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六十一章 金玉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一章 金玉堂

第六十一章 金玉堂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29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啃書閣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蕙心本章:

劉演在準備去兵部上任,文蕙則是和黑家的金明鋪主唐光輝一起開始經營已經開業的四個鋪子。

這四個鋪子已經都開業四五天了。生意很好,已經成為京城中人人談論的對象了。

當日,白氏把四個鋪子的貴賓卡發了出去。有些人確實是有需求,要買些稀奇珍貴的物品的,或者自己用,或者送人,還有一些人沒有需要買東西的,因為現在陳家如日中天,為了巴結白氏也要去捧個場。這樣一來,基本上得到貴賓卡的都來了。

這些客人一來,就被四個鋪子的珍奇東西給吸引了。金明鋪是專門出售夷洲島和南洋的特產的雜貨鋪子,種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多不勝數,其中有南洋許多珍貴的香料,最是受到歡迎。金玉堂的首飾則是得到了女眷們的喜愛。雖然京城中開銀樓賣首飾的多了,特別是內務府的出品更是大楚最高水平,這些官眷們也經常能得到內務府出產的首飾,可是這些鋪子有兩樣都不如金玉堂。一來,金玉堂的首飾中材料是一般水平的鋪子比不上的,比如大個圓潤的南洋珍珠,大塊色澤艷麗的寶石,還有極為難得的大塊的裴翠玉石。內務府的出品也沒有這么大個的。再加上金玉堂的設計都是突破傳統的充滿了現代感和藝術感,還有些是有濃濃的異國風情的,這些都讓那些對于傳統服飾已經膩煩的女眷們發狂了。雖然金玉堂的首飾都非常貴,但是銷量還是很好。這些都是女眷們喜愛的東西,悅風堂出產的漂亮家具則是男人和女人都愛了。京城的有名的家具行,雖然做工很好,但是京城中很少能弄到如此多的珍貴木材,悅風堂借著南洋出產大量珍貴木材的便利,有許多珍貴木材制成的家具。比如說酸枝家具,紅木家具,花梨家具,還有一些獨特工藝的,比如嵌貝工藝,這都是黑家的特色,這已經讓京城的人士都感興趣了,還有一點更是讓這些上層社會的人十分喜愛的,就是家具的款式有傳統型的,也有突破傳統的。比如說洗頭用的床子,現在基本上每個貴族家里都要備上幾個。還有一些很便利的設計,比如說可以折疊的椅子,可以折疊的桌子,很舒服的搖椅,專門給嬰兒用的嬰兒車,都讓京城中的百姓們追捧。特別是嬰兒車,價格并不算是很貴,一般的富裕家庭都能買的起,因此,消息傳開以后,普通富戶們也與許多上門來買。

這些還都是男女都喜歡的,黑家的最后一個鋪子,疾風堂就是專門吸引男顧客的地方了。這里出產的馬車舒適度讓這些大楚的官員,貴族們都不可想象,因為都是增加了彈簧的設計。于是,京城中刮起了一陣風,若是誰家沒有疾風堂出品的馬車,出門都讓人看不起。這樣一來,本來儲備的四十輛馬車被搶購一空,沒有買到的,只能趕緊訂購了,訂單越來越多,黑家的工匠們可是忙壞了。

陳文蕙看到這四個鋪子都這么賺錢心里那個叫美啊。雖然她現在賺錢很多,但是手里的現錢基本上都出去了,都給了黑家在南洋置辦土地之類的了。現在陳文蕙自己每年的收益除了藥鋪的那兩成收入都是捐獻的,剩下的所有收入都是用到了在南洋買土地,投資人手,種子,物力去開發那些土地去了。陳家的產業,也都在陸續往南洋轉移,現在除了蘇州府還有一些鋪子沒有賣出去之外,就剩下京城的一些產業,和河陽州的三個大農莊了。所有的出產和變賣產業的錢都拿去南洋了。

再加上又新近在京城中購置了宅子,還要修繕,這都需要很多錢,因此,陳家居然開始有些周轉不靈了,幸好文蕙還有個銀行在這里。暫時是沒有問題。但是手里沒有大量存款的感覺一點都不好,因此,這幾個鋪子能賺錢,讓文蕙和白氏都很高興。

陳遠恒回到京城之后,受到皇帝的親自召見,主要是問關于新種推廣的問題。陳遠恒有自己的計劃,他對皇帝說:“啟稟陛下,臣這一次都是在京畿一帶進行考察。臣認為,京畿一帶天氣寒冷,不能像南方一樣一年兩熟,因此土地出產要少很多,應該在春耕的時候,保留一半種小麥,其余的種上玉米和番薯。還要留一些土地種點自己用的棉花,這樣等今年冬天來臨的時候,京畿一帶的百姓都能有棉被御寒了。”

皇帝笑呵呵的說:“這個棉被確實是好東西,朕這一冬天都是在用棉被,很是暖和啊。現在內務府給宮里各個宮里面都采購了棉被,但是也只是主子們使用,那些太監和宮女們用不上呢。要是百姓都能用上,朕心里真是寬慰啊。”

陳遠恒馬上歌功頌德一番。

接著對皇帝說:“臣和晉王這幾年已經在江南三洲都推廣了新種,所以,現在推廣新種只是考慮北方和西北地區就行了。可是在臣看來,這北方的新種推廣,有一個很大的阻力。”

皇帝忙問:“是什么阻力?”

陳遠恒說:“臣觀察,京畿一帶百姓死去土地的非常多,幾乎是江南一帶的兩倍,甚至有些地方達到三倍。”

皇帝點點頭說:“這個倒是,京城中達官貴人們最多,大家都在京畿一帶購買土地,莊園那是阡陌相連啊,京畿一帶的土地也比別點點州貴很多。愛卿說的很是啊,若是這些莊園主們不愿意種新種,那還真是不好推廣。這個好辦,這些富人,特別是官員,管理起來很容易。朕下一道圣旨,京畿一帶的官員凡是家里有田產的,一律要一半種小麥,三分種番薯,一分種玉米,一分種棉花,違背者以抗旨論罪。朕再特許愛卿成立一個督查隊,配備一百個衙役,督查隊長有你找人擔任,衙役也可以你來挑選。衙役的俸祿都由朝廷負擔。隊長就設置為一個,嗯,官兒小了也不行,就設置為四品官吧。這個督查隊專門查處這些阻撓新種推廣的人。”

陳遠恒大喜,這樣一來,推廣新種就會快上很多。

謝恩之后,陳遠恒想了想,欲言又止。

皇帝很是精明,一下子就發現了,問:“愛卿還有何顧慮,但說無妨?”

陳遠恒,一咬牙說:“臣能體會到陛下愛民如子的心情,可是,臣觀察看到的情況,因為失去土地的百姓越來越多,京畿一帶當佃戶的百姓幾乎是普遍情況。再加上京畿一帶比較太平,因此,百姓繁衍很多,就是都當佃戶,也沒有這么多的土地給這些人種啊?還好因為地靠京城,很多人進城來做工,要不一定會發生變亂的。京畿一帶因為人多地少,因此這些大戶們對待佃戶都很苛刻,這些佃戶僅僅夠裹腹的,若是家里有個什么事情,或者是有個災害的,這些百姓們就會立刻一無所有,那個時候,京畿一帶的安全都堪憂啊。”

這種不定因素歷朝歷代都存在。皇帝也是知道的,皇帝說:“這個情況,朕也在一直都留意,因此,一旦有小災害,就立刻開倉放糧。這個危險,戶部的官員,御史們也有上奏的。可是都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

陳遠恒說:“其實這個問題,京城中大多數官員都知道,就是臣沒有出仕的時候,也知道。也是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后來,臣到了江南出任地方官。先是從小縣令做起。臣發現,在江南一帶也有著這樣的問題出現。因為江南一帶的富商很多。富商們賺了錢就會大肆的回鄉買地,這樣土地兼并越來越嚴重,百姓手里的地越來越少,佃戶們越來越多。還好的是江南一地天氣暖和,可以一年兩熟,因此大多百姓生活的還不錯。但是一旦有災害來臨也是沒有保命的余糧啊。臣在當地方官的時候,因為想法子增加稅收,就鼓勵商人經商,還給了許多的優惠條件。特別是兵災來的時候,為了多安置那些災民,在開店鋪方面提供許多的便利條件,比如說,免稅收一年,或者三年,給貸款扶持等等。這樣一來,臣治理的那個小縣城經商的多了,開工坊的多了,漸漸的,那些不止是那些災民們在工坊里做活,還有那些佃戶們也來工坊里做活了。做工的百姓多了,家里明顯富裕了一些,當再次有災害來的時候,比如說后來的旱災,臣治理的那個縣城和德慶一地基本上都不怎么需要朝廷的救濟,百姓們自己都能救助自己了。”

這些話一說,在皇帝的心里掀起來滔天巨浪。這個農民失地,土地兼并的現象,在歷朝歷代都有。其實每一個王朝,農民起義都此起彼伏,都是因為失地農民活不下去了,才這樣的。這樣威脅帝王統治的重要事情,每一任帝王都想解決,但是都沒有方法,難道要在自己手里解決?

想到這里,皇帝不淡定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