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羽出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羽出戰

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羽出戰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22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其他小說››正文


防線失利的消息,很快被送到了燕京。留守在燕京的張繡等人聚集在一起,商量著對策。

李進和越兮的武勇,實在是出了眾人的預料,誰也沒想到曹操會找來這么兩員武力群的大將,致使眾人對曹軍的戰斗力預估明顯出現了偏差,這兩個人,硬生生的把曹軍的戰斗力拔升了一節!

張繡皺著眉頭先開口說道:“諸位,公明和雋義雖勇,但雙拳難敵四手,不要說曹操麾下其他的大將,單是李進和越兮這兩個人,就足以牽絆住他們了,燕王臨出征前把留守重任交給了某,某絕不能讓冀州有失,因此,某想親自去一趟前線,幫助公明他們抵御曹軍。”

聽到張繡要親臨戰場,田豐立刻站出來說道:“不妥!將軍的職責,是留守燕京,而并非是戰場廝殺,燕京是我國之根本,絕對不容有失,因此豐不建議將軍輕易出動。不過正如將軍適才所言,前線戰事吃緊,燕王那邊路途遙遠,就算是回軍援救,也是鞭長莫及,所以,我們應該在現有的留守人員中,選出一員大將,率領援軍前往支援前線。”

鐘繇也開口說道:“不錯,元皓之言甚是。老夫也認為,佑維將軍不宜輕動,我們應該在其他的戰將中,另選他人前往支援公明將軍。”

張繡環視了眾人一圈,嘆息著說道:“史渙將軍的武藝,大家都是清楚地。他連李進的三招都未能擋住,可見李進之勇。何況還有一個和他不相伯仲的越兮,再加上夏侯兄弟、顏良、文丑等人,都是世之名將,因此咱們前往支援的主將,不但要戰略成熟,更要勇冠三軍才行,眼下,到哪里去找這樣的大將啊?”

張繡的話。讓在座的數十位文武官員同時沉默了下來,是啊,敖烈出征益州帶走了朝中大部分的文臣武將,其他的名將又都鎮守在各地,臨時征調顯然是來不及了,可是在燕京城中,又有誰同時具備張繡所說的戰略思維和武勇呢?思來想去。似乎也只有張繡自己可以勝任了。

看到大家的沉默,張繡站起身來說道:“此事,就這樣定了,某今日便率軍出征,燕京,就交托給諸位了!”

“且慢!佑維將軍且慢!老夫倒是想起一個人來。他的威名震懾九州,若是由他率兵前往,定能戰勝曹操!”就在張繡要蓋棺定論的時候,老將皇甫嵩忽然站起來說道。

皇甫嵩的話,把大家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過去。適才大家都仔細的想過了,在留守燕京的武將中。也只有張繡又這個能力了,卻不知皇甫嵩說的這個人,究竟是誰?

看到大家的目光全部匯集到了自己的身上,皇甫嵩笑著說道:“大家難道都忘記了么?半個月之前,有一位大將乘快船來到了燕京,為的就是感謝燕王的不殺之恩,此人,難道不足以抵擋李進、越兮嗎?”

是關羽!漢壽亭侯關羽!經過皇甫嵩的提醒,眾人立刻醒悟了過來,沒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早已是名揚四海,他的武藝可不在北漢五虎上將任何一個人之下,而且他的戰術素養也不差,當初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就是最好的證明,在經過呂蒙白衣渡江,導致關羽大意失荊州的事件之后,關羽的傲氣也收斂了很多,變得更加冷靜,更加沉穩了,如果由他率兵前往支援徐晃的話,一定是萬無一失的。

杜畿有些猶豫的說道:“皇甫老將軍,關云長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關鍵的是,他肯為我所用,率兵去抵擋曹操嗎?”

皇甫嵩笑道:“關云長素來看重情義,義薄云天,他此次前來,就是為了當面感謝燕王的不殺之恩,這是一個報恩的好機會,他又怎么會不同意呢?再說,他可不是傻子,現在益州的戰事危急,劉備處境堪憂,關羽心心念念牽掛劉備,但卻苦于無法返回益州,不能在正面戰場上幫助劉備,若是此次能解除冀州的危險,說不定還能因此從側面給劉備帶來一些益處,讓燕王做出讓步,兩全其美之事,他又何樂而不為之呢?”

張繡聞言大喜道:“這樣吧,稍后皇甫老將軍與鐘老大人隨某一起去見見云長,問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如果他同意的話,這次就由他帶兵出征!”

事實證明,皇甫嵩的推斷十分準確。關羽在見到張繡三人,得知他們的來意之后,稍作考慮便答應了下來。正如皇甫嵩所說,關羽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他在荊州戰敗,本來是難逃一死的,可是孫策卻沒有殺他,因為這是敖烈的吩咐,讓孫策放任其自去。孫策按照敖烈的吩咐去做了,沒有為難關羽,但是關羽何等人也?豈是那知恩不報之人?在關羽的心中,情義大于天,他必須要親面向敖烈謝過不殺之恩,今后才能坦蕩的做人,也只有這樣做了,他日后才能沒有愧疚的重回劉備的陣營,與敖烈為敵。如果他不向敖烈道這一聲謝,悄然回到劉備身邊,那么在關羽的心中,這就是恩將仇報之舉,是關羽所不齒的。

換個角度來說,關羽現在雖然來去自如,但是在他心中,他已經把自己定位成了敖烈的俘虜,沒有敖烈的肯,他是不會輕易離開燕京的,這是一個武將應有的尊嚴,更是關羽的尊嚴。所以他才沒有回到劉備的身邊去,幫助劉備抵抗敖烈的攻擊。就像當初的張飛一樣,關羽現在也很矛盾,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劉備和敖烈兩個人之間作何選擇,一個是自己二十年來榮辱與共的大哥,但卻屢屢讓自己失望,尤其是先后拋棄龐統和張飛的做法,讓關羽憤恨難平;另一個則是對自己有種種恩情的兄弟,自從十年前相識至今,盡管身處不同的陣營,但是卻有求必應,一旦得知自己三兄弟有了難處,他總是會慷慨的出手相助,更是對自己有著不殺之恩,而且他的為人和氣度,也讓關羽倍加敬重。

對自己未來的路,關羽是迷茫的,但是對眼下的選擇,他卻很清楚。現在益州戰事危急,成都隨時有可能被攻陷,劉備隨時可能身異處,如果能在這樣的時刻,解除冀州的危機,至少也能像張飛那樣,請求敖烈再次饒過劉備,那樣的話,也算是關羽了全了對劉備的承諾,今后再做選擇的時候,也就無愧于心了,因此,關羽答應了張繡的請求,帶著部下的廖化和周倉二將,以及張繡調配給他的五萬漢軍,加快度趕往冀州戰場。

在行軍的路上,關羽的感慨從未停息過,一方面,他在感嘆著張繡對他的信任,關羽并未表明態度要投效敖烈,但張繡還是拿出五萬漢軍來,交給了關羽,絲毫不擔心關羽會帶著這五萬漢軍臨陣反戈,去給益州戰場的敖烈搗亂,這份信任,讓關羽感到了久違的溫暖,這樣的溫暖,以前經常在劉備的身上感受到,但是自從占據了荊州之后,他便再也不能從劉備身上,感受到這樣的溫暖了。

另一方面,關羽感嘆于漢軍的精銳程度和裝備的精良,早在十年前,在肥如城墻上,關羽親眼目睹了甘寧率領麒麟軍在叛軍陣中來去自如的時候,就曾經感嘆,能指揮這樣的精銳作戰,是每一名武將畢生的心愿。現在,他終于如愿以償,能夠親自指揮這樣一支精銳的部隊了,雖然這五萬漢軍不可能比得上甘寧統率的麒麟軍,但是比起往常關羽統轄的荊州軍,他們無論是斗志還是兵員素質,都要高出不止兩個層次,關羽為能和他們并肩作戰,而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

在關羽率軍趕路的同時,曹操也在加快著行軍的度,他要在燕京方面的援軍到來之前,爭取擴大戰果,最好是能把其他兩路的漢軍也擊潰,把魏郡通往冀州腹地的道路全部打開,那樣的話,對他后面的兵力部署和排兵布陣,將會有這巨大的好處。

在失去左翼防線之后,徐晃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他在李儒的建議下,和徐庶收縮兵力,退軍三十里,依靠著背后的高山,結成了兩個守護相望、攻防一體的兩個大陣,準備在這里和曹軍一決死戰。徐晃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繼續封鎖大部分通往冀州腹地的道路,將曹軍死死的擋在冀州之外,但是這樣做也有著巨大的風險性,因為背靠大山,漢軍已經失去了退路,一旦不能堅守下去,他們就將陷入死地,再也沒有了退走的可能,現在漢軍全軍上下十多萬將士,都已經做好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準備,這一戰,不成功,便成仁!

當曹操趕到魏郡前線,遠遠地觀看了徐晃的布陣之后,皺著眉頭低聲說道:“這是一塊硬骨頭,不好啃啊。”

曹操的話,激起了他身邊兩員虎將的求戰**,顏良和文丑同時踏前一步,大聲說道:“請大王批準,某二人愿率軍馬踏連營,斬下徐晃的級送于大王!”李進和越兮這兩員新近投靠曹操的大將都已經斬將立功了,顏良和文丑看在眼里,心中又怎么能不著急呢?于是便借著這個機會,把自己二人心中的戰斗渴望,清楚明白的告訴了曹操。

ps:ps:很多朋友大概都已經猜到下一章的內容了吧?抱歉的是,大琨只能說,精彩明天繼續……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