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四章 開枝散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開枝散葉

第四章 開枝散葉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4小說旗


在坐的都是精明人,尤其是三房的老爺是最精明的,他想了一下說:“按說,我們這五十萬兩銀子不能算是給郡主的貢獻。就愛上。520。畢竟我們這五十萬兩銀子不是送人了,是實實在在的買地,買鋪面,買人手。雖然說,要比西北一般的市場價貴,可是,也比江南的便宜啊。這其實是我們自己置辦產業,怎么能算在人家文蕙郡主頭上呢?但是,這一次文蕙郡主這么說,那就是不用我們再給貢獻錢的意思。我們送禮物,文蕙郡主會收,送錢,可能文蕙郡主就不收了。干脆這樣,我們拿一百萬兩銀子出來,去西北置業買地。這可是幫文蕙郡主一個大一點的忙。”

二房老爺很高興說:“你說的很是。這樣我們也不虧,郡主也高興。我還有一個提議。郡主走到哪里,哪里就發家,不如我們這一百萬兩銀子置辦的產業,也不要賣了,郡主說怎么用就怎么用。叔鵬的信上不是也說了,郡主就是想要修路,有些田地,宅子礙事,要拆,要用。那能用多少。而且,我們湖州人都知道,路修好了,商業才能更發達,地皮也更值錢了。干脆我們分出來幾房人去西北扎根怎么樣,看管這一份產業。”

大房大老爺忙說:“這個到是個好主意。我們文家人口太多了,悶在這個青陽城,可是不好,不如開枝散葉,分出來一部分到西北去。說不定能趕上郡主帶來的一次機遇,以后也能成為西北一只大族。”

“當然了,西北是苦寒之地,不如這樣,那個房頭的人愿意去,就給他們在青陽城的祖產保留,宅子保留,另外西北這一百萬兩銀子的產業都歸著他們。給他們十年的時間,要是他們能在那邊扎下根來,就西北的產業都過戶給他們。從我們這里正式分家。我們這邊的祖產和宅子都另行分配。要是他們十年過去。還沒有扎下根,就給我們回來,家里還有產業和宅子,餓不死。凍不著。”

這個說法大家都心動起來。當然了,各房頭的人都多,擠在一起確實不方便。這祖產也越分越薄。若是能借著這個機會,把家里多余的人口都分出去,那剩下的族人也能過的好一些。分的產業也都多一些。出去的人口也不怕,有這一百萬兩銀子的產業,怎么都夠吃幾輩子的了。

要是再能干一些,說不定賺出來一個一百萬兩銀子的產業,在哪里置辦一個像青陽城祖宅一樣大的家業也不一定。

大房的族長說:“這一次的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我們去準備一百一十萬兩銀子帶去西北,另外還要采購禮物。還有,我們自己人去了,吃喝也要一筆費用。這個都得預備出來,大概一百一十五萬兩銀子就夠了。我們自己肯定是沒有這么多錢。大家看看,是不是各房頭出一部分。算是族里借的。一年內還。這個是整個族里的事情,每個都攤一份。也就認上個十萬兩算了,一家也攤不多。不過是一萬多兩的事情。我們族里各處算一算,也有三十萬兩銀子。剩下的都找銀行貸款。我們跟銀行關系還是很好的。雖然有利息,不過,將來賺的多,也不在乎了。”

大家忙稱是。這個事情就這么定了,各家忙著回家開家庭會議,看看分出來誰去西北。

這邊,文家大老爺把自己家里的事情定好了之后。他就忙著去親家哪里。比如說兒媳婦的娘家席家,小女兒的婆家曾家。這兩家,大女兒,女婿也讓帶信給他們。讓他們也去西北置業。

其實信件,文家大老爺已經一早交給那兩家了。席家是兒媳婦和兒子親自去交的。曾家,則是讓小女兒,女婿來取的。

這一天都過去了,想來那兩家也都商討好了,自己還是請這兩家一起去酒樓吃個飯。看看那兩家是怎么做的。

席面備好了之后,文家大老爺就等著兩位親家老爺過來。見面之后,自然是一番寒暄徐闊,酒過三巡之后,才說到正事。

文家大老爺先是開誠布公的把自己家的打算說出來,然后才問親家們的打算。畢竟,這些事情自己不說,到了西北,這幾家聽候郡主吩咐的時候,也都會知道各自的打算,還不如先說了呢。

果然,文家大老爺一說,曾家大老爺就趕緊把自己家族的決議也說了出來:“我們曾家是時代經營茶葉的。不但我們自己在湖州有很多茶廠,出產很多好茶,我們還經營蘇州省那邊的綠茶,川省的雪茶等等。貨不全不賣錢。現在都流行喝夷洲島出產的高山茶。我們一直都拿不到太多的貨物。這下子好了,要是郡主能給我們夷洲島高山茶的湖州總經銷權,我們貢獻個五十萬兩銀子也是高興的。何況是我們只是拿出來五十萬兩銀子去置辦茶葉呢。所以,我們想好了,做兩手準備,還請你們家大女婿跟郡主說說。這五十萬兩銀子的產業,我們置辦了,就送給文蕙郡主了。要是郡主不要,我們就把這五十萬兩銀子的產業交給您的大女婿叔鵬來管理,給分批賣出去,或者是十年后賣出去都行。另外我們再送給郡主五十萬兩銀子,還給叔鵬夫妻五萬兩銀子。”

對于曾家大老爺的會做人,文家大老爺十分滿意。

曾家大老爺繼續說:“我們本來也可以像你們那樣,把族人分派到西北去,在西北開枝散葉。可是,我們曾家和你們文家不一樣。我們曾家只會種茶,賣茶,賣茶還可以,種茶,在西北可是不行了。所以,我們不打算分派族人過去了。對了,我還給了我次子一家子五萬兩銀子。還給叔鵬兩口子準備了五萬兩銀子。”

這一點文大老爺是能理解的。就點點頭,曾家第一次和郡主解觸,這五十萬兩銀子的貢獻錢是少不了的。這樣做也對。曾家大老爺的次子,就是文家大老爺的小女婿,一聽小女婿,小女兒又得了五萬兩銀子,文家大老爺很是滿意。

席家大老爺說:“我們家因為信里面說,要是我們在西北建設工坊,將來,郡主的罐頭工坊就采用我們的玻璃。這可是一筆大生意。我準備派兩房人家去經營,建設工坊,買地,買鋪面。建設工坊花費不多,一般的五萬兩銀子就夠了。可是,郡主說了,這個產量可能會很大,小工坊不行。那我們家建設大工坊就要多一些錢。還要準備一些流動資金。怎么都得二十萬兩銀子。另外我再拿出來三十萬兩銀子在那里置辦產業算是給郡主幫忙。另外再準備五十萬兩銀子貢獻給郡主。還有,我們家大姑娘在你家給我們帶來這好的消息,我給我的大姑娘又添了五萬兩銀子。還有五萬兩銀子是送給你們家大女婿的。”

文家大老爺聽了之后,點點頭說:“我們幾家經營的產業各不相同,各家的情況也都不同。所以,這樣分派也對,就這樣吧。總之這一次是我們發展的好機會。我們一定要把握好。能搭上郡主的關系可是好事。我們可不能讓這個事情給弄砸了,除了準備好銀子之外,還要派出能干的管事,有計謀的弟子,去收購人家產業可不是個小事。我已經跟我們家要去的子弟說了,要是實在是拿錢買不回來,我們就用置換土地,鋪面的法子來辦。”

那兩家忙問:“什么叫置換?”

文家大老爺笑著說:“就是,萬一對方不愿意賣,我們就拿江南好田換西北差田,江南的好鋪面換西北鐵壁關的鋪面,一比一換。這樣我不信,能出了西北那個苦寒之地,在溫暖的江南置業,她們還不愿意?”

不得不說,這是個好主意,相信,這樣的好機會,那些西北的豪強們不會放過的。不過,這樣,也損失的有點大了。畢竟,西北的土地,鋪面多么便宜啊,出產多差啊?哪里能和商業發達,土地一年兩熟的江南比啊。

不過,再一想,自己又不是真的在西北置辦產業,只是為了討好文蕙郡主而已。就算是這五十萬兩銀子全部打水漂了,也值得啊。說不定自己損失的越多,郡主不好意思之下,還會給的補償更多。那可就賺大發了。席家和曾家的老爺都佩服文家老爺老謀深算。

不由得齊聲贊揚。事情就這么定了,很快,這三家人就收拾起來,帶上禮物,帶上銀票,田地契,鋪面契,去了西北。

等到他們到達鐵壁關的時候,整個鐵壁關迎來了大雪,一場大雪下了之后,整個鐵壁關開始了凍土冰封期,建設,蓋房子,修路,種莊稼都不能做了。鐵壁關的百姓都進入到了冬閑時刻,可是,一些江南的富商的到來,為鐵壁關增添了活力。

這個冬天,注定鐵壁關無論是百姓還是富戶們都不能像以往那樣過冷清寂寞的冬天了。他們居然比春天的時候還要忙碌起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