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一百七十二章 換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換算

第一百七十二章 換算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8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172小說旗


陳文蕙甜甜的答應了,陳遠恒說:“好了,這些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我以后會和你大姑姑商量一個章程來的,怎么樣獻出這些利益,這要把握好時機,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還有,怎么趁著這個理由,扳倒萬貴妃,扳倒齊王,這樣你大姑姑做了皇后,晉王做了太子,我們才更加安穩。”

陳文蕙點點頭,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確實不是她的長項。

陳遠恒和陳文蕙又說了一會兒話,就趕緊回去衙門了,畢竟還沒有到下衙門的時候。陳遠恒是不放心家里,中間溜出來的。

第二天,一大早,皇貴妃就派了人過來小陳家,宣旨意,旨意很簡單,就是說陳文蕙為了朝廷開疆拓土,要去南洋,所以,皇貴妃要嘉獎一下,特意給了三套首飾,都盛放在三個精致的楠木盒子里。還有八個繡娘,八個木匠,八個金銀匠,八個瓷器師傅。這三十二個人規規矩矩的站在那里,宣旨的太監手上捧著一個托盤,里面是三十二章文書,是這三十二個人的契子。白氏帶著陳文蕙謝了恩。陳文蕙很是高興,這三十二個人可都是頂尖人才啊,要好好規劃利用一番才好。

白氏讓陳材兩口子帶著這三十二個人下去安置了。在偏廳里擺放了茶點,請宮里的太監和宮女們吃了一些點心,每個人都送了一個大紅包。這些宣旨的太監,宮女們都心滿意足的回去了。

他們一回去,白氏和陳文蕙正準備安排這三十二個人呢,突然,前面說,圣旨來了。這個本來也在意料之中。白氏和陳文蕙忙去前面接圣旨了。陳遠恒已經去了衙門,陳文麟還在外地招募人手。因此,白氏和陳文蕙排開香案。接圣旨。

圣旨很簡單,表揚了陳文蕙一番。主要是說她去南洋不畏艱險,皇帝很是感動,因此,封了郡主,封號為“文蕙”。并且賞賜了很多東西。有綢緞一百匹,金銀一千定,內務府出產的首飾頭面六套。陳文蕙有些意外,但是還是老老實實的接了旨意。

接了旨意之后。陳文蕙才發現,宣旨的是皇帝身邊的大伴當,大總管太監來慶公公。白氏忙擺下茶點請來慶公公歇息。

來慶公公并不推遲。等進了花廳,來慶公公突然肅然說:“文蕙郡主,接圣旨。這是皇上的密旨。”說完,從身上拿出來一個黃色的圣旨來。

陳文蕙忙跪下。來慶宣讀,內容是,文蕙獻出上海城一成的利益,為國為民,很是忠心。但是皇上不能讓文蕙吃虧。因此,把上海城投資的一百萬兩銀子發還給文蕙。還有,上海城后來擴建。因此,要漲一倍給文蕙,就一共是二百萬兩白銀。這樣一來,銀子太多,文蕙攜帶不便,因此,皇上給換成了等價的戰俘,還有皇家匠作司的匠人,皇家的奴仆給文蕙。還遷徙三個縣城的百姓給文蕙。總人數二十多萬。這些人口抵了文蕙的二百萬兩白銀。另外。給文蕙一個編制,可以招募武官。士兵,自己訓練。一共是五千人的編制。這個叫做郡主軍。郡主軍無圣旨不能進大楚內陸。只能在海外保衛郡主的安全。將來,郡主要是回到大楚,只能帶一百名郡主軍士。除了這些,密旨里面還把南洋呂宋島劃給文蕙管理。

陳文蕙喜出望外,這可都是陳文蕙需要的啊。

陳文蕙高興的結果寫的密密麻麻的圣旨,小心的揣著,這可是很重要的東西,以后,萬一,因為她的擁兵自重之類的事情被御史參議,就能拿出圣旨來。這圣旨雖然沒有明傳天下,但是可是正式的圣旨,文蕙手里一份,這個是加蓋了玉璽的。還有,這樣的圣旨,宮里都會存檔,所以,前世文蕙看電視上,那些隨便造出來一份圣旨的事情,基本很難存在,因為每一個正式的圣旨都是有宮廷存檔的,兩相對照,才是真的。

這個可是求都求不來的,陳文蕙更加覺得自己那上海城的一成利益換了一個好價錢。

陳文蕙悄悄和身邊的侍女玉錦說了一聲,玉錦飛奔而去,一會兒,白氏送給來慶公公和來慶公公身邊的小太監們一個大紅包。玉錦也回來了,拿了一個荷包過來。陳文蕙把荷包悄悄的塞給了來慶公公。來慶公公不動聲色的捏一捏,發現軟軟的,心里就是一喜。硬硬的肯定放的就是金銀騾子。要是軟軟的一定就是銀票,那可都是大額的。

來慶公公和白氏,陳文蕙到了喜,就回到了宮里。路上,來慶先拿了白氏給的紅包,打開一看,是一百兩的銀票,心里就很高興,小陳家不愧是大富之家,這出手就是大方。又悄悄的問了跟隨的小太監們,他們的紅包是多少。小太監們說,他們都得了十兩的銀票。來慶公公心里想,真是大方啊。這樣更是好奇,文蕙給了多少,就打開了那個荷包,一看,倒吸了一口涼氣,居然是一張五千兩的銀票。

來慶公公不禁想到,來的時候,皇帝親自寫密旨的時候,說,文蕙這孩子可是大楚最有錢的小姑娘,兩百萬兩銀子,她一定不稀罕,反而是人手,她很缺乏。不如就把這兩百萬兩銀子換成二十萬的人手。這樣大楚的國庫不用一下子拿出兩百萬兩銀子。還可以把那些每天都吃大楚糧食的戰俘給甩出去給文蕙養著。還能把皇家的奴仆給出去,也能為皇室省一點嚼用,還有那三個窮縣的百姓,也都能混口飯吃,朝廷不用每年都救濟他們了。真是一舉幾得啊。

來慶公公當時聽了皇帝說的話,就在心里想,哪個小姑娘家,能不把二百萬兩銀子當回事啊?這回看到這五千兩的銀票,來慶公公是明白了,皇上說的是真的,文蕙郡主真的是大楚最有錢的姑娘家。以后自己的眼皮子要放活一點,看來,宮里宮外,皇貴妃的勢力都是最強大的。本來,來慶公公還沒有想好是投靠皇貴妃還是投靠貴妃,這一下子下定了決心,萬家和陳家比還是差遠了,還是投靠皇貴妃吧。

這些陳文蕙并不知道。陳文蕙此刻很是忙碌,又要教導著侍女們做蛋糕,又要和母親商議著怎么安排皇貴妃和皇上賞賜的人手問題。

白氏正在欣賞皇貴妃賞賜的頭面首飾,還有皇帝賞賜的頭面首飾。皇貴妃給的那三套真是精品啊,每套都是簪子,環佩,發釵,分心,項圈,耳環,手鐲,花鈿齊全。而且難得的是工藝精湛,用料珍貴,每一套都是傳世精品。皇上給的那六套也不差,也是很齊全,難得的是都鏨了內務府的字樣,這樣無論收藏還是送人,都很相宜。

陳文蕙對白氏說:“母親,這些身外之物就不要再看了吧,我這些東西都太多了,都麻木了,反而這些人手,我很高興,我們商議一下,大姑姑給的這些人手,木匠,金銀匠,瓷器師傅我都帶走。至于繡娘,我想留下來一半,可以教導我們翠錦樓的繡娘們。另外一半我想和這些師傅一起放在夷洲島,并不帶去南洋。讓他們和夷洲島的黑家人互相交流,教導了徒弟之后,帶著徒弟再去南洋幫我。你看怎么樣?”

白氏本來想推遲,想想說:“嗯,這樣也好,我們的翠錦樓的技術是要提升一些了,畢竟現在翠錦樓的名聲越來越大,顧客越來越多,生意都要遍布大楚的各個大一些的城市了。等到這四個繡娘把技術傳了下來,我再送她們去南洋和你匯合,應該還能給你帶去一些技術一般的繡娘過去。你不是說人手越多越好嗎?”

陳文蕙笑起來說:“那是自然,翠錦樓這邊很重要,翠錦樓和慶和樓,兩個生意現在賺錢不是最多的,但是確是我們家收集消息的重要渠道,一定要越來越好才行。可是,我去南洋也是要很多人手的,畢竟,我們以后的基業就在南洋了。人手越多,建設的越快。我可是很心急的。”

白氏看著女兒俏皮的樣子,笑了起來。

陳文蕙說:“現在,要先把蛋糕給做出來,送到宮里去。這大姑姑的賞賜都給了,我的蛋糕還沒有弄出來怎么能行。”

白氏說:“現在做正是時候,你把蛋糕做出來,派人送進鐘粹宮,就說是,你感謝皇貴妃娘娘的賞賜,所以,做一些點心送過去,表表孝心,不是更加不顯山不露水嗎?”

陳文蕙笑著說:“可不是,這方面,我可真的是外行,還是母親提醒的對。這樣吧,我先去廚房那邊督促一下。至于這些繡娘和木工,金匠,瓷器師傅還要想法子探探底細,然后恩威并施收服了才行,要不能乖乖的為我們所用嗎?”

白氏說:“這個你放心,我已經交給陳材兩口子去了解底細去了。這也是所有大宅門里的普遍做法。所有的下人進來之后,都是要交給管家管教一下的。等到你把蛋糕做好了,這邊陳材兩口子就能來復命了,到時候你再聽,別著急,慢慢來。”

陳文蕙覺得還是在家里好,母親事事周到,早就安排妥當了,忙提著裙子去了廚房,看著做蛋糕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