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九十章 魏王曹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章 魏王曹操

第三百九十章 魏王曹操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07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您的所在位置:

手機訪問地址:w.xunshu.org

下載本書:


5200最新章節盡在尋書網()

作為絕世梟雄,曹操對時機的把握能力,堪稱當時第一.早在漢中爭奪戰之后,曹操便進入了休養生息時期,一年多以來,曹操廣募人才,并為喪失掉的中間力量補充新鮮血液,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曹操先后提拔了五十多名文武將官,其中有兩員大將,深的曹操的器重.

這兩人,一個名叫李進,字子賢,是交州高興郡人,出身于貧苦的農家.困苦的生活,造就了李進堅韌的性格,李進年少時獨自進入深山十年,十年后,練成一身絕技,在交州從軍,累積功勛從一個無名小卒,升遷到了騎都尉的官職,后來因為靈帝劉宏時期的朝政混亂不堪,心中有大志的李進辭去官職,開始游歷四方,經過數年的輾轉之后,來到了兗州,他看到兗州政治比較清明,曹操治軍有方,便在兗州再次投軍,用了三年的時光,重新坐回到了騎都尉的位置上,后來被夏侯惇發現,推薦給了曹操,曹操見到李進武藝驚人,竟然可以雙戰顏良,文丑而不落下風,一時間驚為天人,立刻拔升其為虎威將軍,跟隨在自己身邊.

在歷史上,李進也是確有其人的,相傳其最彪炳的戰績,就是曾和呂布力戰一百余合,并且擊退了呂布,當然,因為敖烈的到來,這件事情并沒有真的發生,而且呂布現在的武藝,也遠比歷史上記載的高出許多,李進還能不能再與呂布大戰一百回合,那就是未知之數了.

另一人,名叫越兮,是山東隱士越老夫子之子,字雨孝.越兮自幼便武力過人,成年后用鑌鐵打造了一柄三叉戟.持此戟所向無敵,接連打敗了十幾位名將,后來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曹操帶著禮物親自趕往越老夫子家中.請越兮從軍.越老夫子感于曹操的誠意.便答應了下來,越兮也便成為了曹操手下的又一位大將.在后世的傳說中.這個越兮曾在濮陽和呂布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后來又在長坂坡之戰中,五戰七進七出的趙云,從趙云的槍下接連救出曹洪等九名大將.由此可見其武力確有過人之處.

或許也是因為敖烈的原因,越兮沒有出現在趙云七進七出的戰場上,卻在另一個時間段,被曹操招攬到了麾下.當然,曹操是不可能知道這些后世對越兮的描繪的,但是他卻清楚的知道越兮的武力過人,因為在來到曹營的第一天.越兮便和心高氣傲的李進發生了爭執,兩人爆發出了一場驚天對決,大戰三百回合不分勝負,看的曹營其他的大將目眩神怡.后來在曹操的調解下.這兩人方才罷手,越兮也被曹操授予虎賁將軍的職位,李進和越兮因彼此都十分欽佩對方的武藝,正所謂是不打不相識,此后便結為生死兄弟,共同追隨在曹操的身邊.

在得到這兩員虎將的幫助后,曹操終于有了可以和敖烈麾下的五虎上將一爭高下的猛將了,再加上一年多以來的休養生息,使得曹操的實力大進,麾下兵精糧足,于是,曹操便趁著劉協身死,敖烈剛剛接掌大漢的時機,進位自稱為魏王,割據青,徐,兗,豫四州,雄踞中原.

隨著曹操自稱魏王的事情發生,敖烈麾下的百官們,出現了兩股不同的聲音,一股聲音是主張以剿除劉備為主,為先帝報仇雪恨,以正大漢的威儀;另一部分人則是認為,劉備盡管大逆不道,但畢竟是先帝親封的漢中王,而曹操卻是自稱魏王,比劉備還要可惡,所以當務之急,應該是把曹操當做第一對手,盡快將其剿除.

這兩種意見,都有著一定的道理,其實無論是劉備還是曹操,都是當今世上一等一的梟雄,這兩個人沒有一個是好對付的,敖烈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最終還是決定先向劉備用兵.支持他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有兩個,第一,益州易守難攻,現在劉備得到益州的時間還不算太久,很多細節上的問題,他一定還沒有來得及處理,在交戰中,這些細節就會將蜀兵們的弱點暴露出來,讓漢軍可以對其給與致命一擊;若是讓劉備在經營個三五年之后,將各處險要關隘都布置穩妥了,到時會變得更加難以攻克,說不定就要付出比今日要多出數倍的代價,才能平定益州,以部下將士的犧牲來獲取最后的勝利,這一向是被敖烈所不齒的,因此,要打就現在打,趁著劉備還未完全站穩腳跟,將他的勢力連根拔起!

第二,出于戰略的角度考慮,如果要打劉備,江東的孫策可以成為一大臂助,攻,可以趁著敖烈吸引火力的時候,襲取劉備的荊州,讓劉備顧此失彼腹背受敵;守,可以牽制曹操的兵力,讓曹操不敢趁著漢軍和蜀兵交戰之際,率兵侵犯北漢的州郡,畢竟,有孫策這頭江東猛虎在曹操的身后虎視眈眈,曹操一定會多少有所顧忌的,屆時敖烈再從冀州布置好防線,便可以遏制住曹操的渾水摸魚,不會讓他得到任何實質性的好處.

敖烈把這兩個依據向各位文武官員說了一遍,最終得到了他們的認可,于是,主攻劉備,防御曹操的大戰略,就算是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具體的各項安排了.

這次打益州,已經是敖烈第三次出兵了,前兩次都是無功而返,這一次一定要拿下益州,這是敖烈對劉協和朱儁的承諾.所以,在出征之前,敖烈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和龐統,荀彧,鐘繇等人,做了詳盡的計劃和部署.

兵.[,!]員方面,依舊是以北漢的四支精銳部隊為主進行攻防,其中血殺軍和龍驤軍隨軍出征,匯合涼州牧馬超統領的虎賁軍,作為主力部隊;水軍只動用麒麟軍的兩萬精銳,沿著渭河南下,作為策應,畢竟在益州境內,有著數不清的河流遍布,可以讓麒麟軍一展所長,至于其他的八萬水軍,則是留在渤海灣,防備青州的曹軍.同時,其他的隨軍將士,則是以北方三州的兵員為主,光,明,通三州可以說是北漢的大后方,最不容易受到侵擾,從這三州抽調兵員,不會減弱對曹操的防守力量,而且北方三州雖然經濟上落后,但是戰斗力那可是極為強悍的,鑒于益州境內多山的地形,敖烈決定從北方三州抽調騎兵兩萬,步軍五萬,再加上四支精銳部隊,合計十五萬大軍.

出兵的人數定下來之后,就是具體的帶兵將領了,四支精銳部隊的統領呂布,趙云,馬超和甘寧是一定位列其中的,除了他們之外,張飛,黃忠,太史慈,張遼,許褚,典韋和敖烈的弟子姜維也會隨軍一同出征,在謀士方面,諸葛亮,龐統這兩位絕世智囊是肯定要一起去的,此外,賈詡,荀彧也會一同出征.

同時,敖烈還對其他的一些人做了調整,派高順,陳宮到并州去,協助郭淮鎮守并州;派田豐,魏延到冀州去,協助徐庶,張郺和徐晃三人,從正面抵抗曹操可能發起的侵襲;派公孫瓚,鄧芝到遼東,鎮守渤海灣,協同北漢水軍,防止曹操從海路發起攻勢;其余人等,文臣以鐘繇為首,武將以張繡為首,共同留守燕京,以便居中調度,支援四方.

出征的日子,定在兩個月之后的十五日,也就是康乾元年的十月十五日.在這兩個月之中,敖烈封鎖了一切的消息,保證即將討伐劉備的事情不被泄露出去,整個北漢,呈現外松內緊的狀態,在安然的外表下,內部的各個機構,都在緊張有序的運轉著,為即將開始的討伐益州做著各種各樣的準備.其中最忙碌的就要屬將作監了,新任的將作大匠王渾在之后的兩個月之內,勢必會無比的辛勞,他將和副手馬鈞以及近千名良匠,沒日沒夜的趕制各種型號的武器的鎧甲,以及紅衣弩炮等攻防必備的重型武器,而且敖烈還向他下達解除禁令的命令,讓他盡快趕制出五百顆大型的,一萬顆小型的天女散花出來,敖烈不想第三次出征益州依舊是無功而返.制造天女散花可是個技術活,稍有不慎就會在制作的過程中產生爆炸,傷到自己人,為此,王渾和馬鈞齊上陣,一人負責督造其他軍資,一人則是親自帶著兩百名忠誠度極高的工匠,開始趕制天女散花.

對這些工匠而言,辛苦是自然要辛苦一些的,俗話說撐船打鐵賣豆腐是人間三苦,驟然加大了工作量,他們又怎么會不辛苦呢但是他們心里都清楚,自己能靠手藝養家糊口,讓家人能夠豐衣足食,過上比以前不知幸福了多少倍的日子,并不是自己的手藝有多么高明,而是幸福的生活,離不開攝政王的英明領導,沒有攝政王,他們只不過一群淪落在民間最底層的工匠罷了,因此,沒有一個人抱怨辛苦,反而一絲不茍的去完成手中的工作,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讓每一件從自己手中鍛造出來的武器都足夠鋒利,讓每一件鎧甲都足夠堅固,從而保證北漢大軍能夠繼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神話.

國家的榮譽感,被他們灌注到了手中的工具上,然后在通過工具,灌輸到被他們制作出來的軍備上,這,是他們對自己的國家,表達忠誠的唯一方式……

請牢記本站域名xunshu.org,或者在百度搜索:


(:→)

尋書網()書友同時在讀:

5200問題舉報:請發評語

尋書網(

)文學作品為私人收藏性質,所有作品的版權為原作者所有!任何人未經原作者同意不得將作品用于商業用途,否則后果自負。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