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六章 不斷招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不斷招募

第六章 不斷招募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第六章不斷招募

作者:下載:

如今是冬閑時候,可是,鐵壁關并不像平常那樣冷情,反而有些熱鬧起來。富商和豪強們的土地賣賣大戰,影響不了普通的百姓,可是,城主府出臺的一項新的政策,可是吸引了許多的百姓。

城主府再一次的向普通百姓招募,到工坊去做工。當然了,這工坊主要是羊毛紡織工坊和棉布紡織工坊。這兩個大工坊就一次性招募兩千人。除了青壯勞力,還有婦女們。

工坊管吃喝,還給工錢。這讓在漫長冬天,沒有事情,只能節省吃飯,每天饑一頓,飽一頓,熬著的窮苦百姓們高興壞了,別說是給工錢了,就是給飯吃這一項都很吸引人。

鐵壁關的百姓像西北大多數百姓一樣,窮苦,困頓。他們大多數沒有土地。這一點在大江南北都是這樣。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豪強,官員們的手中。他們只能當佃戶,租種地主們的土地。每年薄薄的收成,要先交了官家的稅收,再交給地主租子,剩下的一點才是自己的。尤其是鐵壁關氣候嚴寒,土地貧瘠,每年莊稼只能收一季,所以,他們得到的糧食更少了。

為了一家人的吃喝,他們只能多辛苦一下,多佃一點土地,多耕種一些,這樣才能多收貨一些,才能裹腹。如果遇到一點小事,比如說家里有人生病,甚至是有新的孩子降生,或者是天災**,那真是完了,說不定一家子就要餓肚子。春天,夏天還有,田野里還有些野菜之類的,可以讓百姓們彌補一下口糧的缺失,可是,冬天就完了,冬天的鐵壁關一片冰封凍土,哪里還能有吃的?鐵壁關的百姓從春天忙到了秋天,儲存的一點食物。都要留著在漫長的冬天吃。

很多百姓,都是在冬天凍死,餓死,有些人實在是沒有法子了。要不就在冬天賣兒賣女,要不就在冬天逃荒。可是,鐵壁關千里冰封,這些逃荒的人,大多數都死在了路上。

現在。官府開辦的工坊,確切的說是郡主家里開辦的工坊,可以在冬天招募百姓做工,能吃飽飯,還能給工錢,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要知道只要家里有一個人能應征去當工人,就等于給家里省下了一份口糧,家里儲存糧食就能多支持一段時間。說不定能讓整個家庭度過這個難熬的冬天。

更不要說還有工錢可以拿?有了工錢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家里能存一些錢過上一個好年。甚至還能在明年春天買上更好的農具。這樣明年就能種更多的地,明年的冬天也能好過一些。

老百姓的心里都火熱起來。之前,官府也貼了這樣的招募告示,可是,應征的人寥寥無幾,因為四大家族把持著,他們都租的是四大家族的地,不敢不聽四大家族的話。所以,他們都沒有應征。

現在四大家族都走了,新的東家是江南來的客商。他們很通情達理,同意自己的佃戶在農閑的時候去打工。

這么一放開,鐵壁關的百姓都興奮起來,刺骨的冷風也擋不住他們去應聘的火熱心情。

經過一番淘汰。兩天的功夫,工坊就已經招募夠工人。

鐵壁關有多少百姓?差不多有十來萬百姓。這些有的人是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里的。有些是歷朝歷代被官府強行遷徙到這里的。還有一些是犯了罪的百姓,被發配到這里的。還有一半是軍人的后代,還有退役的士兵們。

這么多人,只招收兩千人,每家每戶還攤不上一個。自然是被選上的興高采烈,落選的崔頭喪氣。

再過上幾天,那些已經進了工坊的百姓們,都開始像周圍的親戚朋友鄰居炫耀,自己在工坊里,干活是辛苦一些,可是,吃的好啊,每頓都是白面饅頭管夠,還有菜,當然了,只有容易儲存的蘿卜,白菜之類的。可是,這也比之前老百姓們啃雜糧窩窩強太多了。他們一般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白面饅頭。

除了這些,每頓飯還有一個肉菜。這頓時讓沒有選上的百姓們紅眼了。這些窮苦的百姓們,有人甚至一輩子沒有吃過肉的。就是那幾個吃過肉的人,也大多數是在戰場上,被困了,殺馬吃,才吃到的肉。至于豬肉,羊肉,牛肉,更是沒有吃過。

這些還不說,來當工人的百姓,還每人領到了一身棉衣服,溫暖厚實,一下子就把嚴寒檔在了身子外面。這是地主才能享受的生活啊。如今,普通的百姓,因為進了工坊,就都享受到了。

這一下子讓全城的百姓都羨慕起來了。

正在他們羨慕妒忌恨的時候,官府又貼了第二個告示。說,江南來的富商們,買了四大家族留下的許多房屋,因為他們人少,住不完,所以,像官府捐獻了一部分。這些房子都是結實的好房子,最是能遮風擋雨,躲避風寒,甚至大部分都裝的有火墻,地炕之類的取暖措施。

現在官府得了這些房子之后,雇人簡單收拾了一下之后,向全城的百姓開放,因為,這些房子被收拾成了學堂。只要是有鐵壁關戶籍的孩子,都能免費去學堂讀書。

不但能免費去學堂讀書,學堂每天還供應一頓早飯,一頓午飯。當然了,上學的孩子,僅限于是六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

這一下子全城都炸開了。上學堂啊。這是一件多么高尚的事情,什么時候,普通百姓的孩子也能上學堂了?識字讀書那是貴族老爺干的事情。什么時候泥腿子的孩子也能識字讀書了?

這還不說,還能每天免費吃到兩頓飽飯。這得給家里省下多大一筆嚼用啊。俗話說的好,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些孩子們每天的嚼用也是一個平民家庭的重要開支。要是這些在整個冬天都閑著沒事的孩子們都去了學堂,那不但能學到東西,還能給家里省下口糧,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如果說之前的招募只是讓兩千,甚至是一千多家庭受了好處。那么這一次的讓孩子們免費上學,是惠及全城的好事了。全城的百姓都興奮起來了,很多人爭前恐后的把孩子送去了學堂。

學堂不但供應吃的,當然了也是白面饅頭還有肉菜。還給每個孩子都發放了棉襖。聽說,這個不是官府發放的,這個學堂是官府支撐的。可是,孩子們每天吃的事物,穿的棉襖都是郡主開辦的一個叫養善堂的地方給的。

養善堂的大名,現在的大楚沒有人不知道。這是一個專門救濟百姓的慈善機構,名聲很好,是當今太后創辦的。京城中許多貴婦都有參與。幫助了無數百姓。不過,大多是在京城和京畿一帶,西北還真是沒有。

現在隨著郡主的到來,養善堂也開到了西北了。第一個就讓全城的百姓都受到了實惠。

全城的百姓受到了實惠之后,不但開始對西北公夫婦感恩戴德,連帶著對那些捐獻房子出來的江南客商們也都好感大增。

在這個時候,官府再一次的發布第三個告示。還是要大量的招募人。這一次給的工錢更高了。也是給棉襖,給飯吃,還每人給一件羊皮襖子。皮襖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雖然鐵壁關的百姓會打獵的很多,可是,動物皮毛都是要留著賣的,誰舍得往身上穿啊。反正窮人的身子不值錢,凍凍也沒有關系。

現在一聽官府給這么豐厚的條件,都激動了。除了這些,還有給的工錢也高一些。不過,這一次的招募要求也嚴格一些。這一次要的都是壯漢。人數不多,大概有二三百人,這些人可不是在溫暖的工坊里干活,他們是要在嚴寒的大河上去取冰。然后,把這些病運到事先準備好的冰窖里面。

這個活兒,鐵壁關的人比不陌生。地主們每年冬天都要取冰,儲存起來,預備著夏天好乘涼用。

所以,鐵壁關的百姓們都踴躍的應聘。可惜,這一次招聘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正在鐵壁關的百姓有些失望的時候,官府再一次的發布告示,還是招聘人的。這一次是江南富商獻上來的房屋太多了,除了一部分作了學堂之外,還剩下很多,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收拾,郡主府的第三個工坊也開了。其實,嚴格說不能是郡主府的工坊,是郡主娘家的工坊,也就是和慶和樓一家的小陳家開辦的工坊。是做成衣,鞋子之類的工坊。這也是在溫暖的屋子里做工。也是包三餐,有肉吃,有兩套棉衣服,還有工錢。

不過,這一次招募的有一千人,還大多數都招收有針線功底的女人。

這一下鐵壁關的百姓更加踴躍了,家里的女人都能賺錢了。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接下來的日子,百姓們每天都關注這個由官府發布信息的布告欄。沒有讓這些百姓們失望的是,隔三差五,總是有招募的信息出來。這么一來,鐵壁關做工的百姓越來越多。百姓們的這個冬天過的很是火熱。(未完待續。)

舉報:/

**作者:蕙心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