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六章 進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進京

第六章 進京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01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56書庫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蕙心書名: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航行,文蕙終于在快過年的時候到達了京城。主要是在上海城和青陽城待的時間太長了,所以,文蕙到達京城的時候,發現京城已經是一片年味了。文蕙不由得想起了在夷洲島過的那個年。

雖然在夷洲島過的年只有她和哥嫂,但是卻很溫馨,確切的說是很自在,一回到中原,那種自在感就沒有了,她這還沒有進京呢,只是在上海,湖州轉悠一圈,就已經嗅到了濃濃的不安定感。關于儲位的更迭,就連江南鄉下的農民都在觀望著,那些富商,官宦們更是心中喘喘不安。有些是以前跟著嚴松柏走的,這嚴松柏的倒臺就給他們很大的打擊,有些是跟著陳遠恒走的,后來,四皇子劉演來的江南之后,給了他們巴結劉演的機會,現在太子倒臺,劉演的機會最大,這些人都開始做起了美夢了,能和未來的皇帝交好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有很多家族已經在盤算著將來等四皇子劉演登上皇位后,怎么樣借勢發展自己家族呢。

上海城倒是還算好,畢竟這里是個商業城市,對政治敏感度低一些,現在上海城最讓人興奮的是南洋商路的打開,這南洋地方廣大,物產豐富,經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通過海路流傳到上海城中來,因為上海城的官商民眾們更關心南洋一些。

陳文蕙正想著這些的時候,身邊的翠翹已經在提醒她:“姑娘,船就要靠岸了,我剛剛看到岸上已經有馬車來接我們了,站在最前面的是陳材大管家夫妻兩個。”

陳文蕙一聽,精神一震,忙在翠翹的伺候下穿好了大紅羽緞鑲貂毛的披風,帶上風帽,從船艙中走出來。外面很冷,陳文蕙已經習慣了江南的溫暖,夷洲島的帶風光,這還是穿了來之后。第一次來到北方,就是趕在最冷的臘月里,頓時有些不適應起來。

其實陳文蕙穿的很厚,里面是新棉花絮的桃紅小錦緞襖,外面是羽緞面的羽絨服,另外還披著羽緞面,貂皮里子,鑲了貂毛的披風,但是,這撲面的刺骨冷風還是讓文蕙打了個哆嗦。京城這個地方,真是讓文蕙喜歡不起來啊。

一旁伺候的翠翹很是有眼色,忙把準備好的紫金小手爐遞到文蕙已經開始發冷的小手里。

溫暖的手爐幫文蕙抵擋了一些寒意,文蕙腳上才穿的是紅色的鹿皮挖云小蠻靴,里面有著厚厚的貂毛。因此腳下并不冷,走路自然就輕快了,文蕙在丫鬟婆子護衛的簇擁下,由師傅吳麗霞牽著手慢慢的走下了船。剛到了岸上,陳材家的就已經一陣風似的帶著丫鬟婆子圍了上來,笑著問:“姑娘一路辛苦了,剛到這北方冷著沒?前天剛下過雪。今天雖然沒有雪,可是這北方的天氣啊,下雪不冷化雪冷,今兒個分外冷些,趕緊先到馬車上去吧?我早就在馬車上準備好了手爐,腳爐。熏的暖呼呼的。”

文蕙笑著說:“陳媽媽辛苦了,我這會兒倒是不覺得冷了呢。父親和母親都還安好吧?”

陳材家的笑的更和藹了說:“三老爺和三夫人都很好,姑娘放心吧,前天得了信,知道今天姑娘能到。特地派了我們夫妻來接,他們都在家里等著呢。”

文蕙一邊走,一邊和陳材家的說話:“聽媽媽這么稱呼,是我們家現在住在大宅子里面了?”

陳材家的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旋即說:“是啊,什么都瞞不過姑娘,現在我們就是要到甜水井胡同的大宅里去。”

這一邊說,文蕙就已經走到了馬車旁邊,隨便撇了一眼,陳文蕙發現自己家的這個馬車是買來的馬車,并不是訂制的,馬車上并沒有打上陳府的印記,不過馬車還算是精致,文蕙一邊上車一邊想,看來自己家里在陳府過的不怎么樣,這都沒有用陳家大宅的馬車來接自己,而是用自己家里買來的馬車。這個馬車一定是母親到了京城后置辦的。陳家大宅可是世代簪纓貴族,出過皇貴妃的,難道還不給自己的父母配備馬車?這是明目張膽的忽視啊。

一邊想著,一邊已經上了馬車,跟著上馬車的是貼身丫鬟翠翹,陳文蕙一打量車里的空間,發現不是很大,也就能容下四五個人左右,不過熏的暖暖的,桌子,軟榻都有,甚至有一個放東西的小柜子。陳文蕙滿意的點點頭說:“翠翹你先下去吧,想必給你們準備的也有車,你叫陳媽媽上來伺候。”

翠翹會意,這是自己家姑娘要趁著馬車回大宅的空兒向陳材家的打探消息呢。忙下了馬車讓陳材家的上車伺候,自己則和碧蓮她們去了給她們準備的馬車上坐去了。

陳材家的一上車,就忙快手快腳的倒茶,準備糕點。陳文蕙說:“媽媽不用忙,我剛剛在船上才用了些點心,你坐著我們說說話,你和我說說我們家現在在京城的事情。”

陳材家的忙答應了,一邊把腳爐放到陳文蕙腳邊,一邊說:“姑娘,老爺接了圣旨就火速趕來了京城,是我家當家的伺候著來的,一來就被委派了重任,當了工部的司農侍郎,這眼下還好是冬天,衙門里面的公務不多,但是老爺忙的很,會親戚朋友的。我們就住在了大宅里面。后來,我伺候著夫人來了京城,夫人也忙的很,這很多年沒有回來了,親戚朋友都要要走動的。就沒有騰出手來置辦房子,這又趕到了年底下,哪里能過年往外搬的啊,就這么住著了。”

文蕙皺起眉頭問:“那母親在大宅里住的可還習慣?”

陳材家的說:“我們還是住在大宅里我們以前的回春院里,東西還是自己的,以前沒有去江南之前十幾年都住在那里,自然是熟悉的了。我們這幾年一直都在外面,可是我們的回春院都是夫人留下的人手看著宅子,所以,一切都還是舊時的樣子。還有,府里的人也沒有什么變動,我們都是熟識的,不同的是,我們這一次是衣錦還鄉,往年我們每到年下都派人給京城各房頭送年禮,因此各房的人現在待我們是比去江南的時候好一些了。”

文蕙的眉頭皺的更很了,說:“比去江南的時候好一些,就是說不如我們以前在湖州的生活了?”

陳材家的笑了一下說:“我的好姑娘啊,你真真是玻璃心肝兒,一點都瞞不過,現在的生活雖然比之前好多了,可是哪里能跟在湖州的時候比啊。在湖州的時候,我們老爺是刺史,是湖州最大的官兒,哪里能有蓋的過他的,就是后來有了三省巡按,這還是四皇子當的,和我們府上又親厚,所以,我們府上從夫人到我們這些下人,人人被捧著。可是在京城呢?我們老爺雖然是二品的京官,握著實權,深受皇上的器重,可是,這里是京城啊,一品,王公貴族滿地都是,自然是必能和在湖州時候的比了。”

文蕙點點頭。這個是自然的,京官難當就是這個意思了,也許隨便一個賣菜的都和哪個王公貴族有關系。想到這里,文蕙又問:“那我們在府里呢?有沒有人欺負我們家啊?”

陳材家的笑瞇瞇的說:“哪里有人欺負我們,之前我們賣了專利之后,一把給這個大宅里十萬兩銀子,可是讓府里的生活好過很多。后來,我們又答應每年給府里兩萬兩銀子的家用。哎,我們自己一年還用不了兩萬兩銀子呢。”

文蕙這幾年都是在夷洲島生活,對于這些家務事情都不太清楚,此刻聽了陳材家的一說才明白,為什么這一次自己家出來,大宅的伯父,祖母們沒有鬧,是因為之前父母親已經給了他們足夠多的銀子了。

文蕙想到這里對陳材家的說:“真是黑爪子賺錢給白爪子花啊。我們辛辛苦苦的賺錢,我們自己倒是沒有怎么花用,這都拿去給了他們花了。他們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還專門花錢,真是不公平。”這些話對著別人,文蕙肯定不會說,可是陳材家的不一樣,她是府里的內管家,以前是母親的陪嫁丫鬟,后來和陳材成親,一個是府里的大管家,一個是府里的內管家,為了小陳家的興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且,陳家兄妹三個都是陳材家的看著長大的,他們兄妹三個都和陳材家的很親昵。

陳材家的聽了文蕙這個話,也露出了一臉的贊同之色說:“可不是嗎?本來按照京城的規矩,老太爺還在世就不應該分家的,既然沒有分家,自然我們這庶出的三房一應花銷也應該在公家的賬上的。可是,我們還沒有出京,老夫人就攛掇著老太爺分了家,把除了公中的宅子等之外的田產,鋪子,生意分成了三分,老夫人,老太爺一份,大老爺一份,二老爺一份,我們老爺什么都沒有。這還不說,當初大老爺和二老爺的官職,花銷都是府里公中出錢置辦的,俸祿卻是自己個人拿著。可是到了我們三老爺了,我們出京謀取外任的錢都是用的夫人自己的嫁妝錢。分家不分給我們,花錢讓我們花自己的,現在我們有錢了,他們倒是腆著臉來要家用了,真是好意思。”

陳文蕙聽了這番話很是解氣。

上個月旅游去了,沒有能及時更新,這個月收收心,一定用心寫,保證每天兩更,間接會有三更,請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蕙心。

相關推薦: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