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十五章 三家不同打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三家不同打算

第十五章 三家不同打算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7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正文

和文家一起來到鐵壁關的曾家,也派人在這里住了下來。不過,曾家因為是經營茶葉生意的,北方并不適合種植茶葉,也不產茶葉,所以,曾家在這里并沒有派大量的子弟在這里,緊緊是派出了兩房子弟,一家在鐵壁關開了一個茶鋪子,一個在山海城開了一個茶鋪子。

鐵壁關的茶鋪是專門向鐵壁關城里,還有整個西北三省賣茶葉。主要是賣一些南方特產的茶葉,尤其是湖州產的茶葉為主。

山海城的茶鋪主要是賣給那些草原部落們茶餅,茶磚。這可是一項十分來錢的生意,利益很大。往往一塊只值幾文錢的茶餅,湊上一盒子,也不過是幾十文錢的事,就能換一張很好的羊皮。當然了,有的部落是用交換的,有的部落是直接拿錢來買的。山海城里也不是曾家一家賣茶葉的,一共有十來家呢。

其中最大的一家,是京城柳敬原大人家的茶廠賣出來的。那才叫賺錢呢。可是,曾家光是在山海城里這么開個鋪子就很滿意了,每年也給家里帶來大量的收益。更不要說,還有文蕙郡主給的夷洲島高山茶在湖州省,河陽省的總經銷權呢,收益還是很客觀的。所以,當初曾家來鐵壁關花了五十萬兩銀子買鐵壁關的豪強的產業,又花費了幾十萬兩銀子,送給文蕙郡主和文氏,后來,還付出了價值幾十萬兩銀子的江南的宅子,鋪子,還有土地。幫助鐵壁關的豪強搬遷到江南。

這花費的銀子雖然多。不過,真正付出的只有送出去的那幾十萬兩銀子。這幾十萬兩銀子,算一算。光是高山茶這一項,三年內就能收回。還有江南的那些宅子,鋪子,土地,倒是沒有用曾家出錢,都是曾家本身就有的。不過,這些東西。也不算是白花。因為,光是鐵壁關和山海城的兩個鋪子,一年都能給家族賺上十來萬兩銀子。

隨著鐵壁關和山海城的建設越來越好。這個數字還在增長中,青陽城的曾家族長算了一下,有三年的時間,這個錢也能賺回來了。至于在鐵壁關買田產。鋪面,宅子。牧場的錢,倒是不著急。

一來,隨著鐵壁關發展的好,這些東西。肯定會價格越來越高,守上三年的時間,這些當初稍微高了價格買下來的產業。就都能回本了。要是不急著用錢,倒是還可以再放上一兩年。到了那個時候,再賣出去,一定還能賺一筆回來。即使是現在,沒有賣,也沒有用。曾家也沒有閑著。那些田產,牧場,就派了幾個管事來看著。至于宅子和鋪面則是另外安排了起來。

宅子送給了文蕙郡主一座,當學堂使用。還給鐵壁關看管鋪面的那一房子弟一個寬敞的居所。修路的時候,拆了一點點房子,不過,那都是小數,無關緊要。剩下還有許多宅子,曾家又花費了很少一筆銀子修繕了一下,派了管事的在這里,全部都租了出去,加上那些鋪面的,每年也算是有了還算是可以的收入。

所以,這一趟生意,怎么看都是賺了,賠本是絕對不會的。因為這個原因,曾家全族對于立了功勞的小文氏都贊賞有加,小文氏在婆家的地位提升,自然寫了信告訴在鐵壁關的姐姐文氏。文氏知道后很高興。對陳文蕙更加感激,也更加忠心了。

這以后,曾家在房價和田產價格都漲上來之后,果然派了管事,把這里的不動產都賣掉了。那個時候,來買的人很多。可是一大半,經過文氏的介紹,都賣給了當時已經在鐵壁關扎根下來的文家子弟了。這也算是曾家報答文家介紹的一種方式。

文家子弟們得到了這一部分不動產,在鐵壁關的地位更高了。這些都是后話。

席家的處理方式和文家,曾家都不同。他們是派了嫡支能干的三房人家來到了鐵壁關,正兒八經的準備扎根鐵壁關了。這一只人并不是像文家子弟一樣做起來客棧生意,而是干起來老本行,建造了玻璃加工作坊。而已,而且,主要接單對象就是陳文蕙的罐頭廠。

席家在江南制造玻璃,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也算是江南有名望的商家,雖然沒有文家,曾家那樣歷史悠久,但是,也算是老字號了。他們家的工匠,技術都是首屈一指的。

他們家里可不是一個作坊,而是有四五個作坊。所以,對于建造玻璃作坊,可是熟悉的很。他們接到陳文蕙的訂單之后,就在自己收購的那些房子里揀選一番,改造了一下,就成了一個玻璃工坊,當玻璃工坊建成之后,正好青陽城的那些工匠們也都送過來了。有了這些老工匠的帶領,再在鐵壁關招收了一些本地的人做工,還沒有到春天,玻璃工坊就已經開始出產玻璃罐頭瓶子了。

席家雖然和曾家一樣在鐵壁關這一次花費了上百萬兩銀子,還把江南自己的一些宅子,鋪面,土地給了遷徙的鐵壁關豪強。可是,這些對于已經有了上百年積累的席家來說,并不是負擔。甚至,他們都沒有去貸款。經過計算,席家的家主發現,照著這樣下去,光是鐵壁關的玻璃罐頭瓶子的利潤,三年,就能把自己花掉的錢賺回來一半。至于另外一半,那是不動產,這個席家可不打算像曾家一樣賣出去。

他們可是遷徙了三支龐大的族人在這里開枝散葉。這些不動產正好給這三支族人用。所以,這么算下來,一點都不賠錢。三年后,還能源源不斷的給席家本家帶來巨大的利益。

可是,陳文蕙還覺得對席家有些虧欠,所以,她讓文氏告訴席家,可以賣給席家關于透明度高的玻璃的制作工藝。不過,這種制作工藝,席家只能用來制作大幅的窗子玻璃。

這可是把席家高興壞了。要知道,誰都知道陳文蕙手里掌握著制作高端玻璃的技術。看看寶鏡坊每年給陳文蕙帶來多少利潤就知道了。

要是席家能掌握這個技術,雖然比不上陳文蕙的寶鏡坊,但是,也能領先于江南的那些玻璃作坊們。這能不讓席家高興嗎?

而且,席家算了一下,要是這個技術掌握了之后,再建設一個專門的生產用于窗子上的玻璃的工坊,那么能賺多少錢呢?

首先,郡主府里,就需要大量這樣的玻璃。郡主府邸的窗子,沒有一個是糊著窗紗的,全部使用的都是那種高透明的玻璃。還有,郡主已經在府里建造了一個玻璃走廊,冬天也能在戶外散步,而且不會被吹到冷風。

這一下子就讓鐵壁關還有西北三省的世家豪門們,草原上的五大部落首領們看上了。他們也喜歡上了這個奢侈的玻璃走廊。要是他們也這么建造的話,這得去買席家多少玻璃啊?得讓席家賺多少錢啊?

這還不說,在郡主的影響下,鐵壁關和山海城的人在建造房屋的時候,都喜歡上了,用玻璃做窗戶,這種透明,擋風的玻璃,最好是兩層玻璃,這樣對于有著漫長嚴寒冬季的西北城市實在是太合適了。

這就造成了很大的用于窗戶的玻璃市場。這一項,席家算了一下,可能帶來的收益,能趕得上玻璃罐頭瓶子的了。

席家人說干就干,立刻去專利局買了專利,當然了,這個專利也很貴,要五十萬兩銀子。但是,席家人還是認為超值。畢竟,這種玻璃屬于奢侈品玻璃。雖然席家以前也生產用于窗戶的玻璃。江南大部分人家窗戶上也用的是玻璃。可是,那種玻璃不是高透明的白玻璃,而是有些雜質的。高透明的白玻璃屬于奢侈品。

買了專利之后,建造工坊則是容易多了。畢竟,席家可是當初收購了鐵壁干豪強的大片房產的。稍微改造一下,就能使用了。再加上,席家百年積累,最是不缺的就是老工匠了。從江南遷來一部分,再在本地招募一些工人,工坊就開始生產了。

現在席家有了兩個玻璃工坊,都是很賺錢的。席家家主高興的合不攏嘴,自然對文蕙郡主,對文家,對嫁到文家的女兒,還有文家的女婿更加高興了。后來,在鐵壁關,豪強之中,文家和席家關系一直都很好。

席家的作坊也給陳文蕙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首先,她自己府里買玻璃省事多了。以前,她府里買玻璃,都是自己江南的寶鏡坊生產的。其實,寶鏡坊光是生產各種鏡子,高檔玻璃工藝品,就接不完的訂單,哪里還能有時間生產陳文蕙需要的大量用于府里裝飾的窗戶玻璃啊。但是,誰讓陳文蕙是老板呢,就算是少賺一點錢,也要先給陳文蕙要的東西生產好啊。這樣陳文蕙府里的玻璃都是從江南費勁周折拉過來的。為了這個陳文蕙也是很頭疼,一直想解決這個問題。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