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一百六十一章 立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立碑

第一百六十一章 立碑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08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本章節來自于

劉演他們在忙乎著,陳文蕙也沒有閑著,她和胡氏明珠一到河陽城就投入了賑災的工作中。

先是要在河陽城邊上設置粥棚,然后要設置免費的醫療點。忙完河陽城的,她們又去了災情比較嚴重的幾個州去設置粥棚和免費醫療點。在一片忙亂中,陳文蕙的一個好友藍彩玉來了。

藍彩玉是作為王家的媳婦和丈夫王志城一起來的。王家的銀行是這次賑災的主力,由劉演和刺史白嘉原一起做保,貸款,在幾個重災的州進行修路,修水渠,招募受災的百姓以工代賑。

這是很大的工作量,王家自然派來了大兒子王志城來處理。藍彩玉就纏著丈夫一起過來了。來到河陽之后,藍彩玉發現文蕙明珠都沒有在河陽城呆著,而是去了重災的那幾個州,就和丈夫一起趕了過去。王志城忙著和官員們簽契約,藍彩玉則直接和文蕙明珠匯合投入到賑災中去了。

文蕙和明珠很高興,沒想到她們最喜歡的大姐彩玉嫁人后反而和她們更近了。

三個好友都很能干,設粥棚,給災民義診,處理的井井有條。至于需要的糧食則是由趙崇義源源不斷的運過來,反正趙崇義抄家得的糧食很多。

忙碌了幾天之后,幾個重要地方的賑災粥棚和義診點都設立好了,胡氏就留在了災區,給病患們義診。文蕙,明珠和彩玉則回到了河陽城。這個時候,趙崇義也抄家完了,帶著剩余的一部分錢糧來到了河陽城。王志城也把銀子都交付了,契約都簽訂好了,也回到了河陽城。

幾個少男少女們聚在一起,大家都各自發言說了一下分開的這段時間,各自做的工作。

劉演一直都在聽著。這當中有個插曲,第一次見到劉演的藍彩玉雖然之前文蕙和明珠再三的和她說,四皇子很俊美,讓她見到一定要鎮定。不能出丑,但是藍彩玉還是被劉演的艷光給攝住了,當然和她一樣沒出息的還有她的夫君王志城。

王志城畢竟走南闖北的幫助父親打理生意,見識廣一些,所以很快就反應過來,趕緊拉著還在目瞪口呆的妻子給劉演賠罪。彩玉被丈夫拉著跪下了,才反應過來,一時間又是害羞,又是害怕。害羞的是自己是個有了夫君的婦人了,而且之前好友又再三提醒過了。居然還這么失禮。真是害臊啊。害怕是因為她娘家只是一個絲綢商人。婆家也只是個富商,這樣是不折不扣的平民,四皇子可是天潢貴胄,這么失禮對待人家。要是四皇子翻臉,可就慘了,不但自己要倒霉,還會帶累娘婆兩家。

好在劉演很溫和的請他們起身來,說:“這一點點小事,不要放在心上,你們趕緊說說貸款的事情吧。”

藍彩玉和王志城的一顆心終于放回了肚子里。王志城感激之余,趕緊把貸款的事情說了一下。

總共受災嚴重的府有四個,都是偏西北的。偏東南的幾個州還好。因為有幾條大河,還有降了幾場雨,所以災情不嚴重,有的府根本就沒有受到旱災。但是災民是普遍存在的,因為這一場災難最主要是人為的。糧價一個勁兒飆升,導致災民越來越多。

所以,賑災的事情變得容易了一些,先是圣旨中把那些禍害貪官和糧商都斬首抄家了,所以,糧價平了下來,抄家得的錢糧都拿去賑災,更是解決了一部分錢糧問題,不用再向百姓攤派。所以,只要撿重點的幾個府,真正是因為旱災顆粒無收的府進行安撫,賑災就行了。

這四個府里只有一個好官,所以這個府,雖然受災嚴重但是死的人卻很少,因為這個知府早早就請示了上級把官倉打開了賑災,所以這個府只是錢糧上損失一些,卻沒有傷到根本。

另外的三個府就不行了,本來受了災就顆粒無收了,現在又遇到貪官,哄抬糧價,因此死了很多人,更多的人為了活命出門逃荒去了。當然也有人逃到了德慶,畢竟德慶緊鄰著河陽州。

現在王家的銀行主要就是給這四個府貸款,這四個府開始籠絡本府的災民們以工代賑,開始了修路,四個府同時開始總共修了十一條路,貫通四個州到省城河陽城的路,還有本府中各個縣到府里的路。這十一條路總共要用銀子八十多萬兩,都是由王家的銀行貸給官府。

同時,藍家的人,藍彩玉的哥哥也去了那四個府,和府里的官員們達成了協議,由藍家提供現在就能種植的蔬菜種子,還有秋季種的麥種,還有明年春季種的棉種,這些都是藍家免費提供的,條件是這些百姓種出來的棉花都要賣給藍家。

這樣,這些災民們就可以一邊修路賺錢,買吃的,喝的,用的,一邊拿著藍家的種子種在自己家的地里,這樣一定能平安熬過這幾個月,等到蔬菜長大了,就能解決一部分食物的問題,再等到明年麥收之后,就算是熬過災年了,到那個時候估計路也修好了。

這些災民中生病的不少,有些災民因為饑餓胡亂吃東西,甚至有吃觀音土的,這些人都是由義診點的大夫們免費診治,在修路準備過程中,災民們還沒有活干,就每天去陳文蕙他們建立的免費粥棚去吃點粥,這樣可以保條小命。

當然,義診點每天都消耗大量的藥丸,這些都是由藥坊提供的,還有粥棚的糧食用量也很大。這些糧食一大部分用的是抄家得來的,還有一部分就是要買了,這個的錢和藥丸的錢都是由政府買單。

這些就是由刺史統一調劑了。先是把抄家得來的錢用上,這些還真是不少,一下子填了大半的缺口。還有一小半就要由那些富商們的捐款了。

聽到這里,劉演就說:“我們這次捐款也收的不少,其實都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總共得銀貳萬兩多。但是距離缺口還有一段距離啊。”

陳文蕙聽了這個話,靈機一動說:“我有個主意,可以讓這些富商再主動拿出些銀子。”

大家都驚訝的看著陳文蕙,陳文蕙笑著說:“我們可以設立一個功德碑,紀念這些大方出手捐錢的富商們,這個碑就立在河陽城最中心的地方。如果捐款的人捐的多,碑上不但會刻上他的名字,還可以刻上他的店鋪的名字。甚至捐的更多,甚至可以把他和他店鋪的名字刻的大一些。捐的少的也不打緊,就普普通通刻上就行了。這也是表達朝廷對這些樂善好施的富商的感謝。還有,第一名,可以等石碑樹立之后,和四皇子,刺史一起參加揭幕式,一起把碑揭開。”

所有的人都被這個主意吸引了。其實這個時代像這種碑很多,但是無一例外都是宗教上用的,比如道教,佛教經常接受募捐,就給募捐者樹一個這樣的石碑。但是還沒有人把這個用到賑災上去。

想想也是,這個也是功德啊,刻一個石碑紀念也是正常的。這個時代的人很多都刻石碑,文人們聚會一下,寫了一首好詩都要刻碑留念的。這么大的功德,救助災民,多么充滿正能量啊,更應該刻碑留念了。

在場的人還在從政治上的角度考慮的時候,身為商人的王志城已經從中看到了巨大的機會。

王志城第一個說:“要是這樣,我們銀行也想捐款,我們就拿出一萬兩銀子。我們現在已經在準備在那四個府設置分號了,河陽城本來就有我們的分號,就是規模小一點,今后我們還打算擴大分號,這次刺史大人也表示要我們銀行,所以,我們的銀行準備把分號擴大到河陽州每個府都有分號。我們就捐一萬兩銀子,希望把我們的銀行名字刻上。”

這一下所有的人都明白了這個對于那些商人的意義。

這個就是巨大的牌啊,而且是永久性的,材料是石頭的,所有不怕風催雨打。因為這個是救助災民捐款的,更能得到百姓的認同,還有什么比得上這個啊。

大家仿佛看到了無數的商人爭先恐后的要捐款的場面。

果然后來的事情,和大家想象的一樣。刺史很贊同這個辦法,就和劉演再次給商人們開了個會,說了這個事情,結果這些商人的熱情太高漲了,每個人都爭先恐后的捐款,想要在石碑上留下店鋪的字號。

最后大家競爭的很激烈,王家的一萬兩捐款本來是最高的了,但是很快就有人追了上來。王志城很有魄力,當場加了一萬兩,這樣,才保住了第一的名頭。在場的商人們都趕緊加捐,有的一千兩,有的五千兩的,最后白嘉原一看這樣太亂了,就做主,表示只要是五千兩以上的都刻店鋪名。這樣大家都捐了五千兩以上。

能來參加宴會的都是大商家,小門小戶的都沒有資格,因此,人數也不多,也就不到三十家,可是捐的錢可一點都不少,最后有三十六萬多兩銀子。劉演也難得的露出了笑容。

票,求粉紅票,求訂閱,。

雙粉紅活動結束了,我居然得了十二票,這是我上架來最好的成績了。雖然這點票對于大神們來說都不夠塞牙縫的,但是對于我來說就是無上的鼓勵。

為了感謝大家,為了應黃小怡童鞋的加更要求,今天四更,上午兩更,下午兩更。

(天津)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