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恩威并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九章 恩威并施

第四百四十九章 恩威并施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09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把敖烈一行迎入了大營,眾人在中軍大帳內落座之后,諸葛亮向敖烈說道:“燕王,交州牧士燮被大耳劉備所蠱惑,起兵十萬與劉備合力抗拒我軍,半月之前,伯約給了交州軍一記迎頭痛擊,生擒了士燮的胞弟士壹和上將吳巨,此后交州軍便沉默了下來,直到今日也未曾再來挑戰,亮推測,士燮一定是有些投鼠忌器,故此才按兵不動。”

敖烈聞言,先是略微一皺眉頭,顯然是對士燮不分青紅皂白之舉有些不滿,接著,他剛剛皺到一起的眉頭又舒緩開來,用欣喜的眼神看向姜維,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某家的麒麟兒,已經成長起來了,某后繼有人了。”

姜維站起身來,跨前一步,對敖烈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弟子之禮,謙恭的說道:“弟子今日能馳騁疆場,為我大漢略盡一份綿薄之力,全賴師尊教導有方。”

敖烈笑道:“玉不琢不成器,只有璞玉的資質,才能被雕琢成名器。頑石,是永遠也不會變成名器的,你有今日的成就,與你自身的聰穎和努力是分不開的。只是,切記不可驕傲自滿,戒驕戒躁,才能走得更遠。謙虛使人進步,而驕傲只會讓人后退。”

姜維再次行了一禮,恭聲答道:“弟子謹記在心,永生不敢或忘!”

轉過頭,敖烈又看向了諸葛亮,點著頭說道:“孔明,伯約能有今日的成就,其中也分不開你的培養。這段時間伯約的成長甚為迅速。孔明恐怕沒少費心。不錯,身為一國之丞相。理應心懷成就他人之心,把我大漢每一分資源都合理的利用起來,這才是一國之首輔需要去做的事情,而不是事無巨細,事必親躬。”

諸葛亮認真的聽著敖烈說出的每一個字,將每一個字都刻在了心上。對諸葛亮而言,如果他沒有遇到敖烈,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已經變成一具枯骨了,正是敖烈對他的救命之恩和后來的刻意栽培,才使得他逐漸成長為了一代名相,所以敖烈對他說過每一段話,諸葛亮都會牢牢的記在心中,并將之在自己日常的工作中一一實踐。

敖烈之所以時時提醒諸葛亮類似的話,是因為敖烈知道。諸葛亮是個謹慎的人,或者說是對工作一絲不茍,極度的認真,容不得事情出現半點的錯誤,所以他對屬下的要求相當的嚴格,往往會因為不放心或者是因為屬下的能力不能達到他的標準。他便會把事情攬過來,親自去做,歷史上的諸葛亮,就是這樣被活活累死的。

敖烈可不想諸葛亮這位好兄弟兼得力的臂膀,真的像歷史上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所以才常常提點一下諸葛亮,經過敖烈市場的提點。現在的諸葛亮早已不像歷史上那樣的嚴苛了,已經能夠合理的按照屬下眾人的能力,把任務分發下去,讓下面的人去完成了。就拿姜維擊敗交州軍的事情來舉例,要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一定會做好周密的安排,給姜維制定嚴格的作戰方案,才會放心的讓姜維出戰;可是現在的諸葛亮,事先沒有給姜維劃定絲毫的框架,任憑姜維去自由發揮,結果,姜維用事實證明,他有這個能力去幫助諸葛亮圓滿的完成這個任務。當然,也不是誰都可以自由發揮的,這就要求諸葛亮一定要把握好大方向,并且清楚的了解每一名部下的特長和能力,才能夠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不過怎么說,現在的諸葛亮的做事方法,是敖烈樂于見到的,這樣既可以避免諸葛亮太過勞累,還給了其他人發揮能力的機會,讓其他的人獲得一份存在感,這是雙贏的事情,對大家都有好處,對大漢的穩定發展,更是有著積極的作用。

話鋒一轉,敖烈忽然問道:“對了孔明,孟獲現在在何處?”對這位歷史上頗有武勇之名的蠻王孟獲,敖烈還是有一定的好奇心的。

“蠻兵大部都已經回到南中了,只有孟獲等少數幾人領著一部分蠻兵留了下來,亮把他們安排在了后營中,大哥若是想見孟獲,亮即刻派人將其召來。”諸葛亮笑著說道。

敖烈略一思索,搖頭說道:“不用派人了,某親自去見他吧。孔明收服南蠻人之心不易,某絕不能將孔明的一番苦心付之流水。”

說著,敖烈便站起身來,走出了大帳之外,向后營中走去。呂布、趙云等文武將官魚貫跟隨在敖烈身后,亦步亦趨的一起走向了后營。

后營之中,南蠻人特有的呼喊之聲不斷地傳出,并伴隨著響亮的武器碰撞之聲。當敖烈一行人進入后營,看到營中當間的空地上,近百名南蠻裝束的大漢,正在進行著日常的訓練。南蠻人崇尚武勇,所以他們即便是在訓練的時候,手中所用的武器也是真刀真槍,而且下手毫不留情,專門向同伴的要害上招呼,若是不了解南蠻人習性的外人,一定會以為他們是在廝殺而不是在訓練。當今天下,能將訓練進行到這種程度的,除了敖烈麾下的四只精銳之外,恐怕也就只有南蠻人了。

諸葛亮指著在一群南蠻人的中間,正在兇狠的搏斗的兩個大漢,對敖烈低聲說道:“大哥,你看那兩個廝殺正兇的,左邊那個身高九尺,體魄雄壯,頭上扎著十幾條小辮子的人,就是蠻王孟獲,右邊那個身高兩丈有余的大漢,就是南蠻的第一力士兀突骨。這兩個人,是南蠻人中最厲害的勇士。不過兀突骨好像只是憑借天生巨力在作戰的,當初被伯約一招兩式便生擒活捉了。”

其實不用諸葛亮指點,敖烈也能猜得的到孟獲和兀突骨的身份了,因為天下間像兀突骨這么高的人十分罕見。在人口并不太多的南蠻人中,也只有兀突骨有這個高度了。至于孟獲。敖烈僅僅是觀看了片刻,就看出了他武藝精熟,只是限于沒有名師的指點,導致他對武道的理解出現了一絲細微的偏差,所以并沒能突破到一流武將的境界,但是他的根基打的極為牢固,只要稍經名師點撥,必定能在短期內突破到一流武將之列。

正在全身心交戰的孟獲和兀突骨顯然并沒有注意到敖烈等人的到來。依舊在激烈的廝殺著,兩人的武器不停地碰撞在一起,發出一聲又一聲的巨震之聲。這兩人沒看到敖烈,可不但表所有的南蠻人都沒看到。在訓練場的邊緣處,祝融夫人早就看到了敖烈的到來雖然她沒有見過敖烈,但是通過諸葛亮對敖烈的態度,祝融夫人很快便猜到了敖烈的身份。于是。祝融夫人站起身來,向著訓練場上嬌聲喝道:“全部住手!列隊!”

在南蠻,祝融夫人是出了名的美女,她健康的小麥色皮膚和矯健的身軀,不知迷倒了多少的勇士,再加上她武藝也很不俗。還有一手飛刀絕技,因此她的地位在南蠻十分崇高,僅次于孟獲之下。在聽到祝融夫人的嬌喝之后,百余名南蠻勇士紛紛罷手停止了戰斗,剛才還像死敵一樣的對手。笑呵呵的摟在了一起,然后在訓練場上排出兩列縱隊。在中間讓出了一條十步左右寬的通道。

通道的盡頭,是孟獲和兀突骨二人的所在。他們二人也已經停止了較量,互相伸出一只拳頭,重重的相互碰撞了一下,然后又各自挺起胸膛,和對方的胸膛狠狠地對撞了一下,這才笑著收起了武器,一起轉頭看向了祝融夫人。

孟獲率先開口了,用洪亮的嗓門問道:“夫人,本王正與老三殺的興起,你何故叫停?”在南蠻的十位洞主中,孟獲自然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了,金環三節排在第二位,兀突骨則是位列第三,董荼那和阿會喃等人相繼排在四到十位,因此孟獲稱呼兀突骨為老三。

祝融夫人沒有理會自己的夫君,扭動嬌軀在孟獲身邊走過,順著蠻兵列出的通道徑直走到敖烈面前,對著敖烈露出英姿颯爽的一笑,說道:“祝融拜見攝政王。”

聽到祝融夫人的話,孟獲和兀突骨心中同時一驚,連忙轉頭向敖烈看去,當他們看到敖烈健壯卻均稱的身體的時候,心中立刻感到,在敖烈的身體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力量,就像是一只潛伏在叢林中的獵豹,表面上看似平靜,可一旦發現獵物,必定會瞬間暴起,將對手一擊必殺。再順著敖烈的身體向上看,在看到敖烈平淡中蘊藏著鋒銳的眼神,孟獲的第一感覺就是,自己絕不是敖烈的對手,因為敖烈的眼神,就像是他腰間的那把赤霄神劍,不出鞘則已,出鞘就要見血,出鞘就就要必勝!

剎那間,孟獲的背后上驚出了一身冷汗,敖烈刻意放出來的氣勢,讓孟獲感到難以承受,勉強壓住心頭的驚駭,孟獲向敖烈抱拳說道:“蠻人孟獲,拜見攝政王。”孟獲雖然心中驚駭,但至少還能說出話來,比孟獲更加不堪的,則是力大無窮卻對武道的理解基本為零的兀突骨,兀突骨此刻已經是兩腿打顫了,膝彎處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弧度,似乎敖烈的氣勢,就像是一座大山般的沉重,讓他幾乎已經要站立不住了。

敖烈催發出來的氣勢,只是針對孟獲和兀突骨兩個人的,所以其他的南蠻人雖然也感到了一陣隱隱的心悸,但卻沒有像他們兩人那樣嚴重的反應。敖烈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向南蠻人,尤其是向孟獲和兀突骨展露自己的實力,讓他們認清自己的可怕之處,也算是在諸葛亮收心的同時,使出一記殺威棒,在孟獲和兀突骨的心中,恩威并施的種下永生不敢叛漢的種子。

見到目的已經達到,孟獲和兀突骨已經徹底被自己震懾住了,敖烈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如山般沉重的氣勢,在他這一笑中,瞬間消散于無形。在敖烈氣勢散去的一瞬間,孟獲感到自己就好像是在負重進行了萬里長征之后,終于卸去了身上的負擔一樣,一陣格外輕松地感覺,從他的內心深處升起,讓他感到無比的舒暢。而兀突骨則是噔噔噔向后退出了三大步,這才穩住了自己的身形,眼中帶著被折服后的敬佩之色看向敖烈,粗聲粗氣的說道:“你就是小霸王嗎?俺服你了!用你們漢人的話來說,肝什么什么腦的,俺是在所不辭!”(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

緊張時放松自己,煩惱時安慰自己,開心時別忘了祝福自己!

無彈窗,我們的地址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

節請返回,支持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