也能嘗到甜頭,這樣擁護皇上決策的不是更多了,痛恨那些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不是更多了。這就是民心啊。比什么金銀珠寶都有用。再說了,最近一段時間,我覺得皇上的收益增加了許多,大概也不需要這些錦上添花的珍寶,土地之類的了。”

這話說的馬明松心中一動,這倒是個好主意,想來,要是他籌劃好了,委婉的和皇上提出來這個事情,想來,皇上還有太子都會對他另眼相看的。過去,皇上認為他們馬家只能給皇上賺錢,打聽消息,從來不想著讓馬家的人出朝廷做官。要不是建設上海城,馬家哪里能走上正途?現在,要是這個建議弄的好的話,說不定就給馬家打開了從政的大門呢。

除了這個,馬家因為是鹽商出身,一直都被人詬病,隨便一個書生都能看不起他們。就是馬樂宣現在貴為太子良娣,在太子府,還是會被那些世家女,甚至讀書人家出身的李姨娘看不起。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他們家是商賈出身,是暴發戶,是皇上的家臣出身,是奴婢的身份。要是馬家能走上仕途,再加上這個建議被采納,天下的百姓就會都受益,自然都會感激他,他可能要青史留名都不一定,自然會贏得那些清流們的贊揚,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馬明松正在這盤算著呢,陳文蕙問:“馬大哥,我是沒有閑錢買這些了,你都買了沒有啊?”

馬明松忙說:“我們馬家買的也不多。因為我們本來在江南的鋪子和田地就有很多了,那些珍寶我們也不是很喜歡,只是揀了幾個特別的買了下來,別的都沒有買。我們家的銀錢大多投資在西北去了,也是沒有閑錢啊。對了,我知道你一向都喜歡收集珍貴的藥材。這一次我特意把那些珍貴藥材都留了下來,你派個人去買把。我和三省的刺史都打了招呼了。”

這話說的陳文蕙高興萬分。那些土地,珍寶,鋪面,陳文蕙還真的沒有看在眼里,可是這藥材卻是可遇不可求的,特別是上了年份的珍貴藥材,比如百年老參之類的。這馬明松太會辦事了,不枉費她守在上海城這么長時間。(未完待續)

ps:訂閱少的可憐。請大家再支持支持我吧。

小技巧:按CtrlD快速保存當前章節頁面至瀏覽器收藏夾;按回車[Enter]鍵返回章節目錄,按←鍵回到上一章,按→鍵進入下一章。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涅書小說網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友知曉。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