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四十四章 捐獻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四章 捐獻會

第四十四章 捐獻會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9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44小說旗


文蕙伸手拿出其中一個夾子里的金釵說:“姐姐們一定很奇怪,我昨兒已經送了你們首飾了,怎么今天又送。而且,昨天送的首飾,別說一套了,就是其中任何一件都比這一夾子的金釵值錢。”

文娟皺著眉頭說:“妹妹,這金釵,金環都細小,但是勝在花樣很好看,又是赤金的,雖然新鮮,卻不是我們應該戴的啊?”

文蕙說:“是,這個不是我們這個身份戴的。我們都不戴,宮里的娘娘們更是不會戴。可是,宮里娘娘們有幾個啊?最多的還是海量的宮女,太監們。這些人分布在各個宮殿,伺候著各個主子,他們同氣連枝,雖然不能成大事,但是卻能在小事上影響很多。這就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了。”

文華恍然大悟說:“我明白了,妹妹是要我們注意結交宮里的下人們,要多賞賜,這些金釵,金環就是給下人們賞賜的。”

文蕙點點頭,正要說話,文娟說:“我想起來了,昨兒,三嬸送我們的禮物里有兩包金錠和銀錠子,我們還想,我們又不是去外地游玩,需要銀錢在身上,我們是進宮里,那里又不需要買賣東西,要這些金銀干嘛?原來是三嬸要我們留著打賞用的。”

文蕙含笑點頭說:“你們在宮里面,不摻合宮里的斗爭,只是服侍皇上,又姑姑撐腰,再結交那些下人們,消息靈通,還怕什么?”

一番話說的,文華和文娟都很高興說:“妹妹這么一說我們明白了。這三點我們姐妹一定謹記在心。我們也沒有什么本事,只是日后妹妹要是有什么差遣盡管說,我們姐妹一定盡力。”

文蕙笑笑。

第二天,宮里的嬤嬤到了,二夫人也和老夫人,二老爺都說好了,把文華和文娟都記在她的名下。從這以后,文華和文娟都是二房的嫡女了。孫姨娘雖然生氣,也明白這樣對兩個女兒更好些,只得隱忍。

二夫人還把杏花鄔收拾了出來。給文華,文娟和宮里的嬤嬤在那里居住,好學習規矩。

綠芽把這些報告給文蕙的時候,文蕙只是一笑,二夫人還真是機關算盡,溝里河里的都算著啊。但是這有什么用呢?孩子不跟生她養她的生母親,難道會跟這個只有一個月相處時間的嫡母親嗎?

文蕙懶得理會這些事情,文華和文錦進到宮里也只是兩個貴人而已,陳家已經現有一個貴妃娘娘在宮里了。這一回再多兩個年輕位份低的貴人只是錦上添花而已,也算不了什么。二夫人這是想多了。

文蕙現在有更多的事情要忙。一來,黑家的人就要到了,文蕙要安排他們在京城的吃住,學習,還要開辦新的生意。這還不說。還要和四皇子劉演他們一起指導著工部的官員和工匠,建造醫院。醫院建立這個事情,京城中已經很多家都知道了,大家都知道這個是陳貴妃在做善事,有心人就開始活動了,這貴妃做善事,怎么都得湊一份子。得賣個人情給貴妃娘娘。畢竟現在朝野之中,稱后呼聲最高的就是陳貴妃了。

這些人在貴妃娘娘面前說的多了,貴妃娘娘看時機成熟,就稟告了皇上,在皇家御花園的冷香堂里遍邀京城中的命婦們進宮,開辦了一場捐獻會。

捐獻會上。陳貴妃讓明珠和文蕙大家講解醫院和養善堂的用途,它的意義,還有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幫助百姓。最后,文蕙說:“貴妃娘娘感謝大家對她做善事的幫助,已經稟明了皇上。要在醫院和養善堂,勒石紀念,哪位夫人捐獻的東西,財物都刻在紀念石上,讓受惠的百姓都銘記眾位的恩德。”

這些貴婦們本來就都是家里富饒的,不在乎這點錢的。本來就預備著花點錢,討貴妃娘娘一個歡心。這一聽說,這個事情皇上也知道就坐不住了,這要是給的少了,皇上還不說自己小氣?要是給的多了,皇上不說自己家里貪腐?這可不好衡量了。

最關鍵的是那些讀書人家的,最在乎的就是一個名字,比得到君王的歡心還重要,這要勒石紀念,這是名揚天下的好機會啊,怎么能錯過呢?

這些夫人們紛紛歌頌貴妃娘娘的善德,并且慷慨解囊,一會兒功夫,陳文蕙和明珠就為著醫院和養善堂募捐了許多的財務。這些財務里面什么都有,有直接給銀子的,有的為了怕皇上說自己家有錢,貪腐,給了一些首飾,古董,字畫的,還有捐獻莊子,土地的。

文蕙笑著和明珠點頭,這樣看來,她們的計劃能提前完成了,這些財務,不但夠京畿一帶用的,加上她們兩個人捐獻的,還夠再惠及周圍省份的呢。

正在她們高興的時候,陳貴妃說:“本妃感謝你們眾位夫人的慷慨解囊,本妃代替百姓在這里謝謝你們了。”

說完鄭重的一禮。

大家紛紛避讓,位份最高的清河王王妃說:“貴妃娘娘仁德慈善,我們不過是得附尾翼,一起沾光罷了。”

大家忙又是一圈歌功頌德。

文蕙心里想,這些人真是馬屁高手,自己和她們比起來真是差遠了。而且,聽著這些阿諛奉承,真是無趣,文蕙百無聊賴之下,把注意力轉移到現場慷慨解囊之下,那些夫人捐獻的首飾上去。有金的,銀的,寶石,珍珠,象牙,玳瑁,都是珍品啊。而且這做工都精良,若是不賣一個好價錢真是對不起這些珍寶。這些首飾還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為大家都沒有攜帶什么東西,因此,大部分的捐贈只是這些夫人在紙上寫的一些物件和銀子,還有田莊等物。比如說一個翰林院的學士夫人寫著,前朝古畫一副,資金硯臺一方,紫金熏香爐一對。這些應該也是好物件,都不能賤賣了啊。看來那個拍賣會是一定要開的。可是怎么開是個問題,要參加的人越多越好啊。參加的人越多,自然競爭的人越多,這樣收到的銀子也能更多了。還有一方面,貴妃娘娘這么支持就是想這個事情知道的人越多越好,這樣她的賢名才能傳遍天下。所以,這個拍賣會一定要好好籌劃。想到這里,陳文蕙突然想到自己家在河陽州的三個大田莊,正是不知道怎么處理好,還有蘇州城的那些鋪子,是不是也能借著這個拍賣會上,找個好買家呢?

正在這胡思亂想的時候,陳貴妃突然說:“你們都捐贈了這么多東西,本妃也不能小氣,畢竟這個事情是我倡議的。本妃多年來清廉如水,本來財物就不多,但是也想為百姓出一點力。本妃就把多年前,本妃入宮的時候,家里給的陪嫁拿出來好了。”

這個話一說,大家都大吃一驚。這在座的女人都是掌管家務的。家里的錢再多,也沒有自己的嫁妝打理的用心。一般一個女人,吃用花費都是夫家的,自己的嫁妝可是看的緊緊的。這個財務都是留著將來碰上急事用的。比如說有些官員范了事情,被抄家了,但是他夫人的嫁妝是不能抄家的,很多人家,就靠著這個嫁妝東山再起的。還有,一些夫人沒有斗過府里的小妾,最后送掌家的夫人成為了下堂婦,這個嫁妝就是她們下半生的依靠。還有些,丈夫花天酒地,把家業敗了的,子女們就靠著她們的這個嫁妝過日子了。

所以,這大楚朝的女人們都把自己的嫁妝看的十分重。陳貴妃在宮里,雖然享盡榮華,可是這些嫁妝是她在宮里生活的依靠,打賞,收買,多是用錢的地方,可以說這個嫁妝還不夠用呢,怎么能輕易的拿去捐獻了呢?

陳文蕙也吃了一驚,但是轉而一想就明白了。如今,陳貴妃靠著自己的父親,還有自己的親生女兒,哪里還在乎這些嫁妝?要知道麗川公主一年的收益就有上百萬兩白銀。而陳貴妃的嫁妝經過多年的花用,如今能剩下多少了?當然,當年陳家給陳貴妃可是下了大本錢了,所以她的嫁妝聽說是有二十萬兩銀子的。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能剩下十萬兩就不錯了。這十萬兩和公主每年百萬兩的收益比起來,實在是九牛一毛了。可是這么把嫁妝捐獻出來,一來,天下人必然會贊頌她賢惠。二來,皇上必然對她另眼想看,只要皇上的寵愛依舊,或者是她成了皇后了,那哪怕是百萬兩銀子也不用放在眼里了,何必在乎這區區十萬兩的銀子呢?

想明白這一點,陳文蕙注意看到麗川公主也是一臉的驚訝,知道陳貴妃一定沒有把這個提前告訴公主,既然連公主都不知道,皇上肯定更不知道了,這真是給皇上一個驚喜啊。像這樣的妃子,哪個皇帝會不喜歡呢?哪怕她已經沒有了青春美貌,但是她的這份慈愛之心,善良之行,大氣磊落,全心為了大楚的百姓,這樣的女子豈是那些年輕貌美的一般宮妃能比的。自己這個姑姑真是個高手啊,有決斷,有計謀。真是一個女中豪杰,宮斗高手啊。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