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防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防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啃書閣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蕙心本章:

趙崇義和柳敬原看看劉演不由得問:“母仇?我們怎么不知道?”

劉演冷冷一笑:“這個你們不用管了,我已經和一個人達成協議了,這些在我成就大事的時候,自然就能如愿了。”

趙崇義心里想,這個一定是宮廷秘辛了,哎,也是個可憐的娃啊。

劉演接著說:“可是,自從我到了江南,成為了三省巡按,見多了民情,才覺得,這要達成我們的心愿太難了。現在貧富差距這么大,我們的大楚的國土就只有這么多,土地都掌握在富商,官員們的手里,百姓們手里沒有土地,就是推廣了新種,我看也難以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啊。”

柳敬原說:“你以為這個問題,皇上不知道嗎?但是有什么辦法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趙崇義心中一動,就不由自主的把當初陳文蕙說的那一番話說了一遍。

劉演和柳敬原楞了一會兒,柳敬原大笑著說:“文蕙果然是奇才,不得不說,她說的很有道理。其實,這些事情,我們在江南都已經親身體會過了。江南的地也少,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這些地主,有的是官員,有的是小家族,有的是富商,還有直接就是老百姓,勤勞能干,省吃儉用,幾輩子攢下來的。這樣的土地,你怎么能說人家不好呢?可是土地都掌握在這些人手里,自然百姓就要餓肚子了。后來,海貿開始了,陳家因為陳遠恒大人管著湖州一地,所以,他們最早開始勸說百姓去海外。那些第一批去的,有的去了倭國。有的去了夷洲島。去倭國,夷洲島的百姓們經過這么兩年,都多少賺了錢了。他們又回到江南。把親戚朋友都接過去生活。那些百姓們說,到了海外。地廣人稀,土地很多,不過,大多是沒有開墾的荒地,只要是跟銀行借貸,度過了第一年的開荒期,第二年就能打下許多糧食,不但能還貸。還能開發更多的土地,,有的家里情況好的,帶了銀子去的,不用借貸,直接開發,還能買下奴隸,或者雇人進行耕種,第一年過去,第二年就能發財。我認識一個小地主。家里只有四百多畝地,其實生活過的也算是可以了。可是,他貪花好色。娶了幾個小妾,自然花銷就大了,偏偏生的都是兒子,這兒子一大,他發愁了,四五個兒子,要是一分田產,那他的家業就不能是四百多畝,就變成一百畝。甚至更少了,眼看著祖產要變少。而且,嫡出的兒子不愿意。不想分薄家產,鬧得很厲害。他沒有法子,正在焦頭爛額的時候,聽說陳家招人去南洋,就拿出一些錢,給那四個庶出的兒子,每人一些錢,還給了一些仆人,打發這些兒子們去了夷洲島。這幾個兒子,在夷洲島,又是買地,又是雇人種地,還有他們自己帶的家人也種地,這么兩年下來,前一段時間,我聽說,他們家的那幾個庶出的兒子們都有錢了,要回家帶著自己的姨娘回去夷洲島享福呢?弄得老頭老了反而沒有小妾了。”柳敬原說:“也是那幾個庶出的兒子們,平日里人頭熟,接觸銀行比較多,因此,到了夷洲島,不但用了老爹的銀子買地,他們還大膽的貸款買地。這樣起步都比別人快些,兩年下來,已經每人都有二千多畝地的大莊子了。其中那個老三更是精明,已經有了三千多畝的土地,還在新光城貸款買了一個鋪子,坐著生意,日子別提多紅火了,把嫡出的大哥遠遠比下去。真正是衣錦還鄉,把那個嫡出的大哥臊死了。老頭一來高興,兒子們都出息了,二來也犯愁,現在姨娘們都靠著兒子比他還有錢,自然不把他這個糟老頭子放在心上,弄得他都沒有人伺候了。”…

劉演也笑著說:“這樣的事情,在江南的時候,經常聽說的,那些最先富裕起來的人,經常回到鄉里來,一來衣錦還鄉,二來,帶去更多的人,現在江南的地價弄得都降了下來了呢。”

柳敬原說:“是啊,江南的一畝地要十來兩銀子,要是有一千畝地,把這賣掉,拿著錢,到了夷洲島就能買上一萬多畝的地,這還不是等于財富翻了十倍啊,不過是開荒那兩年辛苦些,可是辛苦兩年,財產翻上十倍,甚至十幾倍,那些財主們哪個不愿意啊。所以,大家都爭相賣地,搞得江南的土地價格一直都在下降。”劉演呵呵笑著:“我們能再活一百年嗎?百年后的事情我們都沒有法子了,何況千年?”[49610214]496144

趙崇義也笑了。

柳敬原接著說:“除了這個去海外弄土地的法子之外,我覺得文蕙說的,發展工商業,也是很有道理的。在江南我們不是深有體會嗎?”

劉演點頭說:“是啊,當年,我們賑災的時候,我就深有體會。本來百姓遭受了災害是個很慘的事情,不但百姓沒有活路,官府也沒有稅收了。可是,你看,我們當時,借著災害賑災的機會,推行新種,推行貸款,一下子使得河陽洲和湖州,蘇州都稅收增加了。百姓們不但后來的幾年里吧貸款換上了,而且,徹底認識了新種的好處,現在江南是新種推廣最好的地區,產糧食和棉花都很多。特別是湖州,百姓的生活變得比京城百姓過的還好。正是有衣穿,有飯吃了。要是天下百姓都能像江南的百姓那樣就好了。”

柳敬原說:“是啊,我去德慶的時候,見到有百姓,男人和女人都在農閑的時候在工坊做工,平時還要種地,不過是一家子辛苦些,賺來的錢,不幾年就能買上二畝地,不用佃別人的地種了。這就是好生活啊。”

劉演說:“因為工商也發展了,工坊多了,所以,百姓們可以去做工,可以耕田,雖然累了一些,但是手里的錢多了,能吃飽了,能穿暖了,這就是改變啊。”

趙崇義說:“我對于這些不是很明白,但是,我知道,這些年,朝廷的官員都忙著政黨之爭,只有陳遠恒大人一家在想著怎么樣為朝廷出力,怎么改善百姓的生活。你看,他們一家子,兩次賑災,發展經濟,把湖州治理的富裕起來,成為了魚米之鄉。還有發展海貿,使得國家富強,要是沒有上海城海貿賺的錢,我們西北軍哪里能打勝仗,陳家要是沒有上海城的錢糧支持,也不可能牽制蠻族這么多年,很是打了幾個大勝仗,又擴地千里。”

劉演不由自主的想起來那個心理一直喜歡的女孩子,說:“是啊,像陳遠恒大人一家這樣的人多一些就好了。我要是當政,一定任用陳遠恒為相,發展工商,發展海貿。”

柳敬原說:“可是,晉王,這可不是這么好發展的啊。你忘記我們在江南的經歷了嗎?發展工商,導致那些儒生們很反感,說是田地荒蕪了。還有開展海貿,要是人人都能在海外建立城池,不是等于占地為王了?我們大楚還怎么統治?那就不是開疆擴土了,而是弄出了一個個的敵人了。”…

劉演頓時皺起來眉頭。趙崇義哈哈哈笑了起來,劉演問:“崇義,你笑什么?”

趙崇義笑著說:“要是大楚的皇帝連一個海外城市都容納不下,怕這個怕那個,那還怎么統治整個天下?”

一句話說的劉演的豪情頓時高漲起來。

劉演說:“其實,關于這個問題和對待四大家族的問題是一樣的。父皇還有我們劉家的歷任皇帝,都對于四大家族很是防范,可是,我就不贊成這樣。你看,光烈皇帝立下了五大家族,正是因為有了這五大家族的保衛,前朝大秦才能夠堅持統治了四百多年。這四百多年,都是什么統治啊?贏家的皇帝都是極品啊,我看歷朝歷代都沒有這樣多的荒唐皇帝集中在一起。中間也出了幾個英明的皇帝,但是太少了,總的來說都是黑暗的統治,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贏家還能堅持四百年,這和五大家族的保衛有很大關系。”

柳敬原點點頭。

劉演說:“可是,你們看,我們劉家的皇帝從得到天下開始,就一直在防范四大家族,可是,防范的結果是什么?鐵壁關都擋不住蠻族的步伐,我們中原一直都被騷擾。而且,真正擋住了嗎?后宮中不是還是四大家族的女子充斥其中嗎?前朝的臣子不是還是被四大家族的人拉攏嗎?所以,我認為,與其防不勝防,不如不防。”

ps:求訂閱,求收藏[49610214]496144。.。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